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作者在本書中倡導一種自我實現的倫理觀,其思想源流仍屬康德主義倫理學,然而在許多問題上已轉向目的論觀點,並對康德倫理學提出了許多批評,這使本書在許多方面具有調和傳統倫理學史義務論與目的論的矛盾的傾向。本書是在德國哲學和古典文化的氛圍下使倫理學體系化的一個嘗試,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亦不乏許多獨到深刻的見解。同時,因其成於新舊世紀之交,其中也深刻反映著傳統倫理學與新的倫理思想的抗爭。
作者簡介
包爾生(FriedrichPaulsen,1846-1908,亦譯為保爾遜,泡爾生等),德國著名哲學家、倫理學家、教育家,1878年起任柏林大學教授直至去世,思想上屬康德派,是當時所謂"形上學泛心論"的代表,主要著作有《哲學導論》,影響甚大,到1929年已出至第42版(1892年,列寧在其《哲學筆記》中對此書有專門的摘錄和評論),包爾生的重要著作還有《教育學》、《教育史》、《哲學史》、《康德傳》等以及《倫理學體系》。
書籍簡介
《倫理學體系》1889年柏林初版,以後多次修訂再版,是包爾生作為倫理學家的代表作,也是曾經在德國及歐美發生過廣泛影響,至今仍不失其傳統倫理學經典意義的一部著作。
該書兼顧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全書共分三編。
第一編為人生觀與道德哲學概述,下含六章:一、古希臘道德哲學與人生觀;二、基督教人生觀;三、舊世界到基督教的轉換;四、中世紀人生觀;五、現代人生觀;六、中世紀與現代道德哲學。
第二編論述了倫理學體系的基本概念與原則,下含九章:一、善惡:目的論與形式論;二、至善:快樂主義與自我實現論;三、悲觀主義;四、惡、禍和護神論;五、義務與良心;六、利己主義與利他主義;七、德行與幸福;八、道德與宗教之聯繫;九、意志的自由。
第三編為德性與義務論,下含十一章:一、德行概論;二、意志教育和情感訓練,或自製;三、肉體生活;四、經濟生活;五、精神生活與文化;六、榮譽;七、自殺;八、同情與仁慈;九、正義、十、友鄰之愛;十一、誠實。
第四編為國家為社會理論綱要,主要闡述了他的社會學和政治學觀點和他對合理的社會生活形式的看法(因全書篇幅很大,前三編即已逾五十萬字,我們的中譯本和英譯本均未譯此編)。
這本書的第一編可以說極具分量,在不長的篇幅里勾勒了西方人的實際道德與人生觀念的歷史演變,而尤其是注意到那些根本的轉折,顯示了作者非凡的洞察力和概括力。在後面的兩編中,包爾生倡導一種源於亞里士多德自我實現論的倫理觀,或者說是一種"精力論",其思想源流仍屬康德的義務倫理學,然而在一些問題上已轉向了目的論,所以在許多方面具有調和義務論與目的論的傾向。它也是在德國哲學和古典文化的氛圍中使倫理學體系化的一種嘗試,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其中亦不乏作者獨特而深刻的見解,實可作為那種倫理學體系化嘗試的一個可資借鑑的歷史標本。另外,此書成於新舊世紀之交,作者接受了叔本華唯意志論的某些影響,對尼采的某些思想則憂心忡忡,亦可作為反映傳統倫理學與新的倫理思想抗爭的一面鏡子。
此外,由於該書第二編在1909年即由蔡元培先生根據日譯本(日本的蟹江義丸又是根據梯利的英譯本譯成日文)用文言文譯出,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後多次重印,所以它也在舊中國發生過廣泛影響(直至1979年,台灣仍在重印此譯本)。楊昌濟在湖南第一師範教倫理學時就是以蔡譯本為教科書,而青年毛澤東在1917-1918年期間閱讀這本不到十萬字的書時曾作有一萬一千餘字的批語。所以,完整地重譯這本書,觀察毛澤東以及國人對其中思想的所取所棄,對於研究中國近現代史及青年毛澤東思想的形成也是有意義的。
包爾生說他不願意忽視時代的問題,不願在書頁中充斥邏輯詭辯或無休止的歷史批判,該書的英譯者梯利也說,這本書不是為哲學專家寫的,而是為所有那些對實踐哲學問題感興趣,並在解決這類問題時需要某種指導的人寫的。它討論了倫理學的基本問題,而且是以一種對讀者富有吸引力、鼓勵他反省道德事件的方式討論的。我們在閱讀此書時將不難看到,全書表現了作者一種清明的見解和健全的判斷,這些見解判斷屬於那種最能夠經久不衰的實踐智慧。
世界經典哲學類書籍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確立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內容的社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