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

海派

海派有多種含義,第一種指發生於十九世紀中葉至廿世紀初期時,活躍於上海地區的一群畫家,所從事繪畫創作的結果與風尚。第二種指以上海為代表的京劇表演風格,第三種指主要體現都市文化和商業色彩的文學流派,第四種指那些由海外跨國公司或海外機構派遣回國,擔任駐華機構代表或中高層管理人員。海派(上海話拼音:hepa,發音:[hē̞pʼä́])代表了中國近代以來最具活力的地方文化之一。其對中國近代的文化與風氣有很大的影響與領頭作用。直到今天依然在影響中國的文化。

國畫流派

簡述

“海派”又稱“ 海上畫派”,一般指的是發生於十九世紀中葉起,一群畫家活躍於 上海地區,並從事繪畫創作的結果與風尚。海派畫家一般具有三個特點:1.在上海居住或者客居過,2.作品屬於海派的風格,雅俗共賞,色彩鮮明,繪畫題材尤以花鳥為主(也有人物或者山水題材的,但海派國畫題材的主體是以花鳥為主),3.畫家籍貫與出生主要來源於浙江,此外就是江蘇或者上海,除這三地以外,海派畫家中只有極少數是來源於其他地方,這也是海派畫家的血統與地域特色。

1海派
此外,就區域性而言,上海的 開埠,所引發的社會發展──屬於政治的、文化的、生活的多元性,包括商業的頻繁已成為 中國的活動特區,人民的生活也隨著商業興趣,而有更廣泛的視野;就經濟的發展,使之富裕的象徵,甚至酬謝禮物,便落在精緻文化的發展上;就文化特質來說,繪畫創作是極為適宜的主題藝術。
因此,自古雖也有賣畫的記載,但文人大都以知音相贈,或停留在教畫授徒,以求“束條”的供養,雖然先有 鄭板橋等人,有類似職業性的主張外,真正以畫為職業的事件,上海地區的繁榮,成為此風氣的催發者。究其原因,當然是上海地區,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包括了政治的涉入,被劃入外國道商的港口;本身傳統文化的承繼,如 揚州畫派的存留,事實上商賣與仕紳交往之間,繪畫畫法的贈酬,是極為現實性的禮品,典雅適宜;這項經濟狀況的衡量,也間接促成上海地區藝術活動的蓬勃發展,所以說上海的畫風已接近職業性、專業性的畫作,並且頗有現實性的題材,包括傳統人文精神的形式,諸如吉祥意義、道德品評、祈求理想等,甚至偏向具有“情緒”性的創作,如喜怒哀樂為內涵,這便是海上畫派大都以 花鳥畫為主的主因。因為 山水畫較不易表現出大富大貴的即興題意,言及此,這又要檢視繪畫完成的快慢問題,花鳥畫頗具象徵性的意義,配合人物畫亦近於人情世故的題材,只要安置妥當,畫家在快速度下,很容易達到預期的效果,而山水畫雖有簡筆畫法,畢竟無法草率,因此海上畫派的風格趨向民俗性的畫作,亦歷歷可數。當然就華畫發展而言,外延於內斂的充實,當畫家感受到仕紳與商業之間有所牽動時,如何引導人情高雅又簡明的畫法,是促成畫風的主因。

回顧與展望

簡稱“海派”。中國畫流派之一。形成於近代,即清末上海闢為商埠以後,一些文人墨客從各地流寓於上海,以賣畫為生,日久,遂成繪畫活動中心。
一、匯

2海派
集中國江南地域人物,一些文人墨客從各地流寓於上海,以賣畫為生,人數達百餘人,其中近、現代“海派”,主要以趙之謙、任頤、虛谷、黃賓虹等為第一代著名代表人物,其畫風傾向於中國傳統繪畫的“集團風格”一派。
二、現、當代“海派”,人數更多,傾向於畫派寬泛的“地域”一派。如今第一代和第二代海派畫家大多已經去世,甚至有評論認為這標誌著海上畫派的真正謝幕。
但其中優者,除了少數第二代傳承派之藝術名家,如吳湖帆、顏文梁、鄭午昌、江寒汀、謝稚柳、來楚生等以外,還有聲譽於中國美術界的,有突出的“個性風格”,尤以上海籍陸儼少(嘉定人)、程十髮(松江人)、朱明(崇明人)等為最著名。

代表性畫家名錄

“清末海派四傑”

海派四傑任伯年吳昌碩虛谷蒲華

“上海書畫三傑”

上海三傑:陸儼少程十髮朱明

代表性畫家

趙之謙黃賓虹等。

費丹旭(1801—1850,浙江湖州人)、張熊(1803—1886,浙江嘉興人)、王禮(1813—1879,江蘇蘇州人)、任熊(1822—1857,浙江蕭山人)、胡公壽(1822—1886, 上海松江人)、虛谷(1823—1896,江蘇揚州人)、朱偁(1826—1900,浙江嘉興人)、趙之謙(1829—1884,浙江紹興人)、蒲作英(1832—1911,浙江嘉興人)、錢慧安(1833—1911,浙江湖州人)、任薰(1835—1893,浙江寧波人)、蒲華(1839—1911,浙江嘉興人)、吳友如(1840—1894,江蘇吳縣人)、任伯年(1840—1896,浙江杭州人)、 吳昌碩(1844—1927,浙江湖州安吉人)、吳秋農(1848—1903,浙江嘉興人

3海派
)、吳慶雲(1848—1916,江蘇南京人)、陸恢(1851—1920,江蘇蘇州人)、任預(1853—1901,浙江蕭山人)、倪田(1855—1919,江蘇楊州人)、黃山壽(1855—1919,江蘇常州人)、沈心海(1855—1941,江蘇崇明人)、顏元(1860—1934,江蘇蘇州人)、楊逸(1864—1929,上海人)、 黃賓虹(1865—1955,浙江金華人)、王震(1866—1938,浙江湖洲人)、王一亭(1867—1938,浙江吳興人)、 陳師曾(1876-1923,江西修水人)、吳徵(1878—1949,浙江桐鄉人)、賀天健(1891—1977,江蘇無錫人)、朱屺瞻(1892—1996,江蘇太倉人)、顏文梁(1893—1988,江蘇蘇州人)、鄭午昌(1894—1952,浙江嵊縣人)、吳湖帆(1894—1968,江蘇蘇州人)、 劉海粟(1896—1994,江蘇省常州人)、錢瘦鐵(1897—1967,江蘇無錫人)、張大千(1899—1983,四川內江人)、張書旗(1900—1957,浙江浦江人)、林風眠(1900—1991,廣東梅州人)、江寒汀(1903—1963,江蘇常熟人)、來楚生(1903—1975,浙江瀟山人)、陸儼少(1909—1993,上海嘉定人)、唐雲(1910—1993,浙江杭州人)、謝稚柳(1910—1997,江蘇常州人)、林曦明(1925—,浙江永嘉人)、朱宣鹹(1927—2002,浙江台州人)、劉旦宅(1931—2011,浙江溫州人)、方增先(1931—,浙江蘭溪人)、陳家泠(1937—,浙江永康人)、戴敦邦(1938—,江蘇鎮江丹徒人)、張桂銘(1939—,浙江紹興人)、龔繼先(1939—,北京人)、韓天衡(1940—,江蘇蘇州人)、楊正新(1942—,上海人)、蔡天雄(1944—,江蘇無錫人)、盧輔聖(1949—,浙江東陽人)、勞繼雄(1950—,上海市人)、施大畏(1950—,浙江吳興人)、朱明(1967—,上海崇明人)等。

海派代表名家

“老牌滑稽” 王無能(1892—1933,江蘇)、“社會滑稽” 江笑笑(1900—1947,浙江杭州)、
“潮流滑稽” 劉春山(1902—1942, 上海市)、“叫花滑稽” 易方朔(1891—1960浙江紹興)、
“摩登滑稽” 程笑亭(1908—1961,上海市)、“冷麵滑稽”程笑飛(1918一1971,上海市)、
“方言滑稽” 包一飛(1911一1991,浙江紹興)、“元老滑稽” 張樵儂(1910—1998,上海市)、
“文化滑稽” 姚慕雙(1918—2004,上海市)、“文明滑稽” 周柏春(1922—2008,上海市)、
“精神滑稽” 唐笑飛(1913一1961,浙江嘉興)、“快口滑稽” 袁一靈(1917一1992,上海市)、
“神童滑稽” 笑嘻嘻(1919—2006,江蘇吳縣)、“馬甲滑稽” 文彬彬(1915—1972,江蘇南京)、
“馬褂滑稽” 范哈哈(1907—1987浙江杭州)、“時尚滑稽” 龔一飛(1929—2003,上海市)、
“唱功滑稽” 田麗麗(1921—1966,江蘇鎮江)、“麒派滑稽” 楊笑峰(1918一1994,江蘇常州)、
“社會滑稽” 楊華生(1918—2012,浙江紹興)、“戲迷滑稽” 筱咪咪(1914,江蘇無錫)、
吳媚媚(1918—2012,江蘇南京)、 綠楊(1922,浙江鎮海)、 嫩娘(1926,上海市)、
林燕玉(1930—2000,上海市)、“戲迷滑稽” 劉俠聲(1915—1978,江蘇江都)、
”戲迷滑稽“ 徐雙飛(1930,上海市)、“潮流滑稽”小劉春山(1926,上海市)
“社會滑稽” 王汝剛(1952,上海市)、 錢程(1962,上海市)、
”社會滑稽“ 毛猛達(1956,上海市)、“冷麵滑稽” 陳國慶(1953,上海市)、
”文化滑稽“ 姚祺兒(1949,上海市)、“呆派滑稽” 龔仁龍(1951,上海市)、
沈榮海(1954,上海市)、 秦雷(1963,上海市)、“快口滑稽”徐世利(1949,上海市)、 周立波(1967,上海市)、 胡晴雲(1964,上海市)、“唱功滑稽” 顧竹君(1961,上海市)等。

海派玉雕

海派玉雕,是 中國玉雕四大流派之一,形成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在當下玉雕藝術中有很強的影響力。以 上海為中心地區的玉石雕刻藝術風格的派系,以 琢藝軒等一些玉雕工作室為代表。海派玉雕的真正貢獻在於“海納”和“精作”。它的“海納”包容萬象——繪畫、雕塑、書法、石刻、民間皮影和剪紙、當代抽象藝術,只要是美的,只要是好的,卻又離原點不遠,可貴的是“海納”消化後卻依然“苗條”。

海派雷射

瀋陽海派雷射科技有限公司是產品技術與可靠性在國內處領先水平的 中國知名的高品質打標、切割、焊接設備和雷射加工設備系統提供商。

京劇流派

上海為代表的京劇表演風格,最早是指文化藝術的流派,起源於清末民初的上海畫派,以後擴展到建築、家具、服飾、作風等,形成以商業、開放、多元、大眾、新穎和海納百川為特色的 海派文化

文學風格

名詞解析

文學中的海派是指區分於鴛鴦蝴蝶派的擁有“現代質”的海派,是指站在現代都市文明和商業文化的立場上來打量 上海,用現代上海人的口氣講述上海故事的文學流派。

海派小說作家

海派 小說作家主要是由三部分人組成:
一是從五四文學分離出來走向都市大眾讀者的 張資平、 葉靈鳳曾今可曾虛白章克標、林徽音(不是京派的林徽因)等初期海派。
二是30年代在 上海都市讀者群中風靡一時的新感覺派小說家 穆時英劉吶鷗施蟄存黑嬰杜衡徐霞村、 禾金等,謂之第二代海派。
三是40年代湧現的後期海派作家 張愛玲蘇青、徐訐、予且、 無名氏等人。

初期海派小說的特點

第一,世俗化、商品化傾向。初期海派小說注重商業化,以賺錢為目的。他們往往以迎合市民的口味而拉開與反映現實生

5海派
活的主流文學的距離,單純描寫市民的衣食住行,平庸世俗。第二,性愛小說成為初期海派作家的主要創作傾向。海派作家的性愛小說,有反映現代青年婚戀的一面,表現他們對愛情的追求,不乏民主精神。但他們更多的情愛小說格調不高,往往在他們所追求的愛情幸福之中,夾雜這舊的貞操觀念及卑瑣的占有欲等陳腐意識,有時甚至粗製濫造,低級庸俗。
第三,注重小說形式的創新。初期海派作家能夠熟練地運用曉暢流利說我白話語言,注重性心理的描寫,有的還嘗試運用心理分析手法,變敘事切入的角度,這都表現出初期海派作家的探索精神和先鋒性。

海派小說的代表作

張資平:《飛絮》、《苔莉》
葉靈鳳:《姊嫁之夜》、《女媧氏的遺孽》、《摩伽的試探》、《明王》
劉吶鷗:《都市風景線》
施蟄存:《上元燈》、《鳩摩羅什》、《將軍底頭》
穆時英:《白金的女體塑像》、《公墓》
張愛玲:《傾城之戀》、《金鎖記》

對於海派的評說

海派本是貶抑之詞,挑起“京海之爭”的 沈從文等人對海派的定義是“道德上與文化上的”“惡風氣”,是“名士才情”與“商業競拍”相結合; 魯迅則指出:“要而言之,不過 京派是官的幫閒,海派則是商的幫忙而已。”
7海派
學史研究界有“海派”文學之說,但文學史上並不存在一個標舉“海派”旗幟的創作團體。被納入 海派文學的作家也是色彩各異,既有新文學作家群所排斥的“禮拜六派”,也有後期創造社的某些成員(“革命羅曼蒂克”)、“現代派”和“唯美派”,以及無法歸入任何流派的 上海作家如 張愛玲蘇青,予且等人。若從 藝術流派的角度加以考察,只有 施蟄存、劉吶鷗、 穆時英為主要代表的“新感覺派”,他們熱衷於在都市生活中虛秘五光十色的美,熱衷於表現商業文明的節奏和情緒,有同人刊物,真正體現了流派的特徵。

台灣海派

台灣偶像劇《海派甜心》里的海派是指家裡又有錢,人長的又帥的男生(薛海)(特別是海量為女生花錢的富家公子)。穿梭上流社會、多金帥氣,過著糜爛揮霍的生活的男生。

跨國人員

指那些由海外跨國公司或海外機構派遣回國,擔任駐華機構代表或中 高層管理人員。這種類型的人員一般學工商管理的比較多,畢業後又在跨國公司總部或其他知名跨國機構工作過,能獨當一面,回國後待遇也比較好。

海派清口

上海滑稽劇團演員周立波所創立,是從上海本幫的( 小熱昏)、單口滑稽精華。清口就是一個人在台上表演,說的全是社會熱點、焦點,加上演員自己的演繹,傳達一種快樂的生活方式。

網路新語

“海派”還是最近網路用語中所說的“快樂”,因為“海派”是“happy”的諧音。

婚紗

創立於1999年的青島海派婚紗攝影有限公司,總部位於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經過14年深厚的愛戀積澱,堅守”拍婚紗
1海派
就是拍愛情”的拍攝理念,見證了一段又一段感人至深的戀情,憑藉其創作式劇情的拍攝風格和良好的業界口碑,獲得來自各地消費者的好評。
2012年12月,”海派金岸攝影中心”盛大開業。”海派金岸攝影中心”是海派婚紗攝影有限公司在14年品質積澱之後全新打造的集團總部。以電影光效片場的標準全新打造的3D實景影棚、青島特色外景創作拍攝、黃金海岸一線海景基地、升級國家藝術瑰寶雕塑園拍攝、具有萬國博覽會之稱的八大關著名風景區拍攝,全力呈現海景婚紗攝影一直崇尚的唯美大氣愛情景觀,將為國內乃世界各國尊貴客人定製專屬的愛情大片。
海派將用十四年愛戀的深情引領無數新人們在此拍攝婚紗、拍攝愛情,讓它的光芒為孤獨的海上漂泊者照亮回家的路,讓它的光芒從此是微笑著的、是溫暖的,像家,更像愛人那守望的目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