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出版信息
作者::(德)H李凱爾特著,凃紀亮譯,杜任之校
譯者:凃紀亮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年:1986-03-01
頁數:129
定價:10
裝幀:平裝
叢書: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哲學
ISBN:9787100011037
內容簡介
《文化科學與自然科學》是德國新康德主義弗萊堡學派哲學家李凱爾特的歷史哲學著作之一。1898年,李凱爾特在弗萊堡“文化科學協會”作了有關歷史哲學問題的講演,講演稿作為報告發表,成為此書。全書分為十四章,討論了歷史哲學中的重要的問題。其基本思想如下。
一、《文化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基本內容之一是討論學科的劃分問題,具體地說,就是討論了自然科學與歷史的文化科學的關係問題。李凱爾特認為,既可以從質料的觀點看不同學科的劃分,也可以從形式的觀點看不同學科的劃分。
二、從價值哲學出發,李凱爾特認為價值也是歷史哲學的基本範疇。歷史與價值有著密切的聯繫,價值是歷史學家挑選材料時的標準。什麼是“有意義的”、“本質的”和“重要的”?什麼是“無意義的”“非本質的材料”?這要看它們與價值有沒有聯繫,以及聯繫的如何。李凱爾特把這稱為“價值聯繫原則”。不過,他把價值同評價區別開來,認為歷史學重視的是價值,而不對歷史事件作肯定的或否定的評價。價值是就對象本身的性質而言,評價則表現歷史的傾向和態度。
作者簡介
李凱爾特(Rickert.Heinrich)1863年5月25日生於但澤(今波蘭格旦斯克),1888年在斯特拉斯堡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1891年成為弗賴堡大學的講師,1896年升任教授。李凱爾特是新康德主義弗賴堡學派後期最主要的代表。弗賴堡學派形成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因以弗賴堡大學為活動中心而得名。弗賴堡學派的創始人是文德爾班,他提出的價值哲學以及與之相關的自然科學和歷史科學對立的觀點為該學派的思想奠定了理論基礎。李凱爾特是文德爾班的學生,李凱爾特繼承了文德爾班的基本觀點,進一步作了較具體的論述,並大大加以發展,使新康德主義歷史哲學理論達到其完成形態。
目錄
第二版序言
第四版和第五版序言
一、課題
二、歷史狀況
三、基本對立
四、自然和文化
五、概念和現實
六、自然科學方法
七、自然和歷史
八、歷史學和心理學
九、歷史學和藝術
十、歷史的文化科學
十一、中間領域
十二、數量的個性
十三、與價值無關的個別性
世界經典哲學類書籍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確立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內容的社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