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針經指南》為針灸著作。一卷。金·竇傑撰。初刊於1295年。主要內容為《標幽賦》、《通玄指要賦》,還有經絡循行、流注之八穴,針灸的補瀉與禁忌等有關論述。此書現有日抄本。後收入《針灸四書》中。
書名:針經指南
作者:竇漢卿
朝代:元·元貞元年
年份:公元1295年
作者
竇默(1196-1280),初名傑。字子聲,又名漢卿,廣平肥鄉縣(今河北省肥鄉縣,位邯鄲市東)城西村人。元初名臣、名醫、名儒,著名的理學家、教育家,歷任翰林院侍講學士(即皇帝老師)、昭文館大學士、正議大夫等職,累贈太師、魏國公,諡號文正。
竇默是我國針灸史上的名家之一,他的“流注八穴”、“補瀉在於手指”、“莫如用針”、“氣至沉緊”等針灸學說,對後世針灸醫家頗有影響,對針灸學的發展具有一定貢獻。
著有《針經指南》、《流注指要賦》、《竇太師流注》、《標幽賦》、《指迷賦》、《銅人針經密語》等針灸專著。另有《瘡瘍經驗全書》十三卷,為其後代所輯。
目錄
<篇名>序
屬性:夫醫者以愈疾為良,其愈疾之理,莫妙乎針。故知針者,有決病之功,立效之能。且夫之士,宜審而刺之,莫縱臣瞻,妄為施設,非徒無益,而又害之。要在定孔穴以精於心,以取神功而應於手,信知除 見於目下,決病在於手中。是以軒岐開端,越人知要,素問隱其奧,難經彰其妙,況為針者,豈曰小補之哉。人受陰陽以生,一歲之日有三百六十五日,肢節亦分三百六十有五穴,象周天之度也。古神聖成天之功,立民之命,爰作針法。針某穴,療某病,手得之,心應之,非天下之至神,孰能與於此。盧扁尚矣,此法罕傳。余先人心友竇先生,以針法活人甚多。嘗著八穴真經,演之為論為賦,鉤深索隱,披泄言蘊,後學之士,得此一卷書而熟讀之者,思過半矣。余於壬辰冬,被旨來南,遍歷閩中諸郡,求其所謂針法者,皆不獲。舊篋中得先生之遺書,敬用鋟梓,以廣其傳。先生名傑字漢卿,古肥鄉人,官至太師,以醫學傳於世雲。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十三)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