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

《中藥學》

《中藥學》是黃兆勝編寫,2007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醫藥學類書籍。講述中藥學的發展概況、中藥的產地與採集、中藥的炮製、中藥的性能及中藥的套用。

基本信息

圖書概述

《中藥學》《中藥學》
作者:黃兆勝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書號:9787117048606
出版日期:2007年4月
開本:16開
頁碼:564
版次:1-12
所屬分類:醫學>藥學>中藥教材>研究生/本科/專科教材>醫學>中醫

圖書簡介

《中藥學》《中藥學》
《中藥學》是闡述、研究中藥基本理論與臨床套用的一門學科,是中醫藥各專業的基礎學科之一。《中藥學》以全國中醫院校規劃教材《中藥學》(第六版)為基礎,以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院校規劃教材有關內容為補充,根據中藥學基本內容及《中藥學》教學大綱的要求,採取突出重點藥物(掌握類藥物)、照顧一般藥物(熟悉、了解灰藥物)、兼顧處學薌(參考藥物)的編寫方法,並與教材章節順序完全一致,提綱挈領地闡述了每一章節的“大綱要求”、“重點及難點”。

通過“內容精講”指出了各章節需要重點掌握的內容,如章節概述及常用藥物的性能特點、功能主治等方面都在本部分被簡明突出地闡述出來。又通過“典型例題分析”的形式教會學習者如何正確理解題意,寫出正確答案。另外,本收以“結合練習”的形式在每一章中設名詞解釋、填空題、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簡答題及論述題,總計6種題型。其中單項選擇題為最佳選擇題,要求從5個備選答案中選出1個最正確的答案。多項選擇題,要求從5個備選取答案中選出2-5個正確答案。每章後又編有“參考答案”,是對“綜合練習”中所有試題的解答。“綜合練習”覆蓋了教學大綱要求的全部中藥學基本內容,又適當突出了重點章節,加大了重點內容的覆蓋密度

圖書特點

《中藥學》《中藥學》
《中藥學》是中醫學的專業基礎課,是闡述中藥學的基本理論和技能的一門學科。學習並掌握好中藥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將為學好中醫專業以及其他專業課打下堅實基礎。
《中藥學》分總論、各論、附錄三部分。總論部分系統介紹中藥學的基本理論:包括中藥學的發展概況、中藥的產地與採集、中藥的炮製、中藥的性能及中藥的套用。各論共收載全國各地區常用中藥462種(其中重點藥120種,一般藥140種,參考藥153種,附藥49種),按主要功效分列二十一章介紹。每章先列概說,介紹該章藥物的概念、藥性特點、功效、適應範圍、分類、配伍原則、使用注意等內容。每味從來源、性味歸經、功效、臨床套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備述等項論述。附錄包括教學大綱和參考文獻。
《中藥學》有以下特點:
1.按教學大綱重點、熟悉、了解三層次目標,重點內容寫深寫透,熟悉內容次要詳寫,了解內容略寫。如大綱要求掌握的重點藥在臨床運用之末增加了該藥的性能特點。備述部分,重點藥包括古代文獻、現代藥理作用二部分;一般藥僅有現代藥理作用;參考藥則無備述內容。如此則層次分明,重點突出,詳略得當。使之更符合高職高專層次學生學習,又利於緩解專科教學學時較緊之難處。
2.每味藥物名不均標註拼音,以便糾正因地方口音而致藥名讀音混亂的現象。
3.藥物名及其拉丁文、拼音、劑量均以200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為準。
4.每章後均設複習思考題,便於學生複習。

作者介紹

《中藥學》《中藥學》
黃兆勝,現任院長,男,53歲,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級重點學科中藥學(中藥製藥)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第三屆全國理事、中國藥學會第二十一屆全國理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中藥學科組成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中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食品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保健(功能)食品學會會長及廣東省中醫藥科技專家委員會中藥學科組成員。1996年—2002年任中藥學院院長,2003年—2005年任職業技術學院院長,2006年任護理學院院長。
曾留學日本多年,長期從事中藥的教學、科研和中醫臨床醫療工作,在中藥延緩衰老、抗脂肪肝、抗肝纖維化及中藥新藥開發研究等方面取得顯著業績,並在中醫養生保健、藥膳食療方面有深入研究。主持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先後在國內外醫藥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其中多篇被IM、AA、SCI等國際學術刊物所收載,參加編寫學術專著18部,主編全國中醫藥院校21世紀課程教材《中藥學》,並獲得“2005年全國高等學校醫藥優秀教材二等獎”。

內容提要

《中藥學》《中藥學》
《中藥學》的目的,在於掌握這門學科的知識後,以便在臨床治病時很好地套用,讓中草藥充分發揮它們應有的功效,及時解決病員的疾苦、幫助他們早日,恢復健康,重新走上工作崗位從事生產勞動。套用中草藥,除了必須掌握每一藥物的性能以外,對於它的配伍、用量以及服用方法也必須有所了解。否則,不注意藥物配伍後的作用變化,不掌握藥物的處方用量,或者服用方法不夠妥善,雖然藥能中病,但也可能因此而影響藥效,不能達到治療的預期目的。所以按照藥物的性能和病員的實際情況,重視中草薊的具體套用,是非常必要的。

配伍
配伍,就是按照病情需要和藥物性能,有選擇地將兩種以上的藥物合在一起套用。

從中草藥的發展來看,在醫藥萌芽時期,治療疾病一般都是採用單味藥的;以後,由於藥物的發現日益增多,對疾病的認識也逐漸深化,因此對於病情較重或者比較複雜的病症,用藥也由簡到繁,出現了多種藥物配合套用的方法,在由單味藥發展到多種藥配合套用,以及進一步將藥物組成方劑的漫長的過程中,人們通過大量的實踐,掌握了豐富的配伍經驗,了解到藥物在配伍套用以後可以對較複雜的病症予以全面照顧,同時又能獲得安全而更高的療效。因此,藥物的配伍對於臨床處方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在配伍套用的情況下,由於藥物與藥物之間出現相互作用的關係,所以有些藥物因協同作用而增進療效,但是也有些藥物卻可能互相對抗而抵銷、削弱原有的功效;有些藥物因為相互配用而減輕或消除了毒性或副作用,但是也有些藥物反而因為相互作用而使作用減弱或發生不利人體的作用等等。對於這些情況,古人曾將它總結歸納為七種情況,叫做藥性“七情”,內容如下:

(一)單行:就是單用一味藥來治療疾病。例如用一味馬齒莧治療痢疾;獨參湯單用一味人參大補元氣、治療虛脫等。

(二)相須:就是功用相類似的藥物,配合套用後可以起到協同作用,加強了藥物的療效,如石膏、知母都能清熱瀉火,配合套用作用更強;大黃、芒硝都能瀉下通便,配用後作用更為明顯等。

(三)相使:就是用一種藥物作為主藥,配合其它藥物來提高主藥的功效。如脾虛水腫,用黃耆配合茯苓,可加強益氣健脾利水的作用;胃火牙痛、用石膏清胃火,再配合牛膝引火下行,促使胃火牙痛更快地消除等。

(四)相畏:就是一種藥物的毒性或其它有害作用能被另一種藥抑制或消除。如生半夏有毒性,可以用生薑來消除它的毒性,

(五)相殺:就是一種藥能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反應。如防風能解砒霜毒、綠豆能減輕巴豆毒性等。

(六)相惡:就是兩種藥配合套用以後,一種藥可以減弱另一種藥物的藥效。如人參能大補元氣,配合萊菔子同用,就會損失或減弱補氣的功能等。

(七)相反:就是兩種藥物配合套用後,可能發生劇烈的副作用。

以上藥性“七情”,除了單行以外,都是說明藥物配伍需要加以注意的。

相須、相使,是臨床用藥儘可能加以考慮的,以便使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一般用藥“當用相須、相使者良”。

相畏、相殺,是臨床使用毒性藥物或具有副作用藥物時要加以注意的,“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殺者”。

相惡、相反,是惟床用藥必須注意禁忌的配伍情況,所以“勿用相惡、相反者”。從套用單味藥,到用多種藥物配伍,這是醫藥史上的發展,可以對表里同病、寒熱夾雜、虛中帶實等病情複雜的病症給予全面照顧;對毒性藥物可以使毒性消除或減弱,從而保證用藥的安全。但是,在臨床上遇到的病症有的比較複雜,有的比較單純;在藥性上來說有毒的藥物也並不是多數。所以在用藥時,有的固然需要多種藥物配伍治療,有的單味藥也能起到良好療效,為了減輕病者經濟上的負擔,同時節約藥材,如用單味藥能夠治療的,就不一定要用許多藥物來治。例如清金散單用一味黃芩治輕度的肺熱咳血,馬齒莧治療痢疾、苦楝子根皮驅除蛔蟲,仙鶴草芽驅除絛蟲,天胡荽治療紅眼睛,筋骨草治療咽喉腫痛,毛冬青治療冠心病,....都是行之有效的“單方”,符合簡便廉驗的要求,很值得我們推廣套用。

用量
用量,就是中草藥在臨床上套用時的分量。一般包括重量(如若干兩、若干錢)、數量(如幾隻、幾片)、容量(如若干湯匙、若干毫升)等,它們都是常寫於醫生處方上希望藥房配付的藥量。

中草藥的用量,直接影響它的療效。如果應該用大劑量來治療的,反而用小量藥物,可能因藥量太小,效力不夠,不能及早痊癒,以致貼誤病情;或者應該用小劑量來治療的,反而用大量藥物,可能因藥過量,以致克伐人體的正氣,都將對疾病的治療帶來不利的後果。此外,一張通過配伍組成的處方,如果將其中某些藥物的用量變更以後,它的功效和適應範圍也就隨著有所不同。由於這些原因,所以對待中草藥的用量,應該有嚴謹而細緻的態度。一般說來,在使用藥物、確定劑量的時候,應該從下列三個方面來考慮:

1、藥物的性質與劑量的關係:在使用劇毒藥物的時候,用量宜小,並以少雖開始,視症情變化,再考慮逐漸增加;一旦病勢已減,應逐漸減少或立即停服,以防中毒或產生副作用。在使用一般藥物的時候,對質地較輕或容易煎出的藥物如花、葉之類,用量不宜過大;質重或不易煎出的藥物如礦物、貝殼之類,用量應較大;新鮮的藥物因含有水分,用量可較大些,乾燥的應較少些。過於苦寒的藥物,多用會損傷腸胃,故劑量不宜過大,也不宜久服。

2、劑型、配伍與劑量的關係:在一般情況下,同樣的藥物,入湯劑比丸、散劑用量要大一些;在複方套用時比單味藥用量要小一些。

3、年齡、體質、病情與劑量的關係:成人和體質較強實的病人,用量可適當大些;兒童及體弱患者,劑量宜酌減。又病情輕者,不宜用重劑;病情較重者,劑量可適當增加。

現在由於中草藥運動的普遍開展,臨床上對於草藥的用量一般多用五錢至一兩,在用藥藥味較少、藥性沒有毒性或副作用的情況下是可以的,而且在套用過程中還打破了舊習慣的框框,發現了許多藥物的新療效,對推動中醫藥的發展起了一定促進作用;但是處方用藥藥味已經很多,或者有些藥物具有不良副作用,用量就應該適當小些。特別是有些藥物,一方面固然有良好療效,但價格又比較昂貴,如犀角、羚羊角、麝香、牛黃、猴棗、鹿茸、珍珠等,更應該注意它們的用量。

服用法
服用法,就是中草藥的內服和外用方法。

外用的,一般用於外科、傷科、針灸科、以及眼耳口腔等疾病,套用方法很多,如灸法、敷藥法、洗浴法、吹喉法、點眼法、溫燙法、坐藥法等。內服法,有湯、丸、散、膏、露、等,適應範圍較廣。由於內服法的“湯”劑,在臨床套用上最為廣泛,而且它的服用法對於藥物的功效、病情的需要都有著重要的關係,所以這一節著重介紹“湯”劑的服用法。

“湯”劑的服用法,又可分為煎藥法和服藥法,前者是在將藥物煎煮成湯藥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後者是在服藥時必須注意的方面。

(一)煎藥法:首先關於用水問題,以清淨而無雜質的河水、井水以及自來水為宜。入煎以前最好先用冷水將藥物淹設並略高一些,浸泡半小時後再煎。

其次關於火候問題,需要根據藥物性質而定。如氣味芳香、容易揮發的葉類藥物,一般須武火急煎,煮一、二沸,即可服用,否則煎煮過久,可能喪失藥效;如滋膩質重,不易出汁的根或根莖一類藥物,一般須文火久煎,否則沒有煮透,浪費藥材。

關於煎藥時間,一般藥物煎煮15~20分鐘左右。但是對於一些礦石貝殼類藥物,如石膏、珍珠母、生牡蠣等不易出汁的,就需要先用水煎15~20分鐘,然後再加其它藥物同煎,處方時要註明“先煎”或“先入”。另外,還有一些含揮髮油的芳香藥物,如砂仁、豆蔻等久煎容易喪失藥效的,就應該在其它藥物將要煎好時,再放入煎一、二沸,處方時要註明“後下”或“後入”。

其它方面,有些粉末或小粒的種子類藥物,應該“包煎”,即用布包起來煎煮,以免燒焦或使藥汁混濁;有些藥物需要“另煎”或“另烊”,如人參、阿膠等,再沖入煎好的藥汁中飲服;有些藥物不必煎煮,如芒硝等,只要將藥汁沖入溶化後即可服用。

(二)服藥法:首先關於服藥量問題,一般每天一劑;病情嚴重的,如急性病發高熱等,可以考慮每天服二劑;至於慢性疾病,也可一劑分二天服用,或隔一天服一劑。每劑藥物一般煎二次,有些補藥也可以煎三次。每次煎成藥汁250~300毫升,可以分頭煎、二煎分服,也可將二次煎的藥汁混合後分2~3次服用。

其次,關於服藥時間問題,一般每天服藥二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或下午一次、臨睡前一次,在吃飯後2小時左右服用較好。但也有認為病在上焦的適宜於飯後服,病在下焦的適宜於飯前服。至於驅蟲藥最好在清晨空腹時服用,治療急性病症就隨時可服,不要拘泥規定時間。

關於服藥冷熱問題,一般應該在藥液溫而不涼的時候飲服。但對於寒性病症則需要熱服,對於熱性病症則需要冷服;真熱假寒的病症,用寒性藥物而宜於溫服,真寒假熱的病症用溫熱藥而宜於冷服。

理論來源

《中藥學》《理療學》
中草藥藥源有植物、動物和礦物,其中以植物藥占絕大多數,使用也更普遍,所以古代相沿把藥學叫做“本草”學。這些藥物的套用充分反映了中國歷史、文化、自然資源等方面的若干特點,有著獨特的理論體系和套用形式,所以中國人民把它你為“中藥”。而“本草”學也相應地稱為“中藥學”或“中草藥學”。“中草藥學”就是專門介紹各種中藥的採制、性能、功效及套用方法等知識的一門學科。

幾千年來,中草藥一直被中國人民用作防治疾病的主要工具,日漸積累寶貴的用藥知識,並形成一整套中藥理論體系。在先秦時期,已有不少關於藥物的文字記載。到了東漢末期(公元二世紀),中國第一部藥典《神農本草經》誕生。本書載藥365種,是漢以前藥學知識和經驗的總結。書中還簡要而完備地記述了藥學的基本理論。

南北朝時期,雷學教著《炮炙論》敘述各種藥物通過適宜的炮炙,可以提高藥效,減輕毒性或烈性,從而發展了藥物加工技術。梁代陶弘景(公元456--536年)著《神農本草經集注》,對魏晉以來三百餘年間藥學的發展作了總結,載藥達七百三十種。又創用藥物按自然屬性分類的方法。

唐代顯慶四年(公元659年),李勵、蘇敬等人主持編寫了《新修本草》。全書卷帙浩博,收載中國和外國輸入藥物達844種。開元年間(公元713--741年),陳藏器編成了《本草拾遺》,書中將各種藥物功用概括為十類,從而提出了著名的“十劑”,為中藥臨床分類最早的構想。

宋代本草學,以唐慎微的《經史證類備急本草》最具代表性。該書收載藥物達一千四百多種。

元代,忽思慧所著《飲膳正要》,總結和發展了飲食療法。

明代是中草藥發展史上最輝煌的時期。李時珍(公元1518--1593年)對古代本草學作了全面整理、總結和提高,並吸取了大量的民間藥和外來藥,寫成了偉大的醫學巨著《本草綱目》。該書載藥1892種。按藥物的自然屬性,分為十六綱、六十類。這種科學的分類法,是中古本草學最完備的分類系統。

繼李時珍之後,清代的趙學敏(約公元1719--1805年)對民間草藥作了廣泛蒐集和整理,於1765年刊行《本草綱目拾遺》載藥921種,新增藥物達716種之多。

中草藥學自漢代到清代,各個時代都有它的成就和特色,而且歷代相承,日漸繁富。到了現代,中草藥已達5000種左右。今後,中草藥學的發展,仍有廣闊的前途。

相關詞條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十三)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針灸大成》
《針灸甲乙經》
《針灸學》
《證治準繩》
《知醫必辨》
《中西匯通醫書五種》
《中藥學》
《中醫婦科學》
《中醫內科學》
《中醫外科學》
《中醫眼科學》
《中醫診斷學》
《肘後備急方》
《症因脈治》
《諸病源候論》
《中風論》
《證治合參》
《折獄龜鑑》
《重樓玉鑰》
《周氏醫學叢書》
《增廣和劑局方用藥總論》
《珍本醫書集成》
《子午流注針經》
《針經指南》
《中國針灸學》
《中西匯通醫經精義》
《珍珠囊藥性賦》
《診家樞要》
《中醫方劑學》
《診家正眼》
《診家直訣》
《診宗三昧》
《正骨心法要旨》
《正體類要》
《針灸聚英》
《重慶堂隨筆》
《章太炎醫論》
《針灸易學》
《針灸資生經》
《註解傷寒論》
《治百病方》
《遵生八箋》
《針經摘英錄》
《中西匯參醫學圖說》
《張畹香醫案》
《張卿子傷寒論》
《中西醫粹》
《證治匯補》
《中藥研究文獻摘要》
《證治心傳》
《瘴瘧指南》
《鄭彤園醫書四種》
《中醫舌診》
《症方發明》
《中醫學》
《折肱漫錄》
《症治要言》
《仲景存真集》
《仲景三十六種脈法圖》
《針灸素難要旨》
《針灸問對》
《治痘圖方》
《治驗回憶錄》
《質問本草》
《質疑錄》
《張氏醫通》
《中國醫籍考》
《中國中藥成藥處方集》
《中西匯參銅人圖說》
《證治百問》
《增訂本草附方》
《針灸擇日編集》
《針灸指南》
《中藥炮製經驗集成》
《中藥炮炙經驗介紹》
《證治要訣》
《證治要訣類方》
《中藥藥理學》
《中醫兒科臨床手冊》
《中醫兒科學綱要》
《中醫方劑臨床手冊》
《臟腑性鑒》
《增刪喉科心法》
《摘星樓治痘全書》
《針灸經穴圖考》
《中醫外科臨床手冊》
《中醫外科臨證手冊》
《診家索隱》
《中醫外科診療學》
《張千里醫案》
《中醫學概論》
《中醫學基礎》
《直魯古脈訣》
《臟腑證治圖說人鏡經》
《種痘新書》
《診脈三十二辨》
《診余集》
《重廣英公本草》
《診余舉隅錄》
《浙江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急本草》
《中草藥有效成分的研究》
《周氏醫學叢書脈學四種》
《周易參同契》
《針灸薪傳集》
《肘後偶鈔》
《正骨學》
《諸證提綱》
《竹林寺女科秘書》
《竹林寺三禪師女科三種》
《中國醫學入門叢書》
《撰集傷寒世驗精法》
《中國醫學源流論》
《子儀本草經》
《鄒氏純懿廬集》
《尊生導養編》
《針方六集》
《診病奇侅》
《芷園臆草存案》
《張仲景五臟論》
《治疔匯要》
《針灸逢源》
《中醫診斷學講義》
《中藥材手冊》
《種杏仙方》
《針灸集成》
《仲景全書》
《中藥炮製學》
《仲景傷寒論疏鈔鎞》
《重古三何醫案》
《針灸學簡編》
《針經節要》
《證治針經》
《增輯傷寒類方》
《周禮醫官詳說》
《中藥志》
《中國傷科學》
《中國藥用植物圖鑑》
《張氏溫暑醫旨》
《中國醫學大成》
《中國醫學人名志》
《中醫喉科學》
《竹林寺女科》
《中醫臨床新編》
《中醫內科簡編》
《助道方服藥須知》
《針灸全生》
《針灸纂要》
《中醫生理學之研究》
《中國醫學約編十種》
《針灸四書》
《中國製藥學》
《針灸傳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