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又名《原機啟微》。二卷。元·倪維德撰,明·薛己校注。初刊於1370年。卷上論眼病病因及治則共18論;卷下論眼病制方之法,詳述君臣佐使和正反逆從等配伍原則。所附46方,皆載炮製方法、方義及適應病症,此書按病因病機來分析眼病,將眼病分為淫熱、風熱、七情五賊、血凝、氣散、熱積之血等18類,又與人體功能及外部環境聯繫起來,審因論證,立法處方,十分詳備。薛己將此書收入《薛氏醫案》時,將其本人之見聞和經驗;另撰附錄1卷,包括11論,附方39首。最後又“附東垣諸先生治法”,載方39首。對小兒眼病述之頗詳。現存明、清刻本,1921年大成書局石印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作者簡介
元、明間醫學家(1303-1377年),字仲賢。祖籍大梁(今河南開封),後遷徙吳縣(今屬江蘇)。家世以醫聞名,少時學儒,後承其家業,究心於醫。認為“醫為儒者之一事。”主張醫者當通習傷寒、內傷、婦女、小兒治法,應於各科兼精。因惟嘆獨缺治眼一書,遂編《原機啟微》兩卷(1370年)為今存較早之眼科專著。書中述及眼病機理及治則共九論,又論方劑配伍(附方四十餘首)及藥物炮炙。晚年在敕山建別墅居住,自號敕山老人。古代中醫基本典籍(九)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