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館介紹
陶瓷館
陶瓷館長年展出宋代至清代1000多年間,中國古代官窯、民窯的瓷器150多
件,是宋(遼、金)、元、明、清時期,五大名窯(汝窯、鈞窯、官窯、哥窯、定窯)最具代表性的器物。
家具館
家具館共700平方米分為6個展廳,設紅木家具展廳(內廳、外廳)、紫檀家具展廳、黃花梨家具展廳、雞翅木家具展廳,並另設一間古代書房。陳列了明清古家具的精華共200多件。每件家具再配以當時的擺置形式,一個活生生的歷史場景就呈現在眼前,行走其中,竟有穿越古今之感。
明朝家具的典雅,清家具的華麗,一覽無餘。據說裡面有一對紫檀描金七重檐寶塔,是清代達官貴族獻給乾隆母親的壽禮。後來文物流失英國,馬未都先生在蘇富比拍賣會上以350萬元的價格拍下,終於使其回歸故里。這件事也被傳為佳話。
油畫館
油畫展廳展示現當代中國知名畫家,陳逸飛、楊飛雲、陳衍寧、劉文進、羅中立等的作品,及10多件現代雕塑品。
工藝館
工藝館展出古代工藝品100餘件,分三個展廳。展出了清代的漆家具;景泰藍;古代的文房用具、銅器、
漆器、銅胎畫琺瑯器等。
門窗館
該館展出的門窗絕大部分為江南所制,小部分為黃河流域產品。共劃分為五個展廳,展品的選擇精細且具有代表性。
發展歷史
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千件。馬未都還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馬未都說收藏》。
陳列以明清傳世文物為主;館內的布置溫馨而典雅,不斷地更換著新的展覽自1997年1月18日正式對公眾開放以來,這裡已舉辦了明末清初青花瓷器展、中國古代文房用具展、明清箱匣展、宋遼金元古瓷展、觀復小品展、海上懷舊展、食之美器——康雍乾青花瓷盤展、錘鏨工巧——中國古代金屬工藝展、中國古代門窗展、中國古建築門窗及陳設展等十多個展覽並給予了高度評價。2003年10月應文化部要求,為之讚嘆不已當地的歐洲時報並以大幅文章報導展出盛況2000年伊始,力求將更好的展覽展現給大家。2007年,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正式更名為“觀復博物館”。馬未都的心愿是使觀復博物館儘快社會化、規範化,觀復博物館為公益性獨立法人,接受社會各界的捐贈。
“觀復”由來
“觀復”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十六章,原文是:“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意思是說:達到虛空的極點,安住於甚深的禪定之中;宇宙萬物相互運作生長,我們得以觀察到它們的本根源頭。不論萬物如何變化多端,終會回歸根本。回歸根本稱作靜,就是所謂的回歸其本來自性。
“觀”即看,“復”即一遍又一遍。世間萬物你只有靜下心來一遍又一遍反覆仔細觀察,才能認清它的本質。“觀復”博物館由此得名。
歷屆展覽
中國古代文房用具展(1997年4月—1997年10月)
中國古代箱匣展(1997年10月—1998年4月)
宋遼金元古瓷展(1998年4月—1999年2月)
明清小品展(1998年6月—1998年10月)
海上懷舊展(1998年5月—1998年6月)
食之美器——康雍乾青花瓷盤展(1999年2月—1999年9月)
錘鏨工巧——中國古代金屬工藝展(1999年9月—2000年8月)
中國古代建築門窗及陳設展(1999年6月)
明韻清風——中國古代家具展(2001年1月— 2004年7月)
明韻清風——中國古代家具展(2001年1月—)杭州館舉辦
中國古代銀器展(2001年10月—)杭州館舉辦
“衣、食、住、行”之中國古代建築門窗展(2003年10月)
(中法文化年 在非洲大洋洲博物館舉辦)
魏紫姚黃——紫檀、黃花梨家具展(2004年5月—6月)
(觀復博物館與中華世紀壇合作展覽)
魏紫姚黃——紫檀、黃花梨家具展( 2004年12月—20年1月)
(觀復博物館與杭州歷史博物館合作展覽)
中國古典家具展(2004年10月—)
中國現代油畫及雕塑展(2004年10月—)
中國古代家具展(2005年10月—) 廈門館舉辦
中國明清瓷器展(2005年10月—) 廈門館舉辦
中國古代佛教造像展 (2005年12月—) 杭州館舉辦
宋元明清瓷器展(2006年10月——)
中國古代門窗展(2007年2月——)
中國明清工藝展(2007年3月——)
國慶六十周年-觀復博物館奉獻特別展覽
大事記
1996年10月中國第一家私立博物館——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經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正式成立。
1997年1月18日位於北京宣武區琉璃廠西街53號的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展出面積400平米。
2001年1月18日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遷至北京朝陽區南小街竹竿胡同華智大廈,展出面積400平米。
2002年1月18日位於杭州河坊街胡慶余堂旁邊的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杭州館正式開館。
2004年6月18日揭曉的“首屆中國收藏年度排行榜”中,觀復古典藝術古典藝術博物館入選中國十大民間博物館。
2004年8月北京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搬遷至位於朝陽區金盞鄉金盞南路18號的新館。
2004年北京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改為理事會制,目前有理事15人。
2005年10月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廈門館開館。
館址變遷
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最早坐落在北京古老的文化街琉璃廠,展出面積約400平方米,陳列以明清傳世文物為主;除長年展出的古家具之外,還定期地策劃組織專題展覽,並舉辦文化交流講座等活動。館內的布置
溫馨而典雅,客廳、書房、臥室、茶室的布置,打破了人們成見里的冷冰凍的博物館形象。整個館內只有十多個玻璃展室,不斷地更換著新的展覽。自1997年1月18日正式對公眾開放以來,舉辦了明末清初青花瓷器展、中國古代文房用具展、明清箱匣展、宋遼金元古瓷展、觀復小品展、海上懷舊展、食之美器——康雍乾青花瓷盤展、錘鏨工巧——中國古代金屬工藝展、中國古代門窗展、中國古建築門窗及陳設展等十多個展覽。1999年為配合世界建築大會,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同建築報合作,舉辦了中國古建築門窗及陳設展,精美的展品和獨特的展覽設計給20萬來自全世界的參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瑞環主席在開幕時也參觀了展覽,並給予了高度評價。2003年10月應中國文化部要求,遠赴巴黎展出中國古代門窗,法國外交部長多米尼克·加盧佐·德維爾潘,文化部長讓一·阿亞貢,中國國務委員陳至立女士,油畫家趙無極等各界要人均蒞臨參觀,為之讚嘆不已,當地的歐洲時報並以大幅文章報導展出盛況。
2000年伊始,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遷至朝內南小街,依然沿襲過去的展覽方式和風格,力求將更好的展覽
展現給大家。館內長年陳列中國古代傳世精品文物,定期策劃組織專題展覽,舉辦文化交流講座活動。2002年,馬未都創辦了全國首家私立博物館分館——觀復博物館杭州館。2005年,創辦觀復博物館廈門館。觀復博物館為公益性獨立法人,接受社會各界的捐贈。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的成立填補了建國以來私立博物館的空白。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各地方台、香港衛視鳳凰台、日本NHK、中國日報、人民政協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北京青年報、南方周末、北京晚報、中國文物報、香港大公報等百餘家媒體給予報導,聲援他的文化事業。
2004年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遷至朝陽區大山子張萬墳金南路18號,總占地8畝,展覽區及會員活動區2,800平方米;設有家具館、陶瓷館、門窗館、攝影館、油畫館、工藝館和多功能館七個展館。實行會員制。2007年,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正式更名為“觀復博物館”。馬未都的心愿是使觀復博物館儘快社會化、規範化,形成良好的運營的機制,並最終完整地留給社會。做到這點不能只靠個人的力量,必須依靠社會的力量來完成。2007年,觀復博物館正式實行理事會制,100名理事將一起為這項文化事業做出貢獻。
館長簡介
馬未都,漢族,1955年生於北京,祖籍山東榮成,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收藏專家,觀復博物館的創辦人
及現任館長。 馬未都曾任職於中國青年出版社,十餘年裡他發表小說、報告文學等上百篇,並結集出版。馬未都從80年代開始收藏中國古代器物,至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規模,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千件。1992年他的《馬說陶瓷》一書,被許多讀者視為傳統文化的啟蒙讀物;接著他還寫了《明清筆筒》等文物鑑賞、研究的專著和上百篇文物研究論文小品文章,在《收藏家》、《文物報》上發表,並參與編寫《中國鼻煙壺珍賞》。馬未都的另一部專著《中國古代門窗》已經於2002年面世,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第二屆全國優秀藝術圖書獎一等獎。如今他又致力於關於中國古代家具藝術的研究和整理。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的建立是馬未都多年的心愿。從1992年起,馬未都便開始孕育這一計畫並為之奔走,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1996年10月,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終於獲準成立了。
參觀信息
北京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大山子張萬墳金南路18號
開館時間:9:00—17:00(16:00停止售票)每周一下午3點停止售票,4點閉館,春節三十、初一、初二、初三休息,其他假日無休。
參觀門票:50元/張(博物館通票、老人、軍人、教師、學生、文博從業人員、殘疾人憑有效證件半價)
乘車線路:捷運東直門C出口,天恆大廈前乘418、688路公車張萬墳站下車往回走100米即是
杭州
杭州館現停止營業,正在選址另建新館,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原地址:杭州市上城區河坊街131號
廈門
地址:廈門市思明區港仔後路7號菽莊花園內
票價:30元/張
開館時間:8:00-17:30節假日不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