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人類知識起源論》——“把一切與理解力有關的東西全都歸之於一條唯一的原理的著作”。他的目的在於對形上學進行一種革新,以一種建築在觀察、經驗以及套用專門適合於數學和物理的方法,即分析的方法之上的人類精神的研究,來代替一門建築在實體的觀念和抽象的觀念之上的第一原理的科學。它的研究對象並非我們無從捉摸的心靈的本性,而是心靈在其與肉體的結合體中所產生的那些實際的活動。在《起源論》一書中,孔狄亞克受了豐德奈爾的啟發,偏離了洛克的觀點,走到了百科全書派的前面。這部書從一定的意義上來說是有關人類知識的一種學說,這種學說的原理在他以後的一些論著中被再次採用並加以發展了.文章節選
第一卷論我們知識的材料,特別是論心靈的活動
第一篇
第一章論我們知識的材料,兼論心靈和肉體的區別
1無論我們上升,比方說,直上九霄雲外,或者下降,墜入萬丈深淵,我們都絕不能脫出自身之外;而我們所能覺察的,也永遠只能是我們自己的思想。不管我們的知識是什麼樣的,只要我們願意追溯這些知識的起源,我們最終總能達到一個最初的、簡單的思想,這個思想就是第二個思想的對象,而這第二個思想又是第三個思想的對象,依次類推。如果我們想要認識我們對事物所具有的觀念,那么,必須闡明的就是上述的思想順序。
2 要問我們思想的本性是什麼,那是徒然的。只需對自身作一次反省,就足以使人信服,我們對從事這種研究是束手無策的。我們可以感覺到我們的思想,我們可以把思想和一切非思想的東西區分得經緯分明,我們甚至也能把我們所有的思想一個個彼此區分開來,這就足夠了。從這一點出發我們就從一件認識得一清二楚的事情上邁開了步子,這件事情絕不會把我們引入任何錯誤。
3 不妨來考察一下一個人在他剛出生時的情況:他的心靈首先感受著不同的感覺,比如光亮,顏色、疼痛、快樂、運動、靜止。這些就是他最初級的思想。
4 我們接著再來看看他開始對各種感覺在他身上所引起的東西進行反省那些時候的情況吧,我們會看到,他對心靈各種不同活動形成了一些觀念,比如知覺、想像,這些就是他的第二級思想。
這樣,根據外界的客體對我們所起作用,我們就能通過各種感官接受著各種不同的觀念,而且,根據對感覺在我們的心靈中所引起的活動進行反省,我們就獲得了一切我們不能取自外界事物的觀念。
世界經典哲學類書籍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確立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內容的社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