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東北烈士紀念館坐落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一曼街,是我國第一個革命紀念館。1953年1月1日周恩來曾親臨視察,並題詞"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紀念館總建築面積4283平方米,陳列面積1200平方米。這座西歐古典主義建築,是日偽時期偽滿警察廳舊址,許多共產黨人和愛國志士曾在此被關押和刑訊,著名抗日女英雄趙一曼就曾在這裡受到敵人的酷刑摧殘。哈爾濱解放後,人民政府決定將這個偽警察廳舊址改建為東北烈士紀念館,於1948年10月10日正式開館。從抗日怒潮、地下烽火、血染沙場、黑土英魂等方面,展示了抗日英雄楊靖宇、趙一曼、趙尚志及147位英烈的英雄事跡。目前,其中具有珍貴歷史價值的藏品8萬餘件,一級文物83件,珍貴文物7千餘件。初步構成了一部史詩般的東北革命文庫。紀念館還運用景觀復原、大螢幕顯示等現代手段,再現往日的悲壯場面,使人觀後經久不忘。
東北烈士紀念館除經常開展烈士事跡報告活動外,於1977年1月組建烈士事跡流動展覽小分隊堅持深入基層,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理想教育,足跡遍及黑龍江全省的地、市、縣,還包括全國16個省市,宣講烈士事跡2700餘場,受教育人數160萬餘人次,受到文化部和黑龍江省政府的嘉獎,榮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先進集體”稱號。
場館建設

東北烈士紀念館,是中國革命紀念館。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一曼街。1948年10月10日開館。該館館舍是1931年建成的西歐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3層樓房。1933年9月,偽哈爾濱警察廳占用了這座大樓,這裡成為日本侵略者鎮壓中國人民的罪惡場所。抗日民族女英雄趙一曼曾在這裡遭受酷刑後走上刑場。該館藏品7000餘件,歷史資料5000餘份。重要藏品有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用過的褥子,李兆麟將軍被國民黨特務暗殺時穿的舊呢料褲子,全國著名戰鬥英雄董存瑞捨身炸敵堡後榮獲的特級軍功章──毛澤東獎章。東北烈士紀念館紀念館總建築面積4283平方米,陳列面積1200平方米。基本陳列是展出東北地區有影響有代表性的烈士事跡。展出文物、圖片和資料1000餘件。目前,館藏文物5000餘件,圖書、檔案、文獻、照片共30,000餘件,初步構成了一部史詩般的東北革命文庫。紀念館還運用景觀復原、大螢幕顯示等現代手段,再現往日的悲壯場面,使人觀後經久不忘。
該館建館以來共接待觀眾728萬人次。除經常開展烈士事跡報告活動外,該館於1977年組建烈士事跡流動展覽小分隊堅持深入基層,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理想教育,足跡遍及黑龍江全省的地、市、縣,還包括全國16個省市,宣講烈士事跡2700餘場,受教育人數160萬餘人次,受到文化部和黑龍江省政府的嘉獎,榮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先進集體”稱號。由於在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改革與發展中作出了突出貢獻,2007年5月24日,東北烈士紀念館被國家人事部和國家文物局授予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的光榮稱號。
該館出版有東北抗日烈士事跡叢書和《東北解放戰爭烈士傳》。與黑龍江省委黨史研究所合作編寫出版了《東北抗日烈士傳》。東北烈士紀念館周恩來總理曾特別指示“要把烈士紀念館辦好,廣泛地宣傳革命的歷史和烈士們的英雄事跡,以教育人民”,並書寫了“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的題詞。
基本陳列
《黑土英魂——東北抗日戰爭時期烈士事跡陳列》展覽分為序廳和五個部分。展示了在東北14年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英勇不屈、浴血奮戰、前仆後繼的抗日英烈的事跡。
《偽滿哈爾濱警察廳遺址及罪惡展》通過展示偽滿哈爾濱警察廳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對哈爾濱地區人民的殘暴統治,來揭露日本侵略者在政治上殘酷鎮壓東北人民,在經濟上不擇手段掠奪財富,在思想文化上進行專制統治的殖民統治罪行。
更新陳列

在解放戰爭隆隆炮聲中誕生的東北烈士紀念館,已經走過了大半個世紀的里程,對幾代人產生了巨大的愛國主義教育作用。其間共接待了近3000萬人次來館參觀,其中有來自世界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友好人士。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烈士紀念館有的陳列已經不能滿足廣大民眾的要求。我們廣泛地徵求了各方面的意見,參觀學習了同類紀念館陳列設計的好經驗,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完成了紀念館基本陳列的更新。
建館之初,人們走進展廳時,不必聽太多的講解,就會在眼前浮現日本侵略者統治東北14年的種種罪惡,能夠近距離地領悟為國捐軀並不久遠的英烈,激發起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幾十年過去了,戰爭的苦難遠離了人們,曾經讓觀眾駐足落淚的展示內容,逐漸被人們淡漠。人們和先烈所處的時代,拉開了距離。更新烈士紀念館基本陳列,就必須考慮到這一現實,從現代觀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對戰爭年代為國捐軀的無數先烈的認知情況入手,用形象、生動、真實的陳列內容和形式,做出準確、深刻的回答和交代。
東北烈士紀念館在展面上共陳列200餘位烈士,每位烈士都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在同侵略者進行鬥爭時犧牲的。紀念館在陳列中避免用單擺浮擱的方式排列烈士的生平,而是在東北抗戰14年的大背景下,分作不同的時期,始終把握紅、黑兩條線,去展望烈士的英雄事跡。
所謂紅線,即從“九·一八”事變開始,東北人民抗日武裝鬥爭經歷了一條從自發到自覺、從單一武裝抗日到建立廣大抗日游擊根據地;從各自分散的行動到在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東北抗日聯軍為主體的各抗日武裝的聯盟作戰。每一位烈士都是這條紅線上不同時期的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戰爭鏈條上的閃光點,只有把英烈置放在所處的歷史環境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英雄壯舉的高尚和可貴。
所謂黑線,即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東北的罪惡線。紀念館把紅線作為主線,黑線作為突出紅線的副線,集中體現哪裡有侵略、哪裡就有抵抗的必然性。紀念館充分利用烈士館的原址——偽滿哈爾濱警察廳這一殘害和屠殺我抗日誌士的魔窟,復原當年日本法西斯為鎮壓東北人民抗日戰爭而設定的各種機構,展示敵人製造驚天慘案和殘害我抗日同胞的各種刑具,尤其是曾關押和刑訊抗日女英雄趙一曼的鐵窗斗室。在敵人具體而真實的罪惡面前,觀眾真切地感受了日本法西斯的殘暴,從而更加激起對抗日英烈的理解和崇敬。
選取烈士的生平事跡,紀念館特別注重展示那些最具情感因素的生動細節,以小見大、可觸可摸地表現英雄的高尚情懷。如抗聯在西征時,在酷寒奇冷的密林里雪中行軍,有的戰士撲到火里,有的戰士在路上站著凍僵了身體,而李兆麟將軍的《露營之歌》卻時時縈繞在抗日將士的耳邊,鼓舞著大家繼續前進。又如楊靖宇將軍孤身絕糧5天與敵人苦戰,倚著青松還擊到生命的最後,當敵人發現他腹中除了草根、樹皮和棉絮外,竟沒有一粒糧,不得不低下罪惡的頭……這些驚心動魄細微可見的英雄壯舉,感染力是深刻的、長遠的。
現代觀眾已不滿足傳統的單調展覽陳列模式,儘管時下紀念館尚無明確的標準遵循,但是更新和改革陳列形式,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紀念館在調整內容設計的同時,特別注重了陳列形式設計的創新,突破原有的圖片為主、文物為輔的模式,採用現代展覽的科技手段,以一定的藝術方式豐富觀眾視覺的直觀物象,模擬真實的典型環境,塑造生動逼真的英雄氣質和精神境界,達到內容和形式儘可能的統一和完美。
譬如在楊靖宇將軍的展線內,雕塑高4.2米、寬2米的以松柏為軀幹的將軍銅像,採用重雕細刻的刀法,細緻入微地表現他的剛毅、高遠的神色,把松鱗和胸肌較為自然地融接到一起。當觀眾通過豐富的圖片資料、烈士遺物的講解,走到將軍像前時,崇敬的心情隨之油然而生。在趙一曼的漢白玉半身浮雕上,還採用電腦控制的燈光變幻,在音樂的烘托中,顯現出更加生動自然的色彩,同時將刻在黑色大理石上她給兒子的遺言的錄音播放出來,增強綜合效果,讓觀眾的心靈得到淨化和升華。
縱觀更新後的烈士紀念館,用不同材質和不同製作方式陳列的景觀、版面、展箱和主題雕塑,都是一件件可觀賞的藝術作品,為整個展廳營造出崇高、莊重的氣氛。
珍貴藏品
館藏的反映東北抗聯鬥爭生活的文物,包含了抗聯軍事鬥爭、密營生活、文化學習、民眾支援等各個方面,包括有楊靖宇穿過的大衫、趙尚志用過的手槍、趙一曼用過的大碗及寫給寧兒的信、李兆麟犧牲時穿東北烈士紀念館過的血衣等珍貴革命文物。侵華日軍“七三一部隊”的細菌彈彈殼,是侵華日軍暴行的罪證。
場館展覽

為了今年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東北烈士紀念館在8月15日推出了名為《黑土英魂》的展覽,展覽由《抗日戰爭時期東北烈士事跡陳列》和《偽滿警察廳遺址及罪惡展》兩個主題展覽組成。
《黑土英魂--抗日戰爭時期東北烈士事跡陳列》由《序》和《民族危亡時刻》、《創建人民抗日武裝》、《夜幕下的抗日戰爭》、《東北抗日武裝的脊樑》、《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等五部分組成。作為展覽最主要的策劃人,館長劉加量先生講述了他的構思。
“首先我們考慮到這個建築物是一個歐式建築物,白顏色的。我們把建築物的外部風格和陳列的風格有機地結合起來,布置展覽的時候我們選擇了一個基調白色。白顏色一個象徵著純潔,一個象徵著白山黑水,再一個象徵著白雪。”
這次陳列展展出了一批鮮為人知的烈士事跡、一些首次展出的歷史文物、資料,包括抗戰時期東北軍犧牲將士的事跡等。客觀還原了一些歷史事件,比如“九一八”事變後,時任黑龍江省省長的馬占山將軍率領中國軍隊在齊齊哈爾對日本侵略軍進行了激烈抵抗,史稱“江橋抗戰”。不僅以裝備落後的長槍擊落了第一架日本戰機,同時以他們視死如歸的氣概表達了中國人民抗戰的決心。
說到東北的抗戰,我們都非常熟悉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等烈士英雄的事跡,可以說他們是千千萬萬個烈士的代表,在烈士陳翰章的雕塑前,劉加量先生告訴我們:
“這就是烈士陳翰章的塑像。表現的是他就要犧牲時的情形。他身體被捆著,後面是炸彈在爆炸,表現出一種張力。陳翰章烈士犧牲的時候非常慘烈,當時同敵人戰鬥到最後的時候,就剩下他一個人,當敵人把他圍上來之後,雖然他已經受傷了,但還在大聲地斥罵敵人,最後敵人把他的頭顱割下來了。在烈士館最早陳列的的人頭裡,其中就有陳翰章烈士的遺首,現在陳翰章烈士的遺首被安葬在哈爾濱烈士陵園裡。”
“九一八”事變後,中國共產黨迅速派出羅登賢、楊靖宇、趙尚志、周保中、李兆麟、魏拯民、馮仲雲等幹部來到東北,組建東北抗日聯軍。“東北抗日聯軍是在東北武裝鬥爭中堅持時間最長,規模最大,戰績最突出的一支武裝力量。當時抗聯分為三個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委是楊靖宇,副總司令是王德泰,第二路軍總指揮是周保中,副總指揮是趙尚志,第三路軍總指揮是李兆麟,政治委員是馮仲雲。”
東北“抗聯”的成立,強有力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動搖了侵略者的大後方,他們不得不調集大批部隊一次又一次進行瘋狂地“討伐”;加上抗日聯軍與內地上級黨組織失去了聯繫,許多優秀的指戰員壯烈犧牲,部隊損失慘重。
東北烈士紀念館歐式建築的廳堂高大而寬敞,做為曾經的偽滿警察廳辦公室,這裡看不到任何血腥的痕跡。但是,當一個通向地下室的樓梯間鐵門打開之後,一股陰森恐怖的氣息撲面而來。當年關押趙一曼的牢房、刑訊室就在這個地下室里。“(鐵鏈音響)這是當時的鎖,一進門就是鐵柵欄。屋子很小,這是警察廳里的關押室,是臨時的,犯人不在這裡。這邊是刑訊室,這是人字形的老虎凳,把人綁在上面,胳膊腿都固定再上刑,很殘酷。這是釘籠,把人裝進去之後在地上滾動,籠子裡面的釘子會把人扎得血肉模糊。那個鐵門後就是水牢。”
在抗日鬥爭中犧牲的東北烈士,除了中國共產黨的黨員,也有不少中國國民黨黨員,他們同樣以一腔熱血報效著祖國,成為為後世景仰的英雄。
“這是伊作衡,伊作衡是一個中國國民黨黨員。在中國共產黨從事武裝鬥爭和地下鬥爭的同時,國民黨的很多愛國志士也投入到抗日鬥爭中,伊作衡就是比較有代表的一位。他是齊齊哈爾人,1929年考入了省立第一中學,1930年加入國民黨,1938年被國民黨派到營口,以營口《新報》社長的身份為掩護開展抗日活動。1941年到齊齊哈爾,任當時哈爾濱地區的負責人,1941年被捕,1943年被日偽絞死了,他犧牲的時候三十一歲。”
在展覽中,還有一部分內容專門展出了幫助中國抗戰的國際友人的事跡。
“這是綠川英子,她從日本來到中國支持中國的抗日戰爭,來自日本的還有伊田助男、福間一夫。(還有許多來自)朝鮮的朋友,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在東北犧牲的。”
烈士長眠了,然而不眠的歷史卻依然健在,烈士的英魂依然震撼、激勵著後人。在紀念館門前左側立有一塊鐵質牌匾,上書“牢記歷史,勿忘國恥”。
“上面的這些銅牌,是我們館內有記載的在抗日戰爭時期犧牲的烈士,大約600多位,我們後面還有一個空白,空的地方,我們想還有很多我們沒有了解到的,如果有,我們在添上去,或者說,我們把空白的地方留給那些無名的烈士。下面這裡有14盞燈,從1931年到1945年,這些燈一盞一盞地亮起來,象徵著大家不要忘記了東北14年的抗戰,”我們紀念勝利,是為了守護和平,我們牢記歷史,是為了人類共同的未來。
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
![]() 更多博物館百科,詳見 微百科:博物館百科。 | |||
故宮博物院 中國科學技術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 中國航空博物館 北京魯迅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 北京自然博物館 北京天文館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 天津博物館 天津自然博物館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 河北省博物館 西柏坡紀念館 山西博物院 中國煤炭博物館 八路軍太行紀念館 內蒙古博物院 遼寧省博物館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抗美援朝紀念館 旅順博物館 吉林省自然博物館 東北烈士紀念館 愛輝歷史陳列館 上海博物館 上海魯迅紀念館 | 浙江省博物館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江西省博物館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 南京博物院 南通博物苑 蘇州博物館 揚州博物館 安徽省博物館 福建省博物館 古田會議紀念館 廈門華僑博物院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海軍博物館 青島市博物館 青州市博物館 河南博物院 鄭州博物館 洛陽博物館 南陽漢畫館 湖北省博物館 武漢市博物館 湖南省博物館 劉少奇故居紀念館 廣東省博物館 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自貢恐龍博物館 廣漢三星堆博物館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 鄧小平故居陳列館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遵義會議紀念館 雲南省博物館 雲南民族博物館 西藏博物館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陝西歷史博物館 延安革命紀念館 漢陽陵博物館 西安碑林博物館 西安半坡博物館 固原博物館 韶山毛澤東故居紀念館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