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根據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的規劃和國家實施“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環境宣傳和教育的需要,1999年在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嵐清同志的倡導和關心下,國家投入經費,經過近多年的努力建成了依託於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國家動物博物館。
該館集動物標本收藏與展示、科普知識宣傳與教育、生物多樣性描述與編目為一體,是一個代表國家水平的專業博物館,是動物系統與進化研究所,動物標本收藏和動物科學知識普及三位一體的國家級學術機構,由動物標本館和標本展示館兩部分組成。
館舍概況
展示館
依託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強大的科研背景,系統全面的將科學知識與精美的動物標本展品結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各種展覽方式和手段由淺入深的引導廣大參觀者學習和了解動物學知識。
展示館於2009年5月17日正式向社會公眾開放,成為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面向社會服務的一個視窗,一個生態文明教育和科學普及的基地,一個拉近科研工作者與社會大眾距離的平台。
設9個固定展廳和1個流動展廳和一個4D動感電影院,其中固定展廳一旦布展完畢基本不用變動,而流動展廳是根據不同的主題、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隨時更換,保證了展示館的主題與社會緊密聯繫,為社會服務。
開館後的動物博物館計畫每周開館6天,周一閉館,每天接待普通參觀者300人次,每年開放時間300天。除了固定展示內容外,將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舉辦短期的主題展覽,開展系列專題講座,指導以青少年為主的普通觀眾親身參與、實際操作,進一步提高自然保護意識。
展示館下設動物多樣性與進化、無脊椎動物、鳥類、瀕危動物、蝴蝶、昆蟲、動物與人、動物所發展歷程、精品、交流共十個獨立展廳,另設可供參觀者休閒娛樂的咖啡廳和4D動感電影院,可使參觀者來此汲取專業知識的動物科學主題書店和開放式講堂。
動物標本館
是我國最悠久的標本收藏機構,是在原震旦博物館、靜生生物調查所、北平研究院動物學研究所、中央研究院自然歷史博物館及故宮博物院等機構所屬標本館的基礎上,經過幾代科學家近百年的努力,逐步建立和發展起來的。
動物標本館現集中在獨立的標本樓內,包括魚類及兩棲爬行類標本分館、無脊椎動物標本分館、獸類標本分館、鳥類標本分館、昆蟲標本分館和標本數位化分館。標本館現有各類動物標本530餘萬號,約占中國科學院生物標本收藏總量的1/3。使用了先進的高強度金屬密集櫃保藏標本,其空間可滿足標本館未來數十年的發展需要。標本館館藏標本幾乎包括了在我國分布的各主要類群和代表性種類。標本收藏範圍則包括了台灣省在內的全國各地的標本以及二十餘個國家的標本,此外,部分國外贈送或交換的珍貴標本也收藏在本館。
標本展示館建築格局仿法國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建築面積7500平米,包括地下一層、地面二層半,共三層半的結構,其中布展面積5500平米。
榮譽概況
國家動物博物館先後有秉志、陳楨、陳世驤、劉崇樂、蔡邦華、鄭作新、張廣學、宋大祥等研究員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或院士,還有一批如壽振黃研究員、張春霖研究員、朱弘復研究員、沈嘉瑞研究員、張璽研究員等為中國動物學事業做出過開創性貢獻的著名專家。中國近現代生物學研究、大規模的生物資源調查,概莫在這些大家的直接參與或指導下發展起來或完成的。
國家動物博物館展示館即將成為我國重要的科普宣傳基地,國內最大的普及動物科學知識、宣傳生態環境保護、傳播人與自然和諧的專業博物館。
新中國成立以來,結合館藏標本的研究,科研人員先後發表了各類研究論文6000餘篇、專著300餘部,先後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8項、國家自然科學獎4項、國家科技進步獎5項、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和科技進步獎54項、省部委級科研成果獎數百項。
建設過程
在搬家之後,動物所的工作環境得到很大的改善,吸引了更多、更好的科學家來動物所工作。動物所以此為契機,結合國家目標及科學院中長期發展規劃取得更大的成果、做出更大的貢獻。
國家動物博物館突出生物多樣性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主題。以科學傳播為主,突出研究所的特色。博物館考慮一部分空間作為流動展區。動物博物館布展工作是一項精心的工作,動物所努力把這項工作做好。北郊科學園區的成立,將有利於平台和資源共享,必將推動中國科學院創新三期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2008年奧運會期間,經過中科院專家組考察和篩選,由福州恆達教育裝備工程有限公司製作的600隻動物標本,被國家動物博物館選入,在京展出,向國內外賓客開放。福建省入選的600隻動物標本,均採用先進的製作工藝,尤其在義眼研發、皮張鞣製、假體模型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促進了福建省動物標本製作技術水平的整體提高。
展廳簡介
國家動物博物館共分九個展廳:
(一)昆蟲分館、昆蟲廳與蝴蝶廳;
(二)無脊椎動物分館與無脊椎動物廳;
(三)魚類兩爬分館;
(四)動物與人類廳鳥類分館;
(五)鳥類廳;
(六)獸類分館;
(七)瀕危動物廳;
(八)數位化分館;
(九)動物多樣性與進化廳。
展廳共展示珍稀動物標本5千餘種,分為科學知識展示、動物標本展示和生態景窗展示,通過聲、展示燈光、舞檯燈光、紫外光、電、多媒體、動物標本實物、圖片文字、生態環境重現和視屏手段,把動物學知識有機的貫穿現在整個展示過程中。
數字標本
動物研究所數位化標本館是國家動物博物館標本館下設的一個實體機構,是一個以青年人為主體的機構。數位化標本館是在全球生物標本信息化的背景下,應服務於國家動物博物館標本館和中國動物標本信息化工作的要求而設立的。數位化標本館是動物標本信息儲存和發布中樞,其主要職責是直接參與動物標本信息建設項目,集中處理、備份、反饋和發布動物標本信息並為各標本館提供技術支持。為搞好數位化標本館建設,推動中國動物標本信息數位化工作,數位化標本館的成員們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並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舉辦展覽
2007年5月21日,坐落於北京奧運村的國家動物博物館日前迎來自落成後的第一次展覽——野生動物攝影展。作為中國科學院公眾科學日活動的一部分,該展覽展出了來自中國各地野生動物攝影愛好者的上百幅優秀攝影作品。展覽分為鳥類、昆蟲和非洲野生動物三部分。其中,“非洲野生動物”展區所展示的照片系我國著名攝影家、《中國攝影》原主編吳常雲先生在2002至2007年間五次深入非洲肯亞馬薩依馬拉、坦尚尼亞塞侖蓋蒂等著名野生動物保護區精心攝製的作品。在他的作品中,舉止優雅長頸鹿、活躍靈巧的湯姆遜瞪羚、光彩奪目的大紅鸛、兇猛但不乏溫柔的母獅……其形象被描繪得活靈活現,其神韻被展現得淋漓盡致,給觀者以超強的震撼和視覺效應。在昆蟲攝影展區,觀眾可以看到朝生暮死的蜉蝣在求偶,纖細可人的豆娘在蛻皮,螳螂捕蟲那一瞬間的生死存活,彰顯出生命的瑰麗和多彩。鳥類攝影展區不但展出有國內外各種珍禽的生動形象,還展示了鳥類令人堪憂的生存狀況,如猛禽慘遭獵殺、棲息地被無情破壞、油污和化學毒素嚴重污染水鳥所賴以生存的江河湖泊,激發了人們愛護動物、保護環境的熱情。
交通路線
公交線路
乘公車81,484.510,518,594,630,695,751,607,617,913,運通110路中科院地理所或南溝泥河站下車可到。
捷運線路
(1)乘5號線捷運,在大屯東站下車,西北出口,向北200米,換乘484、617(原836路)、695、751、913、594路公車,在中科院地理所站或南溝泥河站下車(乘公交約4站地)。
(2)乘8號線捷運,在奧林匹克公園站下車,西北出口,向西500米,馬路北側。
(3)乘15號線捷運,在奧林匹克公園站下車,西北出口,向西500米,馬路北側;或在北沙灘橋站下車,東北出口,向東1300米,馬路北側。
自駕車線路
(1)大屯路自東向西行駛,遇地下隧道時走地上輔路,過大屯路(東西向)與北辰西路(南北向)交叉的十字路口後,繼續向西100米路北。
(2)大屯路自西向東行駛,遇大屯路(東西向)與林萃東路(南北向)交叉的十字路口後,進入地上輔路(不要下隧道),直行至大屯路(東西向)與北辰西路(南北向)交叉的十字路口掉頭,向西100米路北。
(3)本館門前免費停車位充足,請您配合停車場保全調度。
(4)由北沙灘橋向東至北辰西路左轉調頭約200米或在北辰西路與大屯路交叉路口向西約200米可到。
展館時間
開閉館時間
開放時間:每周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6:00;
閉館時間:每周星期一;
售票時間:9:00-15:30;
(如遇節假日或特殊情況,以本館正式對外公布信息為準)。
參觀指南
票價信息
參觀門票40元
通票60元(含博物館參觀和觀看4D電影);語音導覽器租用
一、符合以下條件可免費參觀(不包含4D電影):
(1)離休人員憑離休證;
(2)70歲以上老年人憑本人有效證件;
(3)1.2米以下兒童(需有成人陪同);
(4)殘疾人憑本人殘疾人證。
二、符合以下條件可享受半價優惠:(參觀門票20元、通票40元)
(1)60歲以上老年人憑身份證或老年證;
(2)大、中、國小學生(含港、澳、台,不含成人教育)憑學生證、學校介紹信;
(3)現役軍人憑有效證件;
(4)持有社會保障金領取證的人員。
三、家庭套票100元(含4D影院,包含2名成人1名兒童)。
四、單獨購買電影票40元。
服務信息
一、團體參觀須提前1-2天預約,電話預約。
二、本館提供免費講解服務(須5名聽眾以上),具體講解時間和內容,請參照本館一層服務台當日發布的信息為準。
三、本館提供語音導覽儀的租賃服務,每部導覽儀每次收費10元(限參觀當日使用,不得帶出)。
四、本館服務設施:展廳西側設有電梯,展廳東側入口處設有免費存包櫃,地下一層影院門前設有小商品部,經營簡單食品飲料和各種紀念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