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內科學》

《中醫內科學》

《中醫內科學》是以中醫理論闡述內科疾病的病因病機、證候特徵、辨證論治及預防、康復、調攝規律的一門臨床學科。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中醫內科學》《中醫內科學》

《中醫內科學》是以“十一五”國家級、新世紀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中醫內科學》為藍本,以《中醫內科學》教學大綱為依據,結合作者多年的教學、命題及閱卷經驗編寫而成。全書共有模擬試卷十二套,每套試卷均包括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等內容。
《中醫內科學》適合中醫、中藥、中西醫結合、針灸、推拿、骨傷專業本、專科學生使用,也可作為執業中醫師、中藥師、中西醫結合醫師資格考試、專升本以及研究生升學考試參考。

作品概述

《中醫內科學》《中醫內科學》

作者:齊元富
出版社:同濟大學出版社
書號:9787560836614
出版日期:2007年9月
開本:16
頁碼:147
版次:1-1
所屬分類:醫學>臨床醫學>外科學教材>研究生/本科/專科教材>醫學>中醫

作者介紹

《中醫內科學》《中醫內科學》
齊元富,男,主任醫師,工作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血液腫瘤病內科,擅長將扶正培本、健脾理氣治法與化療、介入治療有機地結合起來用於臨床。對血瘀與腫瘤的關係及活血化瘀治療腫瘤。

1992年7月畢業於上海中醫藥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畢業後一直從事惡性腫瘤與血液病的臨床工作,曾赴日本研修腫瘤的介入治療。現任血液腫瘤內科主任。1999年曾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個人榮譽稱號。社會兼職有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分會常務委員、中國癌症基金會傳統醫學委員會委員、山東省醫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山東省抗癌協會中西醫結合專業委員會委員。2003年通過考試進入衛生部組織實施的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項目”入選人工程。

主治疾病擅長運用中醫及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各種惡性腫瘤,如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大腸癌、乳腺癌、泌尿系腫瘤、神經系統腫瘤、頭頸部腫瘤、軟組織腫瘤、骨腫瘤及婦科腫瘤等。對各種貧血性疾病、血液系統的惡性腫瘤及出血性疾病亦有豐富的經驗。

學術優勢、特長與創新:長期從事腫瘤與血液病的研究工作,積累了較多的臨床經驗。在惡性腫瘤的治療上,重視邪實與正虛病機的存在,擅長將扶正培本、健脾理氣治法與化療、介入治療有機地結合起來用於臨床。對血瘀與腫瘤的關係及活血化瘀治療腫瘤有較細緻地研究,認為後者有可能在腫瘤的化療增效、抗轉移、止痛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強調在腫瘤的治療上,中醫、西醫各有所長,不能執其一而廢其它,二者應緊密結合,把握時機,尋找突破點,各自出擊,取長補短,以爭取治癒腫瘤或盡最大可能的提高生命質量,減少痛苦,延長存活期。近年來,通過開展對腫瘤標誌物的分析研究,對腫瘤的早期診斷、早期復發及治療療效的判定獲得了更多的認識和經驗積累,從而對臨床工作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主要科研成果:目前承擔省級課題四項,參與國家級十五攻關課題一項。獲省級科研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

研究方向

《中醫內科學》《中醫內科學》

《中醫內科學》是以中醫理論闡述內科疾病的病因病機、證候特徵、辨證論治及預防、康復、調攝規律的一門臨床學科。

中醫內科學既是一門臨床學科,又是學習和研究中醫其它臨床學科的基礎,為中醫學的一門主幹學科,具有非常重要的學科地位。

中醫內科古稱“疾醫”、“雜醫”、“大方脈”,即中醫內科學研究的範圍很廣,傳統將其研究的疾病分為外感病和內傷病兩大類。一般說來,外感病主要指《傷寒論》及《溫病學》所說的傷寒、溫病等熱性病,它們主要由外感風寒暑濕燥火六淫及疫癘之氣所致,其辨證論治是以六經、衛氣營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論為指導。內傷病主要指《金匱要略》及後世內科專著所述的臟腑經絡病、氣血津液病等雜病,它們主要由七情、飲食、勞倦等內傷因素所致,其辨證論治是以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理論為指導。隨著時代的前進,學術的發展,學科的分化,原來屬於中醫內科學範疇的外感病如傷寒、溫病等熱性病已另設專科。內科的部分急症則編入《中醫急診學》。本版自考教材所討論的內容主要是內傷雜病和部分外感病。即以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疾病為主要研究和闡明的對象,按其體系分為肺病證、心腦病證、脾胃病證、肝膽病證、腎膀胱病證、氣血津液病證、經絡肢體病證和癌症,時行雜感列為外感病證。研究和闡明的內容包括每一體系疾病共同的主要證候及特徵、病因病機、治療要點;每一病證的基本概念、認識沿革、本病證與西醫疾病的關係、病證的證候特徵、病因病機、診斷及鑑別診斷、辨證論治規律及方法、病證的轉歸預後、預防與調攝規律及方法等內容。

論述來源

《中醫內科學》《中醫內科學》
明代,薛己的《內科摘要》是首先用“內科”命名的著作,王綸在《明醫雜著》中指出:外感法仲景,內傷法東垣,熱病用完素,雜病用丹溪。反映當時內科的學術理論已成體系。明清時期,內科的重要著作有《醫學綱目》,《雜病證治準繩》,《症因脈治》,《醫宗必讀》,《張氏醫通》,《雜病源流犀燭》,《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諸疾》,《醫宗金鑒,雜病心法》,《臨證指南醫案》等,這些著作作為中醫內科學已初具規模,它們在體例上將疾病分門別類,在內容上多數含有疾病的概念、病因病機、辨證論治、治療方藥和醫案等。

明清時期,雜病和外感病的理論有很大的發展。雜病方面,《景岳全書,雜證謨》主張“人體虛多實少”,慎用寒涼攻伐;趙獻可強調命門之火;葉天土有“久病人絡”之論。這一時期的專病論著明顯增多,如《慎柔五書》《理虛元鑒》《瘧論疏》《血證論》《中風論》等,對中醫內科學的形成均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尤其溫病學家的成就,如葉天士的《外感溫熱篇》首創衛氣營血辨證,成為後世診治溫病的準繩;薛生白的《濕熱病篇》對濕熱病證的發揮,充實了溫病學說的內容;吳鞠通的《溫病條辨》提出三焦辨證,完善了內科熱病學術體系。

這一時期,理論上已不限於一家之言,而是博採歷代眾家之長,結合自己的經驗加以發揮,創造性地建立並完善了熱病和雜病的證治體系,使中醫內科學術理論更臻成熟與完備。

綜上所述,中醫內科學是隨著歷史的進程和醫學實踐的發展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它也必將在新的歷史時期得到更大的發展。

圖書套用

《中醫內科學》《中醫內科學》
按照高等教育中醫專業總的培養目標和要求,對中醫內科學的學習要求是,熟練掌握本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即通過中醫內科學的學習後,能掌握中醫內科疾病的病因學、發病學、治療學的基本理論及常見疾病的病因病理、證候特徵、辨證論治等基本知識。具有獨立思考和獨立進行臨床工作的能力,能獨立診斷、辨證和處理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熟悉危急重證和疑難病證的一般處理原則和搶救原則;具有自學和開展科學研究的能力,為以後廣闊的臨床實踐和臨床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中醫內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臨床學科,最好的學習方法是理論聯繫實際。理論是實踐的指導,在理論學習階段,要緊密聯繫中醫基礎、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等前期基礎學科的理論,弄清每一疾病的病因、病機,掌握其證候特徵、診斷依據和辨證論治,理論學習時如能與該疾病病人的臨床實際相聯繫則會收形象生動、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實踐是理論的基礎和檢驗標準。實踐學習是通過觀看、動手協助、老師指導下獨立操作等步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掌握臨床思維和獨立處理疾病的能力。在實踐學習階段,重點學習如何收集臨床資料,對資料的分析判斷,從而確定診斷,據證立法、處方、用藥的思維過程和動手能力。實踐學習時要自覺運用所學的中醫內科學理論為指導,去分析、判斷和解決每一疾病的實際問題,同時要對所學的理論進行檢驗。經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的循環往復,從而不斷充實和提高中醫內科學的理論水平和處理中醫內科疾病的實際工作能力。

總之,要求自考學員通過中醫內科學總論的學習,了解《中醫內科學》的定義性質和研究範圍,了解中醫內科學的發展簡史和學習要求與方法,熟悉中醫內科疾病發病學要點,掌握中醫內科疾病症狀學要點和治療學要點。通過各論的學習,了解各系統(章)所屬病證的歷史沿革,所屬病證與西醫學相關疾病的關係,熟悉其臨床表現及病因病機理論,掌握各病證的定義、診斷、鑑別診斷、辨證論治等知識和技能。

內容提要

《中醫內科學》《中醫內科學》
中醫內科疾病發病學要點
發病學是研究疾病發生的原因、條件及其發病規律的一門學科。

中醫理論認為,機體與外部環境之間,機體各組織結構之間,機體內部各種功能活動之間,都處於和諧、協調、“陰陽勻平”的平衡狀態,如果由於各種內外因素的作用,這種平衡狀態受到破壞,機體不能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則發生疾病。內科疾病發生與否以及發生的形式等,取決於正氣與邪氣盛衰以及邪正相互作用的結果。即正能勝邪,病邪難以侵人,機體的陰陽平衡得以保持,則不發病,若病一般也很輕淺,易於康復,此即《素問遺篇·刺法論》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乾”;正不勝邪,邪氣乘虛而人,機體的陰陽平衡遭到破壞,疾病發生,此即《素問,評熱病論》所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若邪氣較盛,正氣較弱,則發病較重。

疾病的發生形式、輕重緩急、病證屬性、演變轉歸等,往往也受到下列因素的影響或制約。
中醫內科疾病症狀學要點
症狀是疾病和/或證候的臨床表現,是組成疾病和/或證候的臨床要素,要進行辨證識病,必須從症狀人手進行分析判斷。內科疾病症狀學是研究和描述症狀的基本病機,症狀的臨床特徵所反應的病機差異性和與相關症狀、體徵、舌脈組合出現時所反應的病機,從而為中醫內科臨床辨證診病提供依據的一門學科。
中醫內科疾病治療學要點
治療學是研究疾病的治療原則、治療方法和手段的一門實用學科。治療原則是在中醫基本理論和辨證論治精神指導下制定的,對疾病治療的立法、選方、用等具有指導意義的法則。治療方法則從屬於治療原則,包括在治療原則指導下制定的對某一疾病的治療大法和對某一證候的具體治法。前者如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法,後者如清熱化濕、理氣止痛、辛涼解表、益氣活血等法。治療手段則指與治療有關的藥物、給藥途徑及其治療器具等。

相關詞條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十三)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針灸大成》
《針灸甲乙經》
《針灸學》
《證治準繩》
《知醫必辨》
《中西匯通醫書五種》
《中藥學》
《中醫婦科學》
《中醫內科學》
《中醫外科學》
《中醫眼科學》
《中醫診斷學》
《肘後備急方》
《症因脈治》
《諸病源候論》
《中風論》
《證治合參》
《折獄龜鑑》
《重樓玉鑰》
《周氏醫學叢書》
《增廣和劑局方用藥總論》
《珍本醫書集成》
《子午流注針經》
《針經指南》
《中國針灸學》
《中西匯通醫經精義》
《珍珠囊藥性賦》
《診家樞要》
《中醫方劑學》
《診家正眼》
《診家直訣》
《診宗三昧》
《正骨心法要旨》
《正體類要》
《針灸聚英》
《重慶堂隨筆》
《章太炎醫論》
《針灸易學》
《針灸資生經》
《註解傷寒論》
《治百病方》
《遵生八箋》
《針經摘英錄》
《中西匯參醫學圖說》
《張畹香醫案》
《張卿子傷寒論》
《中西醫粹》
《證治匯補》
《中藥研究文獻摘要》
《證治心傳》
《瘴瘧指南》
《鄭彤園醫書四種》
《中醫舌診》
《症方發明》
《中醫學》
《折肱漫錄》
《症治要言》
《仲景存真集》
《仲景三十六種脈法圖》
《針灸素難要旨》
《針灸問對》
《治痘圖方》
《治驗回憶錄》
《質問本草》
《質疑錄》
《張氏醫通》
《中國醫籍考》
《中國中藥成藥處方集》
《中西匯參銅人圖說》
《證治百問》
《增訂本草附方》
《針灸擇日編集》
《針灸指南》
《中藥炮製經驗集成》
《中藥炮炙經驗介紹》
《證治要訣》
《證治要訣類方》
《中藥藥理學》
《中醫兒科臨床手冊》
《中醫兒科學綱要》
《中醫方劑臨床手冊》
《臟腑性鑒》
《增刪喉科心法》
《摘星樓治痘全書》
《針灸經穴圖考》
《中醫外科臨床手冊》
《中醫外科臨證手冊》
《診家索隱》
《中醫外科診療學》
《張千里醫案》
《中醫學概論》
《中醫學基礎》
《直魯古脈訣》
《臟腑證治圖說人鏡經》
《種痘新書》
《診脈三十二辨》
《診余集》
《重廣英公本草》
《診余舉隅錄》
《浙江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急本草》
《中草藥有效成分的研究》
《周氏醫學叢書脈學四種》
《周易參同契》
《針灸薪傳集》
《肘後偶鈔》
《正骨學》
《諸證提綱》
《竹林寺女科秘書》
《竹林寺三禪師女科三種》
《中國醫學入門叢書》
《撰集傷寒世驗精法》
《中國醫學源流論》
《子儀本草經》
《鄒氏純懿廬集》
《尊生導養編》
《針方六集》
《診病奇侅》
《芷園臆草存案》
《張仲景五臟論》
《治疔匯要》
《針灸逢源》
《中醫診斷學講義》
《中藥材手冊》
《種杏仙方》
《針灸集成》
《仲景全書》
《中藥炮製學》
《仲景傷寒論疏鈔鎞》
《重古三何醫案》
《針灸學簡編》
《針經節要》
《證治針經》
《增輯傷寒類方》
《周禮醫官詳說》
《中藥志》
《中國傷科學》
《中國藥用植物圖鑑》
《張氏溫暑醫旨》
《中國醫學大成》
《中國醫學人名志》
《中醫喉科學》
《竹林寺女科》
《中醫臨床新編》
《中醫內科簡編》
《助道方服藥須知》
《針灸全生》
《針灸纂要》
《中醫生理學之研究》
《中國醫學約編十種》
《針灸四書》
《中國製藥學》
《針灸傳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