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是第一座由國外私人基金在北京出資建造的大型公益性當代藝術機構。它由比利時的尤倫斯夫婦創立的尤倫斯基金會出資建造,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該項目於2007年秋天落成開館。作為北京市的重要文化設施之一,它面向社會大眾,全力支持中國和國際當代藝術的創作和對話,支持相關的學術研究,並致力於當代藝術在中國本土的普及和推廣工作。

功能空間規劃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8000平米左右,分上、下兩層,將歷史建築改造成現代時尚風格的建築。

整個空間主要由南北兩個11米的高跨和低跨組成。設計從原有工廠建築的現狀出發,保留了原有結構的完整性和大工業時代的痕跡。高達50米的大煙囪成為一處壯觀的室內景色,同時也成為整個798藝術區的標誌性建築物。整個建築內部以白色為主,深灰色輔之,多處運用了鐵件,不鏽鋼,玻璃等材料,從而凸現出一種樸素而又原始的工業美感。在整個建築的中軸線上,從南到北依次是1、2、3三個展廳。1號展廳約為2500平米,由於面積較大,由展覽主辦方自由分隔空間,可以為國際巡迴展,國際文化交流展,或供企業活動提供場地。2號展廳是三個展廳中規格最高的展廳,在設計時借鑑了許多國際知名博物館的技術,內部空間保持恆溫恆濕,給大師級藝術家及其重要作品提供展示舞台。3號展廳主要是為一些風格突出的具有民族性,時代性的創新作品所量身定製的展示空間,同時也是給一些青年藝術家提供試驗性展覽。

在2、3展廳兩側,是兩條橫貫南北的通道。位於通道兩側,是一些展廳的配套設施,即接待區(售票)、藝術商店、咖啡廳,以及報告廳。這些成為展示空間的一種延伸,為參觀者提供了更加廣闊的遐想空間,從而形成一個主題性的藝術商業互動空間,把藝術和商業完美的連線在一起。咖啡廳的對面,是一個空間相對獨立的報告廳,可同時容納約130人,並且配備了目前國際上最好的音視頻系統以及同聲傳譯系統。為召開會議、播放影像、現場演出、學術講座,藝術普及推廣等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場所。在接待區和咖啡廳,各有一部電梯及樓梯到達二層。

二層主要由辦公區、圖書檔案中心,多功能廳組成。這些區域之間由一座玻璃撟相連線,是多個連續而又相對獨立的空間。圖書檔案中心,未來將規劃成全亞洲最大的光碟資料庫和書庫,可謂是藝術閱覽的殿堂。多功能廳由VIP活動室和沙龍共同組成,在這裡可以召開小型會議,也可以與報告廳系統聯動,同時也有樓梯和通道與廚房以及餐廳相連,並且還有很多活動隔斷可以將多功能區自由分隔。

規劃圖規劃圖

二層的不同空間組成了相異其趣的藝術面貌,形成了各自獨特的的工作氛圍,吸收並發揮了具有北京特色的四合院建築理念,同時也形成了自由串聯開放的空間形式。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獨特的智慧型設備系統主要包括調光系統和展廳的地面出風系統等。當太陽升起,調光百葉會隨著日光慢慢張開,光線被高窗吸納進入展廳,並在整個空間中瀰漫開。隨著柔和的折射光線以及照明系統,同時腳下傳來柔和的清風,仿佛徜徉在藝術的海洋中。整個電系統採用不間斷UPS供電及雙向、24小時不斷電措施。為了使展品更好的保存,空調系統為溫度自動感應控制,保證了藝術中心展廳內部恆溫恆濕的環境。整個建築內外都有嚴密的安防和保全措施,保證展品的安全。一切的一切,都為了營造一個可以完美呈獻給觀眾的當代藝術空間。

藝術收藏

尤倫斯先生的父親是比利時的駐華外交官,他的舅舅曾擔任比利時的駐華大使。自兒時起,尤倫斯先生對中國已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早期,尤倫斯先生時常因商務活動往返於中國,開始了對中國的古畫宋、元、明、清朝作品的收藏。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中國藝術先鋒運動,則加深了他對中國藝術的興趣。從此,他就被中國藝術家的獨特創作深深吸引。

他的收藏是世界最大的中國藝術品收藏之一,擁有中國歷代不同領域的藝術作品2,000多件,包括雕塑,繪畫,裝置和影像。

收藏中國當代藝術品最多的人

又一位外國人亮相中國當代藝術的前台。近日,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在北京開幕。創辦人尤倫斯被稱為是世界上擁有中國當代藝術作品最多的收藏家之一。他把自己的藝術王國從瑞士正式搬到了中國,不滿足於僅做一個在中國當代藝術大好形勢中投資並獲利的世界級收藏家。尤倫斯告訴《外灘畫報》:“我夢想著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在中國當代藝術中扮演真正的中心角色。”

與即將到來的嚴冬相比,位於北京東北部大山子798藝術區的氣氛明顯地“熱”了很多。11月5日,在這裡,作為中國第一座獨立而非以營利為目標的綜合藝術機構,由比利時尤倫斯男爵夫婦投資創辦的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正式登上熱鬧的中國當代藝術舞台。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大門開啟,記者看到了張曉剛早期頗有幾分類似達利風格的4幅油畫《無題》(1987);轉過一面牆,王廣義的布面油畫《凝固的北方極地之一》(1985)映入記者眼帘。牆上播放著中國當代藝術中第一部錄像作品、張培力的《30×30》(1988),整整180分鐘裡,一塊玻璃在鏡頭前反覆被摔碎、黏合,再摔碎。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這些中國當代藝術作品,收藏者都是一個人,比利時尤倫斯男爵。尤倫斯可以說是世界上收藏中國當代藝術品最多的人之一,他收藏了中國歷代不同領域的藝術作品達兩千餘件,其中當代藝術占到了80%。

尤倫斯夫婦創辦了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把他的藝術王國搬到了北京。

父親帶給他中國印象

尤倫斯的父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壕中死裡逃生,修完一個速成的高等教育課程,於1921年來到北京成為一名負責鐵路工程的外交官。正值亂世,大批藝術品充斥市面,其中不乏珍稀之寶。他開始收藏,積少成多。“我父親在中國呆了5年,幾乎去過中國的所有城市。”尤倫斯在接受本報專訪時回憶。當父親在中國任職的時候,尤倫斯尚未出生。父親回到比利時後成家立業,幼小的尤倫斯常聽父親講述中國,並從父親的寶貝中得到了幾件禮物,這是他一生收藏的開始。

尤倫斯的母親是一位考古學家。1950年代,她曾經數十次前往伊朗考古,回家後便把覓得的寶物向愛子展示。成長中的尤倫斯耳濡目染考古學,並經常得以見到寶貴的器物。

在美國讀完大學後,尤倫斯開始打理起家族生意。他常常往來於香港、新加坡與歐洲、美國之間,利用周末在香港的摩羅街和好萊塢道流連,與古董商人打交道,開始正式收購藝術作品。

1987年之後,他越來越專注於中國繪畫,古典和當代並重。同年他首次前往北京,遇到的第一位中國畫家是如今的北京畫院國家一級畫師、油畫創作系主任艾軒。那時艾軒屈居在斗室之內,與他人合用走廊盡頭的公共洗手間,在只有25瓦特的燈泡下作畫。

耶魯大學華人學者吳爾鹿在尤倫斯早期收購中國藝術作品的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吳爾鹿被公認為使中國當代油畫在國際市場價格上漲1000到4000倍甚至更多的幕後推手。正是吳爾鹿說服佳士得總部於1991年在香港開拍首箇中國油畫市場。

吳爾鹿把尤倫斯帶入到中國古代藝術的迷人境界中。在他的指點下,尤倫斯對中國古典書法、繪畫和藝術史的認識有了足夠的長進。同時,吳爾鹿開始把尤倫斯介紹給中國當代藝術家,尤倫斯第一批買入的是艾軒與如今炙手可熱的王廣義的作品。

1991年,尤倫斯在香港遇上另外兩位對中國當代藝術走向國際市場起到重要作用的藝術商人鄧永鏘與張頌仁。藝術史圈內里有一則張頌仁的軼事:1980年代與1990年代之交,張頌仁拜訪了幾乎所有重要的中國藝術家,收購了他們的一大批作品。當雙方就價格達成一致後,藝術家們沒想到張頌仁從口袋裡掏出的是美元,而不是人民幣。

在張頌仁和鄧永鏘那裡,尤倫斯得到了更為專業的購藏建議,於是買了劉煒與方力鈞的幾幅作品。自此之後,他便一發不可收,不停購藏中國前衛藝術作品,同時亦購藏西方藝術家的作品。這次創辦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主要資金,即來源於尤倫斯夫婦今年7月在蘇富比拍賣會上出售的英國畫家、印象主義畫派先驅特納的14張水彩畫作品。這組水彩畫被稱為是一個世紀以來世界藝術市場上出現的規模最大的、質量最好的特納作品群。尤倫斯夫婦把拍得的數千萬美元,盡數用在了UCCA的創建上。

“有義務讓別人接觸和發現重要作品”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裡,工作人員、保全、清潔工、西方攝影師、自世界各地飛來的嘉賓四處走動。在王廣義作品《凝固的北方極地之一》前,尤倫斯與他來自瑞士的銀行家擁抱親吻。“我怕他。”他笑著與記者開玩笑。

當攝影師請尤倫斯在谷文達作品前的一個大貨櫃旁邊擺拍時,72歲的老人配合地擺出各種pose,但是拒絕了攝影師讓他坐到貨櫃上的請求。“我受過傷。”他一邊擺拍一邊說。原來尤倫斯曾狂熱地愛好運動,參加過比利時眾多腳踏車大賽。在某次比賽中不幸受傷,全身上下多處骨折。他亦拒絕坐在沙發上拍照,理由是“沙發太矮”。採訪結束時,他來到UCCA附屬的商店裡,讓攝影師拍下他與一隻粉紅色恐龍的合影。這隻恐龍是他夫人設計的。

尤倫斯告訴記者,建立一個當代藝術中這個理念在他腦中從形成開始直到建成,共花了兩年時間。他曾在上海和北京等地看過眾多場地,有的場地過大,有的租金太貴。直到遇到大山子這所廢棄的舊電子工廠,他拍板決定:就是這裡了。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堪稱整個798的核心建築。在計畫經濟時代,這裡是專門生產軍用電子設備工廠的大窯爐。廠房於1950年代建成,由原東德設計師設計,屬於典型的包浩斯設計風格。1990年代後,這座軍工廠逐漸廢棄。對於建築的使用權,尤倫斯一簽8年。

尤倫斯請來法國當代頂尖設計師之一Jean-MichelWilmotte和世界級中國建築師馬清運,重新設計了這座原電子工廠。改建保持了原建築的簡約風格。一座高達50米的巨大磚砌煙囪穿過屋頂,自然光線從屋頂進入展廳,自動照明系統配備了用於追蹤太陽位置的GPS系統,既確保室內的自然光達到最大限度,又避免了人照光直接照射到作品上而造成損壞。建築總面積達8000平方米,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達到9.60米,可以陳列紀念碑式的大幅作品。

“改建工作花了8個月時間。”尤倫斯告訴記者,在建設過程中,他和夫人一起或輪流前來打理。在後期,尤倫斯夫人承擔了更多的工作,包括圖書館、辦公室、咖啡廳、商店的設計與建築。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堪稱這對比利時富商夫婦的另一個創業故事。事實上,打理了一輩子的家族生意糖、食品加工等工業後,尤倫斯在2000年把生意交給了接班人,進入退而不休的狀態。2003年,他和夫人在瑞士註冊了尤倫斯基金會,辦公室設在藝術之都巴黎。著名華裔策展人和藝術評論家費大為擔任基金會主席,負責挑選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品。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正是尤倫斯基金會出資建造,費大為擔任藝術館長,決定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將收購哪些中國當代藝術作品。

費大為在回憶和尤倫斯開始合作時說:“2002年之前,尤倫斯夫婦基本上處於匿名的狀態。2000年,尤倫斯先生退休了,覺得應該把自己的收藏拿出來展示一下給社會和大眾看。”尤倫斯夫婦意識到,僅僅把這些作品秘藏在瑞士自由港日內瓦地下防核倉庫里是無意義的。

“前幾年,我並沒有與我的藏品一起生活,我沒有充分的展藏空間。這是瘋狂收藏家的悲劇,我既不能利用這些藝術品裝飾自己的家居,又不能展覽它們。我擁有大型繪畫作品,有些是7米×5米的規格,移動與懸掛它們都十分困難。我的繪畫藏品唯有存在倉庫里。我亦有一些作品放在家裡,但相比起整個收藏來說根本是微不足道。建立一個當代藝術中心的理由就在於此。而且,當你擁有一些重要作品時,你會有義務讓他人有機會接觸和發現它們。這種責任心在推動我。我的收藏包括了一些重要的中國當代藝術作品。身為某些“國寶”的主人,展出這些作品是責無旁貸的。”尤倫斯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說。

在費大為眼中,尤倫斯是個很熱情的人,願意幫助中國當代藝術家。從2002年開始,尤倫斯在費大為的打理下開始贊助中國藝術家在海外的展覽。費大為認為:“關於贊助中國藝術家,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做到可以和我們比。”基金會成立之初,尤倫斯基金會贊助了廣東美術館和里昂美術館合作舉辦的“里里外外”藝術展。2004年,尤倫斯基金會在比利時安特衛普當代美術館和古代美術館同時舉辦了名為“天下”的中國當代藝術展。他們還贊助了2003年威尼斯雙年展中侯瀚如的“緊急地帶”主題展,以及2005年威尼斯雙年展中的中國館。

“我這么做不是為了錢”

一個非營利的藝術機構,如何在中國複雜的現實環境裡保持獨立運行?對中國現實了解得並不多的尤倫斯夫婦、離開中國已經十多年的費大為和核心團隊其他成員,將把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帶入怎樣的將來?

眾所周知,當下中國當代藝術品在世界市場上熱得燙手。今年6月,紐約蘇富比的中國當代藝術品拍賣會上成交額為1300萬英鎊,幾乎兩倍於去年同期水平。事實上,從2004年開始,蘇富比和佳士得的中國當代藝術品成交額從每年1000萬英鎊上升到每年一億英鎊。在此大好市場下,中國不少當紅藝術家僱傭生產流水線作業,以滿足市場對他們作品的需要,已成為公開的秘密。美國藝術評論家芭芭拉?科波拉在今年的一次演講中指出:“大量湧入市場的資金完全是投機交易。中國差不多有200家拍賣行,其中一些出售中國當代藝術品,但完全不按國際規範操作。藝術家和商人聯手,鼓勵他們的朋友故意抬高價格。另一個問題是,很少有獨立的藝術批評,幾乎沒有獨立的藝術印刷。無高質量可言、最差的藝術家正在製造出最多的錢。”

費大為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中國當代藝術目前形勢一片大好,然而“中國疲勞”已引起更多人的警惕。尤倫斯夫婦在接受採訪時表示,UCCA將給予藝術館長和核心策展人極大的權力。他們將根據自己的眼光與判斷,推出值得重視的新銳藝術家,組織高質量的展覽。

2008年,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重頭展覽將包括美國觀念藝術大師勞倫斯?韋納的現場合作項目“以邀光”、“占卜者之屋:黃永藝術回顧展”以及德國最重要的先鋒藝術家蕾貝卡?霍恩的“日月之間,雷之轟鳴”展覽。2008年奧運會期間,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將推出“尤倫斯基金會收藏精品展”,集中展出尤倫斯夫婦收藏的中國當代藝術精品。

“問題的關鍵是保持高質量的藝術。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將保持財務的獨立,永遠不會做出為了錢而讓展覽質量下降的事情。”費大為表示,有的美術館可能會向藝術家收費,如此難以保證展覽的質量。作為非營利的公益藝術機構,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將堅決避免這樣的事情,堅持把藝術質量放在首位。今年較早時候接受《紐約時報》電話專訪時,尤倫斯也數次強調了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非營利功能。在那次採訪中,尤倫斯略帶苦澀地說:“沒有人相信,我這么做不是為了錢。”

尤倫斯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說的一句話也許可以概括這位老人的野心:“我夢想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在中國當代藝術中扮演一個真正的中心角色。”

相關內容

Miss Dior迪奧小姐經典淡香水誕生於1947年,是Christian Dior迪奧先生締造的首款香氛。它承載著Dior迪奧專屬的象徵意義與傳奇色彩,並首次成為一場盛大展覽的主角,盡情演繹著Dior迪奧時尚王國建成伊始的那一抹原初芬芳。

為探索這一絕世香氛的謎樣魅力,Dior迪奧邀請了十七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女性藝術家恣情創作,以期從這些完美詮釋“Miss Dior迪奧小姐”的年輕女性身上汲取更多的藝術靈感。

此次展覽中,Dior迪奧以“Miss Dior迪奧小姐”為自由題材,給予藝術家充分的創作空間,讓Miss Dior迪奧小姐香水的傳奇得以恆久延續。

Dior迪奧先生是一位稟賦異人的創意天才。1947年,他憑藉其首場時裝秀顛復了傳統“優雅”的定義,以獨到的前沿視野將香氛與時裝完美融合。Dior迪奧先生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蘊含著對女性美的稱頌和源自藝術的設計靈感,令世人不斷深入探索和詮釋。

此次Miss Dior迪奧小姐藝術展延續Dior迪奧先生的創作理念,並將Miss Dior迪奧小姐經典淡香水推向極致摩登。

17位女性藝術家受邀參加此次展覽,她們用自己的當代藝術創作,盡情詮釋“Miss Dior迪奧小姐”的靈感主題。

每一件當代藝術作品,都與其靈感來源——某個“Miss Dior迪奧小姐”元素並列展示。“Miss Dior迪奧小姐”著名的蝴蝶結裝飾,玫瑰花元素,千鳥格紋,及其今天的形象代言人——完美詮釋Miss Dior迪奧小姐香水精神的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都為藝術家們提供了無窮的符號靈感,任其自由揮灑創作。同時,Dior迪奧的一系列傳奇裙裝將在本次展覽中一一再現,其中包括烈艷火紅的“協奏曲(Concerto)”裙裝(1957)以及永恆經典的束腰禮服(Bar Suit)(1947);Dior迪奧創意總監拉夫·西蒙(Raf Simons)演繹的當代設計作品也一同展出,他為“Miss Dior 迪奧小姐”裙裝增添了一抹摩登氣息,並以其斑斕用色,頌揚著Dior迪奧高級時裝的恆久優雅。

Christian Dior迪奧先生的生活和藝術

在藝術中心的入口處,Dior迪奧先生這位設計師兼調香師的肖像首先映入眼帘,迎接每一位參觀者,緊接著躍現眼前的便是專屬Dior迪奧的神秘世界,在灰與白之間散發沁人的藝術氣息,同時蒙田大道30號Dior迪奧工作室里的樓梯場景也將在此次展覽中完美重現。

此外,另有一處夾樓用於展示Dior迪奧先生的藝術影響,在成為一名時裝設計藝術大師之前,Dior迪奧先生就在巴黎經營一間自己的畫廊。

“Dior迪奧先生的藝術畫廊”里陳列著Dior迪奧先生收藏的眾多藝術品,它們均來自與他過從甚密的藝術家朋友們,其中包括貝爾納·畢費(Bernard Buffet), 克里斯蒂安·貝拉爾(Christian Bérard)及曼·雷(Man Ray)等。這個畫廊中還展覽著許多的老照片與檔案資料,深刻揭示著Dior迪奧先生當年與法國視覺藝術界的緊密聯繫。

兩面展示牆恰似是圍繞Dior迪奧精神的對話。通過一系列精選主題,Dior迪奧先生的個人生活與藝術創作,便沿著一條由遠及近的時間軸線娓娓道來。在每一個主題中, 原稿檔案及眾多鮮于問世的老照片都與一襲襲Dior迪奧高級訂製裙裝比鄰展示:“Christian Dior迪奧先生與其藝術家朋友們”,“從格蘭維爾到格拉斯,Christian Dior迪奧先生的宅邸及花園”,“1947年,Dior迪奧首秀香氛傳奇:Miss Dior迪奧小姐經典淡香水”,“蒙田繆斯”,“‘Miss Dior迪奧小姐’與璀璨群星”,“香氛瓶故事”以及“全新Miss Dior迪奧小姐系列裙裝:由拉夫·西蒙為娜塔莉·波特曼度身設計”。

17位女性頌揚“Miss Dior迪奧小姐”

Miss Dior迪奧小姐香水系列透過它的獨特芬芳,它曼妙的香水瓶線條,它的芳香靈感和它的傳奇歷程,為藝術家們帶來取之不竭的靈感源泉。

每一件承載著“Miss Dior迪奧小姐”個性特質的藝術品,都與其靈感來源共同展示。

美國藝術家波利·阿普菲爾鮑姆(Polly Apfelbaum)運用來自Miss Dior迪奧小姐香氛瓶設計中的千鳥格紋,創作出一張布滿了多彩千鳥格的小地毯。伴隨這張地毯一同展示的是Miss Dior迪奧小姐香水的各式盛裝盒及裝飾物,每一件都以“Miss Dior迪奧小姐”著名的黑白千鳥格紋優雅綴飾。

蘿拉·芭拉迪(Lara Baladi)是一位黎(巴嫩)埃(及)混血攝影師兼導演,她由Dior迪奧先生的箴句引言——“Miss Dior迪奧小姐誕生了,她誕生於傍晚的普羅旺斯,那時的暮色里閃爍著螢火蟲的微光,空氣中漂浮著茉莉花香,與星空大地一起協奏著一曲暮夜頌歌。”——當中獲得藝術靈感,進而創作出一幅妙趣橫生又引人徜徉的電影畫面,

它使觀眾沉浸於夢幻般的靜謐星夜,驚羨於其中翩翩飛舞的螢火蟲,創意插入的圖片影像及眾多精緻的小人形象。

法國畫家兼雕刻藝術家卡洛爾·本扎肯(Carole Benzaken)採用Miss Dior迪奧小姐香氛瓶的方塊瓶塞為形廓,仿製出一個個制香桶狀的玻璃方體,並在其上刻畫出以玻璃枝椏組成的樹形圖案,將“嗅覺芳香”的抽象意念化為可觸實體。該香氛瓶塞的復古原始版本也在此次展覽中同步亮相。

“Miss Dior迪奧小姐”的多面魅力給予每一位藝術家無窮的靈感源泉。韓國藝術家李昢(Lee Bul)從鏡面反射主題中獲取靈感,並以無盡映射的概念為出發點,創作出一個巨大的水晶金屬結構,傳達著女性與藝術靈感之間恆久不息的鏡像效應,引領參觀者探索其中的玄妙。

美國畫家克倫·基里姆尼克(Karen Kilimnik)從“Miss Dior迪奧小姐”的宮殿形展示盒“Follies”中發掘靈感,這款華美陳列的原型來自瑪麗皇后位於凡爾賽宮農莊中的“愛之宮殿”,也是Dior迪奧先生格外鍾情的展示設計。克倫·基里姆尼克此次重塑出齊肩高的全新版本,呈現出迷人裝飾下田園牧歌般絢麗的別樣“Follies”。

中國藝術家劉麗傑呈現出她對於扇子的非凡解讀。她不拘一格的攝影風格融合未來主義和超現實主義,既奇趣奧妙又引人深思。

來自義大利的卡拉·馬蒂(Carla Mattii)是一位高產的藝術家,她受到插畫師勒內·格魯瓦(René Gruau)所繪的“Miss Dior迪奧小姐”玫瑰的啟發,運用高科技材料結合3D切割工藝,創作出一張盛放著經典白玫瑰的花床。

巴西雕刻藝術家瑪利亞·那珀繆斯諾(Maria Nepomuceno)也以Miss Dior迪奧小姐香氛瓶為靈感源泉,盡情展開她的斑斕用色。她用陶瓷仿製出的一個個香氛瓶,打造出一個肆意延伸而又和諧統一的構造,並在其中混合著珠子,編織物及塑膠製品加以點綴;與其同步展示的,是Miss Dior迪奧小姐香水的經典香氛瓶。

伊朗攝影藝術家兼導演西麗·娜沙特(Shirin Neshat)則選擇“Miss Dior迪奧小姐”為靈感繆斯,以著名影星娜塔莉·波特曼為創作載體,用黑白畫面捕捉她立於一處荒涼海灘上的表情語言,展現一個戰勝黑暗勢力的凱鏇女英雄的生命張力。

來自北京的馬秋莎是中國目前最傑出的年輕藝術家之一。她以Miss Dior迪奧小姐的手套為靈感源泉,創作了一段視頻藝術作品。《睡美人》展現了一位年輕女性沉睡於一件完美無瑕的Dior迪奧高訂裙裝之中,這件裙裝由Dior迪奧創意總監拉夫•西蒙(Raf Simons)精心設計。這位新娘將由一隻泛著冷光的手套喚醒,重新擁抱這個世界。

日本藝術家塩保朋子(Tomoko Shioyasu)致敬Dior迪奧神秘花園中的皇后——玫瑰花,並從出自維克多·德卡斯特蘭(Victoire de Castellane)之手的Dior迪奧高級訂製珠寶中汲取靈感,以一張白紙為幕布,通過巧妙地穿刺勾勒,以不計其數的微細小孔投映出一朵潔白無瑕的玫瑰花。

美國視覺藝術家艾利森•肖茨(Alyson Shotz)也選擇了極具象徵意義的“Miss Dior迪奧小姐”玫瑰為靈感,以反光的二色分光膠片創作出一個碩大驚人的設計結構,在柔和色調中呈現出一個散發未來感魅力的“玫瑰骨架”,從容帶領觀者穿越空間阻隔,感受來自未來的前沿之美。

英國攝影藝術家漢娜·斯塔基(Hannah Starkey)著眼於勒內·格魯瓦所繪的白天鵝廣告插畫,見於他為Miss Dior迪奧小姐香水的問世所作的首個插畫系列。漢娜·斯塔基展出的一系列影像都圍繞“Miss Dior迪奧小姐”的標誌象徵:或優雅,或是恆久青春。

來自葡萄牙的視覺藝術家瓊娜·瓦斯康絲勒(Joana Vasconcelos),以其巨型尺寸的設計風格著稱於世。此次,她重新演繹Miss Dior迪奧小姐香氛瓶頸處的蝴蝶結裝飾,以數百個Dior迪奧真我香水瓶為原料,拼組出一隻碩大而帶有詼諧意味的蝴蝶結,熱情表達著“我對‘Miss Dior迪奧小姐’的愛慕”。經典的紅色“協奏曲(Concerto)”裙裝(1957)也在一旁展示著其蝴蝶結狀的抹胸設計。

法國設計師艾奧娜·沃特林(Ionna Vautrin)將她的創作眼光鎖定在“Miss Dior迪奧小姐”的手套上,這幅插畫原稿由勒內·格魯瓦所繪;她製作出一個巨型亭閣,用上千隻粉色,白色以及黑色的手套組成亭頂,大膽新奇而又蔚為壯觀。

中國藝術家梁遠葦呈現的以繁花為主題的油畫,巧妙映現著繡滿花朵的“Miss Dior 迪奧小姐”裙裝。這款禮服裙由Dior迪奧先生設計於1949年,是為當年問世的首款香氛所作。

來自斯洛維尼亞的設計師尼卡·祖潘(Nika Zupank)巧妙借用Miss Dior手袋上的經典圖案: Dior迪奧“藤格紋”。

她以維吉尼亞·伍爾夫(Virginia Woolf)的同名小說名, 創意構想出“一間專屬於自我的房間”。以Dior迪奧專屬藤格紋裝飾的牆面,圍就出一個黑色與粉調的空間,大膽玩味通透與巨型設計元素,令人無限遐想,引人靈感泉涌。

策展人:赫爾維·麥克羅夫(Hervé Mikaeloff)

赫爾維·麥克羅夫是一位當代藝術顧問和獨立策展人,自2004年開始便與路威酩軒集團展開密切合作。從久負盛名的巴黎羅浮宮藝術大學畢業後,他進入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展開了個人事業的第一篇章;隨後,赫爾維·麥克羅夫轉投巴黎著名的Emmanuel Perrotin美術館,期間他主管了歐洲,美國,巴西以及日本等地的諸多展覽;直到主持並建立法國國家銀行Caisse des Depots的藝術收藏,赫爾維·麥克羅夫正式成為獨立策展人。

他近年來的作品包括於路易威登文化藝術空間舉辦的一系列展覽,其中尤為矚目的是“感受印度(India of the Senses)”(2006),“莫斯科城邦(Moscopolis)” (2007),“東方無疆界(Orient without Borders)” (2008),“無言的文字(Silent Writings)” (2009),“ 小飛俠你是誰(Who are you Peter)”和“變形記——來自印度尼西亞的神話(Transfiguration, Indonesian Mythologies)” (2011),以及“旅途——漫遊當代土耳其(Journeys, wandering in Contemporary Turkey)”(2012),“他性。我即他。(Otherness, I is somebody else)”(2013年6月5日-15日)和“Romanian Scenes” (即將開幕, 2013年10月11日至2014年1月12日)

赫爾維·麥克羅夫還策劃了於2009年在香港藝術館舉辦的“路易威登與藝術(Louis Vuitton and Art)”,以及先後在巴黎、羅馬、莫斯科和維也納舉辦的巡展“飛到巴庫(Fly to Baku)”。2013年的第55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上,赫爾維·麥克羅夫被委任為亞塞拜然館的策展總監。2010年,他在莫斯科策劃製作了“Futurologia”,這是一個匯聚了15位俄羅斯當代藝術家傑作的聯展。在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間,赫爾維·麥克羅夫也是巴黎皇家夢索酒店的策展人。2011年,赫爾維·麥克羅夫被法國文化部授予法蘭西文學藝術騎士勳章。

布景師:娜塔麗·克利尼耶(Nathalie Crinière)

娜塔麗·克利尼耶分別於Boulle設計學院和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取得室內設計與工業設計的雙學位,現主管著專業從事室內設計與布景藝術的建築事務所--Agence NC。在接受正式的配景訓練之前,她便從美國移居巴塞隆納,就職於著名設計師貝貝·科爾特斯(Pepe Cortes)的室內設計事務所。

通過在諸多展覽項目中的廣泛參與,娜塔麗·克利尼耶逐漸獲得業界認可,尤其是她對舉辦於法國科學工業城的Cité des enfants展覽的重新塑造,獲得極大反響。此外,她還參與製作了蓬皮杜中心舉辦的“考克多,希區柯克與貝克特(Cocteau, Hitchcock, Beckett)”聯展,先後展於巴黎市政廳和莫斯科葉卡捷琳娜文化基金會(Ekaterina Cultural Foundation)的“ 格蕾絲• 凱莉的歲月:摩納哥王妃(The Grace Kelly Years, Princess of Monaco)”紀念展,由巴黎市(展於巴黎小皇宮),馬德里市以及即將加入的丹佛市相繼舉辦的“追憶優雅大師伊夫·聖洛朗(Yves Saint Laurent)”回顧展,莫斯科普希金造型藝術博物館展出的“迪奧靈感(Inspiration Dior)”,以及於奧塞美術館舉辦的“王爾德時期英國的美,道德與愉悅(Beauté, morale et volupté)”藝術展。另外,娜塔麗·克利尼耶還負責製作了蒙特婁美術館的裝飾藝術展區。

娜塔麗·克利尼耶與巴黎當地的各大文化機構也保持著持續合作,其中包括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心,法國國家圖書館,法國電影資料館,巴黎市立現代藝術博物館,巴黎大皇宮(國家美術館與文化中心)以及奧塞美術館等

2010知識中國評選

2010知識中國評選
2010知識中國評選
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網站——互動百科發起的“2010知識中國”評選活動,旨在表彰對知識的傳播作出重大貢獻的機構、團體及個人,倡導以知識復興引領社會進步的理念,為提升中文知識的全球影響力,增強中國國家文化軟實力貢獻力量!
2010年度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北京首都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中國科學技術館觀復博物館電影傳奇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中國航空博物館北京天文館中國電影博物館紅樓文化藝術博物館
2010年度NGO綠色和平組織WWF世界自然基金會氣候組織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自然之友達爾問自然求知社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多背一公斤北京動物園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2010年度WIKI學校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河南汝州第二高級中學深圳市筍崗中學張家港市萬紅國小北京林業大學南京曉莊學院南開大學北京中醫學院河南中醫學院
2010年度網站中國公眾科技網中國科普博覽中國環保網東西網果殼網豆瓣網博聞網阿邦網化石網
2010年度人物李開復方舟子王春燕李煒光朱學恆黃集偉袁越薩蘇
2010年度教師趙欣如莊秀麗劉國臣薛寶衛魯家寶喬碧昌袁花榮羅鵬
2010年度公益行動大使王菲李亞鵬李連杰李冰冰翁虹楊瀾李宇春濮存昕姚晨周迅徐靜蕾
2010年度知識傳播大使:《這裡是北京》阿龍、《讀書》王寧、《讀書俱樂部》常宏玖、《子午書簡》李潘、《文藝之聲》賀超、《魅力科學》盧迪、《國醫堂》梁冬、《走近科學》張騰岳
2010年度產品漢王電紙書iPhone4IpadBambook諾基亞N8海爾模卡電視長虹3D歐寶麗、聯想樂Phone三星美人魚SF系列筆記本愛國者N700
2010年度企業國際商業機器中國有限公司亞洲航空公司Wacom(中國)公司利樂(中國)公司桔子酒店集團聯想移動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蘇寧電器
2010年度媒體:百科知識雜誌新知客看歷史中國國家地理三聯生活周刊生命時報北京電視台科教頻道品味書香艦船知識大眾醫學、北京人民廣播電台《讀書俱樂部》博覽群書
2010年度圖書:《一百種尾巴或一千張葉子》《大象為什麼不長毛》《俺們農村》《可怕的科學》《讀庫》《自然》《性別戰爭》《歷史:何以至此》《五百年來誰著史》《造物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