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醫書
四卷。清·郭誠勛輯於1823年。全書以歌賦體裁分述內科、婦科病證證治,賦文之後均有簡注,各篇之末附列治療方劑。為醫學入門書。現存初刻本等清刻本。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十三)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
中醫書籍。
四卷。清·郭誠勛輯於1823年。全書以歌賦體裁分述內科、婦科病證證治,賦文之後均有簡注,各篇之末附列治療方劑。為醫學入門書。現存初刻本等清刻本。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
《證治針經》為清代名醫郭誠勛編撰。全書共四卷,約12萬字,列76種病證,舉凡傷寒溫病、內傷雜症、婦科、兒科,以及耳、目、喉、舌諸疾,磨不悉備。書中蔡萃名...
解釋 相關連線證治針經(明清中醫臨證小叢書) 本書目錄序 小序 例言 卷一 1 傷寒心法 …… 卷二 1 咳嗽 …… 卷三 1 溫疫上篇 …… 卷四 1 女科要旨 …… 附:《醫級》摘要 方訣 血症門 遺精門 …… ...
“證”最早見於《難經》,指患者的臨床表現。至東漢末的《傷寒論》,證字除指臨床表現外,還表示診斷結論,以及與某些方藥相對應的症狀、體徵(如某某湯證)。現代...
動詞 名詞 方言匯集 醫學針刀工具的產生,是由一個偶然的事件引發的。針刀療法的形成,則是在大量臨床實踐、實驗研究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2006年7月15日,全國中醫微創學術大會確立...
微創理念 來源 醫學發展 治療範圍 療法火針法是將特製的金屬粗針,用火燒紅後刺入一定部位以治療疾病的方法。具有溫經散寒,通經活絡的作用,臨床常用於治療風濕寒痹、癰疽、瘰癧及某些皮膚病等疾病,現...
概述 器械 操作方法 適用範圍 注意事項無涎者,不治。 水,不治。 血,再吹藥。
基本資料 目錄中醫證候是指疾病發生和演變過程中某階段以及患者個體當時所處特定內、外環境本質的反映,它以相應的症、舌、脈、形、色、神表現出來,能夠不同程度地揭示病因、病...
證候概述 辨證論治 證候診斷 證候分類 中西互補皮膚針為叢針淺刺法,是以多支短針同時淺刺人體一定部位(穴位)的一種針刺方法。皮膚針是我國古代"半刺""浮刺""毛刺"等針法的發展。《靈樞·官針》:"半刺...
起源 針具介紹 治病依據 操作技術 適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