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圖注八十一難經》為醫經著作。八卷(又有四卷本,內容同)。明·張世賢注。刊於1510年。張氏鑒於《難經》一書文義隱奧,以前各代學者而前代注本中,除詮解文義外,附圖解較少。故重新為之增繪圖表,使每難一圖,以幫助讀者理解原文蘊義。為全圖注釋《難經》較早的一種,且注文較通俗;刊本又多與張氏注釋的《圖注叔和脈訣》合刊(稱《圖注難經脈訣》),故流傳較廣,影響較大。後世書商曾改稱《圖注八十一難經辨真》刊行。現有多種明刻本、二十種清刻本、上海中醫書局鉛印本等。[1]
內容
張世賢鑒於《難經》一書文義隱奧,讀者不易理解,因此為之繪製圖表,使每一問難均附一圖,撰成《圖注八十一難經》刊於公元1510年。《圖注八十一難經》 |
《難經》問世以來,注釋者不下數十家。一般大多以詮解文義為主,間有繪圖,也多限於個別幾幀。而最早全圖注釋《難經》者,當數明代著名醫學家張世賢。
張世賢鑒於《難經》一書文義隱奧,讀者不易理解,因此為之繪製圖表,使每一問難均附一圖,撰成《圖注八十一難經》(8卷)刊於公元1510年。書中雖有些圖有牽強附會之處,然此為全圖注釋《難經》的最早著作。書中文字通俗,圖表清楚,使讀者一目了然,對於人們理解《難經》原文有很大的幫助。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九)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