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東西網的使命是以“架設東西方橋樑,呈現有價值的東西”。該網站宗旨是推薦、翻譯、交流東西方文化中一切有價值的精彩內容,這裡不僅有科技、商業、文化、生活、體育、和世界等頻道還有獨家的《紐約時報》 等專欄。並且聚集了一批熱愛翻譯,希望打通中西文化,為國區域網路民提供更多外文資料、專業知識的譯者。
微社區
新社區,新文化,薪火相傳。
微社區(Micro-Community), 是一種新的社區組織方式,是一種自包容的層級架構。 這種架構是為了在站方和社區之間形成一種制約和平衡,讓社區擁有更大的權利,乃至決策權。
一個微社區由若干成員組成,設有一個委員會;若干個微社區可以組成一個更大的微社區,並設有更高級的委員會。而整個社區就是最大的微社區。
社區如何通過社區委員會來參與決策,能夠對哪些事務進行決策?微社區的層級架構該如何運作?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嘗試的事情,現在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由於現在的社區還很小,因此並沒有設立更小的微社區,自然也就只有一個社區委員會。我們希望在將來能夠同時自頂向下和自底向上地形成更多的微社區。第一屆的社區委員會由五人組成,三位來自社區,兩位來自站方。希望這第一屆委員會能夠為未來微社區的架構和運作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眾包“不是要免費或廉價利用網際網路上的資源和力量,而是要藉助網際網路和社區,將散步在各個角落的優質資源匯聚起來,發揮出他們的作用。合理的回報是保證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社區中的虛擬團隊是實現高質量眾包的關鍵。虛擬團隊在社區的“大眾”層面上建立起一個“專業”的質量控制層級,從而實現“專業”與“大眾”的結合。平台應竭盡所能為這種結合提供支持與服務。
理想的合作模式應該是一個三方合作:服務對象、虛擬團隊以及平台。
網站指南
用Google朋友圈登入
請注意:如果您已經註冊了“東西”的帳號,我們建議您先用您在”東西“的帳號登錄,然後再用您的Google(或 Google 朋友圈支持的 OpenID)登錄。這樣,您在”東西“的帳號就可以與您的 OpenID 帳號綁定起來。
“東西”嵌入了 Google 朋友圈 所支持的服務。您無需再在“東西”註冊新的帳號,只需用您在 Google 或Facebook或 Twitter 或 Yahoo 的帳號,即可登錄“東西”。您的登錄過程是在 Google 提供的界面中完成的,“東西”並不獲取和保存您的任何個人信息(包括郵件地址)。
當您用 Google 朋友圈支持的帳號登錄時,您在“東西”上也就擁有了一個可以發文、評論和交友的帳號。您還可以邀請您的朋友加入,可以查看其他用戶的動態,也可以推薦您喜歡的內容。隨著 Google 朋友圈的服務越來越完善,您將在“東西”上發現越來越多好玩和有用的功能。
小提示:如果您之前已經有“東西”的帳號,並且綁定了 Google 朋友圈的帳號,那么退出後再登錄時,請用 Google 朋友圈 的帳號進行登錄。
評論的郵件通知
預設狀態下,當有人對您的文章發表了評論,或是回復了您的評論時,您會收到一封郵件通知。如果您不希望收到這樣的郵件通知,可以到個人空間中,點擊“站內設定”,勾選“不接收評論的郵件通知”。
有以下情況時,您不會收到評論的郵件通知:
您選擇了“不接收評論的郵件通知”,
您給自己的文章發評論或是回復自己的評論 ,
您沒有在“東西”註冊,而是用Google朋友圈登錄的(這種情況下,如果您希望接收到評論的郵件通知,可以到個人空間中,點擊“修改檔案”,更新您的信箱信息。),
收到評論的郵件通知後,請您不要直接回覆郵件,而是應該點擊郵件中的連結,到“東西”的站點上回復給您的評論。
訂閱《東西客》雙周刊
訂閱入口在《東西客》專題頁面以及任何一期頁面的右側欄頂端。
如果您之前沒有用Google朋友圈登錄過,那么需要您先用Google朋友圈登錄。之後您可以更改您用來接收《東西客》雙周刊的信箱。
創始人
趙嘉敏,清華大學碩士學位,美國南加州大學工業與系統專業博士。先後在美國甲骨文公司、北京夢幻動畫科技有限公司擔任高級套用工程師、技術總監;譯言網創始人之一,曾擔任北京譯言協力傳媒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2009年卸去譯言網CEO職務,年底創辦東西網。
2011年7月,東西網與譯言網重新合併,由趙嘉敏統一管理。
事件
東西網於2011年2月16日無法訪問,稱遭有關部門告知手續不全。
2011年2月17日下午,在經歷超過1天的訪問故障後,東西網已恢復訪問。
2012年10月,東西網關閉,內容合併至譯言精選,但東西網舊版仍可正常打開。
相關內容
東西網際網路文化年度論壇:
東西網成立一周年之際,推出了第一屆東西網網際網路文化論壇——Kevin Kelly中國行。
KK中國行全部行程資料如下:
主題:《失控》中文版發布會
時間:2010年12月2日 下午 16:00-18:00
地點:世貿天階時尚廊
主題:對話“網際網路的未來”
嘉賓:Kevin Kelly,李開復,張向東
時間:2010年12月4日 上午 10:30--12:30
地點:798藝術區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報告廳
議題:
1)移動網際網路之後,下一個春天在哪裡?
2)網際網路的無形的手;
主題:技術的意義與未來(2010年中國企業領袖年會演講)
主持:張醒生
時間:2010年12月5日 上午 09:00--11:00
地點:國貿大酒店六層群賢宴會廳(沒有交流環節)
主題:Web已死(沙龍)
時間:2010年12月5日 晚上 18:00--21:00
地點:人民大學逸夫第一報告廳
主題:第一屆【WeW!】沙龍--社會化協作的未來與協作翻譯的前景(沙龍)
時間:2010年12月6日 下午 15:00--16:30
嘉賓:科學松鼠會;人人影視;TechCrunch 中文網;《失控》譯者;等
地點:微軟亞洲研究院
主題:第一期Future Thinking Salon
時間:2010年12月6日 下午 16:30--18:00
地點:微軟亞洲研究院
主題:網際網路的進化與生物的進化(演講)
時間:2010年12月6日 晚上 18:30--21:00
地點: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
話題:
1.機器(或網際網路)的進化與生物的進化,機器與生物的未來將變成如何?
2. KK創辦《連線》時,並沒多少人關心數字文化,隨後幾年湧現出的網際網路浪潮席捲全球,他及他所在雜誌站在了數字文化的前沿,如何在下一場技術(社會)變革到來前做好準備?
請關注活動頁面,各場活動嘉賓將在確認後隨時添加。
所有活動均免費參與。若無特別註明,所有活動均設有現場交流環節,歡迎準備好你的問題,與 KK 一起探討網際網路、生物、技術、人工智慧……或鑽木取火。
主題:網際網路的進化與生物的進化(演講)
時間:2010年12月6日 晚上 18:30--21:00
地點: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
話題:
1.機器(或網際網路)的進化與生物的進化,機器與生物的未來將變成如何?
2. KK創辦《連線》時,並沒多少人關心數字文化,隨後幾年湧現出的網際網路浪潮席捲全球,他及他所在雜誌站在了數字文化的前沿,如何在下一場技術(社會)變革到來前做好準備?
請關注活動頁面,各場活動嘉賓將在確認後隨時添加。
所有活動均免費參與。若無特別註明,所有活動均設有現場交流環節,歡迎準備好你的問題,與 KK 一起探討網際網路、生物、技術、人工智慧……或鑽木取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