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朱德潤(1294-1365)元代畫家。字澤民,號睢陽散人。原籍睢陽(今河南商丘),居崑山(今屬江蘇)。少年有成。詩學李白。書法宗王羲之,點畫遒勁,格調清麗。山水畫初師許道寧,後法郭熙,所作蒼潤秀逸,筆墨精緻。《渾淪圖》中向外飄曳的兩條藤蔓,極盡線條圓潤飄逸之美,令讀者嘆為觀止。他的啟蒙老師姚子敬曾勸他勿勤繪事:“藝成而下,足以掩德”。正巧高克恭在旁,就拿過他的畫看,大驚,告姚曰:“是子畫亦有成,先生勿止之。”趙孟頫薦之予元英宗碩德八剌。一次隨英宗遊獵,召他作畫賦詩,他援筆而成《雪獵圖》,並作《雪獵賦》,洋洋萬餘言,英宗奇之。官至鎮東行中書省儒學提舉。兩年後英宗去世,他失去知遇,便回家閒居。“杜門屏處,討論經箱,增益學業,不求聞達,垂三十年,聲譽彌著。”當然,這三十年,也是他山水畫創作的旺盛時期。《秀野軒圖》長卷,紙本,淡設色,縱28.3厘米,橫210厘米。畫後自題《秀野軒記》,文辭甚美,據文末題識知是他71歲晚年之作。“秀野軒”是他朋友周馳讀書之所。圖繪疏樹平野,坡岸汀渚,後有山巒綿延起伏,煙雲蒼茫。雖然只畫了一間屋宇,兩人端坐晤談,但在平野上有漁夫過橋,遊人指劃,洋溢著平淡真實的生活氣息,而不是深山隱居。構圖上略似董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圖》,但林木稀疏,土坡及遠山的披麻皴及點也疏落而隨意,望去知是元人的筆墨。只是雜樹枝葉的硬挺以及屋宇勾線的爽利,還依稀有郭熙的筆意。這與他存世的其他作品,如《林下鳴琴圖》、《松溪釣艇圖》中所繪“攢針松”、“鬼臉石”儼然郭熙風格似乎差別很大,但這也許正是朱德潤不同尋常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