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醫論著作。清·王秉衡撰。刊於1808年。全書以隨筆形式,採錄醫著有關內容,結合個人臨床經驗予以闡論和發揮。書本論述六氣致病、虛勞病證治、方劑分析、藥性、望聞問切等專題,均能用淺近的語言進行分析和論述,切於臨床實踐,易於為人接受。其曾孫王士雄加有詳細刊注,並輯入《潛齋醫學叢書》中。現存清刻本。
文 摘
清代王孟英祖孫四代共同輯了一本醫話體的《重慶堂隨筆》.書中集四代的零星經驗、心得與學術見解,還有藥用疏解,雖非其學術全貌,卻有不少令人折服的新見,尤其論藥的部分.70餘味藥用疏解條文,內容廣泛,文筆活潑,有功能的介紹,有藥理的詮解,有藥物的使用方法,還有正古說之訛者.其中好些條文所述多鮮為人知,屬法外之法,弦外之音,令人矚目.這些顯豁精當之論,確富實效卻未登上"正冊",只散在筆記類的東西中,也許是因未公認成俗的緣故,殊覺可惜.為便於臨床時參考,照其體例,將論藥部分作一粗疏鉤輯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十三)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