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制過程
關於《簡論上帝、人及其心靈健康》這部著作各部分的確切著述年代,是為注釋家紛爭頗多的一個問題。由於確定這部著作是一個講稿,它的正文部分,比較可信的推測,當開始寫作於Spinoza的密友和學生集團已經形成之後,有人定為1658年左右。關於被插入第一卷第二章以後的兩個《對話》,絕大多數注釋家認為至少第一個對話是全書以前很早的作品,從而是Spinoza思想最早的萌芽,它的著述年代最早的估計推溯到1651年以前,並認為是研究Spinoza思想形成的重要材料。第二個對話的著述年代,甚至內容真偽各家意見不一,一般認為有可能在全書之後。但是也有認為這兩個對話是一個不可分的整體,同樣寫成於全書之後,以全書的內容為它們的內容的前提,是Spinoza本人所附加,以闡明正文的思想的。
書籍目錄
C.Gebhardt撰寫的倍內狄托·斯賓諾莎著《簡論上帝、人及其心靈健康》(兩卷並附錄)一書摘要第一卷論上帝
第一章論上帝存在
第二章上帝是什麼
悟性、愛戀、理性與貪慾之間的對話
依拉斯謨和戴奧費洛之間的對話
第三章論上帝是萬物之因
第四章論上帝的必然的作用
第五章論上帝的天命
第六章論上帝的命定
第七章論不屬於上帝的屬性
第八章論產生的自然
第九章論被產生的自然
第十章論什麼是善、惡
第二卷論人和屬於人的東西
序論
第一章論意見、作仰、認識
第二章什麼是意見、信仰和清楚的認識
第三章被動感情的起源,由意見產生的被動感情
第四章論由信仰產生的善、惡,並論人的善、惡
第五章論愛戀
第六章論憎恨
第七章論歡樂與悲戚
第八章論推崇與輕蔑
第九章論希望與恐懼
第十章論悔恨與懊惱
第十一章論嘲笑與戲弄
第十二章論榮耀
第十三章恥辰與無恥
第十四章論好感、感激與負義
第十五章論真實與謬誤
第十六章論意志
第十七章論意志與欲望的區別
第十八章論以上各種論點的效用
第十九章論我們的快樂
第二十章佐證前章所論
第二十一章論理性
第二十二章論真實認識,論重生等
第二十三章論心靈的不朽
第二十四章論上帝對人的愛戀
第二十五章論魔鬼
第二十六章論真正的自由
附錄
2160論實體、自然、上帝
2161論人的心靈
前言簡介
Spinoza在世時只出版了兩部著作:1.《以幾何學方式論證的笛卡爾哲學原理》第一、二卷,附錄:形上學名義通釋(1663);
2.《神學一政治學原論》(1670)。1677年2月,Spinoza去世,他在去世前作了安排,預囑把他的遺稿在他死後交付給他的密友JanRienwerts。JanRienwerts者,是阿姆斯特丹的一個出版家。經過幾個生前友人的輯錄和籌措,1677年11月出版了Spinoza遺集,稱為《內容目次見序文後所錄,B.d.S.遺集》。這集《遺集》沒有出版地點,集前有一個序,也沒有作者姓名。在序文以後,按次收錄了以下五部著作:
1. 《倫理學》 ;
2.《政治原論》;
3.《論悟性的修養》;
4. 《書翰集》 ;
5.《希伯來文法》。
作者簡介
斯賓諾莎,荷蘭哲學家。後改名為貝內迪特·斯賓諾莎(BenedictusSpinoza)西方近代哲學史重要的歐陸理性主義者,與法國的笛卡爾和德國的萊布尼茨齊名。
精彩書摘
愛戀:兄弟啊,我看到,我的存在和我的完善完全依靠於你的完善;你所認識的對象的完善是你的完善,而我的完善又來自你的完善,因此我請你告訴我,你曾否認識一個東西,它是至高無上地完善的,也就是說,它不可能為任何別的東西所限制,並且我也包含在它以內?悟性:就我來說,我總是就自然的整全來看自然,看到它是無限的,至高無上地完善的;你,如果你對這點懷疑,不妨問理性,她會告訴你。
理性:這一點之為真理,我毫無懷疑,因為如果我們要去限制自然,我們就必得用——這是荒謬的事——一個烏有去限制它。我們避免了這個荒謬,肯定它是一個永恆的一體,是由它自身而存在的、無限的、全能的,等等,也就是說那無限的自然和它所包含的一切;而它的否定我們則稱為烏有。
貪慾:這誠然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談!一體和殊別竟能合而為一,我在自然中隨處見到這個殊別。因為:這是怎么回事?我看到思想的和廣袤的實體毫無共同之處,一個限制另一個。
如果在這兩個實體之外你又設定第三個實體,後者是在一切方面完善的,那你就使你自己陷入顯明的矛盾。
世界經典哲學類書籍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確立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內容的社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