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原出版社:DieAnalyseDerEmpfindungen作者:(奧)馬赫
譯者:洪謙梁志學等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ISBN:7100018064
上架時間:2006-6-15
出版日期:1997年2月
開本:32
頁碼:308
版次:1-4
所屬分類:經濟管理>經濟/經濟學
編輯推薦
我館歷來重視譯世界各國學術名著。從五十年代起,更致力於翻譯出版馬克思主義誕生以前的古典學術著作,同時適當介紹當代具有定評的各派代表作品。我們確信只有用人類創造的全部知識財富來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夠建成現代社會主義社會。這些書籍所蘊藏的思想財富和學術價值為學人所熟知,毋需贅述。這些譯本過去以單行本印行,難見系統,彙編為叢書,才能相得益彰,蔚為大觀,既便於研讀考,又利於文化積累。內容簡介
本書概括性和補充性的陳述,對於作者的觀點或許是某種更為有益的闡明,作者常常被旨進感覺的分析這個領域裡去,同時深信全部科學的基礎、特別是物理學的基礎,須等待著生物學、尤其是感覺的分析作進一步的重要闡明。作者推薦
大約在一九七三年,北京大學哲學系安排了唐鉞先生、宗白華先生和我三人共同選譯馬赫的《感覺的分析》中與列寧《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一書有關的部分,作為學習參考之用,一九七五年出版的《感覺的分析》節譯本就是這樣產生的。十年動亂之後,我多次接到讀者來信,要求我們把全書譯出,同時,這件事也得到了商務印書館編輯部的關注。於是,我終於克服了重重顧慮,著手組織了《感覺的分析》一書的全部翻譯工作。經過幾年時間,這本書終於和讀者見面了。
這個譯本雖然以原先的節譯本為基礎,但是,節譯的部分在全譯本中又重新作了一些修改。全書譯校的情況是:
唐鉞——第一章,導言:反形上學;第四章,感官研究的主要觀點;第九章,從生物學目的論的觀點考察空間;第十四章,前面的研究對於物理學觀點的影響。洪謙——六版的序言:第二章,論成見;第三章,我和阿芬那留斯以及其他科學家的關係;第五章,物理學和生物學·因果性和目的論;第十五章,本書陳述的見解被接受的情況。梁志學——第六章,眼睛的空間感覺;第七章,對空間感覺的進一步研究;第八章,意志;第十章,各個視覺相互之間以及它們與其它心理要素之間的關係;第十一章,感覺、記憶和聯想;第十二章,時間感覺;第十三章,聲音感覺。
這本書的序言,以及第一、二、三、四、五、九、十四、十五各章是由梁志學同志校閱的。其餘的第六、七、八、十、十一、十二、十三章是由我審閱的。
唐鉞先生的譯文以英文譯本為基礎,參照德文原文譯成。我的譯文依據的是德文原文。梁志學同志的譯文也是從德文原文譯出的。譯文中如有不妥之處,請指正。
節譯本譯成之後,唐鉞先生和我曾根據翻譯時對《感覺的分析》一書的理解,寫了一個較詳細的譯者前言;但是,當時的北大哲學系鑒於我們寫的前言不合“四人幫”所謂的“黨性”原則,著人將其加以修改。現在,經過反覆考慮,我們認為,這樣的“黨性”原則並無是處,於是新譯本中就去掉了節譯本的前言部分。現在本應另寫一篇譯序,但身體不好,力已不濟,謹向讀者表示歉意。
節譯本之能完成,首先要歸功於唐鉞先生,另外,宗白華先生也出過一些力。至於全譯本之能出版,則應歸功於梁志學同志,他為此付出了最大的辛勞。胡文耕同志在全譯本的組織方面也做了許多工作。
趁此機會,我對唐鉞先生這位一直全心全意地獻身學術研究的卓越學者表示敬意。此外,商務印書館的高崧同志和武維琴同志在出版方面也給了許多幫助,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洪謙 一九八四年九月十三日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
第六版推薦
我希望公正的讀者們對於有些作者對本書所作的過分熱心的批評,不要感到驚奇。這本書代表的世界觀,是每個人、特別是每個自然科學家經常見到的,是普遍而自然的。本書正在努力給這樣的世界觀奠定最簡單和最可靠的理論基礎。如果第一章不能說明這一點,我希望第十四章、第十五章以及新增加的附錄會達到這個目的。新增加的附錄有一部分涉及其他作者修訂或擴充了的專門研究。我對於他們向我提供這方面的珍貴報導,表示非常的感謝。如果將來再一次在感官生理學領域內進行實驗,我期望布爾邁斯特(L.Burmester)教授(慕尼黑)和希爾布蘭德(F.Hillebrand)博士(因斯布魯克)能給我以親切的幫助,會特別推動我的工作前進。庖利(R,Pauli)博士的論文《論光刺激的時間秩序的判定》,我讀到太晚,因此沒有來得及在這本書內把它作為參考文獻。維也納,1911年5月 馬赫
世界經典哲學類書籍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確立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內容的社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