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1.全面、常見;廣泛而有共同性,它與特殊相對應,或錯或對。
2.大面積的;有共性的。
詳細解釋
含義
亦作“ 普徧 ”。猶全面、常見。謂廣泛而有共同性。
唐·郭周藩 《譚子池》詩:“普遍拯疲俗,丁寧告親知。”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序》:“既指周代之名,亦是普徧之義。”
明·陳大聲《集賢賓·中秋》套曲:“月有意清光普遍,人幸得此身康健。”
柳青《銅牆鐵壁》第十一章:“村里普遍地點著了燈,上下渠有幾道手電光一閃一晃。”
出處
《大阿彌陀經》中有“普遍三摩地”之語。三摩地意為禪定。“普遍三摩地”意為能遍見十方諸佛之定。後引申為廣泛遍及”之意。
示例
1.普遍反應良好。
2.具有普遍意義。
哲學名詞
普遍與特殊,抽象與具體、共性與個性是三對哲學範疇的概念。普遍的反義詞應該是“特殊”,而不是先前字條所說的"稀罕、罕有"。普遍也不是到處都有,時而都有的具體事物。普遍是到處都有,時而都有的,共性的抽象的東西,如米飯是具體的東西,可米飯並不是普遍,北方就沒有米飯。糧食才是普遍,物質才是普遍。武松,潘金蓮也不是普遍,武松,潘金蓮只有一個,而男人,女人,人,物質才是到處都有,時而都有的,共性的普遍。特殊的,具體的,個性的東西都不是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