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匯》

《本草匯》

《本草匯》創作於1624年,郭佩蘭撰寫的一部要學著作。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本草匯》(公元1624年,明天啟4年)。是倪朱漠編等。倪氏編著本書時,取材於歷代主要的本草,如《本經》、《別錄》、《唐本草》、《開寶本草》、《本草綱目》等40餘種,兼收並列,“更加甄羅補訂,刪繁去冗”而成。計20卷。在編著過程中,作者“週遊省直,於都邑市,幽嚴隱谷之間,遍訪耆宿,登堂請益,采其昔所未詳,今所屢驗者,—一核載。”書中所收方劑,“必見諸古本有據,時賢有驗者,方敢信從”。對方士的一切荒誕之談能誤人性命者,概棄之不錄。本書對學醫者有其實用價值。當時對之評價較高,如《浙江通志》稱之曰:“倪朱漠……集歷代本草書,窮搜博詢,辨疑證誤,考訂極其詳核,名之日《本草匯言》……行於世,世謂李之《本草綱目》得其詳,此得其要,可並埒雲。”

內容介紹

《本草匯》二十卷,明•倪朱謨纂於天啟四年(一六二四年)。書稿由其子倪洙龍刊行於明末清初。倪朱謨,字純宇,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本草匯》《本草匯》
約生活於明萬曆、天啟年間。據載倪氏“少沉默好古,治桐君、歧伯家言,得其間奧。治疾奇效,多奔走而延致之,不得則怨”(《浙江通志》)。倪氏在廣泛收集本草文獻資料的同時,又“週遊省直,於都邑市廛、幽岩隱谷之間,遍訪耆宿,登堂請益。采其昔所未詳,今所屢驗者,一一核載”(凡例),編為《本草匯》。該書匯集了歷代本草書四十餘種,還匯集了採訪一四八名明代醫藥家所得的藥論或方劑。像這樣在採訪搜求上百家醫藥家藥論的基礎上編纂而成的本草著作,在古代還是十分罕見的。《本草匯》前十九卷為各論,共收集藥物五八一種,分草、木、服器、金、石、谷、果苹蟲、禽、獸、鱗、介、人等十四部,沿襲的是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的分部方式,但排列次序有所變更。與一般本草書不同的是,該書把總論部分放在全書的最後一卷,列氣味陰陽、升降浮沉等藥學專題二十三項,內容亦多采自《本草綱目》。全書共有藥圖五三○幅(以圖名為計算依據),分別集中附在各卷之前。這些藥圖中有約一八○幅為藥材圖(如條黃芩、片黃芩等),有的藥材圖與明•李中立《本草原始》二六二一年)有相似之處。書中第十八卷記載了藥圖的繪製時間和繪圖者..一萬曆庚申(一六二○年)蕭山庠士湯國華太素甫繪圖,錢塘處士翁立賢恆玉甫勒象”。該書各論的藥物條文內容一般按以下體例予以介紹..藥名之下記有性味、陰陽、歸經等,然後用小字註明產地和藥物的形態。此後集錄諸家論藥之言。最後附有相關方劑。各方劑之旁用小字註明來源。《本草匯言》最大的價值是記載了明代後期浙江一帶上百名醫藥家的藥物論說,同時還摘錄了大量的明代醫方資料。這些都是不見於其它本草書的新資料。書中採訪所得的諸家藥論和用藥經驗,大大地豐富了中醫臨床用藥和藥性理論的內容。從倪氏註解的文字來看,他確實對醫藥有較深入的研究。例如倪氏極力反對服食丹藥,認為丹砂“非良善之物”,並歷數砒石的種種危害。倪氏對藥物的品種也有一定的研究。如他對銀柴胡、北柴胡、軟柴胡的辨析,比較明晰。書中還記載了當時浙江溫州、處州山農人工種植獲苓的情況,以及他個人到晉(今山西)、蜀(今四川)山谷中訪問龍骨產區的所見所聞。由於《本草匯言》新內容多,編排得體,故書成之後,有人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如倪元璐序中評曰..“(此書)與李瀕湖之《綱目》、陳月朋之《蒙筌》、仲淳之《經疏》,角立並峙。於以羽翼前人,啟迪來者,厥功懋焉”。另《浙江通志》也稱讚說..“世謂李(時珍)之《本草綱目》得其詳,此(《本草匯言》得其要,可並埒雲”。《本草匯言》在明末清初刊行以來,有數種清前期的木刻本,但此後一直未得到重刊。今據清大成齋刻本影印,是近代以來第一個影印本。《本草匯言》與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陳月朋的《本草蒙筌》、仲淳的《本草經疏》,並稱四大本草名著。又云:世謂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得其詳,而《本草匯言》得其要.采其昔所未詳,今所屢驗者,一一核載;採集一四八名明代醫藥家資料編纂而成,在明代屬首創十分罕見的,書中採訪所得的諸家藥論和用藥經驗,極大地豐富了中醫臨床用藥和藥性理論的內容。從倪氏註解的文字來看,他確實對醫藥有較深入的研究。例如倪氏極力反對服食丹藥,認為丹砂“非良善之物”,並歷數砒石的種種危害。倪氏對藥物的品種也有一定的研究。如他對銀柴胡、北柴胡、軟柴胡的辨析,比較明晰。可以說是一本非常重要極有參考價值的歷代本草匯粹要覽。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倪朱謨,明末醫藥學家。字純宇。錢塘(今浙江杭州)人。通醫學,為人治疾有良效。畢生蒐集歷代本草書籍,詳加辨誤及考訂,天啟四年(1624年),撰成《本草匯言》二十卷。全書共議藥六百二十六種,然其中出於自家論說者甚少。書稿由子洙龍收藏,邑人沈琯(字西璵)校正刊行。

出版信息

書名:本草匯 圖書編號:1111506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定價:100.0ISBN:753236735作者:[明]倪朱謨出版日期:2005-06-01版次:1開本:大32開簡介:本書是一部由明代醫藥學家倪朱謨編纂,匯集前人和與作者同時代眾多學者的藥學言論而成的藥學專著。全書共20卷,收載藥物581種,分草、木、服器、金石、石、谷、果、菜、蟲、禽、獸、鱗、介、人部,各卷前附圖計530幅。每味藥記述藥物的味性、陰陽歸經、產地形態,並集諸家藥論,最後附列方劑,內容均有出處,使之言而有據。最後卷20為總論,列氣味陰陽、升降沉浮等題23項。本書收載了明以前40餘種醫藥著作中的文獻資料,並收入作者同時代148位學者的藥論,摘引了大量的明代醫方資料,其中有一些醫方書從未刊行(或已刊今佚),因此該書在保留這些資料上有很重要的文獻價值。書中匯集諸家藥論,大大豐富了臨床用藥和藥性理論的內容,是一部明代新內容較多的本草著作,可供現代中醫藥科研、教學、臨床工作者以及中醫藥愛好者參閱。

段圖書目錄

序師資姓氏同社姓氏凡例八則本草匯言卷之一草部山草類本草匯言卷之二草部芳草類本草匯言卷之三草部隰草類上本草匯言卷之四草部隰草類下本草匯言卷之五草部毒草類本草匯言卷之六草部蔓草類本草匯言卷之七草部水草類草部藤草類草部石草類草部苔草類本草匯言卷之八木部香木類本草匯言卷之九木部喬木類本草匯言卷之十木部灌木類本草匯言卷之十一木部寓木類木部苞木類木部雜木類服器部服帛類本草匯言卷之十二金石部金類玉石類金石類土石類水石類火石類毒石類本草匯言卷之十三石部鹵石類土部火土類土部水土類本草匯言卷之十四谷部麻、麥、稷、粟類谷部菽豆類谷部造釀類本草匯言卷之十五果部果類果部夷果類果部味果類果部瓜果類果部水果類本草匯言卷之十六菜部葷菜類菜部柔滑類菜部瓜菜類本草匯言卷之十七虫部卵生類虫部化生類虫部濕性類本草匯言卷之十八禽部水禽類禽部原禽類獸部野獸類鱗部龍類本草匯言卷之十九鱗部魚類介部甲蟲類人部本草匯言卷之二十索引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一)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抱朴子》
《本草備要》
《本草綱目》
《瀕湖脈學》
《保嬰撮要》
《本草經集注》
《本草品匯精要》
《本草求真》
《本草圖經》
《本草崇原》
《本草分經》
《本草拾遺》
《本草述》
《本草述鉤元》
《本草通玄》
《本草蒙筌》
《本草萬方針線》
《本草原始》
《本經逢原》
《本經疏證》
《筆花醫鏡》
《本草綱目拾遺》
《參同契》
《察病指南》
《備急灸法》
《白喉全生集》
《本草三家合注》
《本草便讀》
《本草乘雅半偈》
《百大名家合注傷寒論》
《本草思辨錄》
《本草崇原集說》
《本草從新》
《愛廬醫案》
《本草衍義》
《保嬰易知錄》
《本草正義》
《葆光道人眼科龍木集》
《本草匯言》
《敖氏傷寒金鏡錄》
《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
《扁鵲心書》
《辨舌指南》
《辨證錄》
《本草經疏》
《病機沙篆》
《博濟方》
《不知醫必要》
《本草經疏輯要》
《蒼生司命》
《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
《保赤新書》
《保赤要言》
《本草發揮》
《本草發明》
《(魚孚)溪外治方選》
《保嬰金鏡錄》
《本草綱目必讀》
《本草問答》
《八十一難經圖解》
《本草醫方合編》
《本草飲食譜》
《本草用法研究》
《本草綱目萬方類編》
《本草韻語》
《本草征要》
《本草匯》
《本經便讀》
《痎瘧論疏》
《本草彙纂》
《本事方釋義》
《本事方續集》
《本草集要》
《白喉條辨》
《本草經解要》
《便易經驗集》
《辨脈平脈章句》
《白喉治法忌表抉微》
《辨疫瑣言》
《辨證良方》
《(魚孚)溪陸氏醫述》
《辨證施治》
《辨證施治綱要》
《百科百效全書》
《病機匯論》
《保赤存真》
《病理概論及各論》
《病症辨異》
《博愛心鑒》
《保赤彙編》
《博物知本》
《補註難經》
《補註神農本草》
《補註洗冤錄集證》
《不謝方》
《本草權度》
《采艾編翼》
《保赤全書》
《本草詩箋》
《藏府標本藥式》
《藏象學說的理論與運用》
《曹滄州醫案》
《草木圖會》
《草藥手冊》
《本草實錄》
《白氏外經》
《扁鵲偃側針灸圖》
《白氏內經》
《本草類方》
《本草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