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居概述
茅盾先生的故居著名的有兩處,一處在北京,一處在烏鎮。北京故居位於東城區交道口南大街後圓恩寺胡同13號,是茅盾1972年後居住的地方,1985年3月27日正式開放。 烏鎮故居是茅盾先生出生和成長的地方,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宅主簡介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漢族,浙江桐鄉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化活動家以及社會活動家,五四新文化運動先驅者之一,我國革命文藝奠基人之一。1896年7月4日生於浙江桐鄉縣烏鎮。這是個太湖南部的魚米之鄉,是近代以來中國農業最為發達之區,它毗鄰著現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薈萃的地方,這裡成就了茅盾勇於面向世界的開放的文化心態,以及精緻入微的筆風。到了“文化大革命”時期,稍稍平穩便秘密寫作《霜葉紅似二月花》的“續稿”和回憶錄《我走過的道路》。茅盾於1981年3月27日辭世。
許多中國作家、政治家的“第一教師”是寡母,茅盾即由其繼母養育長大。他本姓沈,名德鴻,字雁冰。1896年7月4日生於浙江桐鄉。7歲時,茅盾隨父親進了家塾,由繼母親自指導,學習新學。8歲時,父親病重,入烏鎮立志國小讀書,後轉入值材高級國小,從他的留存作文中就可見得他流露出憂國憂民、扶正祛邪的思想端緒。13歲時,在母親幫助下,踏上到湖州的火車,結束童年時代,開始了中學生活。16歲時中秀才,通曉中醫,具有開明思想的維新派人物,頗重新學。從北京大學預科讀畢,無力升學,入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改革老牌的《小說月報》,成為文學研究會的首席評論家,也是“文學研究會”發起人之一。積極開展革命文藝運動,在魯迅及其作品研究方面有開創性貢獻。他的學識和才能被總經理和編輯所所長發現,被調到國文部,幫助老先生孫毓修合作譯文。茅盾在一個月內譯完面向青年的通俗讀物,取名《衣》,後又譯了《食》和《住》,後又幫他編《童話》一刊,這是茅盾開始文學創作的第一站,1918年,寫出了童話《尋快樂》,他的童話作品還有《大槐國》《負國報恩》《樹中餓》《驢大哥》《金龜》《飛行鞋》《怪花園》《風雪雲》。就在這時候,他參與了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籌建中國共產黨的工作,下廣州參加國民黨第二次代表大會,任過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的秘書,宣傳部的代部長是毛澤東。國共合作破裂之後,自武漢流亡上海、日本,開始寫作處女作《蝕》三部曲(《幻滅》《動搖》《追求》)和《虹》,遂拿起小說家的筆。這段上層政治鬥爭的經歷鑄成他的時代概括力和文學的全社會視野,早期作品的題材也多取於此。左聯期間他寫出了長篇小說《子夜》、短篇小說《創造》、《林家鋪子》、“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抗戰時期,輾轉於香港、新疆、延安、重慶、桂林等地,發表了長篇小說《腐蝕》《霜葉紅似二月花》《鍛鍊》和劇本《清明前後》等。他還創作了《白楊禮讚》、《風景談》、《森林中的紳士》等散文,以象徵手法表達自己複雜的情感。文藝界為他慶了五十壽辰,他的聲名日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他歷任文聯副主席、文化部長、作協主席,並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他已很難分身創作。
北京故居
地名溯源
茅盾故居:茅盾先生(1896~1981)1974~1981年初逝世以前的住所,位於北京東城區後圓恩寺胡同。原為清時一高官住宅,後改建為現有建築格局。現闢為文物保護單位,故居內起居室、工作室、會客室一切陳設全為舊物,保留原貌。
建築風格
茅盾於1974~1981年在此居住。故居為二進四合院,占地面積878平方米。門內影壁上鑲有鄧穎超題的“茅盾故居”金字黑大理石橫匾
。前院有北房三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倒座房六間。西廂房原是茅盾的會客室和藏書室。東廂房為飯廳,其餘為家屬和服務人員住房。後院有北房六間和西廂房兩間,北房原是茅盾的工作室兼臥室。茅盾逝世後,前院開設了2個陳列室,陳列茅盾生前的實物和圖片,包括手稿、作品初版本、信件、手跡和茅盾主編過的文學刊物等,共400餘件。
後院正房室內保持原狀:進門一間為起居室,北牆為1排書櫃,書籍按其生前原樣排放。書櫥前為單人沙發1對。室內東側臨窗放寫字檯1張。起居室東有門通往臥室,臥室內正中橫放小床1張,床左側案几上堆放著寫回憶錄備查的舊時期刊以及他平時收集的剪報資料和晚年閱讀的書籍。臥室的衣櫥、七斗櫃均為過去舊物。左側靠牆的一個小衣柜上,安放著夫人孔德讓的黑漆鏤花骨灰盒。西首北房專闢為“茅盾文庫”,內收藏有茅盾著作及其藏書。
在前院,除了"茅盾故居"以外,還有一個機構在此辦公。那就是南房裡的中國茅盾研究會辦公室。中國茅盾研究會1983年成立。葉子銘、周揚、馮牧、孔羅蓀等文學界大家,都曾在南房裡濟濟一堂,共同追憶老人。現在,中國茅盾研究會的學術研究與探討仍在繼續。不過,由於這間南房的面積有限,設備也陳舊,早已不再作為研究會的辦公、會議區室。
1987年劃定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範圍系圓恩寺后街13號院範圍以內。[1]
烏鎮故居
基本信息
地址:烏鎮觀前街與新華路交接,性質: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茅盾故居始建於十九世紀中葉,建築面積650平方米,為清代江南民居。茅盾自1896年7月4日誕生至1910 年春離鄉求學,在此生活了十三個春秋,以後數十年仍聯繫不絕。大事記
此地為當代文學巨匠茅盾(沈雁冰)出生和生活過的地方。故居是茅盾曾祖父沈煥於清光緒十一年(1885)前後在漢口經商時寄錢回家購置的,自沈煥至茅盾,四代同堂居住於此。
建築結構
整個故居面街南向,是磚木結構的一般江南民居。其主體是四開間兩進深的二層樓房,共16間,面積414.25平方米。另外樓房後有小園,有平房三間近100平方米。
因當初這所樓房東西兩個單元購進時間有先後,因此東單元稱“老屋”,西單元稱“新屋”。兩單元外貌一樣,前後兩進,樓上樓下都門、路相通,渾成一體。前樓四間臨街。底層自東至西第一間為大門和通道,第二間為家塾,是當年沈氏子弟就學之處。第三、四間聯成一大間,為當年全家的飯堂。樓上自東第一間是茅盾祖父的臥室,第二間是其父母的臥室,茅盾及其弟沈澤民即誕生在這間房內。第三間、第四間當年曾是茅盾兩位叔祖的臥室。自前樓底層通過天井或自樓上經過通道即至後進樓房。後樓底層四間自東起依次客堂、廚房、通前後的過道及全家的起居室。樓上四間自東起依次為茅盾姑母的臥室、女僕丫頭的臥室及茅盾曾祖父母的臥室。以上這些房舍至今仍保持百年前的規制未變。
在兩進樓房後面是一個約半畝地的園子,茅盾曾祖父曾在這裡蓋平房三間,多年來堆積雜物。民國22年(1933)夏,茅盾親自主持翻建為三大間,東為儲藏室,中為臥室及小客堂,西為書房及會客室。此後幾年中茅盾曾數度住在這裡寫作、讀書,並作為起居會客之所。自抗戰爆發後,茅盾即未回故鄉。
1983年中共中央批准修復茅盾故居。
1985年7月4日在茅盾誕辰八十九周年之際,烏鎮茅盾故居隆重開放。
1990年,前來參觀瞻仰的已有12萬多人次。重修後的茅盾故居仍以前樓下最東一間為大門,高懸陳雲親筆題寫的“茅盾故居”匾。大門內的通道改作陳列室序廳,安放茅盾銅像。前後樓上下各室器物按照當年格局布置,家具也有不少是當年舊物。
前樓上茅盾父母的臥室,房內陳設簡易,有一張寧式雕花大床,邊上放一張小床,一座衣櫥,幾疊衣箱,臨窗有書桌放著文房四寶。茅盾在這裡誕生、養育,接受母親的啟蒙教育,度過少年時代。樓下西邊原為家塾的房內放著幾張桌椅,茅盾幼年時期和幾個堂兄弟在這裡讀書,由祖父沈思培教授。後園中的三間平房,南向有走廊,牆壁上掛著葉聖陶寫的“茅盾故居”匾額。這所平房30年代經翻修後上築天花板,下鋪地板,南北兩壁均裝設西式玻璃長窗,窗明几淨,環境幽靜。
東邊一大間朝南開門,前半間為通向中室過道,後半間是儲藏室。中室前半間客堂與後半間臥室之間隔以中式長窗,臥室中有一張銅床和桌椅等用具。西邊一間中以茅盾親自設計的大書櫥隔成兩間,外面起居室,放著茅盾當年從上海運來的一套沙發。內室是書房,北窗下放著一張茅盾當年定做的大寫字檯。
相關信息
北京故居:地 址:北京市東城區交道口後圓恩寺13號。
乘車路線:104、107、108、113、124路公車交道口站下;5路鼓樓站下。
開放時間:9:00—16:00,周二、周四、周六開放。
周邊景觀:和靜公主府、文天祥祠、孫中山逝世紀念地、歐陽予倩故居、孔廟、國子監。
周邊餐飲:侶松園賓館、仁和酒樓、金票聖、阿迪力大食府。
北京地區博物館
中國名人故居(一)
北京名人故居
北京主要名人故居的地址,歷史等詳細介紹,同時有歷史名人的詳盡背景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