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大量的田野考察資料,系統深入地研究了未開化人類的“具體性”與“整體性”思維的特點,認為未開化人的具體思維與開化人的抽象思維沒有高下之分,而是互相平行發展,各司其職,人類的藝術活動與科學活動即與這兩種思維方式相符。書中涉獵廣泛,論述方式別具一格,是一部具有哲學意趣的理論人類學專著。
編輯推薦
本文集涵蓋了列維-史特勞斯各個時期幾乎所有重要的著作,為中國學界提供了一套全面深入了解列維斯-特勞斯結構主義思想的原始資料。
全部由法文原文譯出,並且保留了原文的所有注釋、插圖等,最大程度地保證了原汁原味。
邀請了著名學者李幼蒸、周昌忠等承擔翻譯工作。諸位譯者本身都是治學嚴謹的專家、學者,有力地保證了譯文的質量,與原文可謂“雙璧”。
作者簡介
克洛德·列維-史特勞斯,法國著名的社會人類學家、哲學家,法蘭西科學院院士,結構主義人類創始人。早年在巴黎大學主修哲學與法律,1934-1937年在巴西聖保羅大學教授社會學,並從事巴西土著之田野研究。1948年返法,1959年出任法蘭西學院教授。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人類學家之一,他的影響波及人類學、語言學、哲學、歷史等諸多領域。主要著有《結構人類學家》(1~2)、《神話學》(4卷)、《野性的思維》等。
法文影印版
基本簡介
中文名:野性的思維原名:lapenseesauvage
作者:Levi-Strauss圖書分類:人文社科
資源格式:PDF
版本:法文影印版
出版社:Pressespocket書號:2259002110發行時間:1962年
地區:法國
語言:法文
圖書背景
克勞德·李維史陀(ClaudeLévi-Strauss,法語讀音:[klodlevistʁos];1908年11月28日-2009年11月1日)是著名的法國人類學家,他所建構的結構主義與神話學不但深深影響人類學,對社會學、哲學、語言學等學科也有深遠的作用。
李維史陀生於比利時的布魯塞爾,成長於法國巴黎,生活在巴黎十六區(XVIearrondissement)中以藝術家尼古拉·普桑為名的一條街道;普桑是他後來景仰的藝術家,他也撰寫過關於普桑的文章。李維史陀的父親也是一位畫家,李維史陀之所以出生於布魯塞爾,是因為他的父親簽約前往當地從事畫作。
李維史陀在巴黎的索邦大學研習法律與哲學,後來沒有繼續攻讀法律,而在1931年取得哲學教師資格。1935年,在從事幾年的中學教學工作後,他在最後一刻獲準參加一支法國文化派遣團前往巴西,擔任巴西聖保羅大學的訪問教授。
在1935年到1939年間,李維史陀生活在巴西。這段期間,他進行了首度的民族誌田野工作,在幾次短暫的研究考察行程中,進入了馬托格羅索州與亞馬遜雨林。他首先研究巴西印地安人的Guaycuru人Bororo人。在1938年,他從事第二度的、長達一年的探險,研究Nambikwara人與Tupi-Kawahib人的社會。這次經驗鞏固他成為一位人類學家的專業身分。艾德蒙·李區提到,依據李維史陀在《憂鬱的熱帶》(TristesTropiques)一書的自述,他無法在同一地點停留超過幾個星期,而且也無法使用當地語言,與任何一位當地報導人輕鬆對話。法國著名的龔古爾文學獎的評審團表示,他們很遺憾《憂鬱的熱帶》一書不是小說,因 而他們不能頒獎給李維史陀。
1962年,李維史陀出版了許多人認為他的最重要作品LaPenséeSauvage。這個標題是一個雙關語,但在英文是無法翻譯的;這本書的英文書名是TheSavageMind,中文譯名即來自英文書名:《原始人的心智》。但這個標題無法掌握到「原始」以外的含義。法文的pensée同時意指「思想」與「三色堇」,而sauvage同時意指「野蠻」與「原初」。這本書關注的是原初的思想模式,也就是我們全都使用的思想模式。(李維史陀建議的英文標題是PansiesforThought,《哈姆雷特》之中的角色奧菲莉婭的一場演說)。如今,法文版的封面保留著一朵花。
這本書的前半段鋪陳李維史陀的文化理論,而後半段則將這個理論敘述擴充到一個歷史與社會變遷理論。本書的這個部分使得李維史陀陷入與薩特對人類自由本質的激烈辯論。一方面,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使他堅定一個立場,人類基本上是隨自己喜歡而行動的。另一方面,薩特也是一個左派份子,信守於一個概念,個人受到強加於他們身上的強大意識形態所約束。李維史陀提出他的結構主義施為者的概念,以反對薩特。這場在結構主義和存在主義之間的論辯,後來激發了年輕一輩的作者,如皮埃爾·布爾迪厄(PierreBourdieu)。
內容截圖
世界經典哲學類書籍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確立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內容的社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