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本草拾遺》(公元741年,唐開元29年),是陳藏器所編著。陳氏認為《本經》問世以後,雖有陶弘景、蘇敬等註解、修訂、補充,但還有被遺漏而未載於本草的藥品。“故別為序錄一卷,拾遺六卷,解紛三卷,總日《本草拾遺》,共十卷。”
內容
《本草拾遺》分序例1卷、拾遺6卷、解紛3卷,兼顧藥學理論和實際套用,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此書共參考了116種史書、地誌、雜記、醫方等書籍,包括張鼎的《藥療本草》等同時代人的著作。《本草拾遺》記載《新修本草》未收之藥692種,分8部詳述藥名、性味、毒性、藥效、主治、產地、性狀、採制、禁忌等,內容豐富多彩。其解紛部分為解決舊本草著作中藥物品種紛亂而設,現知論藥269種,大多為《唐本草》中的品種,並指出其某些錯誤,對形態、藥名相似易於產生混亂的藥物進行辨析。因此,不啻是對唐代醫藥學發展的又一次重要總結。《本草拾遺》原書久佚,主要內容保存在《開寶本草》、《嘉祐本草》和《證類本草》中,尚存藥628種,今人尚志鈞有輯複本流傳於世。
編者貢獻
陳藏器發展了許多藥物的臨床套用方法。如葛根首載於《神農本草經》 ,其味甘辛性平,唐代以前多用於解肌、調胃、止瀉、止痢,臨床常用葛根湯和汁。《本草拾遺》別闢新徑,提出葛根“蒸食,消酒毒,可斷谷不飢。作粉尤妙”。陳氏所謂葛粉系由葛根經水磨而澄取的澱粉入藥,味甘性寒,其生津止渴的效力確較乾葛根為優。自從陳藏器提出了葛根“作粉尤妙”的新用法後,宋《開寶本草》便有了“作粉:止渴,利大、小便,解酒,去煩熱”的記載,此後醫家臨床多用葛粉作清熱除煩之用。又如烏賊為重要的海洋藥物資源,在漢代僅用其骨入藥,南北朝始用其肉,而用墨則始於唐代,《本草拾遺》最早創用烏賊墨內服以“治血刺心痛”,而在國外,烏賊墨則通常作廢棄物扔掉。現代臨床證明烏賊墨確是一種良好的全身性止血藥,對婦科、外科、內科等多種出血療效顯著,無副作用,其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纖溶酶活性,導致纖維蛋白溶解減少,從而促進凝血。
對於各類疾病的治療,陳藏器也有許多新的創舉。如他探討了礦泉水溫形成的原因,認為“下有硫磺,即令水熱”,這個觀點在我國古代一直占有統治地位,現代科學已經證明這是錯誤的。但陳藏器又進而指出:“硫磺主諸瘡病,水亦宜然。水有硫磺臭,故應愈諸風冷為上。”我國用溫泉療疾至晚在東漢已出現,陳藏器正確地將瘡瘍一類外科疾患作為溫泉浴療法的主要適應症,一直為古今醫家所沿用。陳氏還記載了獨樹一幟的熱敷物理療法,如六月河中熱砂條云:“取乾砂日暴,令極熱,伏坐其中,冷則更易之,取熱徹通汗,治風濕頑痹不仁,筋骨攣縮,腳疼冷風掣癱緩。”這種砂浴療法直至當代民間仍有不少人在套用。他還指出在進行砂浴療法時,要取熱徹通汗,然後隨病進藥,忌風冷、勞役。這說明他已懂得了砂浴療法配合藥物及飲食補養對促使病人早日康復的意義。陳藏器還採用化學方法治療外科疾患,如草蒿條云:“草蒿燒為灰,淋取汁,和石灰,去息肉。”這無疑是將無機鹼的腐蝕作用套用於治療息肉的較早一例。
著作貢獻
陳藏器《本草拾遺》是繼《新修本草》之後唐代貢獻最大的民間藥物學專著,所收藥品中不少被後世本草引錄為正品藥條,如《海藥本草》引2種,《開寶本草》引64種,《嘉佑本草》引59種,《證類本草》引488種。公元934年,南唐陳士良把《神農本草經》、《新修本草》、《本草拾遺》等書中有關飲食的藥物加以分類整理,附以己見,著成《食性本草》10卷,對飲食療法作出了很好的總結整理。明代李自珍《本草綱目》共收錄藥物1892種,而采自《本草拾遺》的竟達368種,約占1/5,其中動物藥111種,礦物藥106種,即使最新的研究證明李自珍曾有誤引,但所引陳著仍冠於28家歷代本草之首。陳著不厭其煩的做法對李自珍的編寫也有直接的影響。另外日本醫籍《和名類聚抄》、《醫心方》等均有引用,證明域外醫家對此書也非常重視。
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陳藏器的傑出貢獻並未得到應有的評價。宋人常常譏誚其搜羅怪僻,尤其是《本草拾遺》所記人肉可以治羸疾開後世割肉療親的惡例(雖非始作俑者,而影響極壞),受到歷代醫家的一致批評,從而也影響到對陳著的評價。最早對陳藏器著作作出高度評價的是李時珍,他在《本草綱目》中說:“其所著述,博極群書,精核物類,訂繩謬誤,搜羅幽隱,自《本草》以來,一人而已。”美國加利福利亞大學教授謝弗在他蜚聲世界的名著《唐代的外來文明》一書中也稱讚陳藏器是“八世紀偉大的藥物學家”,並與“相對保守一些的藥物學者”相比較,他說:“陳藏器詳細而又審慎地記錄了唐代物質文化的許多方面的內容,這些記載雖然與醫藥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對於我們來說,卻有很高的價值。《本草拾遺》就是陳藏器撰寫的一部偉大的著作。正如書名所表示的那樣,這部著作是對保守的官方藥物學著作的補充。到了宋代時,陳藏器的後輩們對《本草拾遺》中收錄了那樣多非正統的資料而對他提出了尖銳的批評。但是在我們看來,這些資料中包含了許多中世紀初期剛剛開始使用的新藥物,所以具有重要的價值。”這些評價恰如其分地論定了陳藏器在中國藥物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一)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