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書簡介
作者:( 德國) 阿圖爾·叔本華(1788-1860年)類型: 哲學論著
成書時間:1818年
背景搜尋
叔本華於1788年2月22日生於但澤(即今天 波蘭的 格但斯克), 父親是一個大 銀行家,精明能幹、脾氣暴躁,在1805年 自殺。母親是一個頗有才氣的 女作家,是那個時代最受歡迎的 小說家之一,聰明美麗,且富 文學才華, 外國語也說得很流利。由於 父母的 性格不合,所以時常借著 娛樂活動來減少相互間的磨擦, 旅行就更是他們的家常便飯。就這樣,叔本華從小不得不時常隨著父母四處出遊。叔本華從小孤僻、傲慢、喜怒無常、略帶 神經質。他自己曾說過:“我的 性格遺傳自 父親,而我的 智慧則遺傳自 母親。”這大概正是他自己特色的 寫照,如果確實是這樣的話,那么,叔本華在 先天就已經播下了“怪癖”和“ 天才”的 種子了。
1793年,但澤被 波蘭吞併,叔本華全家搬到了 漢堡。叔本華8歲那年,隨父母遊歷,途經 法國,在 巴黎近郊滯留了一段時間,其父為了兒子能徹底學會 法文,便把他託付給一位 商業上的 朋友,自己則攜妻返回到漢堡。叔本華在此處 生活、學習了差不多兩年。據他自己稱,這是他一生中最愉快、最值得回憶的一段歡樂時光。
之後,他回到了漢堡的父母身邊,並在父親的刻意安排下,進入到一所 商業學校讀書,以便將來能繼承 父業。由於叔本華的父親是 商界名流, 母親又與 文藝界人士素有往來,所以他家中常有 名人雅士來往。也許就是因為這種 環境,使得叔本華開始嫌惡 商業生活的庸俗和那種市俗味道,心裡從此便埋下了做 學問的種子,就連 學校里的 老師,也從這位小小年紀的人的身上發現出他的 哲學天才來。在父親自殺後不久,他就棄商從文,但是 性格中仍然保留了商業 生涯的影響:講求實際,洞悉世態炎涼。這使他與不懂實際的、學究氣的 哲學家截然相反。
1813年, 費希特號召反抗 拿破崙,為自由而戰,叔本華拜倒在費希特的熱誠之下,以致想到參加 志願軍,並真的買了一套 武器。但是謹慎從事的 念頭及時攫住了他,他最後決定還是回去寫了一篇獲得 哲學博士學位的 論文。
1814年,從 耶拿大學畢業。此後先後居住在 魏瑪、 德勒斯登,研究 哲學。1822年擔任 柏林大學哲學副教授,可惜聽者寥寥。人們當時都推崇以 黑格爾為代表的 理性派哲學家。由此叔本華一生以黑格爾為 假想敵,不僅在柏林大學 與黑格爾爭奪聽眾,而且在 哲學著作中也時常針鋒相對。
1831年8 月的一場 鼠疫迫使叔本華逃離了柏林,居住在 萊茵河畔 法蘭克福的一個小 旅店中。這一沉寂便是20個春秋,直到1851年,人們在讀到他的最後一部著作 《附錄和補充》時,才恍然大悟,認為叔本華說出了他們的 心裡話,於是,叔本華的 形象在他們的心目中一下子高大起來,叔本華熱一下子便席捲了全德的 中產階層。可是,這時候的叔本華已是一個古稀之年的老人了。1860年9月21日,他起床洗完 冷水浴之後,像往常一樣獨自坐著吃 早餐,一切都是好好的,一小時之後,當 傭人再次進來時,發現他已經倚靠在 沙發的一角,永遠睡著了。
推薦閱讀版本:石沖白譯,商務印書館出版。
內容精要
叔本華認為,人存在於這個 世界上,最大的問題是認識 本質,包括 自我和世界的本質。他說:“我們決不能從外面得到 事物的真正 本質。無論我們怎樣進行探究,我們只能得到 印象和 名稱。我們就像一個人繞著 城堡走來走去總找不到 入口,只能有時粗略描繪一下城堡的 外觀。”“讓我走進裡面去。如果我們探索出我們自己心靈的本質,我們也許就有了開啟外部世界的 鑰匙。”世界是什麼,世界就是人的 表象,這是一條適用於一切有 生命、能認識的 生物的 真理。人所認識到的一切事物並不是本身存在的,而是存在於人的表象,也就是 意識中的東西。世界上的事物是相對於人而存在的。是依賴於 主體的。比如人看見的 太陽,其實並不是太陽,而是看見太陽的 眼睛,是人的意識。叔本華的這種認識論強調了人的 主觀意識,而否定了一切存在於人的主觀意識之外的 客觀事物。
那么,作為 認識世界的主體的人的本質,在叔本華的 哲學體系中,就是 意志。人的真正存在是意志。“意識僅僅是我們 心靈的 外表,我們對於心靈正如我們對於 地球一樣,不認識 內部,只認識外表。”潛伏在 有意識的理智之下的是有意識或 無意識的意志,是一種奮進而持續的 生命力,是一種自發的 活動,是一種欲望迫切的意志。 理智有時似乎可以引導意志,但是僅僅像一個嚮導引導他的 主人而已;意志“是一個勇猛強壯的 瞎子,他背負著一個能給他指路的亮眼的 瘸子”。我們並不是因為發現了欲求某個 事物的種種 理由才去欲求這個事物,而是因為欲求某個事物才去尋找欲求它的種種理由;我們甚至還苦心經營了種種 哲學和 神學掩飾我們的種種 欲望。所以 邏輯是無用的:沒有人靠邏輯說服過任何人;連 邏輯學家也只是把邏輯作為 收入的一個 來源而已。要說服一個人就必須迎合他的 自身利益;他的欲望、他的意志。請注意一下我們對自己的 勝利記得多么久,對自己的 失敗忘得多么快; 記憶力是意志的 奴僕。一般來說,智力或由於危險,如 狐狸,或由於需要,如 罪犯,而發展起來。但是它似乎總是服從於欲望,是實現欲望的 工具;當它要取代欲望的時候,混亂就隨之而來了。最容易犯 錯誤的莫過於僅憑思考行事的人了。
因此,意志是人的 本質,也是世界的本質。作為人和 宇宙之源的意志並不是一種具有某些固定 性質和特徵的東西,它是一種純粹的 傾向,沒有任何 原因,沒有任何基礎,也不服從任何 目的,是一種絕對自由的 意願。
世界是意志的,是一個痛苦的世界。
因為意志本身就表示欲望,它所欲求的總是大於它所能得到的。欲望的無窮和滿足的短暫是 矛盾的。每當一個欲望得到滿足的地方,餘下來就有十個欲望得不到滿足。欲望是無窮的,而滿足是 有限的———“這好像投給一個 乞丐的施捨一樣,維護他活過 今天,以便把他的痛苦拖延到 明天。只要我們的意識中還充滿意志,只要我們還沉溺於種種欲望以及隨之而來的不斷的 希望和 畏懼之中,只要我們還聽任 意願的驅使,我們就決不會有永久的 幸福或安寧。”即使欲望得到了完全的 滿足,也不能擺脫痛苦,如果一個人什麼都滿足了,那么他就會陷入孤寂、虛空、厭倦中。就好像世間的無敵 高手總是寂寞的、厭世的。
其次, 人生之所以不幸,是因為 痛苦是它的基本 刺激物和 實體,快樂只是痛苦的消極中斷。 亞里士多德是對的: 聰明人不求快樂,只求免去憂慮和痛苦。“人生猶如 鐘擺,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擺來擺去。自人們把一切痛苦的折磨變成 地獄的 概念之後,留給 天堂的就只有無聊了。”我們越在自己的 行動中取得 成功,就意味著意志越強烈,從而也意味著更大的痛苦。人就是這樣的 矛盾體。好比 婚姻的例子,我們結婚不幸福,不結婚也不幸福; 獨居不幸福, 群處也不幸福:我們像一群聚在一起取暖的 刺蝟,擠得太近了不舒服,然而分開了又可憐。這全是滑稽可笑的。“如果我們把人作為 整體來看,並且只強調它最顯著的 特徵,那它的確是一場 悲劇;但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它的 細節,它又有 喜劇的性質。”
為了避免人生的痛苦,成為 自由和 道德的人,就應該抑制人的欲望,去除世俗的 利益和要求,忘掉自己和自己的 物質利益,把 心靈提高到對真理的意志的沉思中去,否定人的 生命意志。叔本華提出的具體的辦法有,研究哲學、尋求 藝術創作中的 直覺以進入 無我之境等等。哲學淨化意志。但是 哲學不能理解為單純的 閱讀或被動的讀書,而應該是 經驗和思考。 藝術比科學偉大,因為科學由辛勤的積累和謹慎的 推理得以進展,藝術則由 直覺和 表象立即達到它的 目標。作為自由之物的意志本身的 行動才是自由的。
專家點評
阿圖爾·叔本華在世時,他的 哲學整整沉寂了30多年。終於,他像一個在地底的黑暗中生活太久的人,陡然來到陽光燦爛的 大地上,各種榮譽和讚美如同眩目的 陽光一樣撲面而來。各國人士絡繹不絕地去拜訪他,各大報章 雜誌不斷地重複他的 名字,他的 信徒們將他當作神一般地頂禮膜拜。這位素來被稱為極憂傷、極悲觀的 哲學家,還沒有來得及好好享受世人的推崇,只抓住了幸福短暫的末梢,最後大概是“樂極”地躺在 沙發上溘然辭世。叔本華是 唯意志論哲學的 創始人,他拋棄了德國 古典哲學的思辨 傳統,力圖從 非理性方面來尋求新的出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奠定了他的 哲學體系,他在書中提出了 生存意志。人生就是一種痛苦,一個人所感受的痛苦與他的生存意志的深度成 正比。生存意志越強,人就越痛苦。要擺脫痛苦的 途徑只有一條,就是拋棄欲求,否定生存意志。他認為一個人可以通過 藝術創造和 欣賞來暫時解脫痛苦,但最根本的解脫辦法是進入 佛教的空、無 境界。
在當時的歐洲 哲學界,黑格爾哲學以其 體系的恢宏嚴密、 思想的博大精深和為反動的 普魯士國家的全面辯護不僅成為普魯士的 官方哲學,而且幾乎成為一個時代的“絕對精神”。但就在 黑格爾哲學如日中天、他本人甚至被看作“哲學教皇”的時候,此時還默默無聞的叔本華卻向老黑格爾發出 挑戰。
1818年,年僅30的叔本華幾經周折終於自費出版了與黑格爾哲學體系截然相反的巨著《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他對自己的哲學極為自負,聲稱是一種全新的 哲學方法,會震撼整個歐洲 思想界。然而他的著作卻常常受人冷落。該書出版一年半的時間內,只售出100多本,其餘大部分是作為廢紙售出的,極度失望的叔本華只好援引別人的話來 暗示他的代表作,說這樣的著作猶如一面 鏡子,“當一頭蠢驢去照時,你不可能在鏡子裡看見 天使”。在柏林大學任教時,雄心勃勃、無所畏懼、充滿 自信的叔本華卻在柏林大學把自己的 哲學講座與黑格爾的講座安排在同一 時間,試圖和黑格爾在講台上一決高低。叔本華指望 學生們用後世的 眼光來估量他和黑格爾。但是學生們不能預見得那么遠,結果黑格爾的講座常常爆滿,而聽他講課的學生卻從來沒有超出過三人。於是叔本華帶著一種憤悶的 心情離開了大學的 講壇。叔本華與黑格爾的對抗實際上是兩種 哲學傾向之間的較量。他失敗了,因為他不屬於那個時代。用叔本華自己的話說,他的書是為 後人寫的。他為這部 悲觀主義巨著做出了最 樂觀的預言:“這部書不是為了轉瞬即逝的年代而是為了全 人類而寫的,今後會成為其上百本書的源泉和根據。”事實也是如此:到了晚年,時代才和他走到了一起,他終於享受到期待了一生的榮譽。叔本華死後,有關他的哲學講座逐漸將黑格爾排擠了出去,終於報了當年一箭之仇。他一時成了德國最時髦的 哲學家。到1891年,《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就已再版了18次。
叔本華哲學思想的四個主要 方面,這就是: 唯我主義的 唯心論、 唯意志論的哲學體系、 反理性主義的 哲學立場和 悲觀主義的 人生觀。 歸納、總結叔本華的哲學思想,可以由下面幾句話來描述:人生即意欲(或稱之為 意志)之表現,意志又是無法滿足的淵藪;而人生卻又總是去追求這種無法滿足的淵藪。所以,人生即是一大痛苦。
叔本華,這樣一位一生不為吃、喝擔憂、奔走掛慮,不為仕途操心的哲學家,卻把人生描繪得如此灰暗,把 幸福看得如此一錢不值。他對自己未被別人識出的偉大有一種近乎 偏執狂的理解;既然不能功成名就,他便轉向 內心,折磨自己的心靈了。在他的一生中,這種 悲觀主義的 思想從未改變過,儘管他不斷地獲得新的 知識,然而內心卻沒有一絲轉變,以他灰暗的眼光凝視這個未曾給他溫暖的世界。他沒有 妻子,沒有 孩子,沒有狂熱的 民族主義,有的只是不合時宜的哲學思想。他的哲學中包含了一種強烈的憤世嫉俗的意味,一種世態炎涼的 感覺,也有一種不甘寂寞的 創造精神。
在他看來,哲學是有關“智慧”的 學問,不過這種智慧不是用來獲取衣食的 生存技巧,不是“ 思維術”,而是有關生命、生命意義的 本體存在。所以,哲學不應該是哲學家的 工作、 職業,不應該是謀生手段,應該是哲學家 生命意義的凝結。叔本華除了 本行哲學之外,還兼習 醫學、 物理學、 植物學、 天文學、 氣象學、 生理學、 法律學、 數學、 歷史、 音樂等諸多 學術領域,而且幾乎在每個 領域都有其獨到的見解,都能現出他獨特的 個性來。正如叔本華本人所說:“人類的 問題不能單獨研究,一定要和世界的關係連帶著研究,要把小宇宙與大宇宙聯繫起來看待。”
不管怎么說,叔本華最後還是一個 成功者,他在 西方哲學史上的 地位和 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他之所以會取得這樣的成功,歸納起來有這樣幾個 因素:首先, 悲觀主義容易使人感動,這是無需贅述的原因;第二,叔本華擺脫了傳統的 宗教情操,他以悲觀主義重新解釋 基督教。在他的意志和觀念 世界里根本沒有 上帝,不必使世界的邪惡與上帝的存在調和———那是另一個大安慰;第三,是他的所謂意志為主,智慧為次的 理論,人類的 行動決定於“意志”而不決定於“理性”;第四,是他的 基本觀念的簡單性,他寫東西的時候,很少使用 術語,只用少數易於了解的無可避免和無可代替的 專門名詞就夠了;第五,叔本華的 文體是19世紀德國人的典型文體,他不是一個創新的人,但是他的方法是適當地運用流行的 習慣語並證明在德國可以用一種非專家的普遍 讀者所能了解的方式來討論 形上學的問題。總之,他替許多人明白表示出一種 感覺,這種感覺過去一向是隱而不現的,因此也是一知半解的。這種感覺還告訴我們,19世紀的進步並不是走向太平盛世的 黃金時代。只有在這個時代,那悲觀主義的 解釋者和 證明者才會發現自己的 聽眾。歐洲對1848年的理想和努力感到幻滅,幾乎讚美地轉向這種表達1815年大失望的哲學。科學對 神學的衝擊, 社會主義者對貧窮和 戰爭的控訴,和 生物學對生存競爭的強調,———所有這些因素都有助於叔本華出名。因此,叔本華成功了。
叔本華的理論不僅奠定了唯意志論的基石,同時對 馬赫主義、 實用主義、 生命哲學甚至對 弗洛伊德的 精神分析學說都有一定的影響。近代,有許多大的 思想家、 文學家、 藝術家如 尼采、 華格納、 托瑪斯·曼等人,無不直接或間接地受到叔本華哲學的影響,其中尤以尼采所受的影響最為突出。這位狂傲不羈的 存在主義的先驅者,在回憶購買、閱讀《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情景時,是這樣寫的:“一個不知名的鬼靈,悄然地對我說:趕快去把這本書帶回去!我一回到家,隨後就把我的 寶貝翻閱起來,我屈服在他那強力、崇高的天才魔力之下了。”他花了14天的時間讀完了此書,幾乎是廢寢忘食的沉浸在那本書中了。之後他又說:“我像一般熱愛叔本華的讀者一樣,在讀到最初一頁時,便恨不得一口氣把它全讀完,並且,我一直覺得,我是很熱心的注意 傾聽由他的 嘴唇里吐出來的每一個詞句。”因此,尼採在1874年發表了一篇論文,題目就是 《教育家叔本華》。把叔本華視為 教育家,是因為他使一切 現代人得以發現“真正的自我”。尼採在給朋友的信中寫道:“他讓我有 勇氣並自由地面對人生,因為我的腳發現了結實的地盤。”尼采之所以能面對現實———冷漠、醜惡而充滿悲慘的 現實,實在是得之於叔本華的 教訓,尼采也由此建立了他自己的 思想和 哲學的基礎。
妙語佳句
我們決不能從外面得到事物的真正本質。無論我們怎樣進行探究,我們只能得到印象和名稱。我們就像一個人繞著城堡走來走去總找不到入口,只能有時粗略描繪一下城堡的外觀。讓我走進裡面去。如果我們探索出我們自己心靈的本質,我們也許就有了開啟外部世界的鑰匙。相關詞條
叔本華; 德國; 哲學; 意志相關資料
《叔本華評傳》;《叔本華傳》;《歷史名人百傳》:《叔本華文集》;《叔本華思想隨筆》詞條分類
叔本華;德國;哲學;意志;世界歷史名書;傳世經典文學相關連結
http://www.oklink.net/00/0224/pessimism/index.htmlhttp://www.people.com.cn/GB/channel2/18/20000324/22915.html
http://magic.moo.cc/wen/schopenhauer/beiguanlun_index.html
http://info.datang.net/S/S1766.HTM
世界經典哲學類書籍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確立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內容的社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