北京空竹博物館

北京空竹博物館

“北京抖空竹”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北京市宣武區廣內街道作為該項目的申報、保護和傳承單位,為了兌現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時所做的承諾,特別與北京博物館學會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委員會合作,在街道轄區內利用居委會辦公用房改建成一座以空竹為主題的社區博物館——北京空竹博物館。

基本信息

簡介

(圖)四合院中詳解製作全過程四合院中詳解製作全過程

北京空竹博物館開在北京報國寺南廣場西側的一座小四合院裡,這座四合院為古老的抖空竹和製作空竹技藝平添了幾分厚重和北京特色。

博物館共設三大展廳。四合院的上房(北房)是綜合展覽大廳,分歷史、工藝、技法三大方面展示空竹的發展演變歷程、製作空竹技藝的流變及抖空竹的各種花樣。面對大量的空竹實物、典籍和歷史照片,沒有專業人員的講解,觀眾很難全面了解空竹的發展歷程。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博物館專門邀請國家級抖空竹技藝傳人李連元帶領廣內街道空竹隊的志願者組成博物館解說陣容,保證上午和下午各有兩人為觀眾專職講解。

空竹是一種用線繩抖動使其飛速鏇轉而發出聲響的玩具,多以竹木為材料製成,中空,因而得名。抖空竹這種北京特有的技藝在 2005年由宣武區人民政府和廣內街道辦事處聯合申報,於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經過一年的論證和籌建,廣內街道辦事處於今天在報國寺南廣場舉辦慶典,慶祝北京空竹博物館的誕生。

開館

北京空竹博物館北京空竹博物館

北京空竹博物館館址位於報國寺西側小星胡同,占地面積約200平方米。2008年底,該館已按照進度完成翻建和外裝修工程。2008年8月啟動籌備以來,籌備工作人員查閱了大量古籍資料,形成大約10萬字的基礎資料,並根據專家意見完成了《展陳大綱》手稿的4次修訂。與此同時,在全國各地空竹愛好者的大力支持下,空竹博物館已徵集到空竹實物458件,其中單輪空竹59個,雙輪空竹64個,異型空竹345個,還收集了照片資料近400張,以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鍍金證章、紀念郵票冊等。目前,博物館已進入布展實施階段。
作為北京乃至全國範圍內第一座空竹主題博物館,該館將具有傳承民俗,貼近社區和非遺保護特色,一方面致力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一方面服務於社區文化建設,為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構建和諧社區貢獻力量。

北京空竹博物館的主辦單位廣內街道辦事處自抖空竹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來,以弘揚民族精粹文化、建設維繫地區民眾情感紐帶的和諧文化為途徑,歷經3年的傳承保護與發展空竹文化,從建主題廣場、出典籍、進校園到榮耀地參加無與倫比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墊場演出及馬拉松賽場演出,創造性地走出了一條國家級非遺項目傳承保護之路,為推進非遺項目的傳承保護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為彌補空竹文化沒有宣傳、展示、研究承載地的缺憾,同時為記錄空竹文化走向輝煌的歷程,廣內街道於2008年起開始論證和籌建北京空竹博物館。經過一年的不懈努力,作為空竹文化研究宣傳地、空竹文化沿革展示地和宣南民俗文化重要承載地的北京空竹博物館終於在今天迎來了開館慶典。
北京空竹博物館的性質屬於公益性博物館,是傳承保護空竹文化和展示地緣文化的視窗,也是地區民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基地。在開館慶典上,除了傳統的領導致辭表達祝賀、寄予希望外,還安排了四項特別的活動:一是博物館館長向領導與嘉賓贈送博物館紀念門票;二是請國家級抖空竹技藝傳人李連元為領導和嘉賓全程講解博物館陳列的展品,為大家展開一幅抖空竹的時空畫卷;三是請空竹製作傳人張國良現場展示空竹製作工藝;四是推介空竹文化產品。自從抖空竹成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內街道就將其作為文化產業發展,到如今已經研發出了多種系列的工藝產品,博物館的開館也為空竹文化產品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藏品

(圖)北京空竹博物館北京空竹博物館藏品

故宮授權複製溥儀玩過的空竹

在眾多的空竹藏品中,有兩件一大一小的空竹看著雖然有些破舊,但卻是這裡的“鎮館之寶”。原來它們曾是末代皇帝溥儀的玩物,現在兩件空竹的原件藏於故宮博物院,而且從未對外展出過。空竹博物館收藏的這對是經過故宮授權的複製品。“我們通過各種關係打聽到故宮有一對末代皇帝玩過的空竹,馬上與故宮聯繫希望將這對空竹進行複製。”博物館的一位工作人員說,過了很長時間都沒有故宮方面的訊息,就在博物館開館前兩周,大夥覺得沒有希望的時候,故宮有了回應,表示同意授權空竹博物館進行仿製。根據故宮提供的照片和資料,空竹大師張國良先生複製的這對空竹几乎以假亂真,讓京城百姓第一次見到末代皇帝的玩具。

晉祠空竹壁畫成“編外”藏品

進入博物館的大門,影壁上一個兒童玩空竹的圖案栩栩如生。許健介紹說,這個圖案的原形雕刻在明永樂剔紅嬰戲漆盤上,當初為了尋找相關資料,他們查閱了很多書籍,但沒有找到一點信息。後來在潘家園舊書市場意外找到了有關漆盤的詳細資訊和照片。根據這些資料,工匠把漆盤上的圖案放大雕刻在影壁上,並複製了一個漆盤進行展示。

類似的“意外”還包括大門牆壁上的一幅壁畫。據介紹,這幅壁畫原本不在展陳名單中,是一位研究空竹的專家在山西晉祠遊覽時無意中發現那裡有一幅表現兒童抖空竹的壁畫,於是他用手機拍下後迅速傳回博物館,“克隆”後的晉祠壁畫成為博物館的“編外”藏品。

建制

北京空竹博物館北京空竹博物館

北京空竹博物館開在北京報國寺南廣場西側的一座小四合院裡,這座四合院為古老的抖空竹和製作空竹技藝平添了幾分厚重和北京特色。
博物館共設三大展廳。四合院的上房(北房)是綜合展覽大廳,分歷史、工藝、技法三大方面展示空竹的發展演變歷程、製作空竹技藝的流變及抖空竹的各種花樣。面對大量的空竹實物、典籍和歷史照片,沒有專業人員的講解,觀眾很難全面了解空竹的發展歷程。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博物館專門邀請國家級抖空竹技藝傳人李連元帶領廣內街道空竹隊的志願者組成博物館解說陣容,保證上午和下午各有兩人為觀眾專職講解。
四合院的西廂房是傳承與保護展廳,這座展廳完整記錄了廣內街道辦事處從建主題廣場、出典籍、進校園到榮耀地參加無與倫比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墊場演出,在傳承與保護空竹文化方面做出的貢獻與努力。
四合院的東廂房是現場演示和互動展廳,博物館特意將製作空竹所需的小車床、工具、台案等設備搬進展廳,以便讓觀眾更好地了解空竹製作的全過程,還為觀眾提供了參與空竹製作的機會,而為大家演示、教大家製作的也是重量級人物——空竹製作傳人張國良。
另外,在四合院外還有一個小廣場,被冠以“空竹緣”的名號,它是抖空竹技法傳承站所在地,李連元大師將不定期地在這裡教授抖空竹技法,更歡迎抖空竹愛好者隨時來博物館的這片園地切磋技藝。

工藝

竹木空竹製作工藝與傳統竹木工藝有密切的聯繫。傳統竹木空竹皆為手工製作,製作工藝十分複雜,以空竹製作傳人張國良製作的空竹為例,共有17個步驟(截板、鋸竹筒、內粘、修活、鋸竹片、外粘、磨口、扣蓋、車活、修口、纏麻、車軸、上軸、灌膠、找平衡、打磨刷漆、裝飾)。由於空竹在我國傳承廣泛,各地空竹的形象、尺寸都有所分別,名稱也不盡相同。空竹在北方又稱空鐘、響葫蘆,在江南又稱扯鈴,也有的稱響簧、地籠、嗡響器、抖轉轉等。空竹製作工藝以北京、天津最為著名。

“空竹”博物館將採用多媒體現代技術,以聲、光、電、圖片、動畫、短片等配合實物,為不同年齡層的人們交叉展示“空竹”的豐富內容,這裡將成為“空竹”文化的展示中心。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空竹”傳人李連元向博物館捐贈了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用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照片製作的郵票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鍍金證章。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空竹”製作大師張國良也捐贈了具有收藏價值的“空竹”。
同時,宣武區廣內街道還對外宣布,“空竹”博物館將面向全球徵集具有收藏價值的各類“空竹”藏品和“空竹”歷史資料,作為博物館的館藏永久珍藏。

館藏故事

北京空竹博物館北京空竹博物館

日本銅釘陪同“征戰”國內外
截至5月18日,北京空竹博物館共收藏空竹400餘件。由於空竹屬於玩具,極易遺失或損毀,因此收集藏品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北京空竹博物館收集藏品時,得到了許多玩家的理解和支持,他們將珍藏多年的空竹借給博物館展示,或者乾脆將空竹捐贈給了博物館。
雜技名家李貞北京抖空竹台柱子王氏姐妹的傳人,她就將上世紀50年代雜技團訂製的空竹捐贈給了博物館。為了適應雜技團演員天天練習的高強度使用,這件空竹的中軸用的是結實耐用的黃檀木,而且空竹的身上還畫有雜技團美工特別設計的花紋。最奇怪的是這件空竹的身上還有一顆非常特殊的銅釘。據李貞介紹,這件空竹隨她在國內外“征戰”了上百場演出,她在日本演出時,空竹因意外稍有失衡,為了保證演出質量,才用銅釘加重,用以調整平衡。沒想到這顆日本銅釘嵌在空竹身上再沒有下來,久而久之倒為觀眾們講出了這樣一則故事。
可以說,博物館所有藏品的背後都藏著一段有關空竹的故事。博物館印證空竹出現年代的最早的藏品是一件仿製的明代永樂年間紅色漆盤。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聽說存在這樣一件雕有孩童抖空竹場景的明代永樂年間漆盤,便四處尋找其下落。後來得知,這件古董現藏於美國洛杉磯博物館,而在國內能一覽其廬山真面目的方式就是台灣某博物館館長所著的一本收藏專著,那裡面有漆盤的具體介紹和圖片。於是,博物館工作人員找到那本書,並找到工藝製作大師重新仿製了這件漆盤,使得觀眾可以在北京空竹博物館欣賞到如此珍貴的空竹見證物。
另外,北京空竹博物館還收藏了一件製造於瑞士英國人把玩的外國空竹。這件空竹一看就知道是工業化產品,竹身用的是橡膠材質,而中軸是金屬的,連線部位用螺絲固定。這件空竹很好地說明,不僅北京人、中國人,就連酷愛雜耍的英國人也會抖空竹,而且還能影響專門製作手錶的國度瑞士製作出“改良”版的空竹。

史話

北京空竹博物館展品北京空竹博物館展品

老北京民俗娛樂中常見空竹
空竹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明代遺留的文物上就曾有空竹的形象實證,明清兩代的諸多文獻中都有關於北京空竹的記載。作為老北京一種重要的民俗玩具,空竹與老北京人的娛樂生活、民俗節慶都有重要的聯繫。
展示一:定陵出土的孝靖皇后的陪葬品刺繡百子衣,百子衣的背後繡有一幅空鐘圖。
展示二:售賣空竹是各大節日廟會上必不可少的項目,《北京民俗圖譜》中就繪有舊時空竹攤的情景,在民俗剪紙中也有空竹攤的形象。
展示三:舊時在北京宣南有專門表演抖空竹的空竹場子,場主是著名的空竹王家。
展示四:清代宮廷中的小皇帝和皇親的子孫都有玩耍空竹的習慣,當時供他們使用的空竹都由市面購進宮中,至今故宮博物院還收藏著清末遺留下來的空竹。
展示五:大蓋是南方地區表演空竹雜技節目的常用道具,雜技老藝人唐雙亮解放前在上海和新加坡等地表演的拿手好戲就是抖大蓋。

北京地區博物館

博物館百科
更多博物館百科,詳見 微百科:博物館百科。
博物館承擔著重要的社會教育功能和文化休閒娛樂功能,2008年3月28日第一批博物館免費開放以來,更多的觀眾走進博物館,創建、提升博物館詞條質量顯得至為重要。
首都博物館
北京警察博物館
北京自然博物館
慈悲庵
定陵博物館
故宮博物院
國家動物博物館
海淀區博物館
韓美林藝術館
北京梅蘭芳紀念館
北京天文館
北京戲曲博物館
中國革命博物館
居庸關長城博物館
北京魯迅博物館
北京麋鹿苑博物館
北京民俗博物館
北京鐵路博物館
北京藝術博物館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北京蠟像館
大覺寺
曹雪芹紀念館
法海寺
恭王府
觀復博物館
郭沫若紀念館
歷代帝王廟
老舍紀念館
老甲藝術館
李大釗故居
首都博物館
坦克博物館
通州區博物館
團城演武廳
徐悲鴻紀念館
西瓜博物館
香山雙清別墅
正陽門
中國美術館
中國鐵道博物館
中國工藝美術館
中國古動物館
中國體育博物館
中國科學技術館
延慶博物館
炎黃藝術館
中國電信博物館
中國電影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華航天博物館
上宅文化陳列館
國際友誼博物館
古陶文明博物館
國家動物博物館
山戎文化陳列館
中華民族園
遼金城垣博物館
盧溝橋歷史博物館
明十三陵博物館
山戎文化陳列館
十三陵水庫展覽館
通州區博物館
香山雙清別墅
雲居寺石經陳列館
北京文博交流館
北京百工博物館
中國農業博物館
中國坦克博物館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
白塔寺文物保管所
保利藝術博物館
北京古觀象台
北京航空館
皇城藝術館
金台藝術館
中國法院博物館
中國航空博物館
北京晉商博物館
北京空竹博物館
北京老爺車博物館
北京大學地質陳列館
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
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
韓美林藝術館
北京遼金城垣博物館
昌平區博物館
大鐘寺古鐘博物館
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居庸關長城博物館
卡通藝術博物館
盧溝橋歷史博物館
李大釗烈士陵園
毛主席紀念堂
梅蘭芳紀念館
民族文化宮博物館
密雲博物館
明十三陵博物館
茅盾故居
中國長城博物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
中國攝影博物館
詹天佑紀念館
雲居寺石經陳列館
圓明園展覽館
中國蜜蜂博物館
中國農業博物館
中國印刷博物館
中國紫檀博物館
中國醫史博物館
中國錢幣博物館
中國法院博物館
中國現代文學館
郭守敬紀念館[北京]
中山紀念堂[北京]
中國航空學會北京航空館
北京崔永平皮影藝術博物館
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
北京服裝學院服飾博物館
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
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
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
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館
北京勵志堂科舉扁額博物館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戲劇博物館
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北京市東南城角角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市鐘鼓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通信電信博物館
北京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博物館
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舊址陳列館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博物館
北京御生堂中醫藥博物館
胡同張老北京民間藝術館
平西人民抗日鬥爭紀念館
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睦明唐古瓷標本博物館
納蘭性德史跡陳列館
平北抗日戰爭紀念館
北京百年世界老電話博物館
北京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北京航空航天模型博物館
北京市東南城角角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
北京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
北京龍徽葡萄酒博物館
北京鐘鼓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北京市門頭溝區博物館
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
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
北京古代錢幣博物館
平西人民抗日鬥爭紀念館
平北抗日戰爭紀念館
十三陵水庫展覽館
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文天祥祠文物保管所
中國馬文化博物館
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
中國印鈔造幣博物館
東韻民族藝術博物館
紅樓文化藝術博物館
何揚吳茜現代繪畫館
納蘭性德史跡陳列館
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