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歷史與階級意識》是匈牙利大思想家盧卡奇(1885-1971)的所有哲學著作中影響最大、引起爭論最多,也許也是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歷代與階級意識》是一部多層次的哲學著作,或者說政治哲學著作。整部著作貫穿了必須恢復被第二國際的領袖們所遺忘和歪曲了的馬克思主義的真正哲學意義的思想。盧卡奇在其中深刻地論述了他對有關馬克思主義及其辯證法本質一系列極其重要的哲學問題的理解,提出了他對歷史及其主體以及物化問題的解釋,闡明了無產階段及其階級意識的歷史作用。
盧卡奇在《歷史與階級意識》中提出的歷史概念,是他用來改造舊唯物主義的自然本體論、克服黑格爾作為實體和主體的“絕對觀念”的唯心論的中心概念。
編輯推薦
盧卡奇在《歷史與階級意識:關於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研究》中提出的歷史概念,是他用來改造舊唯物主義的自然本體論、克服黑格爾作為實體和主體的"絕對觀念"的唯心論的中心概念。譯者推薦
《歷史與階級意識》是匈牙利大思想家盧卡奇(1885-1971)的所有哲學著作中影響最大、引起爭論最多,也許也是最重要的著作之一。盧卡奇誕生在布達佩斯一個大銀行家的家庭里。他的世界觀是在本世紀第一個十年里初步形成的,而這是一個思想極其混亂、舊的價值觀念淪喪殆盡,新的價值觀念尚在痛苦求索中的時期。青年盧卡奇受到當時各種資產階級哲學流派的影響,其中既有新黑格爾主義、新康德主義,也有西美爾的文化哲學、麥克斯·韋伯的社會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幾年中,盧卡奇越來越傾向於把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看成是毀滅文化的異化社會,要完全予以否定,與之徹底決裂,然而他絲毫看不到現實的出路。這是一種對世界抱有純粹空想觀念的浪漫的反資本主義情緒。戰爭爆發後,盧卡奇從德國回到匈牙利,開始參加反戰運動。現實促使他去探尋一種能有助於改變世界的哲學。他的目光轉向了黑格爾和馬克思。盧卡奇在中學時代就接觸過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現在又開始對他們的著作進行細緻的鑽研。不過,這時在他的思想中黑格爾還占有特殊的地位,他是通過黑格爾的三稜鏡來了解馬克思的。精彩書摘
儘管相互之間不同的各點上都是人對自然的闡明,而且既是對他周圍的自然的闡明,也是對他在自己本身上所發現的自然的闡明。不過,對這種區別也不能作機械的理解。自然是一個社會的範疇。這就是說,在社會發展的一定階段上什麼被看作是自然,這種自然同人的關係是怎樣的,而且人對自然的闡明又是以何種形式進行的,因此自然按照形式和內容、範圍和對象性應意味著什麼,這一切始終都是受社會制約的。由此產生的結果,一方面是,在一定的社會形式中對自然的直接闡明是否完全可能的問題只能從歷史唯物主義方面來回答,因為這樣一種聯繫的客觀可能性依賴於“社會的經濟結構”。但是另一方面,如果說這些聯繫已以這種受社會制約的形式存在著,那么它們也是根據內在的規律性發生作用的,而且比“客觀精神”的各種形態要大得多地獨立於它們從中(必然)產生出來的社會生活基礎。當然,即使這些聯繫也常常在作為其存在原因的那種社會基礎消失以後會保存很3長時間。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它們總是作為必須強行加以清除的發展障礙保存下來,或者以功能變化的形式依附在新的經濟關係上(對於這兩種情況,法律的發展提供了許多例子)。然而,這些形態的保存——而且這種保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黑格爾的術語是正確的——卻能夠保持對有價值的東西、還一直有現實意義的東西、甚至是典範性的東西的強調。這就是說,起源和效果的關係在這裡比在客觀精神的形態那裡錯綜複雜得多。馬克思明確認識了這個問題,他這樣說道:“但是,困難不在於理解希臘藝術和史詩同一定社會發展形式結合在一起。世界經典哲學類書籍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確立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內容的社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