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溯源
因其曲調優美,演唱時尾音翻高或有幫和,故也叫“拉魂腔”。拉魂腔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由魯南漢族民間小調為基礎,受當地柳子戲(即弦子戲)的影響發展起來的。其唱腔中的[娃子]、[羊子]和魯南俗曲及柳子戲唱腔曲牌[耍孩兒]、[山坡羊]有淵源關係。一說源於江蘇海州,是由當地秧歌、號子中的[太平歌]、[獵戶腔]經民間藝人丘、葛、張(一說“楊”)3人加工而成為拉魂腔。後來丘、葛分別去皖北、魯南傳藝,因此在當地流行。一說是由山東棗莊山裡的道士和尚,以安魂咒或肘鼓子等腔調演繹出的,棗莊山裡有個叫千山頭的地方,從唐朝到明朝之間,這裡曾是全國很大的道觀群落,道觀幾十座,清朝之後衰落了,道士和尚為了生計,下山化緣幫人除魔消災,演繹出拉魂腔這類唱腔。
1950年據丘門藝徒魏光才(當時80歲)推算,丘門於清乾隆年間已存在了。拉魂腔流布於魯南、皖北、蘇北相接壤的廣大地區以後,遂分為5路:中路以徐州為中心,北路以臨沂為中心,東路以新海連為中心,南路以宿縣為中心,西路則在渦陽、蒙城一帶。它們既有共同的淵源關係,又有各自的地方特色,都在當地逐步形成為戲曲劇種。其中流行於江蘇徐州和山東臨沂的中、北兩路,於1953年依據所用伴奏樂器柳葉琴(彈撥樂器)定名為柳琴戲。
其形成過程,最初只是由單人或雙人清唱的曲藝,藝人稱為“唱門子”或“跑坡”。他們手持竹板或梆子敲打節奏,用(八句子)(即,娃娃)唱“單篇子”,內容多為民間故事,篇幅可長可短。在老“篇子”中有“鹹豐三年糧食貴,…拜了師傅去學戲”的唱詞,可知至遲在鹹豐初年就已有職業藝人演出“兩小”和“三小”戲,如《打幹棒》、《小書房》、《喝面葉》、《王小二趕腳》之類。為表現更多的人物,又衍變出一種由一人趕扮幾個劇中人物的演出形式,稱“當場變”或“抹帽子戲”,如《夏三探親》,演夏三(醜扮)接四妹(旦扮)回娘家的故事,劇中有兄、妹、公、婆、母、嫂6人,均由醜、旦先後7次改扮表演,故此劇也名《七妝》。經歷了“抹帽子戲”的過渡之後,組成了“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戲房”的戲班,先後進入臨沂、郯城、徐州等城市演出,這時已採用柳葉琴伴奏了。並且增加了行當,豐富了劇目,又吸收、借鑑京劇及梆子戲發展了自己的音樂伴奏和表演藝術。
柳琴戲,早期稱“肘鼓子”,也稱“小戲”,後因其唱腔獨具魅力而被人稱為“拉魂腔”,此外又有“拉後腔”、“拉花腔”、“控洪腔”等別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一度改為“四平調”。1953年,徐州市委宣傳部會同市文教局,與藝人反覆磋商後,以主奏的柳葉琴為據,正式定命為柳琴戲。
柳琴戲起源於清乾隆年間,距今約二百多年。關於它的發展源頭,新出版的《江蘇戲曲志·柳琴戲志》羅列了三種說法,其中一種認為它源於蘇北的太平歌與獵戶腔。“太平歌”是農民在收穫季節為抒發喜悅之情而創造的一種曲調;“獵戶腔”則是當地的獵戶在狩獵之餘,據當地流行的民歌、號子等,結合當地的山川景色和自然音響,形成的一種曲調。
柳琴戲的發展大體經過了四個時期。在最早的說唱時期,半農半藝的貧苦農民在農閒時,以一家一戶或一二人結伴,走鄉串里“唱門子”乞討。唱的節目被稱為“篇子”。篇子多反映農村生活。此時的沿門說唱,既無弦樂伴奏,也無服裝道具,只有演唱者以板或梆子自打節拍。
清鹹豐年間,柳琴戲有了專業藝人和班社雛形,演出小生、小旦的“二小戲”或外加小丑的“三小戲”。這種戲也叫“對子戲”。對子戲鼎盛時期,柳琴戲班社中出現了如“爛山芋”、“金不換”、“一千兩”等職業女藝人。她們出演的旦角兩腮抹淺紅,用黑色煙色描眉畫鬢,抹口紅。其所用的服裝道具也多有變換。在長時間的職業演藝中,形成了句尾委婉纏綿的拉腔。“拉魂腔”基本成熟。
清末民初,柳琴戲已經形成了七八個藝人,甚至十多個藝人組成的職業班社,俗稱“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戲房,十人成大班。”徐州地區的邳縣盧家班、睢寧吳克志班、銅山同義班、董四班等異常活躍。其演出形式也由原來單一的“唱對子”和打地攤演出的“跑坡”,發展成為為廟會主唱的“會戲”、為富人家做壽或辦喜事的“堂戲”,以及請神敬鬼、燒香還願的“願戲”等多種形式。隨著班社人員的增多,一些大型劇班開始出現,角色行當也逐步完善。柳琴戲開始進入舞台演出時期。
約在民國九年(1920年)前後,一些柳琴戲班社開始由農村進入集鎮或城市演出。由於徐州交通便利,又是柳琴戲流行區最大的城市,因此,到解放初期,徐州市區就雲集了同義班、常勝班、義和班等多個較有影響的大班社。薈萃了厲仁清、王素秦、相瑞先、姚秀雲等著名藝人。當時徐州城內分布有同興戲院、群樂戲院、民眾戲院、和平戲院等十多家戲院,每日多達十台左右的戲競相上演。柳琴戲成為市民娛樂生活的主要內容。1949年之後,在政府的扶植下,柳琴戲得到了迅速繁榮。原有的零散戲班被組成徐州市柳琴一團和二團,1958年又擴建為江蘇省柳琴劇團。從20世紀60年代起,柳琴劇團回響黨的號召,上山下鄉,為民眾送戲上門,每年在基層演出都在300場以上。“文革”時期,柳琴戲歷經磨難,各專業劇團被迫解散。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柳琴戲迎來了第二個春天。被解散的劇團得以恢復,為培養柳琴戲新人的訓練班、戲劇學校相繼成立。
1978年,江蘇省柳琴劇團演出的《大燕和小燕》參加當年10月的省專業劇團創作劇目會演,反響強烈。此劇後被全國各劇種30多個戲曲專業團體移植。1979年元月,該劇被文化部選調赴京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獻禮演出”。此後,劇組又隨中央慰問團赴邊防前線,慰問參加自衛反擊戰的前線戰士。1981年,江蘇電影製片廠又將該劇攝製成戲曲藝術片,在全國上演。一時間,柳琴戲的唱腔迴響在大江南北,作為土生土長的地方劇種,柳琴戲第一次被全國矚目。
藝術特色
唱腔
柳琴戲的音樂唱腔非常別致,地方特色尤為鮮明,男唱腔粗獷、爽朗、嘹亮。女唱腔婉轉悠揚、豐富多彩、餘味無窮。演唱者可以隨心所欲的發揮、創造,自由地變化。“怡心調”是本劇種的最大特點。此外,在唱腔的落音處,女腔常用小噪子翻高八度,男腔加入襯詞拖後腔,也是其獨特風格。節奏大多是有板無眼的1/4擊拍,除了大部份是後半拍起唱處,還有連續切分的變節奏,給人以歡快、活潑、跳躍之感。由於唱腔鏇律與地方語言有著密切的關係,唱腔中的音程大跳經常出現,再加上頻繁的轉調,使人聽起來既新奇多彩、又自然和諧。柳琴戲的唱腔以徵調式與宮調式為主,徵調式溫和纏綿,宮調式明快剛勁。柳琴戲唱腔曲調有:哈弦、起板、導板、連板起、拉腔、射腔、起腔、含腔、平腔、停腔、柔腔、葉里藏花、雷對調、一喲調、老公調、回龍調、垛板、調板、閘板、冒調花腔、四六長腔、男女拉拉腔等。此外還有從民間小調變化而來的過河調、趕腳調、送郎調、補缸調、疊斷橋、打牙牌、千金小組進花園調、小放牛、八段錦、調兵調、葉落金錢等。其板式大致可分為慢板、二行板、數板、緊板和五字緊板等。
伴奏
柳琴戲板式大致可分為:慢板(又叫幽板、澄清板)、二行板(又叫流水板其中還有快慢之分)、數板、緊板和五字緊板等。柳琴戲的音樂工作者創作和改編了很多伴奏曲,有的已形成了新的傳統曲牌。如:“苦中樂”、“繡花牌”、“水龍吟”、“什樣錦”、“朝天子”、“抱妝檯”、“雲燈”、“游場”、“建都”、“掃靈”、“哭靈堂”、“三清曲”、“走馬出兵”、“賞花”、“娃娃令”、“迎春曲”、“傳情曲”、“鴛鴦戲水”、“喜臨門”、“葉落金錢”、“進花園”、“會佳麗”等。
樂器
柳琴戲“文場”有土琵琶、笛子、嗩吶、笙、管、二胡、小三弦等,“武場”有“四大件”。還運用了電聲樂器。伴奏音樂也運用了和聲、配器等技法。值得一提的是,柳琴戲的主弦樂器,從只有兩根絲弦的土琵琶,通過改革多次研製相繼製成了三、四、五、六弦的多種高中音柳琴。
角色
柳琴戲的角色有自己特殊的名稱,在小頭、二頭、二腳梁子、老頭、老拐、大生、勾腳、毛腿子、奸白臉等行當中,小頭即閨門旦,二頭即青衣,二腳梁子即青衣兼花旦,老頭即老旦,老拐即彩旦,大生即老生,勾腳即醜,毛腿子即花臉,奸白臉即白面。柳琴戲的表演粗獷樸實,節奏明快,鄉土氣息濃厚,演員的身段、步法明顯帶有民間歌舞的特點。
柳琴戲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各種姊妹藝術的優點,並與流行地人民民眾的生活發生著密切聯繫,成為一種地域文化的載體。
傳統劇目
據1957年山東省戲曲研究室調查,柳琴戲共有傳統劇目 200多種,有小戲也有大戲。大戲中有各行當專工的所謂“台柱戲”,如:小頭的《四平山》、《八盤山》、《鮮花記》、《魚籃記》;二頭的《點兵》、《觀燈》、《書館》、《四告》;老頭的“四氏”,即老康氏《斷雙釘》、老閻氏《小鰲山》、老鄧氏《英台勸嫁》、老楊氏《孟月紅割股救母》;勾腳的《二、五反》、《雁門關》、《攔馬》、《跑窯》;小生的《大、小隔簾》、《白羅衫》、《劉貴臣算卦》;老生的“五王、四相”戲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徐州建立了江蘇省柳琴劇團,在臨沂建立了山東省臨沂地區柳琴劇團等演出團體。整理改編的傳統劇目有《喝面葉》、《小書房》、《張郎與丁香》等。創作演出的現代戲《大燕和小燕》已攝製成影片。
變遷
活躍於民間的“拉魂腔”,為柳琴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逐漸演變為正式的劇種。滕州市柳琴劇團是由早期的卜家班改建而成。全國解放以後,卜家班在黨的關懷下得以迅速發展,隊伍擴大到近百人。為了適應新形勢的需要,1950年,卜家班改組為四平劇社,由班主制改為社長制,1953年滕縣人民政府對四平劇社進行整編,正式命名為滕縣新建劇團,並正式納入地方事業建制。1954年華東地區戲曲觀摩演出時,改名為滕縣柳琴劇團,1988年隨縣改市,正式改名為滕州市柳琴劇團。柳琴劇團的建立,為柳琴戲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使沿街叫門的“拉魂腔”得以脫胎換骨,從而登上了文藝劇種的大雅之堂。
1953年國務院頒發了“關於戲曲改革”的精神後,劇團首先對以前演出的傳統劇目進行了整理改革,陸續編演了新的歷史劇和傳統戲,繼而興起了大演現代戲的熱潮。1954年,柳琴劇團排演出了第一個現代戲《小二黑結婚》,隨後排演出了《小女婿》等。1956年在商業公私合營的高潮中,卜端品私人戲箱折價歸公,從此劇團由私有制變為集體所有制。在“二為”方針的指引下,劇團先後排演的現代劇《紅霞》、《紅姐妹》、《紅色種子》、《紅松林》上山下鄉進行演出,被民眾譽為“四紅劇團”。1964年12月,現代戲《新風曲》參加了濟寧地區的會演,同年被選拔到省參加現代戲會演,得到了彭少輝、賀龍、羅瑞卿等中央領導好評,並受到譚啟龍等領導同志的接見與鼓勵;同年排演的《小保管上任》等在滕縣八一禮堂為沙風、楊得志等中央領導演出。之後,不少劇目走出了山東,為國際友人演出。其中,《姊妹倆上工地》還被北京農業電影製片廠拍製成電影。
1990年,帶著泥土芳香的柳琴戲《山鄉鑼鼓》進京演出,參加了第二屆中國戲劇節,登上了中國民族文化的殿堂,受到了中央領導和專家的好評。李景、賀敬之、吳雪、劉厚生等軍政領導聽罷鄉音後,格外興奮和激動。當時的中組部部長張全景在看完演出接見演職人員時,拉著演員的手即興作了一首詩:“看罷演出多高興,聽罷鄉音格外親,齊魯大地春意濃,四出小戲意蘊深。”
多年來,柳琴戲一直活躍在魯南大地上,倍受家鄉人們的喜愛。從最初的《小二黑結婚》到風靡一時的《十五貫》、《雙玉蟬》、《姊妹易嫁》,再到現代的《墨子救宋》等,共創作出了140個劇目。其中,排演的《孔繁森》在滕州乃至棗莊市黨政機關和廠礦演出28場,引起了較大的轟動。多年來,柳琴劇團湧現出了眾多的著名演員,諸如卜端品、劉長春、王麗英、王傳玲、王傳亮、趙恆成等一時成為地方的時代寵兒。
柳琴戲從它產生的那一天起,就帶著魯南地區濃厚的地域特色和鄉土氣息。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正是柳琴戲的泥土芳香,才吸引了眾多的專家和人士為之畢生追求,並使之不斷完善。國家一級作曲、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柳琴考級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惠然就是其中的一位。
1958年,王惠然在臨沂地區看演出,第一次看到柳琴之後便一見鍾情,從此就致力於柳琴的改革。當時民族管弦樂隊裡面,沒有高音樂器,再就是琵琶、揚琴、三弦都是中音的樂曲,但作為領弦的沒有,所以王惠然就看上這個柳琴了。1958年起,在徐州樂器廠的配合下,他研製成功了三弦、四弦高音柳琴,結束了200年來柳琴僅用於戲曲伴奏的歷史,使柳琴登上了獨奏、協奏舞台,填補了民樂隊彈撥缺乏高音的空白。古老的“拉魂腔”,迷人的柳琴戲,在王惠然的驅動下,走出了國門,遍及海外。
江蘇省柳琴劇團
江蘇省柳琴劇團成立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現為百餘人編制的大型專業藝術表演團體。有高級專業職稱的演職人員40餘名,其餘皆為具備中、初級專業職稱的演職人員。1954年,該團的傳統戲《喝面葉》、《攔馬》、《羋建游宮》等戲,在上海“華東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中,獲劇本獎、演員一、二等獎;1957年該團改編演出的《狀元打更》在“江蘇省第一屆戲曲會演中”,獲創作、演員一、二等獎;1979年創作演出的現代戲《小燕和大燕》晉京參加建國三十周年獻禮演出,並獲文化部“創作、演出二等獎”;同年該劇組代表“中央慰問團”赴廣西前線慰問演出;次年,該劇拍攝成電影戲曲藝術片在全國發行放映。近年來,該團又創作和演出了《三賜御匾》、《瓜棚風月》、《彭祖》、《梅雨情》、《相逢在每一天》、《解憂公主》等較有影響的劇目,分別在江蘇省新創作劇目觀摩演出和戲劇節以及“第一、二、三屆蘇魯豫皖柳琴、泗洲、淮海戲劇節”中獲得大獎。
2002年,該團改編創作演出的柳琴、泗州傳統折子戲《走娘家》,參加文化部舉辦的“全國地方戲曲精品折子戲評比展演暨戲曲青年演員大獎賽”,獲演員一等獎,該折子戲於2002年10月由文化部組織晉京匯報演出;2005年《走娘家》在中國劇協舉辦的全國小戲小品大賽中,獲“中國戲劇獎·小戲小品優秀劇目金獎”;2003年《馬孤驢換妻》參加中國劇協主辦的“首屆中國·濱州博興國際小戲藝術節”獲優秀劇目金獎。
2003年,該團創作演出的現代戲《棗花》在第四屆江蘇省戲劇節中獲“優秀劇目獎”,入圍江蘇省2003—2004年度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劇目,並獲“提名獎”;2004年,《棗花》進京匯報演出獲得好評。
2005年,該團優秀青年演員王曉紅獲得第二十二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實現了柳琴戲劇種演員“梅花獎”零的突破。
多年來,該團創作演出的《狀元打更》、《靈堂花燭》、《小燕和大燕》、《喝面葉》等劇目被多個劇種的專業劇團移植演出。中國唱片社及多家音像公司還為該團出版發行了百餘張(盤)唱片、VCD光碟、盒帶和電視片,以及電影、電視連環畫書。該團演員名家唱段多次在中央電視台《名段欣賞》欄目播出。江蘇省柳琴劇團,幾十年來紮根於廣大農村演出,為基層觀眾服務,在本地區深受人們的熱愛;在全國巡迴演出中,也受到當地人們的歡迎。1995年以來,該團還多次出訪日本、奧地利、德國等國家演出,同樣受到了外國觀眾的熱烈歡迎。
代表作品簡介
《墨子》《墨子》一劇選取了墨子一生中最具歷史意義的“止楚攻宋”事件,緊緊圍繞墨子胸懷天下之愛、深藏兒女私情展開,共分雛鳳始鳴、鳳翔九天、裂裳裹足、班門弄斧、墨守成規、以怨報德和夕照鳳山7個場景,塑造了墨子大愛無言、吐哺天下,令千秋景仰的人物楷模。劇情曲折跌宕,故事生動感人,人物形象豐滿,場面浩大,氣勢恢弘,再現了春秋時期的場景,是一部史詩般的歷史大劇。《狀元打更》
書生沈文素與山大王劉蟬金結為夫妻,後沈文素得中狀元,欲棄其妻。劉蟬金奉命平番,專點沈文素為其打更,當先行運糧官,以此馴服沈文素。
《小包公》
宋朝,包拯初任定遠縣令,遇一樁奇案,此案撲塑迷離,甚是蹊蹺。包拯深夜難眠,仔細分析案情,終使案情真相大白。
《喝面葉》
陳士奪好吃懶做,妻子為了教育丈夫改邪歸正,想一計策,假裝生病迫使其丈夫為她擀麵葉。從此以後兩人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屠夫狀元》
該劇講得是:親生兒子為了個人利益不惜犧牲尊嚴和父親的聲名投到奸臣門下,想法設法要把自己家中的寶物獻給奸賊。老夫人深明大義,毅然帶上寶物和女兒流落民間。一個好心的屠夫收養了娘倆,使娘倆過上了平和日子。後來,新皇帝登基,尋找國寶,承諾獻出國寶者封為狀元。老夫人讓屠夫獻寶,屠戶這時才知道娘倆是官宦人家。但善良的屠夫不願意坐享其成。最後,在老夫人和官小姐的一再勸說下,屠夫獻寶,被封為狀元,皇帝賜婚,佳偶天成,大快人心。此後,又剷除奸臣,朝野歡喜。
劇照欣賞
《李二嫂改嫁》
描寫1947年魯中南解放區農村年輕寡婦李二嫂,愛上了本村農民張小六,受到舊的習慣勢力的嘲諷和婆婆的阻撓。經婦女會主任等人的支持,李二嫂終於改嫁,與小六結為終身伴侶。通過李二嫂孤苦伶仃的守寡生活和新社會激發起的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深刻揭示出傳統禮教給婦女帶來的深重苦難。
劇照欣賞
《楊三姐告狀》
劇情梗概:民國七年,灤縣土豪高貴章之子高占英,娶僱農之女楊二姐為妻。高流氓成性,與其大嫂裴氏、五嫂金玉通姦,楊二姐好言勸夫改邪歸正,高非但不聽,反起歹意,夥同裴氏、金玉及其族叔高貴將二姐害死。楊三姐隨母到高家弔孝,發現疑跡,要求辨明二姐死因。高家百般阻撓,掩蓋事實真相。楊三姐憤而赴縣衙告狀,縣官受賄,貪贓枉法,判高家賠款了結。楊三姐不服,又赴天津高等檢察廳上告。新任廳長為沽名釣譽,立即準訴,經開棺驗屍,查明真相,將兇手法辦處決。楊三姐告狀獲勝,楊二姐之冤得平。
劇照欣賞
傳承價值
柳琴戲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各種姊妹藝術的優點,並與流行地人民民眾的生活發生著密切聯繫,成為一種地域文化的載體。但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電影、電視的迅速普及,以及多種娛樂樣式的出現,柳琴戲觀眾逐漸減少,表演團體悄然萎縮,柳琴戲慢慢退出人們的視野。到今天,你很難再看到一場純粹的柳琴戲演出,聽到幾句純正的拉魂腔聲調了。具有獨特風格的“柳琴戲”,它的產生,發展、完善過程,對我國地方戲曲的探索與研究,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作用。它的許多傳統劇目中,至今還保留著深刻的時代印記,對研究我國的民俗文化,很有參考價值。柳琴戲音樂唱腔從最初的仿“姑娘腔”花鼓調發展成為今天的板腔體,對中國地方戲曲板腔音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學術價值。
柳琴戲的表演具有粗獷、熱烈、樸實健康的風格和濃郁的生活氣息。特別是生活小戲,這種特點尤為突出。柳琴戲唱腔婉轉悠揚,動人心弦,而且包涵諸多古聲古韻(姑娘腔等),具有較高的美學價值。
柳琴戲是魯南地區廣大人民民眾喜聞樂見的一種娛樂形式,逢年過節,自娛自樂的演出還在繼續。柳琴戲貼近民眾、貼近生活,深受民眾喜愛,眾多的傳統劇目和現代戲,內容健康,通俗易懂,具有寓教於樂的作用,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和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柳琴戲已成為當地的一個品牌,對推動臨沂文化建設起了很好作用,形成了魯南地區特有的一種文化特色,獨有的文化氛圍。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就灌制了《王二英思夫》、《絲鸞記》等一大批唱片,改革開放以來,又有《逼婚記》、《父子結拜》、《秦香蓮》、《張郎休丁香》等錄製磁帶出版40餘盒;《父子結拜》、《王華買爹》、《秦香蓮》、《打幹棒》等攝製VCD發行20多盤。為豐富臨沂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出了貢獻。
國家非常重視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柳琴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困境
應該承認的是,柳琴戲正慢慢“失寵”, 劇團普遍面臨的問題是,負擔重,經濟狀況拮据,工資不能保證,人才流失、斷層現象嚴重;戲曲創作與演出市場嚴重脫節,演出場所設備陳舊不堪。劇團也同樣面臨著生存的挑戰,柳琴戲面臨著傳承與保護的困境。自改革開放以來,在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日益活躍、發展、壯大。可總體上講,還處在一種保守封閉狀態,思想不解放,放不開手腳幹事,謹行慎為。雖然藝術資源潛力很大,但卻沒有很大作為,突出問題主要以下幾點:1、設備落後。由於受社會的發展、歷史的變革、時尚文化的衝擊,況且原有的設備陳舊、裝置簡陋,已遠遠不能滿足和適應現代觀眾的要求,很難達到最好的演出效果。柳琴戲的觀眾主要是在農村,過去一個戲連演連滿幾個月的盛況經常看到,現在一個新戲能演十場就已經很不容易了。不論城鄉,賣票演出已成為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農民想看戲而看不到,劇團想演出又很難下得去,過去柳琴戲在農村有深厚的民眾基礎,但是近年來送戲下鄉遇到困難,往往演一場換一個地方,不僅演出成本高、損耗大,而且“根據地”的農村觀眾也有日漸減少的趨勢,形成了“多演多賠,少演少賠,不演不賠”的怪圈。這些都直接導致劇團的生存危機。
2、人才匱乏。由於眼下戲曲不景氣,藝術院校的戲曲專業取消,而且很多創作、表演人員紛紛轉行,人才凋零。在加上體制原因,受編制的限制,十幾年來只退不進,人才斷檔,青黃不接現象嚴重。老藝人相繼去世或退休,在世的也年事已高,不能登台演出,很多有價值的傳統劇目沒有挖掘,許多精彩唱腔、唱法和表演藝術沒有完全繼承下來,瀕於失傳;隨著在職人員年齡的不斷增長,後繼乏人的局面日益嚴重。我們既缺乏叫得響、知名度高的尖子演員,同時也缺乏編、導、音、美等創作人才,更缺乏懂藝術、善經營的管理人才。每逢排演新劇目,就捉襟見肘。
3、投入不足。資金不足是大部分藝術團體普遍存在的問題。市級藝術表演團體大部分為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歷史欠賬多,包袱沉重,生存困難,已經影響到院團的良性發展。僅以臨沂市柳琴劇團為例,每年按工資的百分之七十撥款,每年十多萬的演出收入日常開支都難以維持,更不用說排演新劇目了,設備器材難以更新,基礎設施差。這些都影響了劇團的發展。
4、缺乏創新。由於在分布區域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柳琴戲它既不像京劇、評劇在表演上程式化,有完整的板式體系,也不像黃梅戲、呂劇在不斷地改革與創新中逐步完善演唱特點,板式尚不完善,聲腔還不夠豐富,缺乏固定的唱腔模式,正處在搖曳階段。因此,延緩了柳琴戲改革創新的進程,制約了劇團的發展。
應採取的保護措施
政府要儘快出台相關政策,對表演藝術團體進行評估,結合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的實施,參照國家保護京劇劇團的辦法和措施,確定重點,由財政進行專項扶持,推動柳琴戲藝術的發展繁榮。柳琴戲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應給予保護。應當抓緊調動各方面力量,依靠現有各種科技手段,保存好柳琴戲資料,為後代留下這份寶貴遺產。同時,提高戲曲創作、演出人員的待遇,改善戲曲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環境,高度重視專業人才和後備人才的培養,確保柳琴戲藝術後繼有人。
作為一個地方劇種的藝術表演團體,承載著傳承保護的重任,要不斷發展壯大,提高知名度就必須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堅持科學發展,以優秀作品鼓舞人,積極創造條件,還要深入研究市場,了解市場,只有這樣,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一)加大改革力度,抓好機制和藝術創新。要借鑑經濟體制改革的成功做法,根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總目標,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通過改革現行的體制和管理辦法,規範健全市場秩序,努力營造有利於藝術表演團體的發展環境。
第一,要對藝術表演團體實行劃分、界定,實行分類管理。應該講求社會效益和在社會生活中的主導作用,應通過財政撥款方式,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同時,利用自身資源優勢,積極開展有償服務,拓展演出市場。堅持“多條腿走路”的方針,開展文企聯姻活動,千方百計地擴大藝術事業的社會參與成分,實行藝術團體多元化建設。
第二,要從規範各項制度和搞好內部改革入手,對用人制度,分配製度進行改革。實行競爭上崗,全員聘任的用人制度,定崗定責,考勤考績,績效掛鈎,積極推行導演制、製作人制、經紀人制、建立按勞取酬的獎勵激勵制度等,最終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適應市場的競爭機制、激勵與約束機制。
第三,跟上時代步伐,明白繼承和發展的關係,力求創新。柳琴戲藝術在眾多的藝術門類中,能夠繼續生存與發展,以吸引更多的觀眾,既要看它是否符合現代觀眾的審美要求,又要看它的創新程度。中國戲曲傳統博大精深,淵遠流長,熔唱、念、做、打、舞於一爐,誕生於蒙山沂水間的柳琴戲,有肥沃的生存土壤,有深厚的民眾基礎,從而構成自己區別於其它藝術的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創新意味著藝術生命的存在和延續,如果不能及時創新,便會一步步失掉觀眾的扶持而走向衰落。
(二)樹立人才意識,注重人才培養。人才是第一資源。所以說,我們必須樹立人才意識,注重人才的培養,實施人才興文戰略,構築人才高地,培養出一批業務精、素質強的柳琴戲演職員隊伍;培養出一批懂藝術善經營的管理人才,努力改變藝術人才短缺,特別是“高、精、尖”人才短缺的狀況。而這種人才的培養,一要有本錢,二要有途徑,三要有政策。培養人才不捨得花錢是不行的,這是物質上的保證。有了這種保證,再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參加各類專門學習班,研討會的培訓深造,有計畫有步驟地培養出一批專門人才,行家里手。同時要有愛才之心,惜才之道,用人之法,護才之策,創造條件招聘人才,留住人才,保護人才和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為他們提供用武之地,讓他們心情舒暢地投入工作。
(三)結構調整,資源共享。無論是公益文化,還是市場文化,如果只靠國家投資,從人力,物力和財力都難達到,也不符合實際。因此,這裡有一個根據社會和市場的需求,對文化結構進行調整,對現有資源進行最佳化組合的問題。在形勢下,要求我們必須加大財力投入,加強基礎建設,為藝術團體搭建和構造必要的平台,使之有依託的載體。同時,必須改變過去那種“單打獨鬥”的局面,實行聯合、聯手,打破單位和部門界限,從資產、資源等方面進行最佳化整合,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僅要加大自身整合,還要放開眼界,在更大範圍地整合和利用好文化資源,從而實現資源共享。
(四)抓好精品生產,實施品牌戰略。我們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山東柳琴戲作為有影響的地方劇種,有著堅實的文化底蘊和良好的基礎條件。書聖王羲之,智者諸葛亮,兵聖孫武等都與臨沂有著文化的淵源。至於革命文化,當代文化,沂蒙老區更是不一而足。由此可見我市的文化資源的富足。作為藝術表演團體有責任按照“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和中央提出的努力奉獻更多更好的優秀精神產品的要求,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抓好精品生產。精品生產關鍵是一要有規劃,二要有策劃,三要抓落實。規劃,就是好的思路,總體布局,藍圖設計。要搞好規劃,就必須在上級主管部門的統籌領導和組織協調下,深入調查研究,吸納有關專家,編創人員和服務單位等方面的意見,廣徵博採,集思廣益,有了明確的規劃,還要有好的策劃,作品要有新意,有創新,有高招,要抓觀眾,吸引觀眾的亮點、切入點,有本劇種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表現形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拿手戲”。
品牌意味著高質量,高知名度,高信譽度,高市場份額和高效益。從這個意義上說,品牌就是財富,就是藝術表演團體的生命。有沒有品牌,其轟動效應,市場效應是完全不一樣的。柳琴戲表演團體要想發展,走出臨沂,走出山東,有所作為,就一定要按照藝術規律和市場規律去想方設法地打造富有沂蒙特色的文化品牌,實施“精品工程”,打造一批精品力作,創造優質名牌。
臨沂市柳琴劇團也曾生產過具有較大影響的優秀劇目,湧現出了眾多柳琴戲知名演員,如:創作排演的《姊妹易嫁》、《臥龍求鳳》、《彩石峪》、《沂蒙霜葉紅》以及著名的柳琴演員張金蘭、李春生等。這些藝術家和藝術作品,都曾轟動省內外。《姊妹易嫁》還被省呂劇團移植拍成電影。“看戲不看張金蘭,白花兩毛錢;看戲不看李春生,白搭一天工”的民謠至今仍在民間流傳,對柳琴劇團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但近年來,柳琴劇團的藝術工作者,也努力生產出了一批藝術精品,可能夠引起很大轟動的卻沒有,而且這些劇目大都如過眼煙雲,轉瞬即逝。因此,柳琴戲並非沒有市場,而是要打開思路想辦法,一定要走出去,走下去,在創作排演新劇目時,真正做到貼近基層、貼近百姓,牢牢把握藝術規律,充分發揮柳琴戲藝術的風格和特點,既要強調思想性、藝術性,又要強調觀賞性,只有這樣,排演的劇目才具有久演不衰的生命力,才能贏得市場、贏得觀眾。同時還應懂得市場運作,懂得如何把自己的藝術產品推銷出去,使之成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雙豐收的藝術產品和藝術品牌。
柳琴戲“申遺”成功後如何發展
時間:07-10-31 08:37:52
來源: 文化傳播網 點擊數: 34
柳琴戲最早產生於魯南地區,被稱為“拉魂腔”,解放後被定名為柳琴戲,並派生出泗州戲、淮海戲。2006年5月,棗莊柳琴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申遺”成功之後的柳琴戲應該如何保護、繼承、發展?10月18日至22日,中國(棗莊)柳琴戲藝術周暨柳琴戲高層論壇的舉辦,試圖對這一問題予以解答。
藝術周“一元錢看大戲”
10月18日晚,中國(棗莊)柳琴戲藝術周開幕式在棗莊新城會展中心舉行,由棗莊市藝術劇院演出了現代柳琴戲《厚土》。接下來的幾天中,山東省滕州市柳琴劇團的新編歷史劇《墨子與魯班》、安徽省宿州市泗州戲劇團的現代泗州戲《秋月煌煌》、江蘇省睢寧縣柳琴劇團的現代柳琴戲《鳥語花香》等7台劇目輪番上陣,好戲連台。正如棗莊市有關領導所說,柳琴戲是棗莊的地方戲,是蘇魯豫皖交界地區6000萬民眾共同鍾愛的地方藝術。柳琴戲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200多年來,各地柳琴戲、泗州戲、淮海戲劇團不斷交流合作,促進了柳琴戲藝術的不斷發展,也使柳琴戲藝術最終成為該地域各地市文化的品牌項目。但是,面對新形勢下各種藝術形式和視覺媒體的衝擊,柳琴戲的傳承、保護、發展面臨著更大的亟待解決的課題,只有不斷發展才能保持前進的動力,只有迎難而上才能開拓創新。這正是舉辦柳琴戲藝術周的目的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藝術周開展了“一元錢看大戲”活動,每台戲票價均為一元。棗莊市有關領導表示,十七大報告中提出要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並強調要讓人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是文化工作必須堅持的原則和追求的目標,文化工作者要努力為人民民眾創造更多的優秀作品,滿足人民民眾不斷增長的精神需求。柳琴戲藝術周推出“一元錢看大戲”活動,就是要體現出文化的公益性,使文化活動真正成為民眾的節日。據記者觀察,低廉的票價吸引了很多觀眾,幾乎場場爆滿,從中可以看出柳琴戲這一地方劇種具有深厚的民眾基礎和強大的藝術魅力。
論壇探討保護髮展
據了解,柳琴戲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後,棗莊、滕州兩級政府已將打造柳琴戲藝術品牌納入“十一五”規劃,並採取相關措施,如注重人才培養、實行文企聯姻、搭建交流平台、加強內部機制改革等,推動柳琴戲藝術不斷發展。在10月18日舉行的柳琴戲高層論壇上,中國戲曲協會副會長曲潤海,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薛若琳、劉禎等專家學者,圍繞柳琴戲的保護和發展、傳承和創新,各抒己見,熱烈探討。山東省藝術研究所一級編劇於學劍說,根據柳琴戲的現狀,首先,要解決柳琴戲風格定位的問題,它應該定位在“輕喜明爽,外朴內秀”這個歸向上。柳琴戲的劇本創作、導演構思、表演處理、音樂設計,都須環繞這一中心來運作。在柳琴戲的主打劇目上,應該以輕喜抒情劇為主體,要避諱大悲劇和沉重嚴肅的正劇。其二,挖掘柳琴戲原生態表現方式,如載歌載舞、尾音幫腔、丁香腔的唱合、無弦樂伴奏、抹帽子表演方式等。其三,以當代審美為歸宿。要把柳琴戲富有個性的表現方式用當今觀眾樂於接受的形式再現出來。柳琴人在關心柳琴戲的改革創新的同時,還要關注戲曲的時代命運,關心當今的審美特點。
柳琴戲要謀求發展,應該注意些什麼呢?河南省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劉景亮說,首先要處理好繼承與創新的關係。柳琴戲是一個文化底蘊豐厚的劇種,在其形成過程中大量吸收了當地的民間演唱藝術,借鑑了柳子戲、山東梆子等的音樂表演語彙,包含著齊魯文化乃至中原文化的許多深層元素,音樂語彙、表演語彙十分豐富,歷代藝人積累了大量的藝術經驗,這些都是需要認真學習繼承的。不妨重新打造幾齣柳琴戲的傳統經典,張揚其傳統魅力,征服當代觀眾。其次要保留柳琴戲的民間性。柳琴戲反映的是民眾最直接的價值觀念、人生態度,傳達的是普通人的生活感情,表現的人物是普通人常見的、具有親切感的,其表述方式通俗、自然、重民間情趣。另外,柳琴戲的發展必須保留本劇種的特色。柳琴戲具有生活化、趣味性的特點,其地域文化所培育的剛柔相濟的唱腔、別具一格的拖音,都為民眾喜聞樂見,應該強化。
詞典解釋
漢族戲曲劇種之一。由流行在魯南的民間小演唱“肘鼓子”和“拉魂腔”相結合而形成。在沒有稱為柳琴戲之前,又稱作“肘鼓子”或“拉魂腔”,通常稱作“拉魂腔”。
據說,約在200多年前,魯南臨沂一帶,有些乞丐、尼姑、巫師,敲著狗皮鼓,唱著內容各不相同的民間歌調並帶有表演,民眾稱之為“肘鼓子”或“鑼鼓沖子”。就在肘鼓子盛行的同時或前後,在臨沂西邊的薛城一帶又流行一種“四句調”,由一人叫起腔來唱三句半,後半句由其他人齊聲幫腔拉“尾音”,民眾稱之為“拉魂腔”。當時的肘鼓子光打鑼鼓不彈弦,而最早的拉魂腔則只彈弦而不打鑼鼓。後來兩者在臨沂、棗莊等地逐漸合為一體,形成了在當時稱為“拉魂腔”、有時也稱作“肘鼓子”的戲曲形式之後,才有絲竹鑼鼓等眾多樂器伴奏。肘鼓子與拉魂腔相結合初步形成了戲曲劇種以後,又逐漸流傳到蘇北、皖北和豫東。由於流行地域廣闊,有了東路、南路、北路、中路之分。從臨沂起到沿海為東路;經郯城、邳縣、新沂轉向泗陽、靈璧一帶為南路;由棗莊、徐州而到渦陽、蒙城的為中路;從滕縣北到徐州和豐縣、沛縣、蕭縣、碭山等地為北路。中路與東路唱腔基本相同,唯南路,生,旦的唱腔較有區別。劇種在發展過程中,吸收、借鑑了京劇、梆子等劇種藝術成分不斷豐富了自己,發展了自己的劇目。音樂伴奏和表演藝術。1952年,根據劇種所用伴奏樂器主要是柳葉琴的特點,正式定名為“柳琴戲”,並先後建立了江蘇省柳琴劇團和山東省臨沂地區柳琴劇團等演出團體。“文革”前,山東省已有四、五個專業劇團,在臨沂、棗莊農村一帶還有很多業餘團體。粉碎“四人幫”以來,山東省仍有臨沂、滕縣、蒼山幾個經常演出的職業劇團。
柳琴戲有200餘個不同風格的傳統劇目,三小戲最多。從題材分,有表現民間故事、家庭倫理、男女愛情的劇目,如《打開棒》、《拾棉花》、《吵年》等;有根據章回小說改成的連台本戲,如《金鐲玉環記》、《白玉樓》等;此外還有一些武戲,如《西波州》、《殺四門》、《攔馬》等。另還保存有少數如《夏山搬親》、《下南湖》等由兩個角色扮演許多人物的屬於“對子戲”再向前發展的特殊類型的劇目。
柳琴戲的音樂唱腔,是在原有基礎上又吸收了滕縣牧羊人唱的“溜山腔”以及河南墜子和地方花鼓的腔調,逐步發展成型的。它基本屬於板腔體一類。唱腔除有〔慢板〕、〔二行板〕、〔緊板〕等板式變化外,唱段的起、轉、收都有一定的程式性板頭。演員起腔、行腔比較自由,伴奏可緊隨唱腔而靈活變化。男腔高亢挺拔、女腔華彩秀麗,特別是“疊句”和“襯詞”、“襯腔”的演唱,生動活潑,別具風味。拉尾音時,女腔高八度,男腔低五音,去掉了過去齊聲幫腔的老唱法。除尾音外,男女唱腔都用真嗓。柳琴戲的主要伴奏樂器為柳葉琴,配以板胡、二胡、橫笛和梆子等樂器,增加了一些管弦樂器。
柳琴戲的表演,沒有固定的表現程式。其身段、步法多具有民間歌舞的特點。演員在舞台上的表演不受拘束,除善於演傳統的小戲外,還適於演現代戲。其腳色行當,與京劇、梆子等叫法不同,如稱老生為“大生”,彩旦為“老拐”、小丑為“勾腳”等。
——————來自《中國民間大辭典》
中國戲曲聲腔劇種(上)
讓我們用圖片和文字來領略一下這些戲曲帶給我們的享受吧。 |
中國戲曲聲腔劇種
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存在著語言及音樂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區別,因而從戲曲形成之始,就有民族戲曲和地方戲曲之分。因為流行地域的不同,從而在全國形成了360多個聲腔各異,特色鮮明的地方戲曲劇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