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挖掘》【創作年代】1964年
【作者姓名】希尼
【文學體裁】詩歌
作品原文
在我手指和大拇指中間一支粗壯的筆躺著,舒適自在像一支槍。
我的窗下,一個清晰而粗厲的響聲,
鐵鏟切進了礫石累累的土地:
我爹在挖土。我向下望
看到花坪間他正使勁的臀部
彎下去,伸上來,二十年來
穿過白薯壟有節奏地俯仰著,
他在挖土。
粗劣的靴子踩在鐵鏟上,長柄
貼著膝頭的內側有力地撬動,
他把表面一層厚土連根掀起,
把鐵鏟發亮的一邊深深埋下去,
使新薯四散,我們撿在手中,
愛它們又涼又硬的味兒。
說真的,這老頭子使鐵鏟的巧勁
就像他那老頭子一樣。
我爺爺的土納①的泥沼地
二天挖的泥炭比誰個都多。
有一次我給他送去一瓶牛奶,
用紙團鬆鬆地塞住瓶口。他直起腰喝了,馬上又乾
開了,
利索地把泥炭截短,切開,把土
撩過肩,為找好泥炭,
一直向下,向下挖掘。
白薯地的冷氣,潮濕泥炭地的
咯吱聲、咕咕聲,鐵鏟切進活薯根的短促聲響
在我頭腦中迴蕩。
但我可沒有鐵鏟像他們那樣去乾。
在我手指和大拇指中間
那支粗壯的筆躺著。
我要用它去挖掘。
(袁可嘉 譯)
作品注釋
注釋:①土納,北愛爾蘭地名。
創作背景
《挖掘》完成於1964年夏天,是希尼第一首成名之作,是一首典型的挖掘回憶的詩。希尼在詩中自豪地寫到他的父親和祖父都是技能很高的農民,兩人都精於使用鐵鏟,他們繼承家族中世代相傳的人生使命,為得到以之為生的馬鈴薯和更好的泥炭“越挖越深”。這一家族傳統影響著希尼,雖然他不再用父輩們用的工具在泥土地上挖掘,他是用筆桿子在心靈世界的沃土中挖掘,挖掘愛爾蘭這片浸漬了血淚和汗水的土地上真實的過去和現實:在我手指和大拇指中間
那支粗壯的筆躺著。
我要用它去挖掘。
作品鑑賞
《挖掘》是向下的掘進,是通過一塊現實的沼澤,向歷史縱深處的掘進。在語言有秩序的推進中,詩歌的觸角隨著空間的變化向下、向內挖掘。仿佛那些馬鈴薯、泥炭以及鐵鏟在它們上的切痕、挖掘過程中散發的氣息,都埋藏在詩人的心中,它們“穿透生命之根覺醒著我的意識”。這首詩受到了:英詩中的抑揚格五音步詩、四音步詩和十四行詩那種ABAB韻的影響,在音韻上別有一番講究,常常巧用象聲詞來增強效果,傳達特定的動作節奏和場景氣氛,詩歌語言簡約、質樸而又富於彈性。希尼曾經說過:“在《挖掘》這首詩中,寫我父親‘粗劣的靴子踩在鐵鏟上,長柄/貼著膝頭的內側有力地撬動,。‘撬動’和‘結實’兩詞在英語中屬於不同性質的範疇,作為詩讓人感到驚奇的就是這種語言的活力。”
希尼的詩雖有學院派的背景,卻絕無學院派的那種孤芳自賞的情調。他的詩藝既不同於現代派五光十色的風格,也不同於浪漫派直抒胸臆的詩學。他喜歡立足於自身現實的自然流露,他說:“我對技巧的定義是:它不僅取決於詩人的語言方式、韻律設計,以及詞章結構,同時也取決於詩人的生活態度,取決於詩人的自身現實。”在詩歌的藝術方面,希尼摒棄了現代主義的標新立異,而採用傳統的詩體和日常的口語,形成一種清新自然、樸實雋永的風格。《挖掘》就是如此。
希尼在創作談《進入文字的感情》(Feelings into' Words)中曾提到《挖掘》是他寫作的“胚胎”,“打開了人生經驗的礦脈”,“是我寫的第一首我認為感情進入文字,或更準確地說,我認為我的感覺進入廠文字的詩作”。它的節奏與音響依然使我快樂。他說:“我第一次覺得我所做的不僅僅是文字排列:我感到我已掘進現實生活中去了。那件事的事實與外表都是真實的,然而更重要的是,給它們命名所引起的興奮使我漫不經心並且自信。在這兒挖掘變成了一個性的暗喻,一個初創的象徵,如同把手伸入灌木叢中或掏鳥巢一樣……我現在相信《挖掘》這首詩對於我也有初創的力量。”希尼從《挖掘》開始,幸運地找到了對“多重聲音”的切入點,後來,“挖掘”成為最基本的詩歌意象貫穿詩人的全部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