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筆花醫鏡》又名《衛生便覽》,系清·江涵暾原著。全書共分四卷。卷一是四診、八綱及外感內傷、虛勞等的辯證論治原則。卷二是臟腑證治。主要是內科雜病的論治原則及方藥。以臟腑為綱,以十二經分部,以表里、虛實、寒熱為目。先明病因病機,再敘證候表現,後列方藥。藥物均按功用分為溫、清、補、瀉四個隊,又按藥力之緩急分為猛將與次將兩類。選方皆常用有效簡便者。卷三為兒科病。卷四為婦產科病。
作者
江氏名秋,字涵暾,號筆花,浙江歸安人。嘉慶十三年(1808年)二甲第八十九名進士,官廣東會同知縣。素精醫術,著《筆花醫鏡》。
圖書
《筆花醫鏡》本書據光緒八年(1882年)內江刊本重校排印,供初學中醫者閱讀之用。奉時旨要為清代醫家江涵暾所撰,全書以陰陽五行分屬,列為七卷。全書共收錄了傷寒、中風、溫病等六十餘種疾病,以陰陽五行為綱,輯《內經》之要言,諸家之正論,並結合著者數十年的實踐精華,對所收諸病的病因,病理,症候,診治等進行了闡述。使中醫理論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並在每一病症之後附有湯頭歌訣,便於讀者臨床使用。
《筆花醫鏡》本書由清代著名醫家江涵暾撰。4卷。全書從診法、五臟六腑、兒科、女科四方面論述疾病的證治,尤其是將臟腑用藥分為補瀉猛將,次將,十分方便臨床醫生辨證選藥治療。全書內容淺顯,論述簡要,切合臨床,是一部流傳甚廣,頗有影響的醫學入門讀物。對當今中醫也有較大的參考價值。本次整理以清道光十四年(1834)刊本為底本,參照其他刻本重新點校。書前撰有導讀.書末附有方劑索引,便於讀者學習和查閱。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一)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