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範疇篇》里,亞里士多德首先使用了範疇這個術語的,他規定出十個範疇,作為基本概念,它們是:實體、數量、關係、性質、活動、遭受、姿態、時間、地點、狀態。他認為最重要的是前面四個範疇,特別是性質,尤為重要。
規定明確而清晰的範疇是為了判斷,判斷是為了在最後得出結論,這個過程就是推論,亞里士多德首創了三段論法,即大前提,小前提,結論。
在《解釋篇》里他分析和明確闡述名詞、動詞和句子的性質。我們可以在這裡獲得一定的啟發,那就是注意到了事物的常態。
基本資料

叢書名:《範疇篇》
ISBN:9787542633613
作者:(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2011-1-1
版次:1版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定價:¥12.00
世界經典哲學類書籍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確立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內容的社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