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爾哲學

黑格爾哲學

黑格爾哲學是19世紀德國的世界觀體系。它集德國古典哲學之大成,具有百科全書式的豐富性,居於整個近代哲學的高峰。在黑格爾哲學中,表現了豐富的辯證法內容與保守體系的深刻矛盾。

基本信息

簡介

黑格爾哲學黑格爾哲學

黑格爾(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1770-1831)1770年8月27日生於德國符騰堡公國首府斯圖加特。1831年11月14日卒於柏林。1788年10月黑格爾到圖賓根神學院學習哲學和神學。1801年來到了當時德國哲學和文學的中心耶拿,開始了他一生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一個階段。1805年獲得副教授職。1816年黑格爾到海德堡任哲學教授,開始享有盛譽。1818年普魯士國王任命黑格爾為柏林大學教授。1822年,黑格爾被任命為大學評議會委員。1829年10月黑格爾被選為柏林大學校長併兼任政府代表。1831年黑格爾被授予三級紅鷹勳章,同年夏他的《論英國改革法案》一文發表,因普魯士國王下令中止,文章只發表了前半部分。主要著作包括《精神現象學》、《邏輯學》、《哲學全書》(其中包括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3部分)、《法哲學原理》、《美學講演錄》、《哲學史講演錄》、《歷史哲學講演錄》等等。

哲學思想

在黑格爾1788年進入圖賓根神學院深造的幾年裡,受I.康德、B.斯賓諾莎和J.-J.盧梭等人的思想影響。在大學時期的生活和學習,引導他開始研究政治和宗教,並對現實進行批判。他把哲學家與民眾聯繫起來,把批判的鋒芒同時指向宗教和專制制度。此時,黑格爾尚未形成自己的哲學思想體系,仍然認為宗教高於哲學,認為哲學作為反思的思維不能把握生命和精神的無限性。這一看法不同於他以前的觀點,到耶拿以後,黑格爾很快又放棄了這一觀點,轉入論證絕對知識。黑格爾在耶拿時期是他把自己的理想變為體系的一個轉折點。1801年黑格爾寫了《費希特和謝林哲學體系的差異》一文,參加當時的哲學爭論。這是黑格爾發表的第一篇哲學論文。

黑格爾這一時期還發表了一些批評康德、費希特和F.H.雅各比等人的著作。這些人的哲學被黑格爾看作主觀的反思哲學、需要克服的片面性哲學,因而必須把它們同以總體為基礎的“真正的哲學”區別開來。

1805年開始寫《精神現象學》,於1807年3月出版。它標誌著由康德開始的德國哲學革命進入了新的階段,也標誌著黑格爾已經成為一位成熟的和獨樹一幟的哲學家。黑格爾在這部巨著中劃時代地提供了一部人類意識的發展史。它從內容上將人類意識發展分為5個階段。①意識,②自我意識,③理性,這3個階段屬於主觀精神;④精神,即客觀精神;⑤絕對精神。黑格爾的整體觀和偉大的歷史感,均體現在這部意識發展史中。《精神現象學》作為人的意識發展諸階段的縮影,深刻地揭示了人的個體發展及人類社會發展兩個方面的歷史辯證法。

在紐倫堡,黑格爾完成了另一部巨著即1812、1813、1816年先後分3卷出版的《邏輯學》。這部著作的重要意義和它出版後遭到的冷遇形成鮮明的對照。它只是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才得到了正確的理解、改造並加以套用。在黑格爾的體系中,《邏輯學》占有核心的地位。除了《精神現象學》之外,他把自己的其他著作都看作是《邏輯學》的展開和套用。《邏輯學》集中地體現了黑格爾把宇宙看成一個運動、變化、發展的有機整體的合理思想。在邏輯史上具有革命的意義。

1816年黑格爾開始在海德堡擔任哲學教授,他根據講課提綱編輯成《哲學全書》於1817、1827、1830年出版,每次重版都作了重要修改。他還發表了政論《評1815年和1816年符騰堡王國等級議會的討論》,堅持他的君主立憲制觀點,批評邦議員們要求恢復法國革命前的舊法制。

1818年黑格爾被任命為普魯士王國的教授。在柏林的主要著作是《法哲學原理》。在這一時期,黑格爾還講授歷史哲學。黑格爾在歷史哲學中通過理性主宰世界這一客觀唯心主義原則,把歷史看作一個有規律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過程,從而結束了把歷史看作非理性的、一團紊亂的觀念。

宗教哲學是黑格爾在柏林時期開講的一個課程。他的宗教思想是促成他死後黑格爾派分裂的一個重要原因。在這一點上他繼承了亞里士多德以來理性主義的神學傳統,表現了明顯的近代色彩。從來不把宗教歸結為教士的欺騙,而把它看作是歷史和當代深刻矛盾衝突的表現及其解決。人對神的觀念同人對自己的觀念相應,這是黑格爾的一個重要觀點。黑格爾在柏林作了6次關於哲學史的講演。他把哲學史和哲學統一起來,哲學史在他看來是在時間中發展的哲學,而哲學是在邏輯體系中的哲學史。因此哲學史在總體上可以說是哲學本身,哲學離開哲學史本身便不能成為哲學。哲學史上的多樣性對於哲學的實存不僅絕對必要,而且具有本質意義。他的哲學史講演達到了前人未曾達到的高度。

20世紀,黑格爾哲學重新受到廣泛重視。黑格爾研究成了國際現象,不同階級、不同的學派,都提出自己的解釋,從中引出自己的結論。今天東西方很少有哲學家和哲學派別不同黑格爾發生直接和間接的關係。黑格爾派或新黑格爾主義,成了歷史現象。但黑格爾哲學卻在發揮自己的作用,啟發當代人的思想。在中國,黑格爾作為德國古典哲學中最有影響的一位哲學家,他的哲學也正在得到較以往更深入的研究。

倫理思想

黑格爾集以往西方倫理思想之大成,特別是繼承和發展了康德的倫理思想,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理性主義倫理思想體系。黑格爾關於倫理的學說就是他的法哲學,其中包括抽象法、道德、倫理3個部分,中心是揭示自由理念的辯證發展過程。從哲學上看,黑格爾倫理思想的形式是唯心的,其內容是現實的,方法是辯證的,它的成就對後世倫理思想包括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美學思想

黑格爾的美學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美學講演錄》一書中,這是他整個哲學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他的哲學體系在美學和藝術領域中的具體表現。藝術的根本特點,是理念通過感性的形象來顯現自己、認識自己,“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成為黑格爾美學思想的核心。黑格爾分別對藝術的性質和特徵、藝術發展的歷史類型和各門藝術的體系,進行既是邏輯的又是歷史的分析。邏輯方面,他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有關藝術的唯心主義哲學體系;歷史方面,他開創了藝術社會學的研究,展示了宏偉的歷史觀。黑格爾的美學思想在西方美學史的發展過程中,起了劃時代的作用,成為古典美學的集大成者。

哲學觀點

黑格爾把絕對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絕對精神並不是超越於世界之上的東西,自然、人類社會和人的精神現象都是它在不同發展階段上的表現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發展、永恆的生命過程就是絕對精神本身。黑格爾哲學的任務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過自然、社會和思維體現出來的絕對精神,揭示它的發展過程及其規律性,實際上是在探討思維與存在的辯證關係,在唯心主義基礎上揭示二者的辯證同一。

圍繞這個基本命題,黑格爾建立起令人嘆為觀止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主要講述絕對精神自我發展的三個階段: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黑格爾在論述每一個概念、事物和整個體系的發展中自始至終都貫徹了這種辯證法的原則,這是人類思想史上最驚人的大膽思考之一。

他的著作集德國古典哲學之大成,創立了一個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哲學體系,其指出:“絕對觀念”是宇宙之源,萬物之本。世界的運動變化乃是“絕對觀念”自我發展的結果,認為他自己的哲學就是“絕對觀念”的最高表現,普魯士王國是體現“絕對觀念”的最好國家制度。黑格爾的哲學是為普魯士專制制度辯護的,在他的唯心主義哲學體系中,提出了有價值的辯證法思想,認為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是一個過程,它是在不斷地運動、變化和發展著的,而其內部矛盾乃是發展的源泉。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黑格爾辯證法的合理核心,將實踐融入創立了唯物辯證法。

恩格斯後來給其以高度的評價:“近代德國哲學在黑格爾的體系中達到了頂峰,在這個體系中,黑格爾第一次,這是他的巨大功績,把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寫為處於不斷運動、變化、轉化和發展中,並企圖揭示這種運動和發展的內在聯繫。”

確定性

自我意識思想是黑格爾哲學思想的理論精髓,也是國內哲學界備受關注和推崇的部分。在黑格爾看來,自我意識是人的意識發展中的一個環節。在它之前的環節是意識環節,其功能表現在能夠區分自我和對象,否則,思維就會陷入混亂。自我意識環節真正進入真理的階段,以內在的自我意識作為其思考的對象和內容,既說明其矛盾性,從而為自我意識的發展指出困境和出路,也顯示其思維辯證法的精髓,如何讓思維和概念像流水一樣自我流動起來。

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中論述關於自我意識的確定性時提到“我就是我們,而我們就是我”。自我意識由此找到它的“轉折點”,即由個體的自我意識進入到普遍的自我意識的關鍵性過渡環節。具體說來,自我意識就是在人類精神自身發展過程中處於意識之後,理性之前的一個特定階段。黑格爾用三個小部分論述了自我意識的確定性,即Ⅰ“自我意識自身”、Ⅱ“生命”和Ⅲ“自我與欲望”。

首先界定的是自我意識的對象是與此前的意識的對象有原則性的區別。意識是對對象的意識,而自我意識是對自己的意識,即反思。自我意識的對象是真理性、確定性的知識。而自我意識的確信、確定就是通過揚棄對方才達到的。體現在Ⅲ“自我與欲望”,即自我意識與他者的關係,自我意識的“滿足”只有在別的自我意識里才能獲得。“別的自我意識”就是Ⅱ“生命”,“它是一個有生命的自我意識”。為什麼是生命?前提應該是作為一個活著的而不是死亡的人,才會有“欲望”和對死亡的“恐懼”,才會有後面的主人與奴隸關係的辯證法。同時,結合賀麟先生對黑格爾生命的解讀,生命分三時段:即有生命的個體,有生命的歷程,及種族三者。有生命的個體是內部的統一成為主體。有生命的歷程是外界的征服,即內外合一為實在。種族是延續,群己合一。生命的個體就是自我意識。所以側重的是生命的歷程和種族。這也就不難理解這部分提到的“生命的過程”“生命的諸環節”“作為過程的生命”等表述的目的。生命的過程是對抗和戰鬥的過程。生命之為生命,因為有外物與之差異和競爭。個體一定要經過種族的階段,才成為個體。這也就是個人與類之間的辯證關係。即使個體消亡,其精神延續,個體只有在種族中,才是真正生活。

那么“我就是我們”就是自我意識自我否定、自我發展、自我返回過程的生動體現。他人的自我意識、自我的自我意識,我們在差別性中重新走向各自自我的統一。我們都不再是從前的自我,都有了新的內容。這就是自我意識間相互的活生生的生成過程。這一過程的如何實現就是黑格爾辯證法的精髓。

雙重性

自我意識就是把自我當作對象看的意識,對象意識就是把對象當作自我看的意識。自我意識的對象是其特殊性的地方。“意識,作為自我意識,在這裡就擁有雙重的對象:一個是直接的感覺和知覺的對象……另一個就是意識本身。”自我意識的揚棄要區分內部和外部。就外部而言,自我意識要揚棄它的對方,另一個自我意識;就內部而言,自我意識還要揚棄自身,自我的自我意識。由此,自我意識既要看到外在對象的規定性,又要看到內在自我意識的差異性。自我意識面對他者,既有對他者的意識,也有對自我的意識,這是同一個過程。這樣“自我意識的活動也同樣是對方的活動”。就主人與奴隸的關係辯證法來看,主人通過奴隸的勞動,被奴隸的勞動束縛,貌似擁有主動性和決定性的主人變得不自由,成為了事實上的奴隸。而奴隸恰恰是通過勞動,感受到勞動中的自由本質,成為真正的主人。主人擁有的自我意識表現出雙重性,即在外在對立的奴隸面前,可以剝奪奴隸的生命,是其否定性的表現;內在的自我意識,從主動性的主人意識變成了不得不依賴奴隸的被動的奴隸意識。按照F.巴塞爾所代表的哲學心理學的解讀模式,黑格爾關於主奴關係辯證法的理解的重點不在於由經濟基礎所決定的有差異的主人與奴隸的階級基礎,而要說明的是這種辯證關係的發展和過程所促成的自我意識發展的“道德心理學潛能”。這種潛能使得這種差異產生,進而實現轉變成為可能。由內在的“我”有可能走向外在,走向“我們”。

同時,自我意識也表明為一種運動和過程,表現為自我的成長。由獨立的個人的自我意識,到反思自我和他人,從而使自我意識具有了一定的客觀性。當一個自我意識面對另一個自我意識的時候,才形成了“真實的自我意識”。真實性來自於自我意識的滿足。鄧曉芒教授是從自我意識的無限性去理解這一社會化過程的。自我意識是對自我的無限的離開和劃分,你可以從旁邊來看自己,還可以從另外一個自己來看這個看自己的自己,以此類推,自我意識結構本身展現出一種無限性。當然,它只有在別人那裡才能獲得它的無限性。它可以把自己想像成別人,但這個想像還不是真的別人,自我意識還不能得到滿足,所以它只有在社會交往中在別人那裡得到滿足,也可以說,從個人可以看出他的類本質。

社會性

從自我意識走向我們意識,不僅是思想的衝突,也帶來現實的衝突。按照社會心理學家費斯廷格的“認知衝突理論”解釋是:追求一致性是人的生物性本能。當人的行為與思想出現不一致時,人們會感到“認知衝突”,這種衝突會製造壓力,使人或者調整自己的行為、或者調整自己的觀念來達到認知的一致性。從“我”走向“我們”的現實過程中,一定會面對各種困難和否定。必須將他人納入到自我意識中,也就是建立一種我們意識。

按照康德的理解,每個人都是作為一個“有限的理性存在者”。“有限性”就表現為人有感性的欲望、不可抗拒性和偏好的差異性。作為理性和感性的統一體的人,他必然要出現矛盾,產生“認知衝突”。但是康德並不否定人的感性追求,他不主張割捨和捨棄感性,而是強調要如何更好的保有感性,這也是自我成長的需要。因此,康德的道德絕對命令的最高要求就表現在自我約束自我的理性的“自律”。同時,他用四個例子說明人的道德發展要以人作為目的,而不是僅僅作為手段。而真正的道德就是把人當目的,無論對方是什麼人,都應該尊重他的人格和人性。所以,自我意識從“我”到“我們”的過程就是去學會了解和尊重其他的“我”的過程、“去自我中心化”的過程。

將“我們意識”落實到日常生活和學習當中,就是改變傳統的“自我中心論”、“他人主體論”或者“多主體論”等觀念。更確切地說法,應該是生活中的“主體間性”。“我們意識”就是將每個“我”的差異性作為前提而能夠作為一個“我們”整體。這就需要克服傳統的主觀和客觀、主體和客體完全對立的單一的思維方式。任何一次社會實踐既是對主觀思想中自我臆測的一種否定,也是對客觀現實的一種否定。既是對主觀性的否定,也是對客觀性的同時否定。二者的統一才是自我意識的成長。用“我們”相互之間的認知衝突來影響每個“我”的行動上的認知判斷。

我們只有將他人作為自己的命運共同體來不斷地強化“我們意識”,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要求,與更多的“我”形成“團隊意識”。而馬克思所實現的哲學革命,就是用“生產過程”代替黑格爾的“思維過程”,從而終結了傳統上作為理論形態的哲學。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學者也在樸素的追問中國的問題。正如德勒茲所感嘆的,“我們總是擁有我們應該擁有的信仰、感覺和想法,而這正源於我們存在的方式或生活的方式”。既然每個人現實的生活在一定的社會關係當中,所以我們應該在社會生產中樹立一種現實的“我們意識”,才能促進和實現自我意識的成長和成熟。

哲學體系

黑格爾又認為,哲學高於藝術和宗教。不論是藝術的感性形象,還是宗教的表象形式,均不是表現絕對理念的

最完善的形象。這是因為,“絕對理念”本身是超感性的、普遍的、無限的精神。哲學的特點是用唯一適合於“絕對理念”的方式,即概念形式把握絕對理念。

在黑格爾看來,哲學也是一個合乎規律的發展過程。在黑格爾時代,人們通常把哲學史看作是各個哲學家的個人見解的羅列,看作是歷史上各種分歧意見的偶然堆積,甚至把哲學史認作是荒唐、謬誤觀點的陳列館。與此相反,黑格爾認為,全部哲學史是一有必然性、有次序的進程。按照黑格爾的觀點,哲學史乃是“思想自己發現自己的歷史”。即,哲學史是絕對理念通過人的理性、概念而認識自己的過程,換句話說,也就是人類認識真理(絕對理念)的過程。黑格爾完全撇開社會物質生活的發展去探討哲學自身的發展,把哲學史看作是純粹精神的發展過程,顯然,這是唯心主義的哲學史觀。但是,在黑格爾的這個思想中也包含有一種合理的猜想:哲學史就是整個認識的歷史。

和他的真理觀一樣,黑格爾也把哲學史看作是一個由抽象到具體、由貧乏到豐富的過程。在他看來,在哲學史上最初出現的哲學系統,其內容總是比較抽象、比較貧乏的。後起的哲學系統一方面是對它以前的哲學系統的否定,同時也是對以往哲學思想的繼承和提高,包括了以前一切哲學系統的根本原則,因此,在內容上必定更為具體、更為豐富。黑格爾指出:

那在時間上最晚出的哲學體系,乃是此前一切體系的成果,因而必定包括前此各體系的原則在內;所以一個真正名副其實的哲學體系,必定是最淵博、最豐富和最具體的哲學體系。

在哲學史的研究中,黑格爾還提出了歷史的東西和邏輯的東西統一的原則。在他看來,這是因為哲學發展的過程和邏輯理念的推演過程都是同一個“絕對理念”的自身發展過程,因此,兩者必然是同一的。歷史上最初的哲學系統巴門尼德的存在論相應於邏輯學的開端範疇“存在”,赫拉克里特的哲學原則相應於邏輯學中的“變易”範疇,斯賓諾莎的哲學相應於邏輯學中的“實體”範疇,如此等等。不過,黑格爾也指出,歷史的東西和邏輯的東西仍然是有區別的,不可能在次序上完全一致。撇開它的唯心主義形式,黑格爾提出的邏輯的東西和歷史的東西統一的原則,實質上是一種科學的研究方法。

在黑格爾看來,絕對理念從邏輯學出發,經過了自然哲學,達到精神哲學,並最後在哲學中回到了家,自己認識了自己,認識到自己的對方原來不過是自己,實現了思維與存在的絕對同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