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內結構
廣東省中山市的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位於廣東省中山市翠亨村,占地面積2500餘平方米,展示面積1100平方米,主要有孫中山故居和孫中山文物館兩個展示場所組成。孫中山故居是中山市唯一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位於中山市南朗鎮翠亨村,座東北向西南,占地面積500平方米,建築面積340平方米,是孫中山長兄孫眉於1892年從檀香山匯款回來由孫中山主持建成的。
孫中山故居是一幢磚木結構、中西結合的兩層樓房,並設有一道圍牆環繞著庭院。圍牆正門外南側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孫中山故居”石刻牌匾。故居正門南側有宋慶齡手書的“孫中山故居”木刻牌匾。孫中山故居外表仿照西方建築。樓房上層各有七個赭紅色裝飾性的拱門。屋檐正中飾有光環的灰雕,環下雕繪一隻口銜錢環的飛鷹。樓房內部設計用中國傳統的建築形式,中間是正廳,左右分兩個耳房,四壁磚牆呈磚灰色勾出白色間線,窗戶在正梁下對開。該建築物門多,窗多,通道多。居屋內前後左右均有門通向街外,左鏇右轉,均可回到原來的起步點。正門上有一副對聯:“一椽得所,五桂安居。”是樓宇落成後孫中山親筆撰寫的。庭院右邊設有一口水井,水井的周圍(約32平方米)是孫中山誕生時的舊房所在地。1866年11月12日,孫中山誕生於此。
故居正廳擺設是孫中山親自布置的。1883年,他從檀香山帶兩盞煤油燈回來,放置在條台上。后座是孫中山母親臥室,正廳南側為孫中山的大哥孫眉與夫人譚氏的臥室。北邊耳房是孫中山與元配夫人盧慕貞的臥室,當年所用的大木床、梳妝檯和凳等仍舊擺放著。1892~1895年和1912年,孫中山都曾在此住過。二樓南邊,是孫中山的書房,牆上掛著孫中山17歲時的照片。室內有孫中山日常使用過的書桌、台椅、鐵床。1893年冬,孫中山曾在此書房研讀古今書籍,探索救國救民真理,並曾在這裡草擬《上李鴻章書》,提出“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的主張。1895年與陸皓東在此書房商討救國方略,還曾在這裡為鄉親治病。
故居庭院南邊,栽植一株酸子樹,是孫中山1883年從檀香山帶回來種子親手栽種的,生勢茁壯茂盛,北邊是磚砌的花台。在故居周圍還有孫中山青少年時活動過的遺蹟。孫中山7至12歲時,常與他姐姐孫妙茜在金檳榔山打柴。山腰古井是他經常挑水回家的水井,孫中山也常在山下蘭溪的溪間捉魚游泳。孫中山名文,字德明,號逸仙,曾化名中山樵,後來通稱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在翠亨村。童年時代嚮往太平天國革命,1892年在澳門、香港借行醫為掩護,開展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活動,1894年上書李鴻章,提出革新政治主張,被拒絕,使他認識到只有革命推翻清政府,才能救中國。於是赴檀香山聯絡華僑,宣傳革命,組織建立中國最早的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提出推翻清朝政府,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主張。於1895年策劃廣州起義,未發事泄,流亡國外,1900年,發動惠州起義失敗,此後繼續在國外開展革命活動。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領導興中會,聯合華興會和光復會組成中國同盟會,被選為總理,制定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政治綱領。首次公開提出了三民(民族、民權、民生)主義,要求實現民族獨立,建立共和國,從1906年起先後舉行多次武裝起義,均未成功。
1911年10月10日,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及其他革命團體,依靠會黨和新軍力量在武昌起義,各省紛紛回響,清朝反動統治迅速瓦解,孫中山於12月回國抵上海,經十七省代表會議,推舉為臨時大總統。於1912年1月,在南京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4月被迫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1913年因袁世凱派人刺殺了宋教仁,孫中山斷然主張討袁,發動了討袁的"二次革命",因內部意見分歧,鏇即失敗,後於1914年,另行組成中華革命黨,被推舉為總理,當即發表第二次"討袁宣言"。1917年段祺瑞解散國會,毀棄《臨時約法》,孫中山在廣州組成護法軍政府,當選大元帥,誓師北伐,被桂系軍閥等挾制。於1919年被迫辭職到上海,創辦建設雜誌,發表實業計畫,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
1921年在廣東就任非常大總統,因陳炯明叛亂退居上海。俄國十月革命勝利,五四運動興起,中國共產黨成立,給他帶來了新希望,他聯合蘇聯和中國共產黨,改組了國民黨,在1923年驅除陳炯明後於二月在廣州重
建大元帥府,1924年1月在廣州召開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宣言,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對三民主義作了重新解釋,把舊三民主義發展成為新三民主義,創辦了黃埔軍校,鎮壓了廣州商團叛亂。十一月應馮玉祥邀請扶病北上共商國是,1925年3月12日逝世於北京。
故居庭院前的大榕樹,是他童年時代常常聽參加過太平軍的馮觀爽老人講述太平天國將領反清故事的地方。
據悉,孫中山故居項目總投資約130億元,通過對核心景區孫中山故居的打造,建設一個集現代與歷史的國際休閒度假旅遊名鎮,計畫在3年至5年內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辛亥革命紀念公園占地19.8畝,總投資約3932萬元,已於2010年完工。
基本陳列
分為孫中山紀念展示區、翠亨民居展示區、翠亨農業展示區三處。孫中山紀念展示區包括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以及孫中山在翠亨村的其他歷史遺蹟;翠亨民居展示區展示了翠亨村清末民初各階層的民宅和生活狀況,再現了孫中山出生及其成長的歷史背景;翠亨農業展示區展示水稻耕作、瓜果蔬菜種植、桑基魚塘、家禽飼養、現代農業的無土栽培種植等珠江三角洲的農業生態。珍貴藏品
“後來居上”橫幅 是孫中山1921年題贈翠亨學校手跡的原件,反映了他對家鄉教育事業的關心和支持。這也是孫中山唯一一幅為故鄉的題字。孫中山與家人合影 1912年5月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後返鄉家鄉,在家門前與家人的合影,是孫中山在翠亨村的唯一一張照片。
故居建築工料報價單 此件是1892年3月興建翠亨孫中山故居時之建築工料報價單。該單開列了孫中山故居興建工程的規模、工料、工時、造價、結構等,是孫中山故居興建情況的重要歷史憑據。
《翠亨孫氏家譜》 此件記載翠亨孫氏由東莞遷居香山的概況,和1880年遷葬祖墳的原因與經過,及其五世至十三世祖之世次、名諱、配偶姓氏、生卒時間及葬地等。
宋慶齡當年用的打字機。
獲得榮譽
2001年本館獲首批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2008年被評定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2016年被國家評為AAAAA級景區。本館先後被授予“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優秀社會教育基地”、“中國僑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中、國小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文化先進集體”、“全國廉政教育基地”、“最具創新力博物館”等稱號。交通線路
從中山市石岐乘12路車可抵達,從珠海乘坐10路到珠海下柵檢查站轉乘12路即到。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
國家一級博物館,是中國國家文物局為加強博物館行業管理,充分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服務功能,促進博物館事業發展,而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所有正式登記、註冊並接受年檢,具有文物、標本收藏保管、科學研究、陳列展覽功能的,對外開放的各類博物館,經該國家局組織設立的全國博物館評估委員會在綜合管理與基礎設施、藏品管理與科學研究、陳列展覽與社會服務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評議,並以打分方式產生的博物館最高等級劃分。 | |||
故宮博物院 中國科學技術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 中國航空博物館 北京魯迅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 北京自然博物館 北京天文館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 天津博物館 天津自然博物館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 河北省博物館 西柏坡紀念館 山西博物院 中國煤炭博物館 八路軍太行紀念館 內蒙古博物院 遼寧省博物館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抗美援朝紀念館 旅順博物館 吉林省自然博物館 東北烈士紀念館 愛輝歷史陳列館 上海博物館 上海魯迅紀念館 | 浙江省博物館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江西省博物館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 南京博物院 南通博物苑 蘇州博物館 揚州博物館 安徽省博物館 福建省博物館 古田會議紀念館 廈門華僑博物院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海軍博物館 青島市博物館 青州市博物館 河南博物院 鄭州博物館 洛陽博物館 南陽漢畫館 湖北省博物館 武漢市博物館 湖南省博物館 劉少奇故居紀念館 廣東省博物館 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自貢恐龍博物館 廣漢三星堆博物館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 鄧小平故居陳列館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遵義會議紀念館 雲南省博物館 雲南民族博物館 西藏博物館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陝西歷史博物館 延安革命紀念館 漢陽陵博物館 西安碑林博物館 西安半坡博物館 固原博物館 韶山毛澤東故居紀念館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