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黃丸

六味地黃丸

六味地黃丸由六味中藥材組成,其中熟地黃為君藥,故名為六味地黃丸。具有增強免疫、抗衰老、抗疲勞、抗低溫、耐缺氧、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改善腎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及較強的強壯作用。但畏寒怕冷、痰多濕重之人不宜服用。主要成份為熟地黃、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其作用為滋腎養肝,用於肝腎陰虧,眩暈耳鳴,羞明畏光等。

基本信息

歷史源頭

六味地黃丸這一稱謂來自錢仲陽所著的《小兒藥證直訣》 ,六味地黃丸由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丹皮茯苓這六味中藥組成。最早是“八味地黃丸”,見於張仲景《金匱要略》。後來,宋代名醫、兒科專家錢乙把八味地黃丸裡面的附子桂枝這種溫補的藥物去掉了,變成了現在的六味地黃丸,並用它來治療小兒先天不足,發育遲緩等病症。

藥材釋義

1.熟地黃--滋陰補腎,生血生精。

熟地黃熟地黃

2.山茱萸--溫肝逐風,濇精秘氣。

3.牡丹皮--瀉君相之伏火,涼血退蒸。

4.山藥--清虛熱於肺脾,補脾固腎。

5.茯苓--滲脾中濕熱,而通腎交心。

6.澤瀉--瀉膀胱水邪,而聰耳明目。

7.六經備治。而功專腎肝,寒燥不偏,而補兼氣血,苟能常服,其功未易殫述也。

藥典記載

《中國藥典》

【處方】熟地黃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藥80g、茯苓60g、澤瀉60g。

山茱萸山茱萸

【製法】以上六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35~50g與適量的水,泛丸,乾燥,製成水蜜丸;或加煉蜜80~110g製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性狀】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而酸。

【功能與主治】滋陰補腎。用於頭痛,瘋狂,性慾特旺或沒有。

【作用類別】本品為生殖類非處方藥藥品。

【用法與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規格】大蜜丸每丸重9g其餘劑型尊醫囑。

【貯藏】密封。

《小兒藥證直訣》【來源】《小兒藥證直訣》 丹皮丹皮

【組成藥物】熟地黃 240克,山茱萸 120克,山藥120克,澤瀉90克。

【方歌】六味地黃益腎肝,茱薯丹澤地苓專,更滋陰都氣五味先,肺腎兩調金水生,麥冬加入長壽丸。

【功效】滋補肝腎。

【主治】肝腎陰虛,頭目眩暈,骨蒸勞熱,,齒齦出血,贏瘦骨蒸。

【用量用法】上藥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6~9克,每日3次,空腹淡鹽湯送下。每次8粒,每日2次。口服液:每次10毫升,每日2次。

【現代研究】本方具有抗腫瘤和抗細胞突變作用,能減輕和對抗化療藥物的副作用,有改善血流動力學、抗應激反應作用。

【套用變化】

1.血虛陰衰--熟地為君。

2.精滑頭昏--山茱為君。

茯苓茯苓

3.小便或多或少,或赤或白茯苓為君。

4.小便淋瀝--澤瀉為君。

5.心虛火盛及有瘀血--丹皮為君。

6.脾胃虛弱,皮膚乾濇--山藥為君。言為君者,其分用八兩,地黃只用臣分兩。

【進補套用】

本方源自宋代兒科專著《小兒藥證直訣》,原治小兒發育不良,表現為立遲、行遲、發遲、齒遲、語遲的“五遲”證。

1.高血壓病:用本方加減:熟地黃24克,山茱萸12克,山藥12克,牡丹皮9克,白茯苓9克,澤瀉9克,牛膝9克,肉桂3克。水煎服,每日1劑。

山藥山藥

2.心律失常:用本方加味:熟地黃24克,山茱萸12克,山藥12克,牡丹皮9克,白茯苓9克,澤瀉9克,苦參20克。水煎服,每日1劑。

3.糖尿病:用本方丸劑,每次6~9克,每日2~3次,同時結合飲食控制。

4.慢性腎功能衰竭:本方連用l~2個月,作為輔助治療,有較好的療效。

5.消化系統腫瘤:用本方丸劑,每日2次;同時配合維生素C200毫克,每日3次,連服6個月到1年,對甲胎蛋白轉陰和防止轉癌有較好的作用。

6.化療不良反應:在胃癌化療和惡性淋巴癌化療的同時,加服六味地黃口服液。可減輕化療藥的不良反應,改善造血功能,增強機體免疫能力。

7.慢性前列腺炎:用本方:熟地黃24克,山茱萸12克,山藥12克,牡丹皮9克,白茯苓9克,澤瀉9克。水煎服,每日1劑。

8.黃褐斑:用本方九劑或配合逍遙九,早晚各服1次,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本方還可用於治療周期性麻痹、小兒水師(睪九鞘膜積液)、更年期綜合徵、男性不育症、前列腺增生症、慢性失音、視神經或視網膜病變、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均取得較好的療效。

【注意事項】本方藥性平穩,適宜長服,但脾虛腹脹,食少便溏者應慎用。

【附註】本方煎服,名六味地黃湯,治同。

《準繩·女科》

【名稱】六味地黃丸

【別名】加味地黃丸

【組成】熟地黃4兩,山茱萸肉2兩,山藥2兩,牡丹皮1兩5錢,白茯苓1兩5錢,澤瀉1兩,香附米(童便浸3次,炒)1兩,蘄艾葉(去筋,醋煮)5錢。

【來源】《準繩·女科》卷四。

【主治】婦人經事不調,即非受孕,縱使受之,亦不全美;腎經虛火致妊娠吐衄。

【方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70丸,白沸湯送下。

【附註】加味地黃丸(《濟陰綱目》卷六)。

衍化方劑

1.知柏地黃丸:在六味地黃丸基礎上加入知母12 黃柏10 ,功用:滋陰降火。主治:陰虛火旺,骨蒸潮熱,遺精盜汗之證。

2.麥味地黃丸:在六味地黃丸基礎上加入麥冬10 五味子8 ,功用:滋腎斂肺。適用於肺腎陰虛之喘咳。

3.杞菊地黃丸:在六味地黃丸基礎上加入枸杞子15 菊花12 ,功用:滋腎養肝。適用於因肝腎陰虛而致的兩眼昏花,視力不清,或有眼睛乾澀,迎風流淚症狀。

4.都氣丸:在六味地黃丸基礎上加入五味子10 ,功用:滋腎納氣,適用於腎陰虛之氣喘。

5.桂附地黃丸:在六味地黃丸基礎上添加肉桂、附子。功用:溫補腎陽,適用於腎陽虛怕冷者。

配方特點

三補三瀉

六味地黃丸重用熟地滋陰補腎,填精益髓,為君藥山茱萸補養肝腎,並能澀精,取肝腎同源之意,山藥補益脾陰,亦能固腎,共為臣藥。三藥配合,腎肝脾三陰並補,是為三補,但熟地黃用量是山萸肉和山藥之和,故仍以補腎為主。澤瀉利濕而泄腎濁,並能減熟地黃之滋膩,茯苓淡滲脾濕,並助山藥之健運,與澤瀉共瀉腎濁,助真陰得復其位,丹皮清泄虛熱,並制山茱萸之溫澀。三藥稱為三瀉,均為佐藥。六味合用,三補三瀉,其中補藥用量重於瀉藥,是以補為主,肝脾腎三陰並補,以補腎陰為主。同時補藥的用量大於瀉藥的用量,以補為主。主要用於腎陰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手腳心發熱、遺精盜汗等症狀,經過歷代醫家的驗證,臨床療效顯著,從而留傳,被譽為“補陰方藥之祖”。

主治用法

六味地黃丸主要是治療那些腎陰虛而陽盛的人,陽亢乃至強陽不倒,堅持服用六味地黃丸能收到理想效果,但是現代人一般都是陰盛陽虛的體質,如果再服用六味地黃丸,只能使陰邪更盛,而陽氣更虛,外在表現是越發沒有力氣,做事情沒有精神。所以,使用六味地黃丸重要的是辨清腎陰虛還是腎陽虛,腎陽虛的人絕不可用,腎陰虛的人也不可多用,以服用後收到效果為準,食用過多也會傷害身體。

藥理研究

六味地黃丸具有顯著的增強免疫、抗衰老、抗疲勞、抗低溫、耐缺氧、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改善腎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及較強的強壯作用。

1.抗疲勞、抗低溫、耐缺氧作用與人參相似。

2.對免疫功能的影響:能激活細胞免疫及抗體生成反應,提高細胞免疫功能,促進扁桃體細胞誘生干擾素,提高血清干擾素水平。

3.擴張血管,對動脈狹窄性高血壓有明顯的降壓和改善腎功能作用。

4.減少心肌膠原的沉著,防治高血壓心血管損害。

5.改善血液流變性,降低全血粘度、血漿粘度、纖維蛋白原,抑制梗死心臟中氧自由基的生成,縮小梗死面積,防治冠心病心肌梗塞

6.對血脂的影響,可明顯降低膽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提高HDL-C/TC的比值,促進脂質代謝,長期服用有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7.改善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紊亂。

8.改善性腺功能障礙,通過作用於下丘腦-垂體-性腺軸而改善性激素分泌,促進精子生成,提高精子活動率,增強性功能。

9.促進腎臟對體內代謝產物尿素的排泄,保護腎排泄功能。

10.對肝損傷有保護作用:對正常的ALT活性無明顯影響,但對四氯化碳、硫代乙醯胺及強的松龍所致的ALT活性升高有顯著的降低作用。

11.增加小鼠體重,增強體力,延長游泳時間,使接受化學致癌物的動物脾臟淋巴小結髮生中心活躍。

12.增強單核巨噬系統的吞噬活性,提高存活時間,提高腹水型宮頸癌U14細胞內的cAMP,提高癌細胞增殖抑制率。

13.能抑制氨基甲酸乙酯、亞硝胺的腫瘤誘發率。

14.對於食道上皮細胞增生證,有阻斷癌變作用,可預防食道癌發生,減低發病率。

15.六味地黃丸中澤瀉含鋅量高,山茱萸含鉻量高,對動脈粥樣硬化和糖尿病有預防作用,故六味地黃丸對預防老化和早衰有一定作用。

16.使紅細胞代謝恢復正常。

17.抗化療藥物毒副作用,延長生存率,保護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功能,防止心、肝、腎功能的損害,保護NK細胞活性,增強T、B淋巴細胞轉化功能。

藥性新用

澤瀉澤瀉

六味地黃丸為滋陰補劑的代表方劑,常用於肝腎陰虧所致的各種疾病。醫療界用這種藥治療多種慢性疾病和疑難病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1.治療糖尿病:每次服用六味地黃丸9克,每日服2-3次,治療輕(中)型糖尿病效果良好,對重型糖尿病也有一定療效。

2.消除腎炎蛋白尿:急性腎炎患者,經治療水腫消失,但尿蛋白仍存在,每次服用六味地黃丸6-9克,每日服2-3次,服1-2個月後可消失。

3.治療甲胎蛋白低濃度持續陽性:每次服用六味地黃丸9克,一日服2次,連續服半年至一年,可有效降低肝癌的發病率。

4.治療更年期綜合徵:本病常伴有潮紅、潮熱、出汗、焦急、心悸、急躁、失眠、記憶力減退等症。每次服用六味地黃丸6-9克,每日服2-3次,連服3個月,可明顯改善上述症狀。

5.治療五更瀉:每次服用六味地黃丸10克,每日服3次。

6.治療復發性口瘡:每次服用六味地黃丸6-9克,每日服2-3次,一般服3-5天可見效,且愈後很少復發。如復發再服本藥仍有效。

7.治療牙周膿腫:每次服用六味地黃丸10克,每日服3次,服3-5天可減輕症狀。

8.治療慢性鼻炎:每次服用六味地黃丸9克,早晚各服1次,連服2-3個月,可有明顯療效。

臨床套用

六味地黃丸對因肝腎陰虛引起的下列病症,均有明顯的治療和改善症狀作用,主要包括:

1.內科類:肺結核肺心病支氣管哮喘原發性高血壓、慢性腎性高血壓、冠心病、室性早搏腦血栓形成腦出血後遺症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徵、腎及輸尿管結石、慢性前列腺疾病腫瘤白細胞減少證、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慢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早期食管上皮細胞增生證、腎陰虧損性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神經衰弱以及老年性痴呆、頑固性失眠、慢性食管炎一氧化碳中毒性精神病、手術後頑固性呃逆、萎軟(格林巴里綜合症)等見六味地黃丸症候者。

2.外科類:骨結核血栓性脈管炎、男子乳房發育、腸風下血(痔瘡)、食道癌手術後復發、脫髮皮膚皸裂鵝掌風、陰囊濕冷、小便不快等。

3.婦科:更年期綜合症、黃褐斑功能性子宮出血

4.兒科:小兒發育不良、小兒疳積小兒呼吸道反覆感染小兒尿頻、抽動-穢語綜合症、遺尿症等。

5.眼科:中心性視網膜脈絡膜炎青光眼老年性白內障玻璃體積血老年性黃斑盤狀變性、外傷性角膜潰瘍、睫狀體炎、慢性葡萄膜炎等。

6.五官科:復發性口瘡慢性咽喉炎慢性扁桃體炎牙周膿腫冠周炎喉痹等。

7.使用六味地黃丸還可增強化療效果,輔助治療腫瘤癌症,減少化療毒副反應。

副作用

健康人群

對於正常人群,如果沒有明顯腎陰虛的症狀,不適宜於自行長期服用六味地黃丸。

明顯是陽虛(包括腎陽虛、脾陽虛)的人

腎陽虛的人面色偏白,體質虛弱,喜夏不喜冬,這樣的人不適於吃六味地黃丸。許多因腎陽不足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礙患者,還一味地服用六味地黃丸,病症就會“雪上加霜”。應該選擇治療腎陽虛的藥物,比如金匱腎氣丸

腎陰虛但脾胃功能不好的人

六味地黃丸是偏於補陰的藥,配方中陰柔的藥多一些,吃了後會妨礙消化功能。中老人一般脾胃功能不強,服用更要謹慎。間斷吃,影響不大;不能長期連續服用。

六味地黃丸屬甘溫性,偏於補陰的藥,主治腎陰虛。由於配方中陰柔的藥多一些,所以吃後有時候會妨礙消化功能,因此脾胃功能弱、消化不良者慎吃。服用兩周后如果效果不明顯,可能是選藥不對症,可以找一位中醫大夫對身體的症狀進行診斷,對症選藥。與六味地黃丸相同功效的知柏地黃丸,治療火旺,如手心和腳心煩熱、口燥咽乾,舌尖紅,有清熱作用。服藥之前應該先去諮詢醫生。

藥物鑑別 

六味地黃丸六味地黃丸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澱粉粒三角狀卵形或矩圓形,直徑24-40μm,臍點短縫狀或人字狀。

不規則分枝狀團塊無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絲無色,直徑4-6μm。薄壁組織灰棕色黑棕細胞多皺縮,內含棕色核狀物。草酸鈣簇晶存在於無色薄壁細胞中,有時數個排列成行。果皮表皮細胞橙黃色,表面觀類多角形,垂周壁略連珠狀增厚。薄壁細胞類圓形,有橢圓形紋孔。集成紋孔群。

2.取本品小蜜丸大蜜丸9g,切碎,加硅藻土4g,研勻;或取水蜜丸6g,研碎,加乙醚40ml,低溫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揮去乙醚,殘渣加丙酮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丹皮酚對照品,加丙酮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醋酸乙酯(3: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鹽酸酸性5%三氯化鐵乙醇溶液,熱風吹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藍褐色斑點。

功能分析

本方為補陰主要方劑,功效以滋補肝。腎為主,並能補脾陰,為三陰並補之方。方中以熟地黃滋腎填精,為主藥;輔以山茱萸養肝澀精,山藥補脾固精,這是補的一面。又用澤瀉清泄腎火,並防熟地黃之滋膩;丹皮清泄肝火,並制山茱萸之溫;茯苓淡滲脾濕,以助山藥之健運,共為佐使藥,這是瀉的一面。六藥互相配合,補中有瀉,寓瀉於補,相輔相成,是通補開合之劑,滋補肝腎之良藥,常治肝腎不足、虛火上炎之證。

主治病症:①遺精。因腎陰虧虛、相火妄動而致的遺精滑精、心煩失眠、潮熱盜汗、眩暈腰酸、形瘦乏力、舌紅少苔、脈弦細數。②腰膝酸軟。由性生活過度而致的肝腎陰虛、虛火上炎,可引起腰膝酸軟、頭目眩暈、陽物常舉、耳鳴耳聾、盜汗遺精、舌紅少苔、脈細數。③清渴。縱慾傷陰,肝鬱化火,消爍津液,而致大渴引飲、尿頻量多、腰膝酸軟、頭昏耳嗚、口乾,或手足心熱、性功能低(先亢進,後低下)、舌紅苔薄、脈細。④淋證。因腎陰不足、氣化不利而致的小便淋瀝、餘瀝難盡、時輕時重、遇勞加重,兼見腰痛綿綿、尿有熱感、舌紅苔少、脈細數。

用法將藥研為細末,煉蜜為小丸如綠豆大,每日2~3次,溫開水或淡鹽水送服。近代也有作湯劑用,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禁忌:①消化不良、脾虛便溏者不宜使用,脾胃虛弱的人可以選擇在飯後半個小時以後再服用,避免長期服用對胃腸造成的傷害。②本藥主治肝腎陰虛證,若遺精、淋瀝、消渴等症非肝腎陰虛引起者禁用。③忌辛辣肥甘之品,以免辛熱傷陰、肥甘生濕助火。

進補套用它在滋補強身方面的顯著療效而成為補陰的著名方劑。本方重用熟地為君,滋陰補腎,填精益髓;配伍山茱萸養肝澀精,山藥補脾固精,兩藥都可協助熟地以充復腎中陰精,共為臣藥。又配澤瀉瀉腎利濕,並防熟地之滋膩;丹皮清瀉肝火,並制山茱萸之溫澀;茯苓健脾滲濕,以助山藥之補脾,共為住藥。

注意事項

1.任何藥物、食物都存在過敏人群。六味地黃丸也有相關報導。

2.很多食物、藥物都不可以無限量服用。比如食鹽過量服用會引起中毒;山楂過量服用會引起胃腸反應。藥典或經典著作中說明無毒的藥物,在超量服用的時候也可能出現副作用。再比如,六味地黃丸如果超大劑量服用也應被禁止。

3.有的藥理研究者,把六味地黃丸相關成分提純後進行動物實驗,也引起動物中毒。不代表六味地黃丸有這樣的副作用。六味地黃丸的毒性很低,遠遠低於我們生活中很多常見的調料。

歌訣

六味地黃益腎肝,山藥丹澤萸苓摻;

更加知柏成八味,陰虛火旺可煎餐;

養陰明目加杞菊,滋陰都氣五味研;

肺腎兩條金水生,麥冬加入長壽丸;

再入磁柴可潛陽,耳鳴耳聾具可安。

常見補益類中藥

藥品分類導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一百零二條關於藥品的定義:藥品是指用於預防、治療、診斷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調節人的生理機能並規定有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質,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化學原料藥及其製劑、抗生素、生化藥品、放射性藥品、血清、疫苗、血液製品和診斷藥品等。
藥物大全 抗生素藥品
胰島素
化學藥品 藥品安全 食品安全事件

利尿通淋逐水藥

補心丹 | 養血安神片 |狗皮膏 | 小活絡丸 | 五加皮酒 | 金不換膏 | 國公酒 | 健步虎潛丸 | 疏風定痛丸 | 王痹沖劑 | 野木瓜片 | 欷薟丸 | 大活絡丸 | 木瓜丸 | 麝香鎮痛膏 | 散風活絡丸 | 通宣理肺丸 | 麝香風濕油 | 枇杷止咳露 | 複方甘草合劑 | 消咳喘 | 川貝枇杷露 | 養陰清肺丸 | 蛇膽川貝液 | 急支糖漿 | 複方枇杷葉沖劑 | 止嗽青果合劑 | 痰咳淨 | 羚羊清肺丸 | 二陳丸 | 牡荊油滴丸 | 桂龍咳喘寧 | 複方川貝精片 | 氣管炎丸 | 止嗽定喘丸 | 止嗽化痰丸 | 二母寧嗽丸 | 參蘇理肺丸 | 小兒退熱口服液 | 桔紅丸 | 小兒感冒片 | 小兒清熱解毒口服液 | 小兒百壽丹 | 小兒感冒沖劑 | 小兒感冒沖劑 | 小兒至寶錠 | 小兒清咽沖劑 | 太和妙靈丹 | 小兒清肺止咳片 | 至聖保元丹 | 鷺鷥咯丸 | 五粒回春丹 | 牛黃抱龍丸 | 牛黃鎮驚丸 | 小兒牛黃散 | 兒童清肺丸 | 導赤丸 | 救急散 | 一捻金 | 小兒金丹片 | 啟脾丸 | 解肌寧嗽丸 | 小兒香桔丹 | 肥兒丸 | 小兒化食丸 | 嬰兒素 | 香蘇調胃片 | 健脾消食丸 | 小兒化毒散 | 王氏保赤丸 | 調經片 | 女金丹 | 益母草膏 | 益母丸 | 烏雞白鳳丸 | 當歸片 | 八珍益母丸 | 艾附暖宮丸 | 寧坤丸 | 八寶坤順丹 | 鹿胎膏 | 通經甘露丸 | 千金止帶丸 | 白帶丸 | 婦樂沖劑 | 金雞沖劑 | 婦炎淨膠囊 | 婦科十味片 | 瓊漿藥酒 | 潔爾陰洗液 | 龜齡集 | 陽春藥酒 | 男寶 | 龜鹿二膠丸 | 補腎強身片 | 壯陽復春丸 | 還原固精丸 | 補腎斑龍片 | 壯陽復春丸 | 補腎斑龍片 | 五子衍宗丸 | 還原固精丸 | 生髮片 | 養血生髮膠囊 | 消肥健身茶 | 福建減肥茶 | 耳聾丸 | 滴耳油 | 明目滋腎片 | 通竅耳聾丸 | 明目地黃丸 | 明目上清丸 | 石斛夜光丸 | 石斛明目丸 | 消胖美 | 甘芍降糖片 | 黃連羊肝丸 | 活血止痛散 | 輕身降脂樂 | 輕身減肥片 | 降糖舒 | 養陰降糖片 | 斑禿丸 | 玉泉丸 | 頸痛靈 | 消渴丸 | 頸復康 | 腎骨膠囊 | 骨刺丸 | 骨仙片 | 抗骨質增生丸 | 壯骨關節丸 | 鎮腦寧 | 天麻膠囊 | 血脂平 | 珠珀安神丹 | 白金降脂丸 | 絞股藍總甙片 | 月見草油 | 丹田降脂丸 | 玉楂沖劑 | 血脂靈 | 腦立清丸 | 複方羅布麻片 | 愈風寧心片 | 降壓丸 | 複方羅布麻片 | 牛黃降壓丸 | 降壓丸 | 抗骨質增生丸 | 壯骨關節丸 | 鎮腦寧 | 天麻膠囊 | 血脂平 | 珠珀安神丹 | 白金降脂丸 | 絞股藍總甙片 | 月見草油 | 丹田降脂丸 | 玉楂沖劑 | 血脂靈 | 腦立清丸 | 複方羅布麻片 | 愈風寧心片 | 降壓丸 | 複方羅布麻片 | 牛黃降壓丸 | 降壓丸 | 腦立清丸 | 愈風寧心片 | 牛黃降壓丸 | 速效救心丸 | 蘇冰滴丸 | 複方丹參片 | 冠心蘇合丸 | 地奧心血康 | 丹七片 | 野菊花栓 | 活心丸 | 前列舒 | 前列通片 | 髒連丸 | 荷葉丸 | 痔瘡丸 | 地榆槐角丸 | 痔瘡栓 | 化痔栓 | 正天丸 | 九華膏 | 清眩片 | 雙黃連口服液 | 重感靈 | 感冒清 | 板藍根沖劑 | 感冒清熱沖劑 | 銀翹解毒丸 | 羚翹解毒丸 | 桑菊感冒片 | 羚羊感冒片 | 健民咽喉片 | 西瓜霜潤喉片 | 冬凌草片 | 四季潤喉片 | 錫類散 | 金嗓子喉寶 | 牙痛水 | 冰硼散 | 牙痛一粒丸 | 牙痛粉 | 鼻咽清毒劑 | 鼻炎寧沖劑 | 鼻炎康 | 千柏鼻炎片 | 藿膽丸 | 耳聾左慈丸 | 鼻淵丸 | 鼻舒適片 | 明目蒺藜丸 | 鼻通丸 | 黎峒丸 | 杞菊地黃丸 | 接骨丸 | 三七傷藥片 | 五虎丹 | 正骨水 | 跌打丸 | 速效跌打膏 | 耳底藥 | 紅棉散 | 消傷痛搽劑 | 麝香正骨水 | 止血寶膠囊 | 七厘散 | 耳炎液 | 五福化毒丹 | 荷葉丸 | 仙鶴草膏 | 雲南白藥 | 十灰散 | 醒消丸 | 六應丸 | 連翹敗毒丸 | 小金丹 | 二味拔毒散 | 如意金黃散 | 防風通聖丸 | 撥毒膏 | 四妙丸 | 二妙丸 | 大楓子油 | 燒燙傷膏 | 人參大補膏 | 人參香茶片 | 人參精 | 人參蜜漿 | 人參鹿茸酒 | 人參養榮丸 | 人參蜂王漿 | 萬年春滋補漿 | 上海人參蜂皇漿 | 上海人參口服液 | 北京蜂王精 | 上海人參 | 三寶口服液 | 六味地黃丸 | 北京靈芝蜂王精 | 河車大造丸 | 十全大補丸 | 補中益氣丸 | 人參歸脾丸 | 知柏地黃丸 | 附子理中丸 | 清宮壽桃丸 | 金匱腎氣丸 | 香連丸 | 香連化滯丸 | 雙黃消炎片 | 參苓白朮丸 | 麻仁滋脾丸 | 木香檳榔丸 | 通幽潤燥丸 | 通便靈 | 便秘通 | 麻仁潤腸丸 | 番瀉葉沖劑 | 麻仁膠囊 | 膽石通 | 雲芝肝泰 | 利膽片 | 利膽排石片 | 複方靈芝乾糖漿 | 消炎利膽片 | 益肝靈 | 五仁醇 | 朝陽丸 | 複方益肝靈 | 開胸順氣丸 | 強肝液 | 舒肝丸 | 木香順氣丸 | 加味左金丸 | 舒肝止痛丸 | 龍膽瀉肝丸 | 胃乃安 | 調胃舒肝丸 | 摩羅丹 | 猴頭菌片 | 三九胃泰 | 胃得安 | 越鞠保和丸 | 香砂枳術丸 | 人參健脾丸 | 保和丸 | 霍香正氣丸 | 香砂養胃丸 | 清涼油 | 無極丹 | 風油精 | 人丹 | 十滴水 | 祛暑丸 | 清熱解毒丸 | 紫雪丹 | 黃連上清丸 | 牛黃清心丸 | 穿心蓮片 | 牛黃解毒丸 | 黃連素 | 金蕎麥 | 銀黃口服液 | 雪膽素 | 炎熱清膠囊 | 複方四季青片 | 魚腥草素片 | 金蓮花片 | 十棗丸 | 控涎丸 | 慢腎寶液 | 舟車丸 | 結石通 | 五苓丸 | 排石沖劑 | 胃苓丸 | 尿感靈沖劑 | 金錢草沖劑 | 牛黃上清丸 | 牛黃清胃丸 | 黃連解毒丸 | 清胃黃連丸 | 當歸龍薈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