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詞目:乞討 拼音:qǐtǎo
本義:向人求討
例句:乞求施捨或救濟
基本解釋
1. [beg]∶乞求施捨或救濟。
挨門乞討。
2. [go begging]∶去行乞。
沿街乞討。
3. [mooch]∶討施捨。
乞討茶。
造句:媽媽為了我的嫁妝,天天上街一家一家地乞討。
乞討
qǐtǎo
[名]
本義:向人求討
乞求施捨或救濟
乞
qǐ
【名】
乞丐〖beggar〗
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孟子·告子上》
余疑其為女乞而問曰:“爾有丈夫乎?”乞微笑。——袁宏道《山居小話》
又如:乞儉(乞丐)
討
tǎo
【動】
(會意。從言,從寸。言,言論。寸,法度。用言論和法度進行處治。本義:聲討)
同本義〖denounce;condemn〗
造句:媽媽為了我的嫁妝,天天上街一家一家地乞討。
詳細解釋
1. 索取。
明 唐順之 《條陳薊鎮補兵足食事宜》:“各關夷人乞討無時,旬撫月嘗,悉出窮軍。”
2. 求乞。
丁玲《松子》:“他們找不到一點事做,也找不到一粒穀子,他們只好在許多人後面乞討著。”
峻青 《張玉生》:“白天,他肩上搭著口袋,手裡拄著棍子,一家家一村村的沿街乞討。”
朱宣鹹1947年作於上海的中國新興木刻版畫作品《乞討》,反映了那個時代民眾生活的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