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是地方性革命史類博物館。位於江西省井岡山市茨坪鎮紅軍南路5號。占地面積1.782公頃,總建築面積20030平方米,其中展覽面積10000平方米。1959年建成開放。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館藏文物3萬餘件,珍貴文獻資料和歷史圖片2萬餘份,珍藏黨和國領導人、著名書畫家及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的墨寶珍跡千餘幅。保存毛澤東、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重上井岡山時的影視資料數百件。其中,館藏一級文物27件,二級文物86件,三級文物296件。同時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還管理黃洋界保衛戰遺址、毛澤東舊居等2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49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概述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位於江西省井岡山市茨坪紅軍南路,是1958年11月由國家文物局投資興建,1959年10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十周年之際竣工開放的全國十大獻禮工程之一。2005年9月29日,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一號工程”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新館動工建設,2007年10月27日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八十周年之際竣工開館,並於同年11月5日對社會免費開放。

該博物館占地面積1.782公頃,總建築面積20030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8436平方米;館藏文物3萬餘件,珍貴文獻資料和歷史圖片2萬餘份,珍藏黨和國家領導人、著名書畫家及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的墨寶珍跡千餘幅。保存毛澤東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重上井岡山時的影視資料數百件。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個地方性革命史類博物館,主要擔負井岡山革命鬥爭歷史陳列展覽、宣傳井岡山精神、管理保護井岡山革命紀念地舊居遺址等職責。榮獲首批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新中國成立60周年“百項重大經典建設工程”、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特別獎、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1958年11月,國家文物局開始投資興建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1959年2月25日,朱德為井岡山革命先烈紀念塔題詞:“井岡山的鬥爭奠定了中國人民大革命勝利的基礎。在井岡山鬥爭中犧牲的革命烈士們永垂不朽!”

1959年4月9日,中共江西省委、省人民委員會決定成立“江西省井岡山建設委員會”,邵式平任主任,劉俊秀、黃先、汪東興、朱繼先任副主任,負責統籌規劃恢復革命舊址,籌建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等各項工作。

1960年9月18日,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建設工程竣工,總建築面積為1532平方米,總投資57599元。

1959年10月1日首次預展展出文物211件,照片114張,油畫5幅,國畫1幅;若干農業產品、家俱、鋼鐵及工藝品等。

1962年春,博物館陳列展廳增加沙盤模型、布景箱和雕像等輔助陳列展品,3月3日—6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國人大委員長、中央軍委副主席朱德和夫人康克清(全國婦聯副主席)重上井岡山,先後參觀博物館和各革命舊址,並親筆題寫“天下第一山”及“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館標。

1965年5月,毛澤東主席重上井岡山親自審定了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的基本陳列內容大綱。

1966年12月,因受“文化大革命”的衝擊,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閉館。

1968年4月15日,館標改成“毛主席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紀念館”。

1972年1月月初,初步修改後的陳列展覽正式重新對外開放,並恢復“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館名。

擴改重建後的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擴改重建後的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2004年,遵照黨中央的重要指示,井岡山革命紀念地建設列入了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一號工程”項目。

2004年,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被評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先進單位”。

2005年8月,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陳展大綱修改10餘次後,基本定稿;同年9月,在中央宣傳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中央、國家部委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重建工程開工建設。

2006年7月18日,博物館四層框架結構的主體工程提前32天封頂,走在全國3個“一號工程”項目的最前列,建設工程也獲得了質檢部門“優良工程”的評定。

2007年10月27日,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一號工程”——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正式開館,李長春出席開館儀式並為展館揭幕。

2008年5月,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被評為全國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建築布局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坐落在井岡山市茨坪紅軍南路,占地面積1.782公頃,主體建築為四層框架結構,一層為停車場、報告廳,二層為文物庫房及辦公用房,三、四層為展廳,總建築面積20030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8436平方,用於宣傳展示功能面積達10181平方米,超過總面積的51%。

館藏文物

朱德題名手稿

朱德題名手稿朱德題名手稿
朱德題寫“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館名手稿,質地為白色宣紙,長方形,豎幅,高70厘米,寬29厘米,裝裱在宣紙上。楷書,豎行,墨字,字跡清晰。內容為“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館名。

1928年初,朱德發動和領導了湘南暴動,4月他率部上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部隊會師,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他任軍長。這件題字,是朱德委員長1962年3月4日至6日重上井岡山時,於3月5日,在井岡山賓館應時任中共井岡山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黨委宣傳部部長兼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籌備處主任林史的要求而題寫的。此件題字後由井岡山管理局常委辦公室移交給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收藏。

1994年5月,國家文物局文物鑑定專家組阮家新、萬岡等5人確認為國家一級館藏品。

鍾步全的黨徽

鍾步全的黨徽鍾步全的黨徽
鍾步全1927年黨徽,銀質,帽徽呈五角形,正面中間為中國共產黨鐮刀、斧頭的黨徽;背面靠下上角有一掛針,角內有“鍾步全”三字;靠左上、下角處有“1927”字樣;靠右上、下角的鄰邊相交處有“黨”字。

1927年,吉安東固地區的鐘步全為參加由萬安曾天宇組建的工農革命軍並參加武裝起義,他按上級要求,請銀匠打制了這枚帽徽,它是我黨早期組織工農革命軍而流傳至今的一件極其罕見的文物。鍾步全後來在戰場犧牲了,這枚帽徽是他的親屬於解放後在辦理烈士撫恤證時,將這枚保存了幾十年的帽徽交給吉安縣民政局的。

1959年,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文物工作者到吉安縣徵集文物時,縣民政局將這枚黨徽移交給博物館陳列、收藏。

1994年5月,國家文物局文物鑑定專家組阮家新、萬岡等5人確認這枚黨徽在補充相關資料後可定為國家一級革命文物。截止2007年作為二級藏品收藏。

王佐的青龍劍

王佐的青龍劍王佐的青龍劍
王佐贈給李嗣鳳的青龍劍,質地為鐵、木,顏色呈灰黑色的青龍劍,長條形,兩面刃。長74厘米,寬3厘米。劍柄上有一塊圓形鐵皮護圈。劍鞘由兩片硬木合成,五組銅片圈固定,銅片上的紋飾各異,靠護手圈內一組的銅片圈兩側各有一條青龍,故稱青龍劍。此劍原為王佐所用。

1928年春,井岡山羅浮鄉成立工農暴動隊時,王佐將此劍贈給該暴動隊副隊長兼軍事教官李嗣鳳。它是王佐戌馬生涯的歷史見證,同時也說明王佐與井岡山地方革命武裝領導人的深厚友誼。1984年7月,羅浮下茅坪村的尹傳家對井岡山市委黨史徵集辦公室的李春祥說,羅浮坑尾村李昆俚家還保存有王佐用過的一把青龍指揮刀。同年10月,李春祥到坑尾村找到李嗣鳳的兒子李井生,李井生將此劍捐贈給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收藏。

1990年4月,江西省博物館研究員李科友、彭丁秀鑑定此劍為一級藏品;1994年5月,國家文物局文物鑑定專家組阮家新、萬岡等5人再次確認此劍為國家一級革命文物。

橫街合作社印

橫街合作社印橫街合作社印
湘贛省永新縣城內橫街赤色消費合作社印,由土黃色雜木製成,刻有“城內橫街赤色消費合作社”十一字,陽刻豎書,宋體字。

1932年,湘贛省蘇維埃政府為粉碎敵人的經濟封鎖,保障人民的生活和革命戰爭的勝利進行,制定了許多繁榮根據地經濟的政策,開辦了許多如信用合作社、商業合作社等,永新縣城“城內橫街赤色消費合作社”印章就是這一歷史的見證。此印章是由“城內橫街赤色消費合作社”的負責人梅枝在縣城陷落於敵手後,一直珍藏在自己家中,經過20多年,全國解放後,他於1960年初將此印捐獻給永新縣烈士紀念堂。同年4月,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工作人員章華生等人赴永新縣徵集文物時,縣烈士紀念堂將此印移交給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收藏。

1994年5月,國家文物局文物鑑定專家組阮家新、萬岡等5人,確認此印在補充有關材料後可定為國家一級革命文物。截止2007年是作為二級藏品收藏。

黨會的記錄本

黨會的記錄本黨會的記錄本
永新縣泥金鄉黨支部會議記錄本,質地為毛邊紙的土黃色記錄本,長方形,線裝;封面右下有一“賞”,墨字,反寫;共29頁,毛筆和鉛筆書寫,字跡清楚,內容完整;記錄了該黨支部1927年7月至1928年3月曆次支部會議的內容;是研究井岡山鬥爭時期地方黨組織的建設尤其是黨內民主生活的重要史料。

記錄本中記錄的段富奎及其兄段瑞奎都是共產黨員而且同為泥金鄉黨支部成員,記錄本里還記錄了段富奎多次參加協商會議支部會議的記錄內容,段富奎1928年在永新參加革命,後改名段輝亮,建國後曾任中共安徽省委統戰部部長。他曾上井岡山確認此記錄本為當年的原物。並回憶說:當時的黨支部書記是段飛虎,他於1928年被反動派殺害。1928年秋,反動派進村搜捕革命同志時,他們兄弟倆將這本記錄本藏在敦倫祠堂的靈壇牌子下。解放後,鄉親們打掃牌子時發現了這個本子,後來由永新縣革命紀念館徵集收藏。1965年8月,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幹部周金碧等人到永新縣徵集文物時,永新縣革命紀念館將此文物移交給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陳列展覽。

1990年4月,江西省博物院研究員李科友、彭丁秀鑑定此記錄本為一級藏品;1994年5月,國家文物局鑑定專家組阮家新、萬岡等5人再次確認為國家一級革命文物。

附:典藏珍品名單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典藏珍品名單 
寧岡縣工農兵政府購物糧帳簿 永新縣泥金鄉黨支部會議記錄本
永新縣委《三大紀律八個注意說明》油印小冊子 朱德題寫“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館名手稿
王佐贈給李嗣鳳的青龍劍 段紅皮1928年在龍源口戰鬥中使用的土槍
寧岡縣新城區橋上鄉農民1928年交土地稅清單 湘贛全省工人第一次代表大會代表證
袁文才1926年在吉安農民運動訓練班的合影照片 譚余保部在九隴山堅持游擊戰用過的土炮
王棣權的1928年遂川第五鄉工農兵蘇維埃政府識別帶 歐陽倬井岡山鬥爭時期紅色交通證
紅軍1928年送李尚發的一罐食鹽 工農革命軍進軍井岡山途中遵守民眾紀律的米缸
湘贛省永新縣城內橫街赤色消費合作社印 湘贛省酃縣十都區蘇維埃執行委員會工農檢查部印
湘贛省委宣傳部長甘露烈士用過的鋼筆 遂川縣盤丘鄉農民協會會員劉貞沂的入會證明書
蓮花縣上西鄉農民自衛團給七區三分部的信函 1928年黃洋界保衛戰修築工事的鐵鎬
紅軍連指導員劉位升的筆記本 鍾步全1927年黨徽
紅四軍前委組織部印發的《軍隊中的支部工作》油印本
一份紅色交通證
茶陵縣工農兵政府公文紙木印板

展館介紹

綜述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擴改重建後在陳展方式上採用了大框架、立體版面,集中形象地宣傳、展示井岡山革命鬥爭時期的文物800餘件,照片2000多張。全部展廳共分為“序廳”、“黃洋界保衛戰”、“紅軍洞”、“挑糧上山”、“八角樓的燈光”等19個場景。

展廳場景

序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序廳的總體設計基調大氣、簡潔、明快、莊重。採用實景、繪畫、雕塑及多媒體燈光相結合的手段讓觀眾領略井岡山的綠色更高,用浮雕,油燈雕塑,可移動的2塊LED屏播放歷史資料讓觀眾感受紅色歷史,彰顯“紅色搖籃,綠色家園”無窮魅力。油燈採用八角樓的燈光為設計原型,毛澤東在燈下寫出《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革命鬥爭兩本書》,寓意中國革命的道路在油燈下開闢。紅燈長名,紅色的“火”象徵“星星之火”,可以燒毀一個舊世界,開闢一個不走前人之路的中國革命道路。與燈下鑄出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幾個大字相呼應。

朱毛會師

“朱毛會師”場景“朱毛會師”場景
這是一個結合大型場景復原、繪畫、仿真雕塑和多屏影像演示的綜合性表演項目。走進場景中的觀眾,置身於會師廣場前的龍江書院的場景復原和四周用圖形和實景結合的廣場效果中,現場感陣陣逼來。

超寬背景螢幕投影牆由9台投影構成,用扣像技術將動態人物投射出來,並採用雙屏無縫拼接技術組合成寬幅投影,重點表現朱毛兩位偉人握手的瞬間。45秒的演示簡短凝練,讓觀眾不感到乏味。演示開始時,通過任務由遠到近的形象,觀眾將看到兩支隊伍人潮湧動,向廣場中央跑去,環繞立體聲配合畫面營造逼真的現場氣氛。將朱、毛會師的歷史瞬間形象展現在觀眾面前。通過音像、燈光的演示把回事的氣氛推向高潮。

紅軍洞

採用井岡山特殊的地形風貌,以投影摳像技術,藝術誇大的效果,將井岡山鬥爭時期軍民魚水情展現在觀眾面前。

紅軍洞復原一個幽奇深邃的山洞,二灘飛瀑傾斜而下,水花四濺,兩側怪石嶙峋,奇峰突兀。觀眾穿梭其中,如進入一個時空隧道,就如回到了80年前的井岡山一樣。

黃洋界保衛戰

“黃洋界保衛戰”場景“黃洋界保衛戰”場景
1928年8月30日,湘贛敵軍組織4個團會攻黃洋界。紅軍以不足一個營的兵力,在人民民眾的配合下,憑險抵抗,打退了敵軍的多次進攻,成功地保衛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場景“黃洋界保衛戰“結合實景、背景畫和投影摳像技術的手段,當觀眾走近場景時,弧形的背景牆開始表現激烈戰鬥的動態內容。同時,前景中運用多媒體技術表現炮彈轟炸和煙霧的效果,再配以轟隆隆的音像效果,真實地再現硝煙瀰漫的戰爭場面,而且前景中的實景人物和背景畫中的人物都是按照視覺比例創作。

挑糧上山

“挑糧上山”場景“挑糧上山”場景
1928年10月,為了粉碎敵人的經濟封鎖,毛澤東、朱德等經常與井岡山軍民一起往返一百多里到寧岡等地挑糧,他們經常在黃洋界的荷樹下歇息。

場景以井岡山風光為背景畫,山間小徑,大樹濃蔭,遠處的山崗,樹下毛澤東、朱德利用小憩間隙與戰士們親切交談。人物與環境切實結合,表現出革命隊伍上下一致,同心抗敵。場景內還添加了自動拍照的功能,遊客投入一元硬幣,座在場景內,一分鐘便可獲得一張數碼照片。

黨的一大舊址

“湘贛邊界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場景“湘贛邊界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場景
1928年,湘贛邊界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大會回答了“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問,研究制定了對敵鬥爭的政策,通過了有關決議,選舉產生了第一屆特委會,毛澤東任書記。

場景復原當時會議舊址中國湘贛邊界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寧岡茅坪謝氏公祠的原貌。會場中用投影再現了毛澤東演講的形象,毛澤東湖南口音的演說,回答了“紅旗到底能夠打多久?”的疑問。觀眾可以坐在復原的長條木凳上聆聽毛澤東的講話,體驗做一次紅軍戰士。

八角樓的燈光

“八角樓的燈光”場景復原等大的八角樓,運用真人比例幻影成像,動態演示毛澤東、賀子珍在八角樓生活工作的情景,故事巧妙的穿插了“一根燈芯”和“小太陽”的故事。按1比1比例逼真地再現領袖人物的風采,為中國內同類展館首次採用。

三灣改編

場景復原楓樹坪的環境氣氛,重點反映了改編的過程和黨支部在軍隊中的作用。在主題牆面上放置一塊可讓觀眾點擊觸摸的主題按鈕,並在主體牆面上用背投螢幕同步展現出三個主題畫面,生動的反映了改編的過程和黨支部在軍隊中的作用,告訴人們我們黨在這裡對軍隊建設所作出的重大決策和具有深刻歷史意義的改編。

長征出發

1933年,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後,中共中央被迫決定進行戰略轉移。1934年10月,中央機關和中央紅軍離開中央蘇區開始長征,歷時兩年,行程二萬五千里,縱橫11個省,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奇蹟。

整個場景十一個跳躍式體驗景觀,綜合運用半景畫、模擬實景、視屏、雕塑等展示手段,將中國革命進程的重大歷史階段濃縮組合在一起,讓觀眾在體驗紅軍長征過雪山草地的同時,深化對“井岡山鬥爭奠定了中國革命勝利的基礎,開創了中國革命嶄新紀元”主題的理解。

五百里井岡

11米×6米的巨型沙盤,展現了五百里井岡絕特、瑰麗的地形地貌。沙盤裡的紅色線路標記,標識出了毛澤東當年上井岡山的路線。

九八抗洪

“九八抗洪”場景“九八抗洪”場景
1998年夏,中國江南,華南大部分地區及北方局部地區遭遇特大洪水。8月上旬,在洪水即將吞噬九江城區的緊要關頭,2.4萬名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以及廣大抗洪民眾,發揚偉大的抗洪精神,創造了在世界第三大河流上、在超歷史高洪水位情況下堵口成功的人間奇蹟。

井岡山精神、抗洪精神和蘇區的優良革命傳統都是中國人民的寶貴財富。場景運用雕塑、半景畫、話外音,結合高科技手段,塑造變換的場景,藝術再現了兵民奮力封堵九江決口的壯觀場面。

“勝利的起點”

“勝利的起點”雕塑“勝利的起點”雕塑
雕塑“勝利的起點”的中心為毛澤東和朱德圓雕,兩翼為革命隊伍的勝利會師。雕塑長度為19.27米,寓意1927年中國共產黨人在這裡創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高度為8米,寓意今年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80周年。

巨型雕塑“勝利的起點”,整個形狀像一隻展翅欲飛的雄鷹,象徵著和平和勝利;又似一個搖籃,象徵著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還象一座山,象徵著兩偉人以大山的胸懷身處井岡,放眼天下。

文物保護

宗旨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主要擔負井岡山革命鬥爭歷史陳列展覽、宣傳井岡山精神、管理保護井岡山革命紀念地舊居遺址等光榮職責和神聖使命,遵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總方針,大力宣傳井岡山鬥爭史和井岡山精神,開展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認真做好舊居遺址的管理保護、文物徵集、史料研究等工作,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發展紅色培訓和紅色旅遊,為井岡山精神傳承和經濟發展服務。

徵集收藏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在建館後,先後組織數十批次文物收藏和史料徵集的專業隊伍,分赴井岡山鬥爭時期的湘贛邊界各縣、鄉、村收藏文物史料,並先後赴北京、南京、廣州、瀋陽、上海、武漢、南昌等地多次採訪當年參加過井岡山的老紅軍、當事人或知情者,多次進中央檔案館或有關省檔案館收集當年有關的歷史文。經過文物工作者幾十年的收藏、徵集工作,現在館藏文物有30000多件,其中國家一級珍貴革命文物24件,二級革命文物91件;館藏文獻文字資料5000多份;館藏圖片資料4000多張;珍藏保存黨和國家領導人、著名書畫家及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的墨寶真品數百幅;保存老紅軍戰士的電視錄像和毛澤東、朱德等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始人重上井岡山的電影資料幾十件。

根據博物館學的基本原理和要求,還建造了現代化的文獻、資料庫房,對各種文物、資料進行科學的鑑定和分類建檔,使文物、資料的保護和管理走上了規範化的軌道,為不斷推出井岡山革命鬥爭史陳列和研究的新成果奠定了堅實的歷史依據基礎。

組織機構

根據江西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井岡山管理體制調整有關問題的通知》(贛委[2005]136號)和吉安市機構編制委員會《關於印發井岡山管理局所屬事業單位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吉編髮[2007]19號)規定,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為井岡山管理局直屬副處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主要職責

貫徹執行有關文物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研究擬定景區文物管理的規範性檔案和規章制度並組織實施;依據文物法,負責景區內文物古蹟、文化遺址等文物資源的保護管理,負責重點文保單位的申報;負責景區內文物古蹟、文化遺址、安全監督工作;承辦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內設機構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內設辦公室、編研陳列室、管理培訓科和革命歷史博物館管理辦公室、舊居舊址管理辦公室、井岡山會師紀念館管理辦公室(其中革命歷史博物館管理辦公室和舊居舊址管理辦公室為正科級,其他為副科級)。

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核定事業編制130名。

領導職數:館長1名(副處級),副館長3名(正科級),紀檢組組長1名(正科級),其他科級領導職數9名(其中:正科級2名),股級領導職數26名(其中:正股級17名)。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內設機構領導職數一覽表
序號 機構名稱 機構級別 領導職數 備註
正科 副科 正股 副股
1 辦公室 副科
1 3

2 編研陳列室 副科
1 2

3 管理培訓科 副科
1


4 革命歷史博物館管理辦公室 正科 1 2 4 5
5 舊居舊址管理辦公室 正科 1 1 4 4
6 井岡山會師紀念館 管理辦公室 副科
1 4

7 合計
2 7 17 9

隊伍建設

多年來,博物館加大智力投資,先後採取全員培訓、學歷培訓和專業技術培訓、在崗培訓和離崗培訓三結合的方法,努力造就了宣傳講解、科研編纂、行政管理這樣三支政治思想素質好,專業知識紮實的業務隊伍。全館近百人次參加各種培訓、先後獲得各種專業技術職務資格的有:副研究館員6人,館員23人,助理館員11人、管理員5人;政工師10人、助理政工師8人、政工員14人;有14人成為中國博物館學會會員、66人為省博物館學會會員(其中理事4人,副理事長2人),有17人次分別加入了中國攝影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錢幣學會中國統計學會中國作家協會等各種專業組織。在弘揚井岡山精神的工作中,博物館已儲備較好的人才基礎。

館藏價值

科學研究

井岡山革命井岡山革命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在豐富的館藏文物、資料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文物保管、史料整理、專題研究、編纂出版等專業人員的作用,現在已形成一支具有相當水平的老中青結合的科研編輯隊伍,先後整理出井岡山鬥爭史的專題課目196個;在深入開展陳列研究、學術交流的同時,在省級以上各出版社或報刊雜誌出版、發表的專著、論文有:由館裡編纂出版的專著15部;館裡參與出版的專著25部;專業人員個人編著出版的專著30餘部;專業人員撰寫的各種專題論文、考證文章500餘篇達1000餘萬字;獲得省級以上各種獎勵25部(篇);定期編輯出版學術期刊《井岡山精神研究》和館刊《搖籃》,創辦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網站,在全國文博界廣泛地開展學術交流活動。

教育基地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工作人員利用博物館這個獨特陣地,通過定崗講解、陪同宣傳、巡迴展覽,專題報告、文藝演出、音像影視等多種形式,把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的基本陳列展覽和眾多的革命遺址形成一個宣傳教育的整體,向全社會大力宣傳井岡山鬥爭的光輝歷史和偉大的井岡山精神。近50年來,共接待3000多萬國內觀眾、數十萬僑胞和港澳同胞,接待158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友人,接受了毛澤東、朱德、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黨中央最高領導人的視察,接待建國以後歷屆副總理以上的300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萬餘位各軍兵種的高級首長和各部、委、局的主要領導人。
基於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在宣傳井岡山精神和對廣大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與革命傳統教育上做出的重大貢獻,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先後被中共江西省委命名為“江西社會教育基地”,團中央書記處公布為首批對全國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國家文物局1993年命名為“全國優秀社會教育基地”,1996年國家教委、文化部、民政部、國家文物局、共青團中央、解放軍總政治部等六部委聯合命名為“全國中國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7年中共中央宣傳部命名為“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參觀指南

開放時間

每天8:00-17:00
從2008年11月16日起每周一下午(具體時間為每周一12:00~17:30),所有展覽全部關閉檢修、保養。其餘時間照常開放。

交通路線

井岡山市新城區坐半小時汽車到達井岡山內的茨坪景區,然後步行即可到達。

參觀須知

1、該館實行免費開放(參與項目除外),觀眾須憑當日票進館。

2、個人參觀憑本人有效證件,領取當日參觀票。

3、旅遊團隊、單位團體憑介紹信預約、登記、領票。

4、入館前請您將包裹存放在存包處,勿帶危險品進館。

5、進館請接受安全檢查。

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

博物館百科
更多博物館百科,詳見 微百科:博物館百科。
國家一級博物館,是中國國家文物局為加強博物館行業管理,充分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服務功能,促進博物館事業發展,而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所有正式登記、註冊並接受年檢,具有文物、標本收藏保管、科學研究、陳列展覽功能的,對外開放的各類博物館,經該國家局組織設立的全國博物館評估委員會在綜合管理與基礎設施、藏品管理與科學研究、陳列展覽與社會服務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評議,並以打分方式產生的博物館最高等級劃分。
故宮博物院
中國科學技術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
中國航空博物館
北京魯迅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
北京自然博物館
北京天文館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
天津博物館
天津自然博物館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
河北省博物館
西柏坡紀念館
山西博物院
中國煤炭博物館
八路軍太行紀念館
內蒙古博物院
遼寧省博物館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抗美援朝紀念館
旅順博物館
吉林省自然博物館
東北烈士紀念館
愛輝歷史陳列館
上海博物館
上海魯迅紀念館
浙江省博物館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江西省博物館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
南京博物院
南通博物苑
蘇州博物館
揚州博物館
安徽省博物館
福建省博物館
古田會議紀念館
廈門華僑博物院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海軍博物館
青島市博物館
青州市博物館
河南博物院
鄭州博物館
洛陽博物館
南陽漢畫館
湖北省博物館
武漢市博物館
湖南省博物館
劉少奇故居紀念館
廣東省博物館
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自貢恐龍博物館
廣漢三星堆博物館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
鄧小平故居陳列館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遵義會議紀念館
雲南省博物館
雲南民族博物館
西藏博物館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陝西歷史博物館
延安革命紀念館
漢陽陵博物館
西安碑林博物館
西安半坡博物館
固原博物館
韶山毛澤東故居紀念館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