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高爾基著長篇小說]

母親[高爾基著長篇小說]

《母親》是前蘇聯文學家高爾基創作的長篇小說。於1906年在美國寫成的。小說取材於1902年高爾基的家鄉諾夫戈羅德附近的索爾莫夫鎮的“五一”遊行。遊行的領導人扎洛莫夫等被捕,同年10月被判處眾生流放。高爾基在遊行前就聽說過扎洛莫夫,遊行以後,他和繼續兒子事業的扎洛莫夫的母親安娜有了交往。《母親》就是以扎洛莫夫的事跡為基礎寫成。 《母親》標誌著作家思想和藝術上的成熟,是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作品,在世界文學史上開闢了無產階級文學的新紀元。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母親 母親

小說一開始描繪了陰森森的工廠畫面,展現了帝俄時代工人階級慘遭剝削的生活環境和老鉗工米哈伊爾·符拉索夫悲慘的一生。年輕的巴維爾本來也可能走上父親的老路,但他生活在工人運動蓬勃發展的時代。在革命知識分子的幫助下,他迅速找到了獻身於工人解放事業的光明大道。巴維爾和工人們組成了馬克思主義工人小組,勤奮地學習革命理論,懂得了資本家的剝削是工人痛苦的根源。隨後就在工廠里散發傳單,向工人作宣傳工作。他意志堅強,頭腦清醒,不但贏得了工人小組成員的愛戴,而且使廣大工人民眾對他滿懷敬慕。

在革命鬥爭中,巴維爾始終依靠民眾,教育民眾,和民眾一起成長。“沼地戈比”事件是巴維爾第一次領導民眾進行的鬥爭,巴維爾在民眾大會上向工人宣傳革命道理,積極領導這場鬥爭。但因當時民眾還沒有覺醒,巴維爾也缺乏領導鬥爭的經驗,鬥爭失敗了,巴維爾被捕入獄。通過監獄生活的鍛鍊,巴維爾進一步提高了覺悟,同時逐漸掌握了鬥爭的藝術。因而,出獄後他重視做發動民眾的工作。為了把工人運動從自發的經濟鬥爭提高到自覺的政治鬥爭,五一遊行時,巴維爾高舉紅旗開路,民眾聚集在他的周圍。“像鐵屑被磁石吸住了一樣”。當反動派出動大批武裝警察鎮壓民眾時,巴維爾堅定勇敢,毫不動搖,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對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巴維爾因領導五一遊行再次被捕,他又將法庭作為戰場,同敵人展開鬥爭。巴維爾在法庭上的演說是全書情節發展的高潮。這時,他已成為有高度覺悟和理論修養的成熟的革命者。 小說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是巴維爾的母親尼洛夫娜。她像千百萬受壓迫的婦女一樣,被繁重的勞動和丈夫的毆打折磨成逆來順受、忍氣吞聲的人。丈夫死後,當兒子走上革命的道路時,母親也在兒子以及他的同志們的啟發、幫助下,逐漸接受革命的真理。在“沼地戈比”事件以後,母親為了搭救兒子出獄,接受了散發傳單的任務。五一遊行時,巴維爾高舉紅旗走在隊伍的最前列,在武裝警察面前英勇不屈。這使母親進一步懂得了真理的力量,也使她更自覺地參加革命工作。巴維爾再次被捕後,她搬到城裡,和革命者住在一起,堅決擔負起革命工作,完全獻身給共產黨。她常裝扮成修女、小市民或女商販,帶著傳單奔走於市鎮和鄉村。巴維爾在法庭上的演說及鬥爭更進一步提高了母親的覺悟。小說結尾時,母親冒著生命危險去傳送印有兒子在法庭上的演說的傳單,不幸在車站被暗探圍住。母親勇敢地把傳單散發給車站上的民眾。在被捕時,她莊嚴地宣稱:“真理是用血的海洋也撲不滅的。”

創作背景

一九O六年二月初,高爾基按照黨的決定,到國外去為黨籌劃經費,更主要的是要利用他的影響,通過他的宣傳,贏得國際上的民主力量對俄國革命的支持。高爾基經芬蘭、瑞士、德國和法國到達美國。在那裡,他住了三個半月,對資本主義制度的典型社會作了實地考察。由於當時的國際形勢不利於整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高爾基這次歐美之行,就其政治與經濟目的來說,均末圓滿完成。高爾基代表布爾什維克黨發出的懷要給俄國政府貸款”的呼籲,沒被資本主義國家所接受,法國向沙皇政府提供了二十億法郎約援助。高爾基在美國募集的款項,總數也不過一萬美元。美國資產階級甚至採用逐出旅館的手段阻撓高爾基在美國的活動。但高爾基仍針鋒相對地戰鬥在資本主義世界的心臟之中。他接連寫出了九篇猛烈抨擊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文章。

高爾基在美國期間最重大的收穫,是寫出了社會主義文學的奠基作品《母親》。小說取材於1902年高爾基的家鄉諾夫戈羅德附近的索爾莫夫鎮的“五一”遊行。遊行的領導人扎洛莫夫等被捕,同年10月被判處眾生流放。高爾基在遊行前就聽說過扎洛莫夫,遊行以後,他和繼續兒子事業的扎洛莫夫的母親安娜有了交往。《母親》就是以扎洛莫夫的事跡為基礎寫成。

小說在一九O七—到一九O八年的美國雜誌上問世時,已被刪節很多。至於蘇聯國內的讀者,當時只看到過小說的第一部,而且這一部分也很快被當局收繳上去。但國外的版本與保存下來的俄文片斷,即使是以殘缺不全的面目流傳在國內,也仍象地火一樣在人們中間產生了巨大的革命熱能。只是在十月革命後, 《母親》才能完整地出現在俄國讀者面前。

人物介紹

人物名稱簡介
米哈伊爾·符拉索夫老鉗工,在帝俄時代工人階級,生活艱難困苦。
巴維爾米哈伊爾·符拉索夫的兒子,在革命知識分子的幫助下,獻身於工人解放事業。
尼洛夫娜米哈伊爾·符拉索夫的妻子、巴維爾的母親在丈夫死後,母親也在兒子以及他的同志們的啟發下走上革命道路。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高爾基 高爾基

《母親》是一部反映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俄國無產階級革命鬥爭的全景式的作品。作品展現了俄國工人運動的整個歷史進程,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工人小組的成長,人民民眾的覺醒。革命鬥爭從自發到自覺,從經濟鬥爭轉到政治鬥爭,從城市到農村的發展,工農聯盟的意義,革命知識分子的作用等等,無一不在小說中得到鮮明的體現。因此,《母親》成了“一本非常及時的書”。當時“很多工人會不自覺地、自發地參加革命運動,現在他們讀一讀《母親》,對自己會有很大益處”。

在世界文學中,《母親》是一部劃時代的巨著,開闢了無產階級文學的新紀元。在高爾基之前,不少俄國作家和西歐作家在創作中反映過工人的痛苦生活。在俄國,19世紀60年代,工人的日常生活和繁重勞動就成為民主主義文學的重要內容。八九十年代,在綏拉菲莫維奇等作家的創作中,對工業無產階級的描寫也占有一定的地位。但那些作家總是把工人描繪成資本主義制度的犧牲品。《母親》同過去反映工人生活作品的根本區別,在於它第一次深刻地反映了馬克思主義政黨所領導的工人階級的革命鬥爭,反映了工人運動從自發到自覺的歷史階段。作者將時代的主要衝突作為情節基礎來描寫。情節的開端是陰暗的工人區中一個貧困的家庭的情景,情節的基礎是革命運動的產生、擴大和蓬勃發展。小說歷史地具體地描寫了無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典型性格和典型環境:用社會主義思想武裝的自覺的工人和黨領導下蓬勃開展的工人運動,日益覺醒的農民和農村的革命形勢。它具有現實主義作品特有的具體性和逼真性。同時,它又是革命浪漫主義的作品,這不僅表現為預見未來,展示通向未來的道路,而且表現在作者處處從未來的高度反映現實。在《母親》中,對未來的浪漫主義嚮往是與深刻的生活真實性結合在一起的。

藝術特色

小說結構

為了表現小說的主題思想,作者精心設計了3組人物。第1組是革命者,包括革命工人和革命知識分子;第2組是工農民眾,其中最重要的是母親和農民雷賓的形象;第3組是敵人,這裡有廠主、沙皇憲兵、法庭庭長,檢察官等。在這3組人物中,高爾基突出了巴維爾和母親這兩位主要英雄人物(巴維爾是作為先進工人的代表,母親則是作為革命民眾的代表)。小說的中心思想主要是通過他們兩人的成長以及民眾的覺悟展示出來的。小說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重點寫巴維爾率領的馬克思主義工人小組在社會民主工黨領導下成長的過程,第二部分重點寫馬克思主義小組在民眾中的作用和人民民眾的覺醒。小說的人物形象體系和結構都是經過作者精心安排的。

人物刻畫

《母親》也標誌著高爾基在探索正面人物方面達到了新的高峰。從19世紀90年代起,他在創作中一直積極地探索正面人物形象的塑造。進入20世紀以來,蓬勃發展的工人運動大大地鼓舞了他的創作激情。1905年革命對高爾基的政治思想和文藝創作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他站在無產階級思想的高度,大膽地進行創新,終於塑造了巴維爾這個豐滿的無產階級英雄的典型形象,使工農英雄人物進入文學領域。《母親》顯示了高爾基刻畫無產階級英雄人物的高度藝術才能。首先,無產階級英雄人物是在鬥爭中成長起來的。作者通過一系列革命鬥爭表現了工人革命者成長的過程和高尚的品德。由於這些革命者植根於民眾之中,體現了民眾的願望,又得到民眾的支持,因而眾多的民眾場面是小說結構的特點。民眾場面和對兩位主人公的思想和革命活動的描寫使小說成為完整的統一體。

作者善於調動多種藝術手段,通過人物的語言和心理描寫來刻畫英雄人物。如巴維爾的成長主要表現在語言變化中。他參加革命以前語彙貧乏,句子簡單,語氣粗暴;參加革命後講話愈來愈明確中肯,政治用語日益占重要地位。他最後在法庭上的演說更是具有啟發民眾覺悟、激動人心的巨大力量。又如母親的覺醒多表現在心理描寫方面。通過母親的感受來展示小說的一切重大事件和人物,是作者揭示母親內心世界的重要藝術手法之一。這種手法使母親的形象在小說的結構中占有重要的作用。生動細膩的心理描寫不僅揭示了母親豐富的內心世界,還使作品中的事件和其他人物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此外,作者在刻畫無產階級英雄人物時,突出地描寫了他們之間嶄新的人與人的關係,如母親與兒子的關係和她崇高的母愛、巴維爾與莎馨卡的愛情關係、革命者之間的友誼等等。在小說中,尼洛夫娜的母愛就有一個提高和發展的過程。最初,她的母愛同一般勞動婦女的母愛沒有什麼區別。經過一系列事件的教育,她的思想達到了新的境界,她堅信兒子真理在握,必然勝利。因此,她在散發兒子的演說稿時才能表現得那樣鎮靜和勇敢。尼洛夫娜的母愛之所以那樣崇高和偉大,就是因為她跟兒子以及他的同志們已經是“志同道合的同志”。又如,小說對巴維爾與未婚妻的愛情的描寫,雖然筆墨不多,卻真摯感人,充分表現了他們高尚的情操和無產階級的人情美。小說還著重描寫了革命者之間深厚的友誼,如巴維爾同安德烈像親兄弟一樣親密,尼洛夫娜同尼古拉姐弟的關係也是一種嶄新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小說對母愛、愛情和革命友誼的描寫深刻揭示了革命者崇高的精神世界,使這些形象顯得更加生動和豐滿。

創作手法

高爾基在《母親》中首次運用了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即從現實的革命發展中,真實地、歷史地、具體地去描寫現實。《母親》是用這一創作方法進行寫作的第一部新的文學作品。

高爾基甚並不限於描寫工人生活的陰暗面。他在工人身上看到其他的情況:“在這千篇一律的枯燥的日子裡,笨拙而無力的思想有時也發出孤獨的陽光。”有時候有一些陌生人來到達郊外工人區,他們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但是,這些注意通常總是很快就消失了。“聽了這些人的活之後,他知道了工人的生活到處都是一樣。既然是這樣,那樣有些什麼好處的呢?”但是,在這些“陌生人”中也有一些人並沒有同—般民眾融合:“有—些陌生人群出一些人們從未聽過的工人區的新聞。但是大家也不和他辯論,只是遲疑不信地聽看。他們說的那些活,在一些人心裡喚起了盲目的憤怒,在另一些人心裡引起了模糊的焦躁,在第三種人心裡,有一種對於模糊事情的談談的希望,恢他們感到不安。

“這樣地生活五十年光景。人們便自然地死去。”小說《母親》的第一章就以這句話作結束。這位革命無產階級的藝術家—共只用了幾百的篇幅做完了舊時代的工人生活,工人從生到此的—生。這就意味著,這部小說所要描述的將不是這個即將逝去的生活,而是工人階級的生活將進入革命的新時代,這時,人民民眾不再迴避那些宣傳新事物的人,而是追隨著他們。

《母親》以對新的革命現實的真實描寫,以對時代本質的深刻概括,以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藝術性的英雄人物形象以及新的創作方法開創了無產階級文學的新紀元。

作品影響

這部長篇小說,第一次在俄國文學乃至世界文壇上,表現了工人將成為自己國家未來的主人,工人是新的社會歷史的創造者這一主題。它成功地塑造了無產階級文學中第一批正面典型人物,標誌著高爾基創造時代新人的探索終於獲得了圓滿的成功。小說中巴維爾及其母親符拉索娃,是無產階級與廣大人民民眾經過困苦磨難終於登上人類政治舞台的形象體現與生動記錄。在這部長篇的創作中,高爾基自覺地將革命浪漫主義與革命現實主義兩者結合起來運用,因此小說雖然是產生在社會主義革命的醞釀準備階段,但卻反映了作家對革命是滿懷必勝的信念的。因此, 《母親》對俄國工人階級和世界革命人民具有無比強大的政治鼓動力,理所當然地受到了列寧的肯定與熱烈讚揚。他稱《母親》是“一本非常及時的書”,閱讀這部小說會有很大益處的。因為這是體現列寧的文學黨性原則、努力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的典範作品。

《母親》在蘇聯國內,特別在工人團體中廣泛流傳。列寧看了小說的手稿,並稱它是“一本非常及時的著作”。小說出版後,一群布爾什維克工人曾寫了了一封致高爾基的“公開信”,上面寫道:“我們懷著無比欣喜的感情祝賀《母親》的出版。我們還感到高興的是,寫這部書的偉大藝術家是您,您從前是工人,而如今是歌頌生活的欣欣向榮和無限喜悅的歌手,您不是對生活作神秘莫測的歪曲,而是展示生活的全部宏偉的規模從田野的一極小草到天空的以太。”

作品評價

列寧:“一本非常及時的書。”

盧那察爾斯基,“現代文學中大概只有少數作品能同這部中篇小說在給人的印象和流傳的程度上相比較。國外的工人報刊,主要是德國的報刊,還有—部分法國和義大利的報刊,大大賀揚這部中篇小說,並且作為報紙的附屬檔案或者成百萬地印成小冊子分發給大家。《母親》成了西歐無產階級的案頭書。但是《母親》的主要缺點,一是有抽象人道主義思想流露,二是人物語言雖然總體看來是個性化的,但由於作者對產業工人不十分熟悉,因而“行文未免不太自然”。

中國作家巴金:“他帶著不可制服的銳氣與力量走進文學界,把俄羅斯大草原的健康氣息帶給世界各國的讀者。”

英國文學批評家福克斯:“俄國國外有許多人永遠不能這部這本小說。在世界各地都有因為《母親》而第一次過問政治的人。”

出版信息

中文譯本
1956年,《母親》,夏衍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5年,《母親》,仰熙譯,花山文藝出版社
1999年,《母親》,鄭海凌譯,灕江出版社
2000年,《母親》,寒陽譯,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1年,《母親/海燕之歌》,劉倫振譯,北嶽文藝出版社
2005年,《母親》,吳心勇、劉心語譯,中國書籍出版社
2007年,《母親》,孟慶樞譯,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8年,《母親》,鮑勤譯,北京出版社
2009年,《母親》,邢兆良譯,長江文藝出版社
2009年,《母親/我的大學》,劉軍譯,新世界出版社
2010年,《母親》,宋璐璐、杜剛譯,吉林出版
2010年,《母親》,魏生、劉心語譯,中央編譯出版社

作者簡介

瑪克西姆·高爾基,他是蘇聯著名的作家、詩人,評論家,政論家,學者,11歲時當過學徒。他是前蘇聯下諾夫哥羅德人,俄羅斯族。1868年3月16日生於下諾夫哥羅德的一個木工家庭。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無產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蘇聯文學的創始人之一,政治生活1892年用筆名“瑪克西姆·高爾基”發表處女作短篇小說《馬卡爾·楚德拉》,從此專心從事寫作。1936年6月18日在莫斯科逝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