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概述
作者:季紹良叢書名: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教材.供中藥類專業用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書號:9787117050562
出版日期:2007年4月
開本:16開
頁碼:277
版次:1-11
所屬分類:醫學>中醫學>中醫臨床教材>研究生/本科/專科教材>醫學>中醫
內容簡介
《中醫診斷學》由緒論及上、中、下三篇,共十一章組成。緒論扼要介紹了中醫診斷學的主要內容、基本原理與法則、發展簡史及本課程的學習方法。上篇共四章,分別敘述瞭望、聞、問、切四診與辨證、辨病的關係及其綜合運用的法則等內容。
圖書特點
《
中醫診斷學》是論述中醫診斷疾病,辨別證候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的一門課程。診斷即對人體健康狀態和病證所提出的概括性判斷。它是由基礎醫學引申到臨床醫學的橋樑,具有基礎理論密切結合臨床實踐的特點,是中醫學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的防治取決於正確的診斷,正確的診斷來源於對患者四診的周密診察和精確的辯證分析,沒有正確的診斷就不會有正確的治療。所以診斷在防治疾病中是極為重要的一環。
作者介紹
季紹良,男,1940年8月生,北京人。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中醫診斷學專業博士生導師,曾任基礎醫學院中醫診斷學系主任,現為國家藥典委員會中醫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中醫藥學會理事中醫診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中醫藥學會理事、中醫基礎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藥監局保健食品審評、北京藥監局藥品審評審員、北京藥監局藥品不良反應特邀專家。從事中醫教學、科研及中醫臨床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中醫診法與辨證的規範化與客觀化”。先後承擔完成的國家級、部局級科研課題4項,獲省部局級科技進步獎3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理氣、扶正類中藥消除運動性疲勞作用的機理研究”,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基礎研究二等獎。豐富和完善了中醫診斷學的內容,主編21世紀課程教材《中醫診斷學》(全國高等醫藥教材建設研究會規劃教材)獲得衛生部2005年優秀教材三等獎。
主編與參編著作2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主持國家教育部課題“國家理科基地創建名牌課程項目:中醫診斷學課程突出臨床能力培養的教學新模式研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課題“高等中醫藥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研究-中醫診斷學課程全程電化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他所參加的“神農中醫藥電腦輔助教學系統”獲1995年度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優秀教材一等獎,他所主持的“中醫診斷學名牌課程建設與全程電化教學改革實踐”獲2001年北京中醫藥大學教學成果獎。
內容提要
《中醫診斷學》的主要內容,包括四診、八綱、辨證、疾病診斷、症狀鑑別和病案撰寫等。四診:也叫診法,是診察疾病的四種基本方法。望診,是對患者全身或局部進行有目的觀察以了解病情,測知臟腑病變。聞診,是通過聽聲音、嗅氣味以辨別患者內在的病情,問診,是通過對患者或陪診者的詢問以了解病情及有關情況。切診,是診察患者的脈候和身體其他部位,以測知體內、體外一切變化的情況。根據以上四診合參的原則,不能以一診代四診,同時症狀、體徵與病史的收集,一定要審察準確,不能草率從事。
八綱:即陰陽、表里、寒熱、虛實。張景岳稱為“陰陽”、“六變”。四診所得的一切資料,須用八綱加以歸納分析:寒熱是分別疾病的屬性;表里是分辨疾病病位與病勢的淺深;虛實是分別邪正的盛衰;而陰陽則是區分疾病類別的總綱。它從總的方面,亦即最根本的方面分別疾病屬陰屬陽,為治療指明總的方向。
辨證:包括病因、氣血津液、臟腑、經絡、六經、衛氣營血和三焦辨證。各種辨證既各有其特點和適應範圍,又有相互聯繫,並且都是在八綱辨證的基礎上加以深化。
診斷與病案:診斷分常見疾病診斷和徵候診斷兩個方面。疾病診斷簡稱診病。就是對患者所患疾病以高度概括,並給以恰當的病名。徵候診斷即辨證,是對所患疾病某一階段中證候的判斷。病案,古稱“診籍,又叫醫案,是臨床的寫實。它要求把病人的詳細病情、病史、治療經過與結果等,都如實地記錄下來,是臨床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病案分析統計,經驗總結,醫院管理等科學研究的重要資料。因此,臨床各科都應有完整病歷、病案記錄。
原理與原則
對於人體疾病的診斷過程是一個認識過程,認識的目的在於進一步指導實踐。而望、聞、問、切四診,是認證識病的主要方法。人體疾病的病理變化,大都蘊藏於內,僅望其外部的神色,聽其聲音,嗅其氣味,切其脈候,問其所苦,而沒有直接察病變的所在,為什麼能判斷出其病的本質呢?其原理就在於“從外知內”(《靈樞·論疾診尺》),亦即“司外揣內”(《靈樞·外揣》)。
“視其外應,測知其內”,“有諸內者,必形諸外”,這是前人認識客觀事物的重要方法。我國先秦的科學家很早就發現,許多事物的表里之間都存在著相應的確定性聯繫。聯繫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事物都與周圍事物發生一定聯繫,如果不能直接認識某一事物,可以通過研究與之有關的其它事物,間接地把握或推知這一事物。同樣,機體外部的表征與體內的生理功能必然有著相應關係。通過體外的表征,一定可以把握人體內部的變化規律。臟腑受邪發生病理變化必然會表現在外。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是一定的、相應的外在病形,即表現於外的症狀、體徵、舌象和脈象。因此,可以運用望、聞、問、切等手段,把這些表現於外的症狀、體徵、舌象、脈象等有關資料收集起來,然後分析其臟腑病機及病邪的性質,以判斷疾病的本質和徵候類型,從而做出診斷。
對於疾病診斷的過程,是一個認識的過程,對疾病有所認識,才能對疾病進行防治。要正確的認識疾病,必須遵循三大原則。
審察內外,整體察病
整體觀念是中醫學的一個基本特點。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內在臟腑與外在體表、四肢、五官是統一的;而整個機體與外界環境也是統一的,人體一理髮生病變,局部可以影響全身,全身病變也可反映於某一局部;外部有病可以內傳入里,內臟有病也可以反映於外;精神刺激可以影響臟腑功能活動,臟腑有病也可以造成精神活動的異常。同時,疾病的發展也與氣候及外在環境密切相關。因此,在診察疾病時,首先要把患者的局病看成是患者整體的病變,既要審察其外,又要審察其內,還要把患者與自然環境結合起來加以審察,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所以說,審察內外、整體察病是中醫診斷學的一個基本原則。
辨證求因,審因論治
辯證求因,就是在審察內外、整體察病的基礎上,根據患者一系列的具體表現,加以分析綜合,求得疾病的本質和癥結所在,從而審因論治。所謂辨證求因的“因”,除了六淫、七情、飲食勞倦等通常的致病原因外,還包括疾病過程中產生的某些癥結,即問題的關鍵,作為辯證論治的主要依據。這就要求根據病人臨床表現出的具體證候,從而確定病因是什麼?
病位在何處?其病程發展及病變機理如何?
如病人自訴發熱,我們還不能得出辨證結果,只有進一步詢問有無惡寒頭痛,是否疾病初起,檢查是否脈浮、舌苔薄白等,才可以初步確定是外感表證發熱還是內傷里證發熱。若是外感表證發熱,還要進一步辯證到底是外感風熱,還是外感風寒。假如有舌紅、口渴、脈浮數、發熱重、惡寒輕,就可知其發熱為外感風熱證,從而為治療指出方向。由此可知,仔細地辨證,就可對疾病有確切認識,診斷就更為正確,在治療上就能達到審因論治的較高境界。
四診合參,從病辨證
診斷疾病要審察內外,整體察病。那么就要對患者做全面詳細的檢查和了解,必須四診合參,即四診並用或四診並重。四診並用,並不等於面面俱到。由於接觸患者的時間有限,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有目的、系統地重點收集臨床資料,才不致浪費時間。四診並重,是因為四診是從不同角度來檢查病情和收集臨床資料的,各有其獨特的意義,不能相互取代。只強調某一診法而忽視其它診法都是不能全面了解病情,故《醫門法律》說:“望聞問切,醫之不可缺一”。此外,疾病是複雜多變的,徵候的表現有真象,也有假象,脈症不一,故有“舍脈從症”和“舍症從脈”的診法理論。如果四診不全,就得不到全面詳細的病情資料,辨證就欠準確,甚至發生錯誤。
從病辨證,是通過四診合參,在確診疾病的基礎上進行辨證,包括病名診斷和證候辨別兩個方面。例如感冒是一病名診斷,它又有風寒、風熱、暑濕等證候的不同,只有辨清病名和徵候,才能進行恰當的治療。這裡,要弄清病(病名)、證(證候)、症(症狀)三者的概念與關係。病是對病症的表現特點與病情變化規律的概括。而證,即證候,則是對病變發展某一階段病人所表現出一系列症狀進行分析、歸納、綜合,所得出的有關病因、病性、病位等各方面情況的綜合概括。一個病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徵候;而一個證候亦可見於多種病。
症,即症狀,是病人在疾病過程中出現的背離正常生理範圍的異常現象。徵候由一系列有密切聯繫的症狀組成。因而可以更好地反映病變的本質。祖國醫學強調辨證論治,但這不等於不要辨病,應該把辨病和辨證結合起來。才可作出更確切的判定。
理論來源
《中醫診斷學》是歷代醫家臨床診病經驗的積累,它的理論和方法起源很早。公元前五世紀著名醫家扁鵲就以“切脈、望色、聽聲、寫(猶審)形”等為人診病。在《黃帝內經》和《難經》中,不僅奠定瞭望、聞、問、切四診的理論基礎和方法,而且提出診斷疾病必須結合致病的內外因素全面考慮。《素問·疏五過論》指出:“凡欲診病者,必問飲食居處,暴樂暴苦”。
公元二世紀,西漢名醫淳于意首創“診籍”即病案,記錄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狀、方藥、日期等,作為複診的參考。公元三世紀初,東漢偉大的醫學家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把病、脈、證、治結合起來,作出了診病、辨證、論治的規範。與此同時,著名醫家華佗的《中藏經》也記載了豐富的診病經驗,以論脈、論病、論臟腑寒熱虛實、生化順逆之法著名。
西晉王叔和的《脈經》,是中國最早的脈學專著,既闡明脈理,又分述寸口,三部九候、二十四等脈法,對後世影響很大。
隋代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是一部論述病源與證候診斷的專著,載列各種疾病的證候1739論。唐代孫思邈認為,診病要不為外部現象所迷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他在《備急千金要方·大醫精誠》中指出:“五臟六腑之盈虛,血脈營衛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診候以審之。”
宋、金、元時期,診斷學又有新的發展,宋代朱肱《南陽活人書》強調治傷寒切脈是辨別表里虛實的關鍵,陳言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論述了內因、外因、不內外因三因辨證。
金元之世,專攻診斷者,頗不乏人。滑伯仁的《診家樞要》專論診法。戴起宗的《脈訣刊誤集解》對脈學極為有益。金元四大家對診斷學的論述各有特色,如劉河間辨證重視病機,張子和重視症狀鑑別。李東垣重視外感內傷的徵候的異同,朱丹溪重視氣血痰郁的辨證。
明清時期,對四診和辨證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四診的研究,以脈診和舌診的發展尤為突出。明代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著《瀕湖脈學》,摘取諸家脈學精華,詳分27種脈,編成歌訣,便於誦習。清代李延星《脈訣匯辨》、賀昇平《脈要圖注詳解》等把脈學與生理、病理及證候結合起來進行研究。在舌診方面,繼元代杜清碧增補敖氏《傷寒金鏡錄》後,明代申斗垣的《傷寒觀舌心法》,清代張登的《傷寒舌鑒》,傅松元的《舌胎統志》等對察舌辨證多有研究。清代《醫宗金鑒·四診心法要訣》以四言歌訣簡要地介紹四診理論和方法,便於實用。
明清時期對辨證的研究更為深入,尤以傷寒、溫病的診斷與辨證最為突出。明代張景岳《景岳全書。傳忠錄》,特別是清代程鍾齡《知覺心悟》,都把陰陽表里、寒熱虛實作為辨證的大法。明清重《傷寒論》,致力於六經辨證研究的約百餘家,各有精避見解。如明初王初道的《醫經溯洄集》、清代柯韻伯《傷寒來蘇集》等等。明清創溫病的辨證,葉天士《外感溫熱篇》中衛氣營血辨證,吳鞠通《溫病條辨》中三焦辨證,分別開創了對溫熱病病變表坎特徵與轉變規律的研究。
近代,診斷學的發展較慢。1917年,曹炳章著《彩圖辨舌指南》,把辨舌診斷與治法並提,內容翔實,多為經驗之談。建國以來,中醫診斷學受到教學、醫療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視,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進行研究,獲得了新的苗頭與成就。例如:運用電子儀器描記脈圖研究脈學,以微型電子計算機輸入常見病辨證論治系統研究辯證學等等。為中醫診病、辨證開避了新途徑。
相關詞條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十三)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