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漢語詞語]

習慣[漢語詞語]

習慣是一個漢語辭彙,讀音為xí guàn,是指積久養成的生活方式。今泛指一地方的風俗、社會習俗、道德傳統等通過實踐或經驗而適應習慣於做艱苦工作。

基本信息

基本解釋

[habit;custom;practice] 積久養成的生活方式。今泛指一地方的風俗、社會習俗、道德傳統等

◎ 習慣 xíguàn

習慣於做艱苦工作

引證解釋

1. 亦作“ 習貫 ”。原謂習於 舊貫 ,後指逐漸養成而不易改變的行為。

《大戴禮記·保傅》:“少成若性,習貫之為常。”

漢 應劭《<風俗通>序》:“俗間行語,眾所共傳,積非習貫,莫能原察。”

郁達夫《沉淪》一:“這也是他近來的一種習慣,看書的時候,並沒有次序的。”

2. 習俗,風尚。

曹禺《北京人》第三幕:“那么您死啦,沒有棺材睡又有什麼關係呢?這都是一種習慣!”

楊朔《征塵》:“我掏出兩角錢遞給他,不知應該說什麼。假如習慣允許我的話,我真想擁抱他。”

3. 對新的情況逐漸適應。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水莽草》:“生便遣 三娘 操作。 三娘 雅不習慣,然承順殊憐人。”

巴金《滅亡》第八章:“我在那裡住了兩個月就完全習慣了,猶如在自己家裡一般。”

相關名言

•習慣就是習慣,誰也不能將其扔出窗外,只能一步一步地引下樓。 (馬克·吐溫)

•少年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春秋*孔丘)

•總以某種固定方式行事,人便能養成習慣(亞里士多德)

•壞習慣是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的(奧維德)

•習慣是在習慣中養成的(普勞圖斯)

•大事使我們驚訝,小事使我們沮喪,久而久之,我們對這二者

•都會習以為常(拉布呂耶爾)

•根深蒂固的惡習決非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玉外納)

•習慣實際上已成為天性的一部分(亞里士多德)

•習慣能造就第二天性(西塞羅)

•習慣比天性更頑固(昆圖斯)

•是否真有幸福並非取決於天性,而是取決於人的習慣(愛比克泰德)

•習慣成自然

•思想(且不論好壞與否)行為習慣,這就是人生的規律 (特賴因)

•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有什麼樣的行為;有什麼樣的行為,就有什麼樣的習慣;有什麼樣的習慣,就有什麼樣的性格;有什麼樣的性格,就有什麼樣的命運(查·艾霍爾)

•習慣是行為的女兒,不過女兒反過來養育母親,並按母親的模樣生下自己的女兒,不過更漂亮,更幸運了(傑·泰勒)

•習慣是社會的巨大的飛輪和最可貴的維護者(威·詹姆斯)

•美德大多存在於良好的習慣中(佩利)

•在日常事物的自理中,一盎司習慣抵得上一磅智慧----(托·布·里德)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西寒羅)

•任何事物都不及習慣那么神通廣大(奧維德)

•習慣就是一切甚至愛情中也是如此(沃維納格)

•習慣之始,如蛛絲,習慣之後,如繩索

•習慣使社會階層自行分開,不相混雜(威·詹姆斯)

•當你開始依照習慣行事,你的進取精神就會因此而喪失----(烏納穆諾)

•習慣支配著那些不善於思考的人們(華茲華斯)

•許多富有創見的人並沒有想到這一點他們被習慣引入歧途(濟慈)

•人喜愛習慣,因為造它的就是自己(愛爾蘭) 成的啊(忒壬斯)

•討飯三年懶做官(日本)

•拴慣了的狗,不能帶去打獵(柯爾克孜族)

•習慣要靠習慣來征服(坎普滕的托馬斯)

•一個釘子擠掉另一個釘子,習慣要由習慣來取代(伊拉斯謨)

•人應該支配習慣,而決不能讓習慣支配自己(奧斯特洛夫斯基)

•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貧難改舊家風

•以為一個曾以某種方式完成某種行為的人不會再作出相同的舉動,這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一種誤解。只要乾過,就一定會再乾,實際上他早已乾過了(切薩雷·帕韋澤)

•一個人如果每年根除一種惡習,那么他用不了多久就成為十全十美的人(坎普滕的托馬斯)

•在克服惡習上,遲做總比不做強(利德益特)

•壞習慣像餅子,碎了比保存起來好(英國)

•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養成一種做好事的習慣。(亞里士多德)

•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巴金)

•習慣不加以抑制,不久它就會變成你生活上的必需品了。( 奧古斯丁)

•不良的習慣會隨時阻礙你走向成名、獲利和享樂的路上去。( 莎士比亞)

•人喜歡習慣,因為造它的就是自己。( 蕭伯納)

•習慣,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是它的奴隸。(高 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