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劇

呂劇

呂劇又稱化裝揚琴、琴戲,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八大戲曲劇種之一,山東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大部和江蘇、安徽、東北三省的部分地區,起源於山東以北黃河三角洲,由山東琴書演變而來。其音樂屬於板腔體,兼唱曲牌,主要伴奏樂器是墜琴、揚琴、三弦、琵琶,稱呂劇四大件。 它以淳樸生動的語言,優美悅耳的唱腔,豐富多彩的音樂語彙而深得廣大人民民眾喜愛。1900年前後,呂劇被搬上舞台;1920年以後,呂劇班社進入濟南、大連等城市演出;1951年,第一個呂劇專業院團濟南市魯聲琴劇團(濟南市呂劇院)成立;1953年,第一個省級院團山東省呂劇團(山東省呂劇院)成立 ,這一時期出現了郎鹹芬、林建華、李岱江等著名藝術家,以及《姊妹易嫁》、《借年》、《李二嫂改嫁》等著名劇目。鼎盛時期全國有近百個專業呂劇院團,影響波及山東、江蘇、黑龍江、遼寧、吉林、新疆、安徽、河南、天津、北京、上海等多個省市。2007年4月,山東省博興縣呂藝鎮榮獲中國呂劇藝術之鄉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發源地之爭

呂劇由山東最主要的曲藝形式——山東琴書發展而來,最能代表山東風格,這已經在學界達成了廣泛共識。不過,呂劇作為戲劇形式,最早發源於哪裡,卻有著不同的說法,流傳較廣的是博興和廣饒兩種說法。

博興說

約在1880年(清光緒六年)左右,孫中新便和劉巒峰等唱曲藝人合夥,把帶有故事情節的曲子,如《後娘打孩子》、《審青楊》等,按故事中的人物分扮角色,仿照戲劇的樣子化妝演出,當時民眾稱這種藝術形式為“唱小戲”,主要伴奏樂器是四根弦。後來在伴奏方面,又增加了揚琴和墜琴,唱腔由“秧光腔”改為“坐腔揚琴”,很快又發展到“上裝揚琴”。

2007年,博興縣呂藝鎮被文化部授予“中國呂劇藝術之鄉”榮譽稱號。

廣饒說

約1900年,樂安縣北部(現已劃歸東營區)時殿元和崔心悅、譚明倫等人從京劇、五音戲的表演中受到啟發,第一次將琴書中的《王小趕腳》改為化妝演出,當地民眾稱之為”驢戲“,而演員自稱為”化妝揚琴“。當時的主要伴奏樂器是揚琴和墜琴,主要曲調是”鳳陽歌“,後來發展成了”四平“這一板式,又增添了”二板“等。

2008年,東營區牛莊鎮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呂劇)之鄉“榮譽稱號。

其實,呂藝鎮與牛莊鎮相距不遠,而博興縣和廣饒縣毗鄰,曾同屬於惠民地區。呂劇的發源地究竟能具體到哪裡,大概已經很難說清楚,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呂劇是從黃河三角洲地區走向全國的。

名稱由來

呂劇呂劇

一、1915年前後,原屬廣饒縣牛莊的時家村(今已劃為東營區)老藝人時殿元,也曾以紙糊毛驢,化裝演唱《王小趕腳》,受到了民眾的歡迎,人們便把它稱為驢戲,由於這個稱號欠雅,經一些文人的推敲音譯成了“呂戲”。

二、1923年,這種驢戲進了濟南府,演出的主要劇目是《呂洞賓打藥》,當地民眾不明白這個劇種的來源,只聽說叫“驢戲”,又由於主要劇目是“呂”字打頭,觀眾就把它稱為呂戲。

三、呂劇的“呂”字,原是二十五戶為一閭的“閭”字。意思是街坊鄰里戲、家鄉戲。以後在輾轉、流傳中,把“閭”簡化為“呂”。

呂劇呂劇

四、過去說琴書,大多是兩口子或一家人搭檔,演唱的內容又多系反映男女愛情的。兩口為“呂”,因而就叫呂戲。

五、呂戲原來稱為捋戲。此說有二:一是由於演唱時主要伴奏樂器是墜琴,按奏墜琴的手指是上下捋動,故名為捋戲;又因中國音樂十二律中的陰律有六種,總稱“六呂”,因而將“捋戲”改稱為“呂戲”。另一種傳說是,當年為這種戲起名時,有的老藝人說,這種戲演唱時順藤摸瓜,捋著蔓子捋到底,就叫捋戲吧。捋與呂同音,於是定名為呂戲(呂劇)。

劇種簡史

文化沉蘊

呂劇自形成以來,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縱觀呂劇藝術的整個歷史演變過程,大體上是循“山東琴書(說唱揚琴)——化裝琴書(又稱化裝揚琴)——定名為呂劇”之脈沿革和發展的。

呂劇呂劇

山東琴書最早產生於魯西南一帶,距今已有二百餘年的歷史。由於早期多由民間藝人在農村中傳唱,始稱為“小曲子”,後因其伴奏樂器主要為揚琴(早稱洋揚),故被稱為“揚琴”。後來,說唱山東琴書的民間藝人,進入較大城市或到外省演唱,曾被稱為“文明琴書”、“山東揚琴”等,至1933年始定名為山東琴書。

山東琴書的音樂構成,包括了全國大部地區流行的著名曲調和來自“諸宮調”、“雜劇”、“崑曲”中的古老以及明、清以來當地流行的民間小曲。山東琴書早期是曲牌聯唱體,所用曲牌多達二百餘個,其中常用的主要有。梅花落”、“疊斷橋”、“銀紐絲”、“呀兒喲”、“太平年、“上河調”、“漢口垛”、“娃娃調”、“剪靛花”“點絳唇”等。後來,各路琴書逐漸以“風陽歌”、“垛子板”為主要曲調。間或插入其他曲牌。於是,牌子曲目多被口語生動、故事性強的書目所取代。在演唱形式上,也由自我娛樂式的“莊稼耍”,逐漸被對口搭檔所代替。演唱時,兩人搭檔對口,或多人分角色演唱。以唱和說為主,以表演為輔,使人物形象逼真生動。這種唱、說及表演渾然一體的演唱特點。成為當時著名民間藝人時殿元等人,改坐腔揚琴為化妝演出,逐步發展形成呂戲的基礎條件。

山東琴書曲調優美悅耳,音韻婉轉;用詞造句俚言俗語,自然流暢、樸實風趣,鄉土色彩濃重;書目多取材於民間傳說和民眾所熟悉的歷史故事,貼近生活,婦孺皆知,易記易唱也易於流傳,能夠普及。因此,山東琴書在魯西南形成後,便迅速流傳至山東各地。由於各地的語言、風俗人情、經濟發展狀況的不同,特別是琴書藝人在演唱技巧、藝術風格及個人自然條件等方面所存在的差異,使琴書在山東逐漸形成了南路、東路和北路三大藝術流派。南路琴書主要流行於魯西南一帶,東路琴書則在廣饒、博興、昌濰和膠東一帶流行.北路琴書主要流行於德州、惠民等地區。

最初起源

王小趕腳王小趕腳

呂劇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定名的新劇種,但其表演藝術形式卻經歷了長期的發展歷程。早在清代中葉,山東南部農村就出現了一種名叫“小曲子”的小曲連唱體曲藝形式。因其主要伴奏樂器為洋琴(洋琴),故又稱“揚琴”、“洋琴”。歷史上揚琴曾廣泛流行於古黃河下游地區的河南、江蘇、安徽的北部、河北的南部以及東北的個別市縣。在山東最先流傳於魯西南,並逐漸向北(濟南及惠民地區)、向東(青島、煙臺)延續擴展,約有二百年歷史。在發展過程中,受到不同地區的語言、風俗的影響,逐漸形成為南路、北路、東路琴書三大流派。各自叫法也不盡相同,如東路琴書藝人商業興自稱本路琴書為“改良揚琴”;北路琴書創始人鄧九如自稱“文明揚琴”。到一九三三年鄧九如在天津電台播音時,才定名山東琴書。

山東琴書始稱“小曲子”,後因其伴奏樂器主要是揚琴(早期稱“洋琴”),故又被民眾稱為“唱揚琴的”。山東琴書曲調優美,具有濃郁的農村生活氣息,深受廣大勞動人民的喜愛,最早流行於魯西南一帶地區,其產生距今已有2000餘年的歷史。說唱琴書的民間藝人進入較大的城市或到外省演唱,曾稱為“文明琴書”、“山東琴書”等。山東琴書演唱時兩人搭擋對口,對唱和說為主,以表演為輔,唱說和表演緊密結合;演唱時以揚琴、墜琴為主要伴奏樂器。演唱者同時也是伴奏者,典型地體現了曲藝形式的藝術特點。這種唱、說和表演渾然一體的民間曲藝演唱形式,是山東琴書由說唱藝術形式發展成為戲曲藝術的基礎條件。

根據《黃河志》記載,在1884年以前,黃河入海口處的廣饒(當時為樂安縣)北部和利津東部並無防洪大堤,每到洪水季節,黃河常常泛濫成災,這一帶的窮苦農民不得不背井離鄉,以逃荒要飯謀生。於是,以演唱當時民間流行“小曲”形式進行乞討的難民逐漸增多。以“唱曲”討飯遂成為有些人養家餬口的主要手段,活動區域也不斷擴大。

光緒初年,樂安(現廣饒縣)北部一帶的農民,為躲避災荒,常隨身攜帶墜琴、節子板等樂器,外出賣藝求生。開始以唱琴書小段為主,或順口編些有趣的故事,邊耍邊唱。後來,他們不斷吸收戲曲唱腔和民間小調來豐富自己的表演內容和形式。如東寨村的張蘭田、張志田兄弟倆,就曾去安徽風陽拜師學藝。當地流行的鳳陽歌對琴書的表演藝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藝人們在長期的演唱實踐中,不斷追求新的藝術形式。一些擅長唱工的藝人,在長期的表演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唱腔特點。擅長人物表演的藝人,則致力於創造新的表現形式來吸引觀眾。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冬,以東路琴書藝人時殿元為首的同樂班,嘗試著將《王小趕腳》改為化妝演出,用竹、紙、布紮成驢形,加以彩繪,一演員身綁彩驢,做騎驢狀;一演員執鞭趕驢;另有藝人操墜琴、揚琴、竹板等樂器伴奏,演員在音樂聲中載歌載舞。此種表演形式別開生面、生動活潑,初次演出便獲成功。是年初春,時殿元等又將許多琴書篇目,由坐腔形式改為化妝演出,帶領同樂班遍走博興、廣饒、濰縣、諸城、掖縣、黃縣等地。所到之處,深受民眾喜愛。因演出《王小趕腳》時以“驢”為道具,民眾就把同樂班稱為“驢戲班”。時殿元感到此名不雅,每到一地首先聲明唱的是“化(上)妝揚琴”。

初步發展

在常年的流動演出中,化妝揚琴藝人經常和京劇、五音戲、河北梆子等劇種的班社在同一集鎮演出,甚至出現“兩合水”、“三合水”(兩個或三個不同劇種同台演出)的情況。這種演出方式對促進化妝揚琴在劇目、表演、唱腔、舞台裝扮、音樂等方面與其他劇種的借鑑融合和創新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其逐漸從簡單的化裝演出發展成為比較完整的戲曲形式。演出的劇目也從“對子戲”、“三小戲”擴大到本戲和連台本戲;演出的場所也由盤凳子到進入茶園、劇場。1917年(民國六年),由廣饒縣化妝揚琴藝人張鳳輝等人組成的車裡班首先進入濟南市演出。此後,不少劇班也紛紛進入濟南城表演。有的班社還經常到煙臺、青島甚至東北的大連、長春、哈爾濱等城市演出,進一步擴大了該戲的影響。當時較有影響的班子有黃家班、父子班、同樂班、慶和班、共和班等。

抗日戰爭爆發後,該劇種陷入困境。原在濟南城演出的劇團也因演出每況愈下,導致班社萎縮,藝人生活難以為繼。多數藝人返回家鄉,剩下的藝人湊成一個“義和班”維持演出,勉強度日。抗戰勝利後,演出狀況並未好轉,反而愈加蕭條。義和班也於1946年末解散,藝人被迫改行,另尋出路。

高度繁榮

林建華、李岱江《花好月圓》林建華、李岱江《花好月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化妝揚琴劇種獲得了新生。從1950年起,山東省文聯地方戲曲研究室組織對本省地方戲曲藝術進行了發掘、整理、試驗、推廣,並以化妝揚琴作為改革的重點,選擇《小姑賢》為實驗劇目。此後,藝人們向山東梆子學習,演出了《藍橋會》。在學習傳統劇目的基礎上,又將現代題材的小說《李二嫂改嫁》改編演出。這期間,由義和班改組成的濟南化妝揚琴劇團也編演了《張大有被騙》、《王秀鸞》等戲,打開了呂劇現代戲的大門。這些改編劇目的上演使化妝揚琴的影響日益擴大,並湧現出郎鹹芬、林建華、王俊英等一批著名演員。1953年山東省呂劇團成立後,繼續進行劇目的改革創新工作,先後整理加工了《姊妹易嫁》(《逼婚記》)等傳統劇目,編演了《光明大道》等現代戲。1954年,在華東區戲劇觀摩會演上,《李二嫂改嫁》、《光明大道》、《王定保借當》、《小姑賢》分別獲獎。《李二嫂改嫁》和《借年》於1957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成黑白影片;《兩壠地》於1965年由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攝製成黑白影片。

重獲新生

郭愛琴郭愛琴

“文化大革命”期間,呂劇被禁演。1976年以後,呂劇復興。《半邊天》於1976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成彩色影片;《逼婚記》於1979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成彩色影片;《張王李趙》於1982年獲全國劇本獎。

1979年,廣饒縣呂劇團、墾利縣呂劇團開始上演傳統劇目。1982年,廣饒縣呂劇團為配合計畫生育宣傳趕排新劇《合家歡》,在縣內外巡迴演出。1987年,濱州地區利津縣京劇團更名為利津縣呂劇團。1984年,東營市文化局組織部分文藝工作者,專門開展呂劇研究,深入農村走訪老藝人,蒐集史料。1985年冬,召開“呂劇史料座談會”,邀請20多名呂劇老藝人參加。1986年春,又邀請14名老藝人進行仿演錄像。在此基礎上,於1987年編纂完成《東營市呂劇音樂集成》書稿,於1988年底編纂完成《呂劇起源與發展東營市史料彙編》。這兩部書稿是呂劇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在編纂過程中,得到山東省文化廳有關領導、 山東省呂劇界許多專家和名演員 (如李漁、郎鹹芬) 的熱情指導與幫助。1991年3月5~8日,舉辦“東營市首屆呂劇匯演”,全市有8個代表隊、240人參加,分專業和業餘兩個組進行匯演,演出新創劇目12個。1994年,以廣饒縣呂劇團為基礎,成立“東營市呂劇團”。至1995年底,東營市先後有15名呂劇演員獲省優秀演員稱號。

呂劇表演藝術家呂劇表演藝術家

廣饒縣大力實施以呂劇創作為重點的文藝精品工程,推出了一批具有鮮明時代特色、蓬勃生命力和強大感染力的精品力作。其中,呂劇《潮湧黃河口》、《孫武》、《鄉人俚曲》連續三屆獲得“泰山文藝獎”;大型呂劇《三春柳》、《紅柳灘》等優秀劇目先後榮獲省文藝“精品工程獎”。呂劇小品《隨禮》在第六屆CCTV小品大賽中獲優秀節目獎;呂劇《馬書記上任》被國家文化部推薦為晉京慰問演出劇目,先後獲得第四屆“中國小戲藝術節最佳推薦劇目”獎、全國第二屆“中國戲劇獎·小戲小品獎”優秀劇目獎、觀眾最喜愛

的劇目獎等多項殊榮。小呂劇《英雄老倭瓜》成功入圍第十屆中國藝術節。

同時,廣饒縣堅持送戲下鄉與下鄉“種”文化相結合,認真實施“一村一年一場戲”工程,廣饒縣呂劇團每年組織送戲下鄉200餘場次,演出足跡遍及全省大部分地市,並多次到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演出。

自2010年開始,廣饒縣、鄉財政列支專項資金,積極扶持農村莊戶劇團發展,幫助配套服裝、道具等。全縣已組建業餘莊戶劇團81個,每年巡迴演出1000餘場次,創造收益幾百萬元。其中,花官鎮梨園劇團被中宣部、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等聯合表彰為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

藝術特點

優美樸實

姊妹易嫁姊妹易嫁

呂劇音樂是在從山東漢族民間俗曲演變而來的“坐腔揚琴”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而成。其最為突出的特點是: 既是“戲曲”又是“曲藝” 。其唱腔以板腔體為主,兼唱曲牌。曲調簡單樸實、優美動聽、靈活順口、易學易唱。基本板式有“四平”、“二板”(包括“垛子板”和“流水”)、“娃娃”三種。 呂劇的伴奏樂器分文場和武場。文場主要樂器是墜琴、揚琴,其次為二胡、三弦、琵琶、笛子、嗩吶等,可視劇情酌情增減。新中國成立後又增加了一些西洋管弦樂器。伴奏多採用“學舌”(對位)形式。如二板伴奏模仿唱腔一句,四平伴奏模仿唱腔的下半句或尾腔。武場伴奏樂器主要有皮鼓、板、大鑼、小鑼、大鐃鈸、堂鼓、打鼓等。鑼鼓經均自京劇等劇種吸收。

自然流暢

呂劇的演唱方法,男女腔均用真聲為主,個別高音之處則採用真假聲結合的方法處理,聽起來自然流暢。呂劇的唱腔講究以字設腔,以情帶聲,吐字清晰、口語自然。潤腔時常用滑音、顫音、裝飾音,與主要伴奏樂器墜琴的柔音、顫音、打音、泛音相結合,以及上下倒把所自然帶出的過渡音、裝飾音渾然一體,使整個唱腔優美順暢。

貼近民眾

呂劇使用的語言屬北方語系的濟南官話。其重字規律和讀音咬字方法都與國語多有近似之處。呂劇傳統劇目的舞台道白,是以濟南官話為標準的基礎上偏重於上韻;而現代戲的道白則直接使用濟南官話,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在表演中,呂劇善於運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動的民眾語言作為劇詞,並以此來塑造人物形象。

曲調聲腔

主要板式

四平、慢四平、快四平、反四平、二板、慢二板、反二板、二平、反二平、二六、反二六、六水、反流水、散板、反散板、尖板、搖板、回龍、娃娃腔(又名娃娃調)、鳳陽歌等。

常用曲牌

呂劇呂劇

曲牌多數來自“山東琴書”明清以來的民間小曲,娃娃腔、蓮花落、羅江怨、疊斷橋、呀二喲、靠山調、普地錦、想思、打茶文、亂彈、樓上樓、呀兒僧、上合調、迎春調、小上墳、慢鳳陽歌、鳳陽垛、打棗竿、陰陽句、(又名樓上樓)、後娘打孩子、大漢口、漢口垛、(又名上合調)、下合調、畫扇面、絲羅扣等。

迎賓、送客、祝壽、擺宴、拜堂等曲牌。

伴奏樂器

兩壟地-常蘭兩壟地-常蘭

四大件:墜琴(主弦)二胡、洋琴、三弦(現一般用琵琶)。其他:高胡、古箏、笛子、笙、竹笛、長 笛、嗩吶、海笛(小啦叭)、大提琴、電子琴、貝司等。

打擊樂器:板鼓、板、堂鼓、定音鼓、大鑼、小鑼、湯鑼、鈸、荷葉鈸、小鈸、蘇鑼、木魚、梆子、碰鈴等。

鑼鼓點:(也叫鑼鼓經)一擊鑼、陰鑼、四擊頭、大鑼垛頭、小鑼垛頭、叫頭、回頭、沖頭、快衝頭、收頭、鳳點頭、帽兒頭、住頭、抽頭、長垂、慢長垂、快長垂、串垂、亂垂水底魚、一封書、紐絲、滾頭子、撲燈蛾、緊急風、、絲鞭、望家鄉、崩登倉、八打倉、扎多衣等

聲腔術語

大嗓、嗓小、二本嗓、真聲、假聲、真假聲、雲遮月、潤(念YUEN)腔、行腔、拖腔、塌中、走調、跑調、不搭調、冒調、荒調、涼弦、走弦、跑弦、不復弦、強板、撤板、頂板、閃板、過板、俏板、丹田音、嘎調、平聲、仄聲、合轍、押韻、氣息、換氣、偷氣、存氣、氣口等。

服裝術語

水衣子(也叫溻褂子):演員穿服裝(戲裝)以前,貼身穿的一種開大巾上衣,是保護戲裝用的,一般是用棉白布做成,也有用油布做成,是為演員出汗保護戲裝用的。

竹衣子:用細竹節穿而成的一種上衣,一般劇團沒有,唱角用的,在胖襖外,為的是保護服裝,一般為:蟒和道袍之用。

胖襖(墊肩):是生行演員,扮演古裝戲時,為了體形的美觀大方好看,穿的一種用棉花白布做成的上衣。

大襪子:是用白布做成的一種長筒襪子。

角色行當

呂劇呂劇

呂劇在化裝揚琴時期表演形式比較簡單。多是幾個人搭檔,演唱一些故事簡單、角色又少的劇目。

如《王小趕腳》、《光棍哭妻》、《三打四勸》等。演唱時坐成八字形,揚琴居中,其他樂器分列兩旁。演員各持樂器,自拉自唱。演唱者根據其演唱技能和自然條件來劃分角色。此時雖已有生、旦、醜等角色的分工,但並無嚴格的行當區分。藝人們將這種狀況稱之為“有腳色,沒行當”。呂劇傳統的舞台表演中生活動作較多,少有成套的的表演程式。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以後,由於受五音戲、萊蕪梆子等地方劇種和京劇的影響,使呂劇的表演藝術得到豐富和提高,角色行當體制也日趨完善,但仍保持以“三小戲”為主體的演出特點和生活化的演出風格。

呂劇的角色行當體制是按照生、旦、淨、醜四大行當劃分的。

生行

包括小生、老生、娃娃生、武生諸行小生多扮演劇中年輕公子、儒生,以念唱為主,唱腔講究情緒變化,行腔自然,注重褶片、水袖、摺扇等功夫。如《王定保借當》中的王定保、《借年》中的王漢喜等人物;

老生飾演的角色多戴黑三髯,故又稱鬚生、胡生。其所扮角色多為劇中正派人物,表演穩重大方,要求唱腔渾厚,注重褶片、袍帶、髯口、帽翅等技功。如《打焦贊》中的楊六郎、《玉清樓》中的宋江;

娃娃生為扮演戲中的兒童角色,表演天真,念唱爽朗,另須具備一定的武打功夫。如《穆桂英掛帥》中的楊文廣等;

武生系扮演劇中的武士、俠客一類的角色。注重腰腿功和刀槍把子套路。

旦行

包括青衣、花旦、閨門旦、彩旦、武旦、老旦等類青衣,扮演成年婦女角色。重唱工,要求行腔委婉流暢、字正腔圓、清亮細膩,並具水袖、圓場功夫,表演時情感充沛。如《小姑賢》中的李榮花、《井台會》中的藍瑞蓮等;

花旦,扮演活潑熱情的青、少年女性角色,要求唱腔甜潤,吐字清晰、身段靈活嬌俏。如《姊妹易嫁》中的張素花、《王小趕腳》中的二姑娘等;

閨門旦,扮演未出閣的大家閨秀或貧苦人家有教養的妙齡少女。道白注重聲韻,唱腔委婉纏綿,形體端莊,注重水袖、摺扇等功夫。如《逼婚記》中的洪美蓉等;

彩旦,又稱彩婆子,扮演滑稽、狠毒、搬弄是非的婦女,其表演動作及台詞多源於生活。如《小姑賢》中的刁氏、《龍鳳面》中的後娘等;

武旦,扮演劇中有武藝的女子,要求身段輕捷靈活。如《打瓜招親》中的陶三春、《打焦贊》中的楊排風等;

老旦,扮演劇中老年婦女,表演側重老態,要求唱做念白穩重大方。如《穆桂英掛帥》中的佘太君等。

淨行

花臉

呂劇中以花臉行為主要角色的傳統劇目較少,僅有《王定保借當》中的李武舉、《溫涼盞》中的洪彥龍等幾個花臉角色,尚未形成該行當獨有的成套表演程式。新中國成立後該行當的角色才逐漸增多,如《打焦贊》、《打瓜招親》等劇中的武花臉表演。

醜行

包括小丑、老醜、武丑

小丑多扮演劇中不戴髯口的醜行角色。其表演生活氣息濃厚,語言豐富通俗,道白多用鄉音方言。常扮演劇中詼諧、刁鑽或奸猾等不同性格的角色。如《王小趕腳》中的王小等。

老醜主要扮演男性老年角色,其表演生動風趣。如《洗衣記》中的田二洪等角色。

武丑角色在呂劇傳統劇目中並不多見,只是後來由於移植吸收其他劇種的劇目才逐漸形成該行當。

經典劇目

呂劇的劇本大致可分兩種:一種是小戲,如《小姑賢》、《王定保借當》、《小借年》等,是它的基本戲;另一種是連台本戲,多根據鼓詞、小說和琴書的腳本改編,如《金鞭記》、《金鐲玉環記》、《五女興唐》等。小戲劇目有濃厚的生活氣息,運用生動的民眾語言,善於表現各種不同的人物性格,富有強烈的感染力。呂劇唱腔曲調,簡單樸實,優美動聽,靈活順口,易學易唱,基本腔調有四平、二板,有時也使用其他曲牌。主要伴奏樂器有墜琴、揚琴、二胡、三弦等。

早期劇目

呂劇呂劇

早期劇目有《王小趕腳》、《王定保借當》、《小姑賢》、《王天寶下蘇州》、《白蛇傳》等。早期的班社,為時殿元組建的共和班。之後,相繼組成的有文明書社、黃家班、高

家班、張家班、車裡班、順和班等化裝揚琴班社,長期活動在廣饒、博興、利津、濱縣、惠民、無棣、陽信、張店、博山、章丘、濰縣和膠東一帶的城鎮農村。通過與其他劇種同台演出,吸收學習了一些表演程式,在唱腔上由曲牌聯綴體逐步轉為以唱[四平]、[二板]為主的板式變化體,並擴充樂隊,配搭行當,化裝揚琴得以迅速發展和提高。

1918年,廣饒縣車裡村張鳳輝等組班進入濟南風順茶園演出。

早期表演藝術家有時殿元、孫中新、譚明倫、崔心慶、薛金田等。

新中國成立後

焦黎《補天》焦黎《補天》

新中國成立後,呂劇發展迅速,李同慶、時克遠、郎鹹芬、李岱江、林建華等著名表演藝術家出現,

呂劇在全國的知名度迅速提高。

1951年,山東省魯聲琴劇團成立。1953年,山東省呂劇團成立,開始演出《小姑賢》《拾玉鐲》《王小趕腳》《劉海砍樵》等劇目。1954年,呂劇在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一炮打響。

1955年,呂劇赴朝鮮慰問中國人民志願軍演出。

1956年,呂劇藝術家郎鹹芬

和京劇藝術家程硯秋代表中國戲曲界隨團出訪東歐六國。1957年,呂劇《李二嫂改嫁》和《借年》上映,影響了大半箇中國。1963年,呂劇《姊妹易嫁》被香港拍攝成影片,被東南亞人民稱為“笑寶”,並被全國80多個劇種移植。1965年,《兩隴地》被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出品為電影。1966年3月,《沂河兩岸》、《兩隴地》等劇參加廣交會演出,並赴深圳為港澳同胞演出。

這一時期,《逼婚記》、《搜書院》、《龍鳳面》等劇目也在全國很有影響力。1976年,呂劇《半邊天》、《管得好》分別由長春電影製片廠、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拍攝為電影。

改革開放後

林建華林建華

改革開放以後,呂劇獲得新生,出現了吳萍、郭愛琴、董家嶺、劉玉鳳、高靜、李萍、楊春梅、荊延國、李肖江等一大批優秀藝術家。《畫龍點睛》、《石龍灣》、《苦菜花》、《補天》、《百姓書記》、《回家》等等諸多劇目都在全國很有影

響力,得到領導和戲迷的一致認同。

如今,呂劇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性階段。

經濟劇目

呂劇的劇本大致可分兩種:一種是小戲,如《小姑賢》、《王定保借當》、《小借年》等,是它的基本戲;另一種是連台本戲,多根據鼓詞、小說和琴書的腳本改編,如《金鞭記》、《金鐲玉環記》、《五女興唐》等。小戲劇目有濃厚的生活氣息,運用生動的民眾語言,善於表現各種不同的人物性格,富有強烈的感染力。呂劇唱腔曲調,簡單樸實,優美動聽,靈活順口,易學易唱,基本腔調有四平、二板,有時也使用其他曲牌。主要伴奏樂器有墜琴、揚琴、二胡、三弦等。

早期劇目

呂劇呂劇
早期劇目有《王小趕腳》、《王定保借當》、《小姑賢》、《王天寶下蘇州》、《白蛇傳》等。早期的班社,為時殿元組建的共和班。之後,相繼組成的有文明書社、黃家班、高家班、張家班、車裡班、順和班等化裝揚琴班社,長期活動在廣饒、博興、利津、濱縣、惠民、無棣、陽信、張店、博山、章丘、濰縣和膠東一帶的城鎮農村。通過與其他劇種同台演出,吸收學習了一些表演程式,在唱腔上由曲牌聯綴體逐步轉為以唱[四平]、[二板]為主的板式變化體,並擴充樂隊,配搭行當,化裝揚琴得以迅速發展和提高。1918年,廣饒縣車裡村張鳳輝等組班進入濟南風順茶園演出。早期表演藝術家有時殿元、孫中新、譚明倫、崔心慶、薛金田等。

新中國成立後

新中國成立後,呂劇發展迅速,李同慶、時克遠、郎鹹芬、李岱江、林建華等著名表演藝術家出現,呂劇在全國的知名度迅速提高。1951年,山東省魯聲琴劇團成立。1953年,山東省呂劇團成立,開始演出《小姑賢》《拾玉鐲》《王小趕腳》《劉海砍樵》等劇目。1954年,呂劇在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一炮打響。1955年,呂劇赴朝鮮慰問中國人民志願軍演出。1956年,呂劇藝術家郎鹹芬和京劇藝術家程硯秋代表中國戲曲界隨團出訪東歐六國。1957年,呂劇《李二嫂改嫁》和《借年》上映,影響了大半箇中國。1963年,呂劇《姊妹易嫁》被香港拍攝成影片,被東南亞人民稱為“笑寶”,並被全國80多個劇種移植。1965年,《兩隴地》被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出品為電影。1966年3月,《沂河兩岸》、《兩隴地》等劇參加廣交會演出,並赴深圳為港澳同胞演出。 這一時期,《逼婚記》、《搜書院》、《龍鳳面》等劇目也在全國很有影響力。1976年,呂劇《半邊天》、《管得好》分別由長春電影製片廠、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拍攝為電影。

改革開放後

改革開放以後,呂劇獲得新生,出現了吳萍、郭愛琴、董家嶺、劉玉鳳、高靜、李萍、楊春梅、荊延國、李肖江等一大批優秀藝術家。《畫龍點睛》、《石龍灣》、《苦菜花》、《補天》、《百姓書記》、《回家》等等諸多劇目都在全國很有影響力,得到領導和戲迷的一致認同。如今,呂劇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性階段。

知名藝人

孫中新

王淑芝王淑芝

孫中新(1852—1930),博興縣純化鄉西王文村人。

孫中新出生於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其母通戲曲,尤善講古典小說和民間故事。孫中新受母親影響,自幼酷愛演唱,17歲前就學會了打花鼓,唱鳳陽歌、蓮花落等民間曲藝。後從師學戲,精通皮簧、梆子、扽腔。他多才多藝,既能演唱,又擅長司鼓操琴,常與當地民間藝人搭檔,在集市和廟會上演出,深得民眾讚賞。

孫中新在自己多年的戲曲演唱過程中,創造性地將扽腔、梆子、京戲、琴書的曲調、曲牌、打擊樂和表演藝術,運用到自己的戲中,改編了《看瓜園》、《後娘打孩子》、《崔金定上墳》、《三賢》(即後來的《小姑賢》)等劇目。

時殿元

呂劇呂劇

時殿元,(1863—1948),是今東營區(原廣饒縣)牛莊鎮時家村人,自幼以唱民間小曲討飯為生,後以唱山東琴書成名。他嗓音甜美,表演風格自然灑脫、幽默誇張,被時人譽為“大角” 。約在1887年前後,時殿元遠走河南邊學藝邊賣藝達半年之久。從河南回來不久,便開始傳藝授徒,並經常搭夥到各地演唱。在藝術實踐中他獨辟新路而將山東琴書改進發展成為“化裝揚琴”,成為首創呂劇藝術的主要創始人。

1900年前後,由時殿元首倡,崔心悅、崔心慶、譚明倫等人回響,開始對坐唱揚琴進行創造性的革新。

在將琴書《王小趕腳》由坐唱形式改為化裝演出獲得成功、贏得讚譽以後,時殿元等人更是孜孜以求,在藝術實踐中不斷改進和完善。他們根據首次演出的經驗,又陸續將琴書中人物較少的書目如《蘭瑞蓮打水》、《王漢喜借年》等改為化裝演出。繼而又將角色較多、情節較複雜的《雙換親》、《白蛇傳》等書目改為化裝揚琴演出。化裝揚琴的出現,是呂劇藝術形成的開端,為現代呂劇的興起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譚明倫

譚明倫(1880—1960),東營區潭家村人。幼年習唱民間小曲,13歲入同樂班,是呂劇創始人之一。

譚明倫出身寒微,受其父譚立盈影響,自幼愛唱小曲,曾隨父長年漂泊異鄉沿街賣唱。1803年,他加入時殿元(後與譚明滄成為兒女親家)的同樂班,經常活動在廣饒、博興、及膠東地區,最遠曾到過哈爾濱等地演唱。當時他年齡雖小,但聰明伶俐,具有藝術天賦,噪音清脆甜潤,形象清秀俊雅,招人喜愛。同樂班每到一地,就先讓小明倫唱幾個段子,惹得觀眾齊聲叫好。經幾年的跟班學藝,他的演唱技藝大有提高,會唱的書目逐漸增多,成為同樂班的主要演員。1806年春,張蘭田、張志田兄弟從安徽帶回鳳陽歌后。當地藝人都想學唱,但張氏兄弟以此為“絕活”而不輕易傳人。明倫時年16歲,在當地已小有名氣,因與張氏兄弟有點親戚關係,便前往拜師學唱,得鳳陽歌演唱技巧,為其後發展呂劇唱腔奠定了基礎。

譚明倫嗓音純正甜美,唱腔清晰明亮、珠圓玉潤,扮相俊美,表演自然細膩。他的演出深受觀眾喜愛。“聽說譚明倫上了台,顧不得穿那襪子鞋”,在民眾中享有極高的聲譽。他不僅戲演得好,而且戲路子也寬。生、旦、淨、未、醜皆通,被譽稱為“五頂網子全戴”,但尤以青衣,花旦、小生為最精,譚明倫一生勤於用功,善於鑽研。自清光緒二十五年(1900)冬,在同樂班參加創演化妝揚琴之後,便不斷對化妝揚琴進行改進和發展。1909年,他集多年來在演唱方面的實踐經驗,通過對風陽歌的潛心研究,與時殿元等人共同創設出四平腔。1910年秋,他又將四平腔改為閃板中眼起唱.為呂劇唱腔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此後,譚明倫又與時殿元和武春田等人反覆琢磨試唱,在琴書“垛子板”的基礎上.發展形成二板唱腔。在推動呂劇聲腔由曲牌聯綴體結構向板式變化體過渡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這是對呂劇音樂發展的一大貢獻。

譚明倫在同行中具有較強的傳授能力,一生授徒甚多,其中較著名的有薛金田、時克遠、譚文章、譚可傳、高安札、黃維范、黃維禎、黃維信等,為呂劇早期的傳播和發展做出突出貢獻。

崔心悅

崔心悅(1864—1946),東營區譚家村人。自幼習唱民間小曲,後唱琴書。與時殿元是姑表兄弟,曾隨時殿元到魯西南一帶學唱揚琴。清光緒二十五年(1900)冬.在首演化妝揚琴《王小趕腳》時,飾演二姑娘,成為呂劇創始人之一。是同樂班、共和班的主要演員,功青衣、花旦。

崔心悅嗓音婉轉柔美,表演質樸細膩、性格鮮明,曾在廣饒、博興、濰縣、淄博、膠東等地名噪一時。

崔心慶

崔心慶(1866—1944),東營區譚家村人,系崔心悅之胞弟。在首演化妝揚琴《王小趕腳》時打揚琴參加伴奏,是呂劇創始人之一。

崔心慶青少年時以演唱民間小曲和琴書為主,精通四胡、揚琴、墜琴等樂器,尤以演奏揚琴為最精.曾在同樂班、共和班等早期呂戲班社中任琴師,對呂劇唱腔的革新和發展做出過較大貢獻。

武春田

武春田(1869—1946),東營區牛莊鎮小武村人。初唱琴書,後以時殿元為師演唱化妝揚琴,精通墜琴、揚琴等樂器。在首演化妝揚琴時操琴伴奏,是呂劇創始人之一。曾在同樂班、共和班擔任琴師。共和班解體後,創建車李班、范桿班等化妝揚琴班社。武春田曾對譚明倫等改革和創設呂劇唱腔,給予了很大幫助。

宋立修

宋立修(1883一1960),廣饒縣陳官鄉燕兒口村人。早期演唱琴書,後以時殿元為師演唱化妝揚琴,功老生、小生。

宋立修在唱琴書時,唱功精湛,曾和著名琴書藝人王聚奎、蓋太江齊名,在民眾中有較大影響。在共和班中他主演老生,唱腔渾厚挺拔,表演質樸大方,生活氣息濃郁。1913年古歷正月十五,在無棣縣城燈節演出時,他在《潘金蓮拾麥子》一劇中扮演武大郎,其“矮子功”堪稱一絕,博得觀眾齊聲喝彩,使該戲連演三天而不衰,在民眾中負有盛名。

崔寶善

呂劇呂劇

崔寶善(1884一1960),廣饒縣斗柯村人。早期演唱琴書,後以時殿元為師學唱化妝揚琴,主攻老生,是共和班的主要演員。共和班解體後創建前秦班。他功底深厚,唱做俱佳,嗓音洪亮,唱功非凡.能連演數十場戲嗓音響亮如初,故有“鐵嗓子”之稱。在廣饒、博興、淄博、濰縣、惠民一帶享有較高聲譽。

薛金田

薛金田(1901--1973),乳名旺相,東營區北薛村人。少年時入時殿元組建的共和班跟班學藝,師承譚明倫,攻花且、青衣。因薛金田天賦條件優越,聰悟勤奮,甚得譚明倫賞識,故傾全部心血對其進行培育教授。薛金田盡得其傳,師滿後首次登台,藝驚四坐,被稱為“小譚明倫”,遂少年成名。

薛金田天資聰穎,且刻苦好學,又有名師指教,因此具有較紮實的基本功。他扮相俊美,表演細膩,尤其是他的嗓音,清脆圓潤、高低兼備,唱腔委婉悅耳,伶俏甜美,吐字清晰流暢,獨具特色。他主演的《蘭瑞蓮打水》、《小姑賢》、《王天寶下蘇州》、《雙鎖櫃》、《秦雪梅觀畫》、《三打四勸》等劇目,情切意濃,膾炙人口,被稱為“拴老婆橛子”。他每到一地演出,四鄉八里的民眾,扶老攜幼爭相觀看。特別是廣大婦女,對其演唱倍加喜愛。“聽到旺相唱,餅子貼到門框上”,這是他精湛演技所具有的藝術魅力。1928年前後,他和時克遠等人組班演出,經常活動在魯東和魯北廣大地區。此後又搭黃家班進濟南演出,獲得較高聲譽。直到1940年,他從濟南返回故鄉,在家鄉除收徒傳藝外,還經常參加當地班社的演出和業餘演唱活動。

薛金田以其冠絕當時的演唱技藝,吸引了廣大觀眾,受到廣泛喜愛,對呂劇藝術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郭福山

呂劇呂劇

郭福山(1900-1960),東營區史口鎮於林村人。幼時學唱京劇,少年師承商秀嶺學唱琴書,後又以譚明倫為師學唱化妝揚琴。

郭福山聰敏過人,在商秀嶺的徒弟中數較有成就和影響者,在藝術上有很多“絕活”,享有“大將郭福山”之美譽。他演唱的琴書中,除一般藝人都會唱的段子外,還有許多根據《三國演義》和《水滸》改編的書目,如《古城會》、《華容道》、《草船借箭》、《十字坡》、《獅子樓》等。

郭福山改唱化妝揚琴後,善博採眾家之長,將所學的京劇、琴書與化妝揚琴融會貫通,形成獨特風格。他的嗓音高亢有力,音韻講究.吐詞清晰,板頭靈活多變,新鮮別致。他扮相俊秀,表演挺拔瀟灑,生動逼真,在《秦雪梅觀畫》一劇中,他扮演的商林真實動人,非常叫響,故有“活商林”之稱。

時克遠

時克遠(1902—1979),藝名“脆甜瓜”,東營區時家村人。14歲拜族叔時殿元為師,學唱化妝揚琴,後又師譚明倫,初攻花旦,後改學窮生、醜行。出師後不久,就在當地享有較高聲譽。

時克遠嗓音剛勁嘹亮,行腔悠揚圓潤,口齒伶俐,道白清晰。表演善抖“包袱兒”。特別是飾演窮生、醜行這類角色,穩而不溫、謔而不俗,幽默自然,妙趣橫生,獨具功力,深受觀眾喜愛。

時克遠一生演戲甚多,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形象。他早期曾在《王天寶下蘇州》、《王成賣菜》、《王華買父》等劇目中分別飾演王天寶、王成、王華等角色。他扮演的王華惟妙惟肖、風趣幽默、恰到好處,非常叫響。1953年,他和老藝人張翠霞演唱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曾錄製成唱片在全國播放,在聽眾中產生一定影響。1954年華東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他在現代戲《光明大道》一劇中飾演李老發,獲演員一等獎。1962年,呂劇《姊妹易嫁》晉京匯報演出,他扮演的張有旺摯朴感人,受到中央領導同志及文藝界專家的好評。1966年,他在《斷橋》中許仙的唱段、《秦雪梅觀畫》中商林的唱段分別錄製成唱片,播放後受到聽眾的廣泛好評。

時克遠24歲時與薛金田等人組班演唱化妝揚琴,經常活動在惠民、濰縣、淄博、泰安等地。1930年進省城濟南演出,受到濟南觀眾的喜愛。其後,在濟南組建義和班,長期演唱呂戲。

建國後,義和班由濟南市人民政府改建為濟南市魯聲琴劇團,1953年改為濟南市呂劇團。時克遠先後在該團擔任過導演、副團長等職務,曾被選為濟南市人民代表和山東省政協委員。系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山東分會會員。1966年離休回故鄉時家村,於1979年不幸病逝,終年77歲。

侯振南

侯振南(1911—1981),山東墾利縣侯家村人。他自幼學唱山東琴書等民間藝術,18歲時拜師學唱化妝揚琴。後與侯茂貴等人在本村組建化妝揚琴戲班,經常活動在淄博、濟南、膠東一帶。侯振南嗓音純厚,表演生動細膩,在當地享有一定聲譽。40年代末,他在濟南加入義和班,1953年濟南市呂劇團成立後,他曾任該團副團長。“文革”期間遭受迫害回原籍,1981年病逝於家鄉,享年70歲。

田壽山

田壽山(生卒年月不詳),東營區六戶鎮田莊村人。師承譚明倫,攻老生。1925年加入黃家班,在當地有一定聲譽。和郭福山、李同山被譽為藝術上的“三座山”。後隨黃家班進濟南演出,受到觀眾的讚譽。

李同山

李同山(1901 7),東營區牛莊鎮人。師承黃維范學化妝揚琴,攻小生。1925年加入黃家班。他嗓音明亮、高昂。與郭富山、田壽山齊名稱“三座山”,在當地曾名噪一時。1940年間,他隨黃家班進濟南新市場演出.受到觀眾好評。

張榮重

張榮重(1902—1986),東營區牛莊鎮東張村人。幼習京劇,後師譚明倫學唱化妝揚琴,主攻青衣、小生。他功底深厚紮實,唱做俱佳,嗓音俏撥響亮,調門高、音域寬,索有“小譚明倫”之稱。張榮重的戲路子很寬,青農、花旦、小生、老生皆通。他一生演戲甚多,代表劇目主要有《小姑賢》、《坐樓》、《水漫金山寺》、《秦雪梅弔孝》等。在本地及博興、臨淄、張店、博山一帶享有較高聲譽。

郎鹹芬

王淑芝在《苦菜花》中飾演母親王淑芝在《苦菜花》中飾演母親

郎鹹芬,山東濰坊市人,生於1935年,山東省呂劇院院長.國家一級演員。第一至五屆、七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 表,山東省六至八屆人大常委,山東省文聯副主席,全國戲劇家協會名譽主席。

郎鹹芬同志於1951年考入濰坊特別市文工團,1952年調入山東省呂劇團。初期曾學小生,後改青衣、花旦等行當。她忠誠事業,勤奮好學,表演樸實誠摯、熱情洋溢,嗓音清亮淳厚,唱腔委婉舒展、含蓄深沉、韻濃情重。數十年來她在呂劇舞台上先後塑造了眾多不同時代、不同年齡和不同身份等光彩照人、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特別是在呂劇現代戲中取得的成就最為突出,如《李二嫂改嫁》中的李二嫂、《朝陽溝》中的拴保娘、《豐收之後》中的趙五嬸、《母與子》中的桂珍、《山高水長》中的於大娘等,均以個性鮮明,形象生動而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至今猶為人們津津樂道。尤其是她在《李二嫂改嫁》一劇中的表演,真切感人,生活氣息濃郁,曾令成千上萬的人們為之痴迷。此劇一出現,便唱遍了齊魯大地,風糜了大江南北,其中的許多優美唱段被傳唱至今而不衰。1957年,此劇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成電影藝術片,使呂劇這一地方小戲成為在全國有很大影響的劇種之一。她曾在山東及華東戲曲會演中獲獎,1990年獲中央廣播電視部首屆“金唱片獎”。1986年她以中國戲劇、電影藝術家代表團團長的身份,率團出訪澳大利亞、紐西蘭。

劉梅村

郎鹹芬郎鹹芬

劉梅村,(1914一1977),山東濟陽縣人。他早年求學于山東省立戲劇學院,先後完成了音樂和戲劇兩個專業的學習。1944年參加革命工作,在渤海軍區政治部宣傳隊任音樂教員、副隊長、隊長,並在此間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9年調渤海區黨委任宣傳幹事,1950年調渤海區黨委文工團任戲曲隊隊長,同年7月調山東省文聯地方戲曲研究室,先後任副主任、主任。1952至1953年,任山東省歌劇團第一副團長,省呂劇團副團長、團長,黨支部書記等職務。1955年前往北京參加了由前蘇聯戲劇大師列斯里舉辦的導演講習班。1960年兼任山東省魯劇研究院副院長。1971年調入山東省“五七”藝術學校任黨委委員,革委會副主任。1977年因心臟病醫治無效病逝於濟南,享年62歲。

他是一個優秀的劇團管理者,同時也是一個出色的編導者。他在繁忙的領導工作中親自參與了《李二嫂改嫁》、《蔡文姬》、《穆桂英掛帥》、《勞動人民的戰士》等劇本的改編和導演工作。省呂劇團排演的《三關擺宴》、《姊妹易嫁》、《借年》、《打金枝》、《王定保借當》、《借親》、《小姑賢》、《拾玉鐲》、《兩壠地》、《搜書院》、《龍鳳面》、《喝面葉》、《井台會》、《鴻雁傳書》、《沂河兩岸》等數十齣優秀劇目,無不凝聚著劉梅村的大量心血。在他的領導下,省呂劇團的思想建設和藝術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業績。十幾年中,劇團參加了赴朝慰問志願軍等重大演出活動,在華東和山東省戲曲會演中獲得多項獎勵,曾多次晉京演出,並受到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陶鑄、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李二嫂改嫁》、《姊妹易嫁》、《借年》、《兩壠地》先後被長春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製片廠、香港華人影業公司拍成電影藝術片,使呂劇成為全國有影晌的劇種。

劉梅村同志非常注重發現和培養人才,他曾採取多種有益的舉措,使許多藝術家脫穎而出,湧現出了如郎鹹芬、林建華、張斌、李岱江、王俊英、李漁、楊瑞卿、靳惠新、蘇智、吳韜、沈濤、李公綽、劉艷芳、郭麗華、錢玉玲、常蘭、賀偉、曲志剛等一大批在全國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藝術人才。

張斌

張斌(1929-1968),原名張傳芳,山東寧津縣蘇莊人,著名呂劇作曲家,曾被選為中國音樂家協會山東分會常務理事,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

張斌自幼家境貧寒,四歲喪母,跟隨會唱河北梆子的祖父及四叔生活。六歲時便隨祖父外出搭班賣藝,風餐露宿,四處飄泊,受盡艱辛。生活道路的坎坷,培養了他剛直不阿、自強不息的性格,同時也接受著民間藝術的薰陶。1947年,他積極報名參加了解放戰爭的支前工作,跟隨部隊轉戰南北。由於工作出色,在前線榮立二等功,並在同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9年3月,參加渤海一軍分區文工隊從事音樂工作,開始了他的藝術生涯。

張斌同志的一生是短暫的,但他那種忠於事業,積極探索,勇於改革,致力創新的精神卻是永存的。他一生默默耕耘,執著攀登,銳意進取,為呂劇藝術的繼承、改革、發展建立了豐碩的業績。

尚之四

呂劇呂劇

尚之四,山東平度城關鎮尚家疃人,生於1921年,著名戲曲導演,省政協四、五、六屆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山東劇協(第三屆)副主席、顧問,山東導演協會顧問,山東省文化廳藝委會委員。

尚之四同志知識豐厚,多才多藝,兼導演、編劇,集曲、舞美設計和演員於一身,尤以導演藝術最為精湛。40餘年來,他曾導演了包括呂劇、歌劇、京劇、柳子戲、山東梆子、五音戲、柳腔、二夾弦等劇種的五十餘個劇目。1952至1956年他在省呂劇團期間,先後導演的《李二嫂改嫁》、《光明大道》、《借年》、《劉海砍樵》、《龍鳳面》、《打金枝》、《挑女婿》、《翠香記》、《雙生趕船》、《蓉花記》等十幾個優秀劇目,受到社會各界和廣大觀眾的喜愛,成為久演不衰的呂劇保留劇目。在省戲研室期間,他導演的柳子戲《孫安動本》、《玩會跳船》、《張飛闖轅門》,山東梆子《牆頭記》、《玉虎墜》、《萬家香》,京劇《奇襲白虎團》多次晉京演出。其中《孫安動本》、《奇襲白虎團》、《牆頭記》還被拍成電影藝術片。另外,他還輔導了五音戲《王:姐思夫》、《王小趕腳》、《鄉里媽媽》、《拐磨子》,柳腔《觀燈》,二奏弦《拴娃娃》等市、縣劇團的晉京劇目。1981年他重返省呂劇團後.指導排演了《親事》等優秀劇目。直至離休後,他仍心繫呂劇事業,在許多劇目中擔任藝術指導,為呂劇的振興和發展做出了新的貢獻。

劉奇英

劉奇英,山東莒南縣人,生於1922年,國家一級編劇。

劉其英同志於1949年參加新海連特區文工隊。此後曾在臨沂地區文工隊、山東省文化局戲曲工作組從事文藝創作。1952年後,開始從事呂劇創作。幾十年來,他先後創作、改編、整理(包括與別人合作)呂劇傳統劇目和現代戲共二十餘部。其中,現代戲《李二嫂改嫁》曾獲文化部劇本獎,《光明大道》獲華東地區戲曲會演劇本獎,《沂河兩岸》、《豐收之後》、《鳳凰山》、《親事》獲山東省劇本獎。許多傳統劇目如《雙生趕船》、《彩樓記》、《王二姐思夫》、《王小趕腳》、《嬰翠》等演出後,也受到觀眾的廣泛好評。

李岱江

呂劇呂劇

李岱江,山東莘縣人,生於1933年,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家協會山東分會理事。 李岱江同志於1949年秋考入平原省陽穀縣安樂鎮師範,作為學校的文藝骨幹,曾先後演出過《兄妹開荒》、《喜葉河》、《王秀鸞》等歌劇,為其後在藝術表演方面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51年,他考入平原省聊城專區文藝工作隊。在這個綜合性的文藝團體裡,他較系統地學習了文藝方面的專業知識,使他的藝術表演天賦得以發揮。此間,他先後在歌劇《寶山參軍》、《結婚》、《王秀鸞》,評劇《小女婿》等劇目中飾演重要角色,以其生動細膩的表演,甜美明亮的唱腔受到廣大民眾的讚譽。

1953年3月,李岱江調入山東省呂劇團,從此與呂劇結下了不解之緣。入團後,他刻苦練功,深入鑽研,虛心向前輩藝人和老同志學習,在基本功、表演和唱腔等方面得到田菊林、李海亭、尚之四、劉梅村、張斌等人的精心指教,較好地掌握了呂劇藝術的基本規律和演唱特色。在此後的藝術實踐中,通過不懈的努力,使他在呂劇藝術表演中取得了突出成就。

數十年來,他先後主演了《借年》、《井台會》、《小姑賢》、《蔡文姬》、《借親》、《迎春曲》、《穆桂英掛帥》、《桃花扇》、《沂河兩岸》、《朝陽溝》、《兩壠地》、《釵頭鳳》、《母與子》等近百出呂劇傳統戲和現代劇目,塑造了眾多鮮活的舞台藝術形象。他曾在山東、華東戲曲會演中獲獎,主演的《借年》、《兩壠地》分別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和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拍成戲曲藝術片。主演的《借年》、《借親》、《沂河兩岸》、《井台會》、《龍鳳面》、《逼婚記》等劇目,曾先後晉京為毛澤東、劉少奇、朱德、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演出,1992年又榮幸地為江澤民總書記演唱了《借親》選段。

李岱江同志以卓越的藝術表演才能和突出成就,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和廣大民眾的喜愛,曾被中央廣播電台譽為“呂劇三傑”之一。1989年10月,山東省人民政府發布嘉獎令,對他在呂劇藝術工作中做出的突出貢獻予以表彰,1993年由國務院頒發證書,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林建華

兩姊妹同台演出《姊妹易嫁》兩姊妹同台演出《姊妹易嫁》

“呂劇三傑”之一,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在她的藝術成就中,尤以演唱出色著稱。她不僅嗓音圓潤,唱腔優美,聲情並茂,而在聲樂技巧上造詣頗深。在廣大呂劇觀眾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並被專業呂劇演員爭相學習,具有一定的影響,從而形成獨具風格的一派。是山東呂劇的代表人物。代表劇目有《井台會》、《借年》、《庵堂認母》、《小姑賢》、《鴻雁傳書》、《搬窯》、《紅嫂》等。她先後獲得山東省第一屆戲劇會演表演獎、山東省第二屆戲劇會演演員一等獎、首屆華東地方戲曲會演演員二等獎。她曾被選任為第三、四、五、六屆山東省政協委員及第三屆山東省人大代表。

專業院團

山東省

林建華、李岱江在教學生林建華、李岱江在教學生

山東省呂劇院一團、山東省呂劇院二團、濟南市呂劇院、煙臺市呂劇院、濰坊市呂劇院、招遠市呂劇團、萊州市呂劇團、棲霞市呂劇團、龍口市呂劇團、乳山市呂劇團、濱州市呂劇團、濱城區呂劇團、鄒平縣呂劇團、東營市呂劇團、廣饒縣呂劇團、墾利縣呂劇團、利津縣呂劇團、平度市呂劇團、萊西市呂劇團、博興縣呂劇團、青島市歌舞劇院呂劇團、河口區藝術團呂劇團、陽信縣梨鄉呂劇團、長島縣旅遊藝術團、濟寧市藝術團呂劇團、文登市呂劇團、日照市藝術劇院呂劇團、霑化縣呂劇漁鼓戲劇團、榮成縣呂劇團、惠民縣呂劇團、昌樂縣呂劇團、海陽縣呂劇團、壽光縣呂劇團、威海市呂劇團、牟平縣呂劇團、淄博市呂劇團、臨沂縣呂劇團、沂南縣呂劇團、海陽縣東海鎮呂劇團、海陽縣郭城鎮呂劇團、福山縣呂劇團、禹城縣呂劇團、沂源縣呂劇團、臨朐縣呂劇團、章丘縣呂劇團、嶗山縣呂劇團、昌邑市呂劇團等

江蘇省

江蘇省演藝集團東海呂劇團、淮陰市呂劇團、銅山縣呂劇團、宿遷縣呂劇團、新沂縣呂劇團

遼寧省

大連市呂劇團、鞍山市呂劇團、寬甸縣呂劇團、旅順文工團等

黑龍江省

哈爾濱市呂劇團、雙鴨山市呂劇團、290農場呂劇團等

吉林省

柳河縣呂劇團等

河北省

臨西縣文工團等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呂劇團、建設兵團工二師呂劇團、庫爾勒農五師呂劇團等

非遺傳承

文化部

呂劇由山東最主要的曲藝形式山東琴書發展而來,風格質樸清新,最能代表山東風格,也體現了華北、東北農民的樸素特點,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曾與京劇、豫劇、越劇、評劇、黃梅戲、秦腔、川劇並稱為“中國八大戲曲劇種”。央視電視指南《數字飆榜》欄目盤點的中國十大經典戲曲種類分別是,京劇、豫劇、評劇、越劇、崑曲、曲劇、黃梅戲、呂劇、越調、滬劇。

2008年,呂劇被文化部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戲曲學院於2014年排演了呂劇《苦菜花》,獲得廣泛好評。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郎鹹芬、李岱江、林建華、李漁、王永昌。

山東省

呂劇在山東省傳承情況較好。省文化廳非遺處姜慧表示,山東能夠經常性演出劇種23個,除呂劇外,都屬於瀕危劇種。[22]山東省積極組織“呂劇華夏行”、“呂劇藝術節”、“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月”等活動,實施呂劇藝術振興工程,組織《看大戲》欄目的製作。

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郎鹹芬、李岱江、林建華、李漁、王永昌馬常委、杜瑞傑、李萍、高靜、胡靜華、李肖江、董家嶺、焦黎、王淑芝、欒勝利、蘇智。

江蘇省

呂劇廣泛流傳於蘇北地區,根植於清末民初時期, 已列入江蘇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代表作《李二嫂改嫁》、《姊妹易嫁》、《借年》、《五九看柳》、《山鄉情》、《草莓扣》、《稱爹》等。2015年,江蘇省演藝集團東海呂劇團排演的《沒掀開的紅蓋頭》獲得中國戲曲學會獎。

江蘇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許素平

吉林省

呂劇是“闖關東”文化的代表,是中原文化與關東文化相交融,孕育的具有多元文化內涵的新型傳統戲曲表演藝術。已被吉林省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一代傳承人:清朝末年,柳河縣涼水河子鎮山東廣饒移民李萬良;

第二代傳承人:20世紀30年代,李萬良將演唱技藝傳給女婿李秀山;

第三代傳承人:1960年通化專區青年呂劇團成立,老藝人李秀山收下周桂芳、付宏娟、王延武等人為徒;

第四代傳承人:70年代,馮仁智、金太石;

第五代傳承人:80年代,王煥娥、孟凡志、馬世海、劉興波;

第六代傳承人:90年代,李強、何新麗、於靜麗、付明。

中國戲曲聲腔劇種(上)

讓我們用圖片和文字來領略一下這些戲曲帶給我們的享受吧。

中國戲曲聲腔劇種

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存在著語言及音樂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區別,因而從戲曲形成之始,就有民族戲曲和地方戲曲之分。因為流行地域的不同,從而在全國形成了360多個聲腔各異,特色鮮明的地方戲曲劇種。

中國戲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