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北京故宮博物院卡地亞珍寶藝術展

2009年北京故宮博物院卡地亞珍寶藝術展

2009年北京故宮博物院卡地亞珍寶藝術展,是由故宮博物院與卡地亞攜手在故宮午門展廳舉辦,舉辦時間為2009年9月5日至11月22日。


2009年9月5日至11月22日,故宮博物院將與卡地亞攜手在故宮午門展廳舉辦“卡地亞珍寶藝術展”。這將是09年奢侈品在中國舉辦的最大展覽活動,也是卡地亞藝術典藏系列展覽中展品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屆時,故宮將首次迎來西方頂級珠寶進入,令參觀者仿如置身於夢幻國度,感受著東方傳統神韻與西方裝飾藝術的完美融合。
自1973年,時任巴黎卡地亞總裁的羅博特•奧克(Robert Hocq)決定在日內瓦拍賣市場上買回卡地亞於1923年創製的首座Portique魅幻時鐘起,卡地亞珍藏品逐年增多,卡地亞藝術典藏系列也隨之豐富。在短短的25年之間,卡地亞藝術典藏系列便收集了超過1360件歷史佳作。
從卡地亞藝術典藏系列數千件珍品中精選而生,本次展出的346件展品都是從品牌創立伊始直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代表之作。這些奇珍異寶與歷史留存盡顯“皇帝的珠寶商,珠寶商的皇帝”的極致魅力。在這些美輪美奐的展品中,不乏眾多從古老東方世界擷取靈感的歷史佳作,反映出中國文化對西方裝飾藝術源遠流長的浸潤與影響。
從曾與溫莎公爵夫人形影相隨的獵豹胸針、專為文壇巨匠讓考克多定製的法蘭西學院院士劍,到充滿奇異魅幻色彩的“神秘鍾”、浸潤千年古老神話的麒麟手鐲,這些古董珍品融匯東西方歷史精髓,承載深厚的藝術蘊藉,是世界珠寶歷史和東西方社會風潮的鮮活記憶與生動再現。
本次展覽是卡地亞繼2004年在上海舉辦該系列展覽之後,再次來到中國。據悉,卡地亞藝術典藏系列展覽活動已有25年的歷史。世界眾多頂尖博物館都曾力邀其展出。此次,走進故宮博物院的“卡地亞珍寶藝術展”,更將是這場世界藝術交流的擴展與延伸。
卡地亞藝術珍藏系列珍品的世界之旅
故宮博物館午門展廳故宮博物館午門展廳
2009年9月5日至11月22日,素有 “皇帝的珠寶商,珠寶商的皇帝”美譽的卡地亞將帶著曠世藝術典藏系列盛大登入中國北京故宮博物館。在這場09年中國最大的奢侈品展覽活動中,凝聚東西方文化精髓的一款款古董臻品將帶您領略世紀初的美學時尚的更迭變化,呈現給觀展者絕美的視覺文化的享受。
憑藉著對藝術的無限熱情和創新精神,卡地亞歷經一百六十多年的時光,依然保持著迷人的魅力。自創建之日起,卡地亞藝術典藏系列就已舉辦了多場展覽活動,足跡遍布全球,讓我們一起跟隨圖片回顧卡地亞的藝術之旅。
透過卡地亞藝術典藏系列,廣大公眾不僅可以了解卡地亞的歷史傳統與創新設計,更能感受到卡地亞在珠寶首飾、鐘錶、配飾以及其他珍貴飾品方面的不懈創造。
卡地亞通過一件件深賦藝術與歷史價值的珍品,將藝術的魅力傳遞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同時在不同文化的藝術交流上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巴黎小王宮博物館巴黎小王宮博物館
附:卡地亞藝術收藏系列世界之旅
1989年—1990年 巴黎小王宮博物館
1992年 聖彼德堡艾爾米塔什博物館
1995年 東京都庭園美術博物館
1996年 洛桑艾爾米塔什基金會
1997年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1997年 倫敦大英博物館
1999年 墨西哥城藝術博物館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1999年—2000年 芝加哥Field自然歷史博物館
2002年 柏林威察設計博物館
2002年—2003年 米蘭皇家宮殿博物館
2004年 京都醍醐寺
2004年 上海博物館
2004年—2005年 休斯頓藝術博物館
2006年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東京國立博物館東京國立博物館
2007年 里斯本的卡洛斯特·古爾本金安基金會博物館
2007年 克里姆林宮博物館
2008年 首爾德壽宮博物館
2009年 東京國立博物館
卡地亞珍寶藝術展:歷演藝術風尚百年
作為卓有遠見的藝術先驅,卡地亞自創始至今,一直密切關注社會風尚與文化思潮的更迭演化,並以其精巧靈思和創新工藝,在珠寶史上引領了一股股不可複製的藝術潮流。縱觀“卡地亞珍寶藝術展”的款款臻品,這些傳世之作生動再現了時代藝術風格的非凡變遷,儼然一部世界珠寶百年風尚的光輝史冊。
對世界文化的兼收並蓄,對藝術潮流的超越互動,成就了“皇帝的珠寶商,珠寶商的皇帝”在珠寶藝術領域無可撼動的先鋒地位……
初創伊始與華貴的古典藝術風格
1860年打造的梳子、項鍊、耳環和胸針。1860年打造的梳子、項鍊、耳環和胸針。
1847年,路易·弗朗索瓦·卡地亞(Louis-François Cartier,1819-1904)從其師傅阿道夫·皮卡(Adolphe Picard)手中接管位於巴黎聖厄斯塔什區(Saint-Eustache)蒙特吉爾街29號(29 Rue Montorgueuil)的珠寶店,卡地亞的經典故事就此展開。
十九世紀的法國處於不斷的政權更迭和動盪之中。50年代,拿破崙三世統治法國之後,巴黎經過長期的騷亂獲得了暫時的穩定,社會恢復了往日的浮華,慶典和舞會等社交活動頻繁在上流社會與皇宮貴族中舉行。義大利大道上身著蓬裙的淑女們來來往往,到處顯現一派歌舞昇平的景象……熙攘繁華的社會風貌從這些名媛的著裝中便可窺一斑,而在珠寶領域則體現得更為淋漓盡致。
1852年,路易·弗朗索瓦·卡地亞將珠寶店遷至小場街5號(5 Rue Neuve-des-Petits-Champs),位於時尚的皇宮區后街及富麗堂皇的奧爾良宮殿附近。這次重要的遷址,開啟了卡地亞與皇室貴族的深厚淵源。他的第一位貴賓即是拿破崙三世時期的一位重要藝術人物——烏韋克爾克伯爵夫人(Comtesse de Nieuwerkerke)。伯爵夫人在卡地亞的第一份訂單,是一條復古式寶石浮雕項鍊,將當時的古典品味彰顯無遺。在伯爵夫人的引薦下,瑪蒂爾德公主(Princess Mathilde)、奧日妮皇后(Empress Eugénie)都紛紛成為卡地亞的客戶,卡地亞因其創新的設計和精湛的工藝開始在皇室貴族中風靡。
在古典風潮的影響下,1860年,卡地亞打造出一套黃金鑲紫水晶珠寶首飾,包括梳子、項鍊、耳環和胸針。閃爍著靈動光芒的橢圓形和梨形紫水晶在黃金的襯托下,盡顯古典風範和雍容華貴的氣質。這件作品也成為了卡地亞初期的代表之作。
新興的富裕階層與花環風格的鼎盛
19世紀末,皇室貴族依然是珠寶的主要消費者,他們的品味代表了珠寶工藝的時尚潮流。同時,一個新興的富裕階層也開始在社會中顯現出力量:隨著殖民地財富的大量湧入歐洲,工業巨子和銀行家以冒險精神和機緣巧合迅速積累了大量資產。儘管缺乏貴族血統,他們的財富卻足以將他們帶入最頂級的社交圈。他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舉止均以皇室和貴族為楷模,甚至開始訂購比皇室珠寶更為璀璨的珠寶飾品。
卡地亞敏銳地捕捉到社會需求的信號。1899年,卡地亞將店鋪遷至巴黎的高級商品中心和平街13號,也開啟了卡地亞全新的創作時代。在路易·卡地亞敏銳的藝術洞察之下,一種閃現絢爛光芒的花環風格新型鉑金珠寶悄然出現。
卡地亞革命性地以璀璨閃亮的鉑金絲取代沉重的金銀基座,為珠寶賦予了一種自然流暢的褶皺造型。其超乎尋常的強度和柔韌性,更使各種大膽的設計化為可能:運用鉑金材質打造的珠寶作品與當時所流行的低胸線形成絕佳的搭配,完美帖伏於身體的每一個動作。
卡地亞1906年的花環風格百合花三角胸衣扣針卡地亞1906年的花環風格百合花三角胸衣扣針
除此以外,鉑金的使用還推動了寶石鑲嵌工藝的變革:應運而生的 “珠齒式”鑲嵌法將鑽石精緻地鑲嵌於鉑金基座之中,呈現出形似小珠的規則鋸齒,為珠寶賦予了極致柔美的觸感。1906年的百合花三角胸針就是一件最精美華麗的代表作。
在當時社會,擁有一件卡地亞珠寶,即意味著進入了一個特殊的社交領域。而從皇室新娘紛紛從卡地亞訂製的“結婚禮物”中,便可窺見上流社會對花環風格的一致喜好。從瑪麗·波拿巴(Marie Bonaparte)奢華鋪張的婚禮花籃,各大工坊為新娘所製作的花環風格妝奩,到呂西安·波拿巴傳承拿破崙家族精神的胸飾、肩飾和橄欖葉冠飾,都明顯看到同樣的品味。“花環風格”為卡地亞贏得了絡繹不絕的皇室委任狀以及 “皇帝的珠寶商,珠寶商的皇帝”之美譽,更為卡地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帶來了其發展所需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
工業革命與裝飾藝術風格的盛行
18世紀後期至19世紀中期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對社會、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深遠影響,整個歐洲社會都展現出資本主義社會機制的全新風貌。在藝術界,受工業文化所興起的機械美學的影響,裝飾藝術風格開始在建築、美術、套用藝術等領域悄然盛行。裝飾藝術風格的顯著特色是以對稱簡潔的幾何構圖來進行創作,並用明亮且對比的色彩來進行描繪,顯露出嚴謹、穩重、充滿現代感的風貌,一掃之前繁複富麗的風格。
儘管“裝飾藝術風格”一詞源於1925年在巴黎舉辦的“裝飾藝術和工業設計國際博覽會”,但早在1904年卡地亞和平街設計師的草圖中,就已經出現了頗具現代感和抽象性的裝飾藝術風格設計。從那時起,卡地亞工作室開始創作幾何線條(方形、圓形、菱形)的胸針,並在鉑金和鑽石的單色世界中,引入了繽紛的紅寶石和藍寶石作為裝飾的特萊劇院(Theatre du chatelet)大獲成功。舞台布景中所使用的絢爛色彩令路易·卡地亞及其設計師查爾斯·雅克(Charles Jacqueau)深深為之震撼。橙色與黃色,綠色與藍色,藍色與天藍色,紅色、粉色和紫色 —— 如此明麗的色彩組合,印證了卡地亞將祖母綠與藍寶石、紫水晶與紅寶石組合在一起,甚至嘗試其他更為大膽的色彩搭配的可能性。
黑鋼,鉑金、紅寶石鑽石的現代質感冠冕黑鋼,鉑金、紅寶石鑽石的現代質感冠冕
於是,卡地亞在開創珠寶裝飾藝術風格的同時,更大膽打破了傳統色彩搭配的思想禁錮。黑瑪瑙、珊瑚、彩色寶石成為了卡地亞最為青睞的素材,現代主義的清新氣息無處不在。在1914年創作的一頂冠冕中,卡地亞甚至採用了黑鋼,與鉑金、紅寶石和鑽石相搭配,賦予珠寶前所未有的現代質感。
然而,當時最受青睞的色彩組合無疑是藍色和綠色。1923年,卡地亞創作了一件名貴華麗的項墜,以一顆重達121克拉的凸圓藍寶石搭配雕花祖母綠。這組藍色與綠色的組合,色彩輕快和諧,在拋光與雕花表面呈現出微妙的肌理變化。
自然主義思潮的湧現與卡地亞動植物系列
二十世紀3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激烈而殘酷的戰爭震撼了整個社會,給人們帶來流離失所和喪失至親的悲痛。人們無力改變生靈塗炭的現實,只能尋求精神世界的慰藉。一股自然主義思潮應運而生:將大自然視為逃離人類自相殘殺的終極避難所,動物和植物的世界超然一切,顯映於藝術領域的方方面面。
時值富有傳奇色彩的貞·杜桑(Jeanne Toussaint)女士擔任卡地亞高級珠寶部門總監,她擁有非凡的品味、豐富的想像力和智慧,對社會風潮有著敏銳的觸覺。在她的細緻關注下,卡地亞所有的設計都呈現出一種親近自然的全新感覺,與Art Deco裝飾風格相去甚遠。動物和植物成為了卡地亞奇妙幻想世界的重要部分。
卡地亞的動物圖譜在二戰期間大放異彩。在法國被德軍占領的黑暗環境下,卡地亞仍不失勇氣,在和平街的櫥窗內展示出了一隻名為“籠中鳥”的小胸針,以藍色、白色和紅色製成,象徵被剝奪了自由的法國人民。1944年,在巴黎解放之後,卡地亞又創作了一枚新的胸針,這一次鳥的翅膀完全舒展開來,在敞開的鳥籠內快樂地歌唱,表達法國人民對自由和獨立的讚頌。
在二戰結束後的歲月中,卡地亞的動物王國更進一步壯大。戰爭後的女性嚮往著更廣闊的自由,立志尋求表現女性氣質的全新形式。這些女性呈現出了一種野性生物的氣息,卡地亞用獵豹的魅惑與鱷魚的不羈完美地詮釋了這一切。在獨創的仿生式鉸接鑲嵌手法下,卡地亞為這些立體動物造型賦予了無可比擬的活力與動感。
瑪格麗特公主戴胸針出席女王加冕儀式瑪格麗特公主戴胸針出席女王加冕儀式
在植物方面,卡地亞設計了大量精緻的鑲鑽花卉,其中兩枚成為了英國女王伊莉莎白及其妹妹瑪格麗特公主殿下的最愛。1953年,女王將一顆重23.6克拉的威廉姆森粉鑽鑲嵌在一枚卡地亞倫敦創作的花束胸針中,並佩戴這枚胸針出席了包括長子查爾斯王儲婚禮在內的眾多人生重要時刻。女王的妹妹瑪格麗特公主則非常珍愛另一款由卡地亞倫敦工作室創作的白色鑲鑽玫瑰胸針。
在藝術之路的不斷求索中,卡地亞延續了其創始者的開拓精神,用靈魂去體悟時代,用作品去詮釋變遷,成就了令人驚嘆的藝術軌跡。9月,北京故宮,盛大的“卡地亞珍寶藝術展”上,346件見證東方與西方、歷史與文化變遷的古董珍品,必將帶給人們一場無與倫比的藝術享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