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赫主義
正文
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初產生和流行於德國、奧地利以及歐洲其他國家的唯心主義哲學流派。它繼承了英國經驗論哲學家G.巴克萊、D.休謨的主觀唯心主義和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A.孔德的實證主義路線。以其創始人E.馬赫而得名。它的另一位創始人是德國哲學家R.阿芬那留斯,後者的代表作是《純粹經驗批判》,因此馬赫主義又被稱為“經驗批判主義”。馬赫主義強調經驗的重要性,把感覺經驗看作認識的界限和世界的基礎,認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都有片面性,提出要超出二者之上,建立一種中立的、無黨派性的哲學。他們認為,作為第一性的東西既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而是感覺經驗,無論物理的東西還是心理的東西都是這種感覺經驗的複合。從這一立場出發,馬赫主義認為,科學理論不是對客觀世界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而是對感覺經驗的描述。這種描述應當遵循用最少量的思維作出最完善的陳述的原則。馬赫稱之為“經濟思維原則”,阿芬那留斯稱之為“費力最小原則”。他們得出結論說:一切科學理論都只不過是作業假說,它們只有方便與否之分,沒有正確與錯誤之別。因此,客觀真理是不存在的。
馬赫主義曾吸引了不少哲學家和科學家。德國哲學家J.佩措爾特(1862~1929)、R.維利(1855~1920),英國物理學家K.畢爾生(1857~1936)等都信奉馬赫主義。它也對這一時期的工人運動發生了一定影響,工人政黨內的一些馬赫主義者,如奧地利社會民主黨的V.阿德勒(1852~1918)、O.鮑威爾,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Α.Α.波格丹諾夫、B.A.巴札羅夫(1874~1939)、Π.С.尤什凱維奇(1873~1945)等,都提出要用馬赫主義補充馬克思主義。這種狀況在工人隊伍內部造成了思想混亂。為此,列寧寫了《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一書,系統地批判了馬赫主義。馬赫主義的思想直接影響了以後的實用主義、新實在論、邏輯實證主義等西方哲學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