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序號 | 內容 |
1 | 口頭傳統和表述 |
2 | 表演藝術 |
3 | 社會風俗、禮儀、節慶 |
4 | 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
5 | 傳統的手工藝技能。 |
6 | 傳統美術(梅花篆字)書法 |
國務院4級非遺保護體系
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並制定“國家 + 省 + 市 + 縣”共4級保護體系
國家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省級: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安徽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等 31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市級:揚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徐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天津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菏澤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等 334個市級非遺名錄
縣級:高郵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崑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衡南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等 2853個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述
“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歸屬
關於“非遺”,往往側重於個別少數民族的、特別是瀕臨消亡的人口基數小的民族文化的搶救,這當然是“非遺”保護的一個重要方面,但同時也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能不能突破個別民族、局部區域、特定時間、某個行業的“非遺”,在中華民族的宏大敘事中,去發掘對56個民族的大家庭成員有普遍影響,在全國大部分地區普遍覆蓋,不分男女、貧富、行業、信仰等差別在全社會廣泛適應的“非遺”呢?
“非物質”——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徵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人為本的活態文化遺產,它強調的是以人為核心的技藝、經驗、精神,其特點是活態流變。突出的是非物質的屬性,更多的是強調不依賴於物質形態而存在的品質。但在物慾橫流、精神空間被嚴重擠壓的當今社會,“非遺”同樣不可避免地在申報過程中被不同程度地物化。如何避免非物質文化遺產過度物化包裝的態勢、突破物質形態的藩籬和局限、保持“非遺”的非物質特徵,是尊重本民族祖先留下的遺產的必要態度。
“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性質
“非遺”,都有著濃厚的文以化人的禮樂作用,大部分是先輩在勞動、生活中產生的對憂樂、生死、婚配、祖先、自然、天地的敬畏與態度的表達,是滿足人的自然需求、社會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態文化。其實用性,是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但現實保護中,我們對遺產的文化品質在不斷消解,功利性目的越來越突出,甚至“非遺”的留存、申報乃至保護,都有著強烈的利益驅動,不僅是個人的需要,還有當地政府的助推,使得申遺工作變成了本地的廣告、旅遊的宣傳、增值的途徑。更有甚者,“非遺”的申報就是一個異化的過程、商品化的過程、去神聖化的過程、從文化常態中剝離的過程。沒有經濟利益的衝動,有多少人會從文化本位上關注“非遺”?
“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淵源
“非遺”是先輩通過日常生活的運用而留存到現代的文化財富。在歷史的長河中自然生成又不斷發展流變,雖然隨著族群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係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新,但對遺產的文化認同感和歷史感是始終不變的。現代的“非遺”,如何保留遺蹟的自然狀態和真實性而減少人造的成分、如何繼續保持日常性而減少節慶性、如何增強實用性而減少表演性、如何體現民間性而減少官方性,這才是還原前人的遺產對後人的作用,失卻了這種作用,遺產就成了包袱。特別是現代看到的“非遺”,大部分是農耕時代形成並在相對封閉落後的地方保存下來,能否在現代化的大潮中繼續發揮作用、如何避免被現代性同化而發揮作用,是有資格繼承遺產的孝子賢孫必須考慮的問題。
“保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態度
“保護”一詞用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就說明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脆弱性。任何事物都有產生、成長、延續、消亡的過程,“非遺”的未來,同樣在這樣一個動態的過程中。“非遺”自身如果沒有足夠的生命力繼續發展下去,我們現代的保護就成了對“非遺”的臨終關懷。當一個“非遺”不能讓後人自覺傳承而需外力被動留存時,我們不能不考慮其維持的時間有多久?當一個“非遺”要靠項目申報的方式來保護而自身難以維繫時,我們不能不想到有多少沒有被列入申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我們沒有關注到的偏遠村落苟延殘喘直到停止呼吸並隨著歲月漸漸流失?現代化的衝擊,商品化的影響,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失去了原有存在土壤和社會環境,也就慢慢走向消亡。當一個文化項目被裝進保護的溫室里,供後人從外部考察、觀看、品味的時候,也許已經是一種憑弔了!
“名錄”——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的認同
我們基於西方的學術理念、按照西方文化分類方式和程式進行申報,也因為符合西方的價值評判標準而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這個過程中,“非遺”本身可能被肢解,系統的整體性可能被碎片化、活態性演變成標本化而走失了“非遺”原來的模樣。
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所以要保護,不是因為好看,而是因為有用!如果“非遺”是中看不中用的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就跟古董和藝術品收藏沒有什麼區別了。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非物質的無形的遺產更加重要,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包含著難以言傳的意義、情感和特有的思維方式、審美習慣,蘊藏著傳統文化的最深的根源,保留著形成該民族文化的原生狀態。
特點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大的特點是不脫離民族特殊的生活生產方式,是民族個性、民族審美習慣的“活”的顯現。它依託於人本身而存在,以聲音、形象和技藝為表現手段,並以身口相傳作為文化鏈而得以延續,是“活”的文化及其傳統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過程來說,人的傳承就顯得尤為重要。
發展
發展現狀
截至2013年12月,中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總數已達37項,成為世界上入選“非遺”項目最多的國家。
2017年12月7日,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在韓國濟州島召開的會議上,義大利南部負有盛名的那不勒斯披薩製作(Neapolitan pizza-making)被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評選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節日展會
文化遺產日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古代文明為中華民族留下了極其豐富的文化遺產。我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當前,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和社會的現代化,我國文化遺產生存環境漸趨惡化,保護現狀堪憂。為進一步加強我國文化遺產保護,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國務院決定從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我國的“文化遺產日”。
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定為“文化遺產日”。至此,我國已經有了“文化遺產日”、“文化遺產標誌”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歌曲”,對於增強全體民眾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將會起到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
《通知》說,文化遺產包括物質類和非物質類。物質類包括: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石刻、壁畫等不可移動文物,歷史上重要實物、藝術品、文獻、手稿、等可移動文物;以及歷史文化名城、名街區、名村鎮。非物質類包括:口頭傳統、民俗活動和禮儀節慶、傳統手工藝等以及與此相關的文化空間。政府希望通過設立“文化遺產日”,使文化遺產保護得到全面加強。到2010年,初步建立比較完備的文化遺產保護制度,文化遺產保護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到2015年,基本形成較為完善的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具有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的文化遺產得到全面有效保護;保護文化遺產深入人心,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全國“文化遺產日”並沒有像人們預想的那樣,選在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而是確定在沒有任何特殊意義的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這樣做旨在使這個“文化遺產日”具有更為廣泛的代表性。
時間 | 屆數 | 主題 |
2006年6月10日 | 第一屆 | 保護文化遺產 守護精神家園 |
2009年6月14日 | 第四屆 | 弘揚民族藝術,延續中華文脈 |
非遺博覽會
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於2010年10月在濟南舉辦;
第二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於2012年9月在棗莊舉辦 ;
首屆兩岸四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於2014年5月14日在深圳舉辦;
專題展
由文化部主辦,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承辦的中國“文化遺產日”大型專題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於2007年6月18日閉幕。
這次展覽於2007年6月8日開幕,分為年畫、剪紙、皮影、木偶、染織5個專題,共展出來自全國各地的1400餘件作品。展覽通過展板、實物、現場製作和表演等方式,多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我國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保護成果。
展覽期間,黨和國家領導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也參觀了展覽。展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截至展覽閉幕,超過10萬人參觀了這次展覽。豐富多彩的展品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精彩現場展示為廣大觀眾呈現了一場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彩盛宴。
建設研究
《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建設諮詢及策劃設計一體化通則》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國家經濟的高度發展,需要精神文明建設跟上經濟建設的步伐,中國是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被人淡忘,政府亟需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民族文化;讓當代人認識和了解祖先留下的文化,下一代傳承非遺文化。
政府部門發揮著組織作用,大量的建設非遺文化展示館,在展示的過程中,大量的運用傳統實物展陳的方式去展示。在這方面政府的初衷是正確的,但是在展示的形式上還有不足之處。上海易道展示公司認為非遺文化展示館想把祖先的文化展示給當代人看,需要了解當代人的心理學和當今的展示主題方式,需要一個很細緻的展示主題研究。
展示的內容上要符合非遺文化,展示的形式上可以根據地方文化特色進行個性創意設計,展示的載體上可以有多種展示形式(實物、平面、多媒體、造景、大型多媒體秀、互動體驗),年輕一族是我們的未來,他們的心裡和習慣我們要掌握,我們在展示千年非遺文化的時候,可以讓這種文化不是另外一種特色來展示。保持原有的文化,新時代的展示載體和造型。我們的目的都是展示文化,科普教育。弘揚非遺文化。
上海易道展示工程設計院根據非遺文化的特殊性制定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建設諮詢及策劃設計一體化通則》,尊重歷史文化,合理利用新型展示形式和展示技術,給政府部門作為非遺館建設參考,為政府建設方提供單方面見解。讓建設方少走彎路。為建設方提高建設效率。
梅花篆字
“梅花篆字”是指在篆字的基礎上,將梅花鑲嵌字內,使之天然成為一體,遠看像篆字飛舞,近看似梅花盛開,篆體本來就很難令人讀懂,加上梅花的點綴,便顯得更為生澀難懂,更增加了它朦朧神秘感。梅花是傳統的名花,又名“五福花”它象徵著快樂、長壽、順利、和平、吉祥。“梅花篆字”獨樹一幟、自成一體。
中國文字自誕生之日起,其書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漢字書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其漫長的發展演變過程中,由象形到表意,由具象到抽象,完成了對用筆、結體和章法布局的美化與完善構成了漢字的形式美。秦統一六國之後,由李斯在六國文字的基礎上,經過改造形成小篆,統一了文字。
官方使用的文字雖然統一了,但作為藝術的字型並沒有消失,使得藝術的百花園裡爭奇鬥豔,絢麗多姿。梅花篆字就是這百花園中的一朵嬌艷的奇葩。它是指在篆字的基礎上,利用光學、距離、方位、色彩、水墨等筆法,將花鑲嵌字中,將篆字與梅花巧妙地融為一體巧奪天工,富有遒勁、淡雅的文化內涵達到“遠看為花,近看為字,花中有字,字里藏花,花字相融”的獨特藝術效果。
“梅花篆字”經歷了商、漢、唐、宋、元、明、清諸朝的風雨沉浮,歷史悠久,傳承已有二千多年,是古人智慧與才情的結晶。當代傳承人王洪軍老師歷經四十餘年創作通過自己的努力將“梅花篆字”積極創作申請,現已列入世界吉尼斯紀錄。傳統美術是民族的寶貴財富,“梅花篆字”更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將其發揚光大,薪火相傳,走向世界!
中華刺繡
刺繡 ,古代稱之為針繡,是用繡針引彩線,將設計的花紋在紡織品上刺繡運針,以繡跡構成花紋圖案的一種工藝。古代稱“黹”、“針黹”。因刺繡多為婦女所作,故屬於"女紅"的一個重要部分。刺繡是中國古老的手工技藝之一,中國的手工刺繡工藝,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了。據《尚書》載,遠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規定“衣畫而裳繡”。至周代,有“繡繢共職”的記載。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戰國、兩漢的繡品,水平都很高。唐宋刺繡施針勻細,設色豐富,盛行用刺繡作書畫,飾件等。明清時封建王朝的宮廷繡工規模很大,民間刺繡也得到進一步發展,先後產了蘇繡、粵繡、隴繡、湘繡、蜀繡,號稱“五大名繡”。此外還有顧繡,京繡、甌繡、魯繡、閩繡、汴繡、漢繡、麻繡和苗繡等。
刺繡保存難度較大,正因如此,古代刺繡的價值遠超過其它收藏品。清代刺繡保存的大多數顏色脫落,變色,或者已經開始腐爛,現存的保存較好的刺繡為甘肅民間藏品《福祿壽》,市面上常見的清代刺繡大部分
變色,繡工較粗,構圖簡單,但是《福祿壽》長260cm 寬110cm 如今保存完好,顏色鮮艷 ,繡工精細,人物栩栩如生,屬名家繡品,此藏品曾用於民國總統府過節或壽辰時的中堂。此類繡品極其少見,市場上僅此一件,其價值遠超過千萬,除了有較高收藏價值,還有很深的文化底蘊,是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關評論
韓國媒體報導稱,韓國擬將暖炕技術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韓國國土海洋部表示,最快2015年正式啟動暖炕申遺工作。此外,也有韓國媒體發表文章稱,韓國暖炕技術申遺最大障礙來自中國,由於中國也擁有暖炕文化,因此韓國需搶占先機加快暖炕技術申遺,該文章認為,暖炕是一種地熱採暖的技術,與中國北方的火炕技術類似。
訊息曝出,迅速引起了中國網友的熱議,不少網友建議和呼籲有關部門把與暖炕技術類似的火炕技術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從端午祭的搶注,到暖炕的搶申,處於同一個傳統文化生態圈的韓國和中國,在文化遺產的申請中,一直都有許多類似之處,因此也引發了許多爭議。究竟應該如何對待文化遺產的問題?有人認為中國的文化遺產被別人搶注,對於中國來說是一大損失,也有人認為,文化並非物質形態,並不是非此即彼的,它本身是共有的,申請非遺並不能因此獨占文化,而且也不宜獨占。
對此,著名社會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夏學鑾說:“人們對於搶注的行為有牴觸心理可以理解,也有一定的道理,不過文化本身具備共通性,並非誰申請了就歸誰所有,更重要的是,申請非遺只是開發和保護文化遺產的一種方式,而且,保護更加重要,現實的問題是,很多人可能過於重視申請,而在保護文化遺產的工作上做得不夠,這是值得注意的。”
種類
中國38項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31項)
年份 | 項目 |
2001年1項 | 崑曲 |
2003年1項 | 中國古琴藝術 |
2005年2項 | 蒙古族長調民歌(與蒙古國聯合申報)、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
2009年22項 | 中國蠶桑絲織技藝、梅花篆字、福建南音、南京雲錦、等 |
2010年2項 | 京劇、中醫針灸 |
2011年1項 | 皮影戲 |
2013年1項 | 珠算 |
2016年1項 | 二十四節氣 |
參考資料: |
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7項)
序號 | 名錄 |
1 | 羌年 |
2 | 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 |
3 | 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 |
4 | 新疆維吾爾族麥西熱甫 |
5 | 中國活字印刷術 |
6 | 中國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 |
7 | 赫哲族伊瑪堪說唱 |
參考資料: |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實踐名冊(1項)
年份 | 名錄 |
2012年 | 福建木偶戲後繼人才培養計畫 |
崑曲
崑曲是現存的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起源於明代(公元14—17世紀)。崑曲的唱腔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對中國近代的所有戲劇劇種,如川劇、京劇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崑曲表演包括唱、念、做、打、舞等,這些內容亦是培訓京劇演員的基本科目。崑腔及其戲劇結構(旦、醜、生等角色)亦被其他劇種所借鑑。《牡丹亭》、《長生殿》成為傳統的保留劇目。崑曲表演用鑼鼓、弦索及笛、簫、笙、琵琶等管弦和打擊樂器伴奏。崑曲的舞蹈動作主要分作兩類,具有豐富的表現力。
蕪湖鐵畫
鐵畫,也稱鐵花,安徽蕪湖特產,為中國獨具風格的工藝品之一。鐵畫是以低炭鋼為原料,將鐵片和鐵線鍛打焊接成的各種裝飾畫。它將民間剪紙、雕刻、鑲嵌等各種藝術的技法溶為一體,採用中國畫章法,黑白對比,虛實結合,另有一番情趣。
鐵畫的製作起源於宋代,盛行於北宋。清代康熙年間,安徽蕪湖鐵畫才自成一體,並逐漸享譽四海。
鐵畫是以鐵為墨,以砧為硯,以錘代筆鍛制而成。鐵畫的品種分為三類:一類為尺幅小景,多以松、梅、蘭、竹、菊、鷹等為題材,這類鐵畫襯板鑲框,掛於粉牆之上,更顯端莊醒目。第二類為燈彩,一般由4至6幅鐵畫組成,內糊以紙或素絹,中燃銀燭,光彩奪目,動人神魄。第三類為屏風,多為山水風景,古樸典雅,蔚為壯觀。
蕪湖瀕臨長江,交通便利,曾為中國四大米市之一,自古以來鐵冶業就十分發達。發達的冶鐵業和高超的鍛技,為蕪湖鐵畫的創造提供了先天的基礎和條件。
蕪湖鐵畫以錘為筆,以鐵為墨,以砧為紙,鍛鐵為畫,鬼斧神工,氣韻天成。蕪湖鐵畫以歷史悠久、風格獨特、技藝高超著稱於世。鐵畫始於明末清初的康熙年間,由蕪湖鐵工湯天池與蕪湖畫家蕭尺木相互砥礪而成,已有340多年歷史。蕪湖鐵畫源於國畫,具有新安畫派落筆瘦勁簡潔、風格冷峭奇倔的基本藝術特徵,是純手工鍛技藝術。它以鐵為原料,經紅爐冶煉後,再經鍛、鑽、抬壓焊、銼、鑿等技巧製成。既具有國畫的神韻又具雕塑的立體美,還表現了鋼鐵的柔韌性和延展性,是一種獨具風格的藝術。
蕪湖鐵畫曾參加法國巴黎世界博覽會、匈牙利布達佩斯造型藝術展,並赴日本、科威特、義大利、奈及利亞、沙特、香港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1959年~1960年老藝人儲炎慶和幾位弟子製作的大型鐵畫《迎客松》、《梅山水庫》和鐵書法《沁園春·雪》等作品布置在人民大會堂。蕪湖鐵畫歷經了340多年的承傳和發展,在傳統形式的尺幅小景、畫燈、屏風基礎上,又創有立體鐵畫、盆景鐵畫、瓷板鐵畫和鍍金鐵畫,形成了座屏、壁畫、書法、裝飾陳設和文化禮品等五大系列二百多個品種,以其與眾不同的藝術風格和魅力,在藝壇獨樹一幟。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蕪湖鐵畫鍛制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安徽省蕪湖市的楊光輝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嘉善田歌
嘉善田歌是吳歌的一個品種, 嘉善田歌
是浙江一種獨特的歌謠形式,是過去勞動者尋求慰藉、抒發思想感情的歌聲。田歌有獨唱、對唱和以三人、五人、七人、九人組成的歌班形式演唱,最常見的是把當地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編成長篇,到處演唱。田歌的曲調有“滴落聲”、“大頭歌”、“羊早頭”、“落秧歌”、“平調”、“急急歌”、“小快板”等。
田歌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宋代,郭茂清編的《樂府詩選》 “吳聲歌曲”中就收有嘉善田歌。十二月花名體的《五姑娘》是嘉善田歌的代表作,這是一首以發生在清朝鹹豐年間嘉善洪溪鄉塘東村的一個真實愛情故事的敘事田歌。1955年初,以沈少泉等7人組成的一個田歌班曾演唱《五姑娘》參加浙江省第一屆民間間音樂舞蹈會演,獲得演出獎。
“嘉善田歌”是江南地方文化中的極具個性色彩的優秀民歌品種,清亮優美,富有江南水鄉韻味,是一份寶貴的民族音樂文化遺產。嘉善田歌作為嘉善本土優秀文化遺產,在歷史文化價值上,特別是在音樂價值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嘉善田歌歷史悠久,主要流傳地區是嘉善縣及其臨縣,是江南吳歌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種,唱腔清亮優美,有滴落聲、落秧歌、埭頭歌、羊騷頭、急急歌、平調等多種曲調,時而平穩流暢,時而悠揚高亢,時而急如口語。嘉善田歌產生於勞動,產生於生活,因而不同的田歌曲調有其不同的演唱方式和演唱場合。嘉善田歌的演唱方式有獨唱、對唱、齊唱、聯唱等嘉善田歌十二月花名《五姑娘》在民間已傳唱了一個世紀,曾被改編成越劇、舞劇等多種藝術形式在舞台上展現過。
鳳陽花鼓
鳳陽花鼓又稱“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鑼”、“雙條鼓”等,是一種集曲藝和歌舞為一體的民間表演藝術,但以曲藝形態的說唱表演最為重要和著名,一般認為形成於明代。 鳳陽花鼓主要分布於鳳陽縣燃燈、小溪河等鄉鎮一帶。其曲藝形態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擊小鼓和小鑼伴奏,邊舞邊歌。歷史上藝人多以此為出門乞討的手段,鳳陽花鼓因此而傳遍大江南北。清康熙、乾隆年間,許多文人的詩文記錄了鳳陽花鼓表演時載歌載舞的熱鬧場面。清中期以後,舞蹈因素逐漸從民間的鳳陽花鼓中淡出,僅剩下唱曲部分,分為“坐唱”和“唱門頭”兩種形式。
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如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在中國侗族地區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合聲的民間合唱形式。1986年,在法國巴黎金秋藝術節上,貴州黎平侗族大歌一經亮相,技驚四座,被認為是“清泉般閃光的音樂,掠過古夢邊緣的鏇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2009年9月28日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首都布扎比開幕,全球114個國家和地區400餘名代表與會,會議主要討論確定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和《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經過三天的會議討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議並批准了76個項目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我國共有22個項目名列其中。由貴州省文化廳、黎平縣政府承擔申報工作的《貴州侗族大歌》成功入選。
羌年
羌年是中國四川省羌族的傳統節日,於每年農曆十月初一舉行慶祝活動。節日期間,羌族人民祭拜天神、祈禱繁榮,在釋比(神父)的細心指引下,村民們身著節日盛裝,舉行莊嚴的祭山儀式,殺羊祭神。然後,村民們會在釋比的帶領下,跳皮鼓舞和薩朗舞。活動期間,釋比吟唱羌族的傳統史詩,人們則唱歌、喝酒,盡情歡樂。新年之夜,每個家庭的一家之主會主持祭拜儀式,獻祭品和供品。由於人們的遷徙活動日益頻繁、年輕人對羌族傳統文化的興趣不斷減弱,加之外來文化的衝擊,慶祝羌歷新年的人越來越少;2008年汶川大地震摧毀了許多羌族村莊,羌族人民聚集區遭到嚴重破壞,羌歷農曆新年也因此陷入岌岌可危的狀態。
中國編梁木拱橋營造技藝
中國編梁木拱橋營造技藝是採用原木材料,使用傳統木建築工具及手工技法,運用“編梁”等核心技術,以榫卯連線並構築成極其穩固的拱架橋樑技藝體系。木拱橋的建造工作由一名木匠師傅指揮,其他木匠操作來完成。木匠的建造工藝按照嚴格的程式,通過師傅對學徒的口傳心授或是作為家族手藝而代代相傳。這些家族在木拱橋的修造、維護和保護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傳統工藝的載體,木拱橋既是傳播工具,也是傳播場所。它們是當地居民重要的聚集場所,人們在木拱橋上交流信息、開展娛樂活動、舉行祭拜儀式,從而加深了感情,凸顯了文化特徵。城市化進程加快、木材稀缺、可用建築空間不足等因素威脅到了木拱橋工藝的傳承與存活,使這一傳統技藝有所流失。
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
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是中國海南省黎族婦女創造的一種紡織技藝,它集紡、染、織、繡於一體,用棉線、麻線和其他纖維等材料做衣服和其他日常用品。黎族婦女從小就從母親那裡學習扎染經紗布、雙面繡、單面提花織等紡織技藝。母親們通過口傳心授,傳授技能。黎族婦女僅憑自己的豐富想像力和對傳統樣式的了解來設計紡織圖案。在沒有書面語言的情況下,這些圖案便成為黎族歷史、文化傳奇、宗教儀式、禁忌、信仰、傳統和民俗的記錄者。
這些圖案還對海南島的五大方言進行了區分。黎錦是黎族重要的社交、文化場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一些宗教儀式和各種節日,特別是婚嫁場合。每逢這些重要日子,黎族婦女都會為自己設計服裝。作為黎族文化的載體,黎錦的傳統紡織技藝是黎族文化遺產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近幾十年來,掌握織、繡技藝的婦女人數急劇減少,黎錦的傳統紡織技藝正瀕臨滅絕,急需給予保護。
麥西熱甫
《麥西熱甫》廣泛流傳於新疆,由於地域不同,表現出來的形式豐富而又多樣,是實踐維吾爾人傳統習俗和展示維吾爾木卡姆、民歌、舞蹈、曲藝、戲劇、雜技、遊戲、口頭文學等的主要文化空間,是民眾傳承和弘揚倫理道德、民俗禮儀、文化藝術等的主要場合,是維吾爾傳統節慶、民俗活動的重要部分。
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
福船,是福建、浙江沿海一帶尖底古海船的統稱。其船上平如衡,下側如刀,底尖上闊,首尖尾寬兩頭翹,全身上下蘊藏著美的因素,散發出誘人的魅力。而所謂“水密隔艙”,就是用隔艙板把船艙分為互不相通的艙區,艙數有13個、也有8個。這一船舶結構是中國在造船方面的一大發明,它具有提高船舶的抗沉性能,又增加了遠航的安全性能。漳灣福船承其衣缽,特徵鮮明,一脈尚存。如今,它已是一種瀕將消亡的民間手工技藝,堪稱中華絕活之一。
中國木活字印刷術
木活字印刷術曾在溫州地區普遍存在。由瑞安平陽坑鎮東源村王姓家族傳承的木活字印刷術已成為我國完整保留和仍在使用的極少數地方之一,迄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它完全繼承了中國古代的傳統工藝,是活字印刷術源於我國的實物明證,堪稱古代印刷術的活化石。
廣西左江花山岩畫
2016年7月15日,世界遺產大會第四十屆會議對中國申遺項目左江岩畫進行了終審。大會最終一致同意將“廣西左江花山岩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左江岩畫在連亘左江數百公里的懸崖峭壁上,共發現岩畫79個點、178處、280組。其中寧明花山岩畫是左江岩畫的代表。
歷年作品
2001 年 | ||
加利弗那語言、舞蹈和音樂 | 熱萊德口頭遺產 | 奧魯羅狂歡節 |
崑曲 | 宮廷宗廟祭祀禮樂 | 塔格巴納的橫吹喇叭音樂及文化空間 |
梅拉鎮孔果聖靈兄弟會文化空間 | 埃爾切神秘劇 | 喬治亞復調演唱 |
尼亞加索拉的索索·巴拉文化空間 | 鳩提耶耽梵劇 | 西西里木偶劇 |
能樂 | 立陶宛十字架雕刻及其象徵 | 吉馬·埃爾弗納廣場的文化空間 |
伊夫高族群的哈德哈德聖歌 | 塞梅斯基的文化空間與口頭文化 | 博遜地區的文化空間 |
扎巴拉人的口頭遺產與文化活動 | ||
2003 年 | ||
亞塞拜然木卡姆 | 班什狂歡節 | 安第斯卡拉瓦亞的宇宙信仰形式 |
瓦雅皮人的口頭和圖畫表達形式 | 高棉皇家舞劇 | 中非阿卡俾格米人的口頭傳統 |
古琴藝術 | 巴蘭基亞狂歡節 | 板索里史詩說唱 |
奧連特兄弟會的法國鼓樂 | 黑拉里亞史詩 | 基努文化空間 |
吠陀聖歌傳統 | 哇揚皮影偶戲 | 伊拉克木卡姆 |
土著亡靈節 | 馬頭琴傳統音樂 | 拉卡拉卡——湯加說唱舞蹈 |
邁達赫(公共場所說書人)藝術 | 萬那杜沙畫 | 雅樂——越南宮廷音樂 |
薩那歌曲 | 波羅的海的歌舞慶典摩爾鎮的馬隆人傳統 | 沙士木卡姆音樂 |
2005 年 | ||
阿爾巴尼亞民間低聲部復調音樂 | 阿爾及利亞古拉拉地區的阿赫里 | 亞美尼亞杏木雙簧管音樂 |
游吟歌師歌曲 | 比利時、法國的巨人和巨龍遊行 | 德拉邁茨的鼓樂面具舞 |
巴亥瑞康卡烏的圓圈森巴舞 | 比斯萃薩的巴比——肖普魯克地區古老 | 的復調音樂、舞蹈和儀式習俗 |
斯貝克托姆--高棉皮影戲 |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 帕蘭克-德-聖巴西里奧的文化空間 |
哥斯大黎加的牧牛傳統和牛車 | 斯洛伐克新兵舞 | 庫庫魯舞蹈戲劇 |
瑞賓瑙-艾基舞劇 | 拉姆里拉——《羅摩衍那》的傳統表演 | 印度尼西亞配劍 |
撒丁島牧歌文化——多聲部民歌 | 歌舞伎 | 佩特拉和維地拉姆的貝都人文化空間 |
維布扎治療舞蹈儀式 | 古勒-沃姆庫魯祭祀和舞蹈儀式 | 馬克-揚戲劇 |
亞饒-戴高文化空間 | 蒙古族長調民歌 | 坦坦地區的木賽姆牧民大會 |
朝比木琴音樂 | 艾爾-圭根斯諷刺劇 | 奈及利亞的艾法預言體系 |
巴勒斯坦希卡耶說書 | 塔奎勒島及其紡織工藝 | 蘭瑙湖瑪冉瑙人的達冉根史詩唱述 |
韓國江陵端午祭 | 卡魯斯儀式舞蹈 | 歐隆克——雅庫特英雄敘事詩 |
坎科冉或曼丁成人禮 | 伏佳拉——牧羊人長笛及其音樂 | 帕特姆流行節日 |
托缽僧舞蹈儀式 | 烏干達樹皮衣製作 | 銅鑼文化空間 |
邁基石化妝舞會 | 姆班德或耶路撒勒瑪舞 |
申報
公民、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可根據逐級申報的原則,向單位或居住地所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提出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申請。
保護
法律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於2011年6月1日起實施 。
指導方針
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工作原則是: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明確職責、形成合力;長遠規劃、分步實施、點面結合、講求實效。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們開始放棄了原始的生活方式,那些代表著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非物質漸漸湮滅在了歷史的邊緣,下面就對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談幾點看法。
一、提高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非物質文化遺產關係一個民族的文化與精神的傳承,較之有形遺產而言,如指間之沙,稍有不慎,就會流失於指縫。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它記錄著中華民族生息繁衍的歷史,凝結著中華民族的精神。特別是那些歷史上沒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或是創立較晚的眾多少數民族,他們的歷史,則是在創世神話中表述,在民間傳說中記載,在民眾口頭上流傳。民族傳統文化乃是各民族依存的前提,傳統文化的消失,便意味著一個民族的解體。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保護、傳承、發展是我們民族處在大的社會轉型期所面臨的重要而又急迫的問題,因為這些文化消失後就不可再生了傳100多年來,中國傳統文化流失嚴重。樓蘭古城最完整的資料不在中國,而是在大英博物館;敦煌文書最完整的不是在中國,而是在日本;最早出現的湖南灘頭年畫是在德國和日本的收藏家那裡發現的。我國又有多少歷史檔案及國寶外流,歷史上有,當代仍不斷發生。對此,我們應清醒的認識,並採取相應的保護性措施,絕不應該讓眾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斷送在我們這代人手中。
二、重視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
歷經數千年而形成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它長期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受歷史條件、經濟形態、生產、生活方式及民眾思想觀念的局限,必然要打上某一時代與階級的烙印,其中既有金礫玉石,亦有殘渣敗絮;既是精神動力,亦是沉重的包袱。我們在對其研究時,首要的是要分清這兩種界限。對其金礫玉石及精神力量,要使之發揚光大,給予繼承並創新;對其殘渣敗絮、沉重包袱,必須棄之不惜,堅決甩掉。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要採取多學科交叉綜合性的研究方法。比如將考古發現的青海大通縣上孫專寨出土的新石器時代有舞蹈造型的彩陶,與仍在陝北安塞地區流傳的民間剪紙“抓髻娃娃”相比較,具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這證明了人類在童年時期所創造傳統文化藝術,歷經幾千年到當代仍有著強大的生命力,並給現代藝術以深遠的影響。再如湖南侗族學者林河老先生,他將文學典籍中記載的屈原的《九歌》與沅汀地區的民俗,加以比較考證,寫出論著《九歌與沅汀民俗》。書中運用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民俗風情資料,證實了流傳在沅湘間的巫歌巫舞,是屈原《九歌》的活化石,提出了《九歌》即《神歌》的論斷,在國內外學術界引起強烈的共鳴。有學者稱之“是打開楚辭寶庫的一把金鑰匙”。
三、創造保護、傳承、發展良好氛圍
一個城市有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底蘊,構成了有別於其它城市的特色與風格。近年來,伴隨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行動的啟動,全球性的保護、珍視口頭和非物質遺產逐漸掀起熱潮。包括中國“崑曲”、“古琴”這兩種凝聚中華文化特質的古老藝術在內,已經有46種世界各地的民間藝術登上了“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名錄”。然而,申遺不等於保護,僅僅是申遺,遠遠不夠,重要的是有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不能像文物一樣被保護起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是死的,我們要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
意義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又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不僅有大量的物質文化遺產,而且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的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智慧與文明的結晶,是連結民族情感的紐帶和維繫國家統一的基礎。保護和利用好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對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是國家在21世紀初進行的一次大規模的文化普查,是掌握全國及各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蘊藏狀況和了解民情民心的重要手段。普查所得的資料和數據,作為全面分析國情的重要資料之一,是國家或地區主管機構制定文化政策乃至制定國策的重要依據。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又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有效地保護,對瀕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搶救的基礎。因此,根據國務院統一部署,對全國各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所進行的普查,無論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和發展,還是對國情的調查,都具有重要意義。
指導原則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中,要充分尊重民眾的創造性,以全面性、代表性、真實性為普查的指導原則。所謂全面性,即在普查和採集過程中,要避免教條主義和機械主義,以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史觀為指導,堅持全面調查和採錄。所謂代表性,即在普查中,任何人都不可能對一切民間文化現象平均使用力量,要善於發現一個地區的範圍內,哪些形式、哪些作品、哪些類型、哪些民俗現象是有代表性的,抓住了這些,就抓住了主流的或主要的東西。因此,代表性在某種程度上具有抽樣調查的性質。所謂真實性,即按照民間文化作品和民俗表現形態,真實地、不加修飾地將其記錄和描述下來,更不要以自己的想像或憑自己的知識和愛好去篡改民間文化作品。只有把全面性、代表性、真實性三者結合起來、統一起來,符合這“三性原則”的普查和採錄成果,才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主要內容
凡具有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均在普查和保護之列。主要包括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美術、戲曲、曲藝、雜技、民間手工技藝、生產商貿習俗(包括農業、林業、漁業、畜牧業、商貿、副業等)、消費習俗、人生禮俗、歲時節令、民間信仰、民間知識、傳統體育與競技和傳統醫藥等類別。
紀錄
有不少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紀錄成功。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擴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影響,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如:非物質文化遺產 目瑙縱歌
世界最大規模的景頗族目瑙縱歌舞蹈——2012年中國德宏景頗族國際目瑙縱歌節萬人目瑙縱歌舞蹈
證書編號:09378-1112-01
頒證日期:2012年2月6日
2012年中國德宏景頗族國際目瑙縱歌節目瑙縱歌舞蹈表演於2月6日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廣場舉行,共有德宏景頗族各屆人士18604人參加集體表演,創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大規模的景頗族目瑙縱歌舞蹈世界紀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聞喜花饃
世界最大的花饃——龍騰盛世(聞喜花饃)
證書編號:09550-1201-01
頒證日期:2012年2月3日
2012年中國山西省聞喜花饃文化節展出的聞喜大花饃“龍騰盛世”,高4.06 米、直徑2.012 米、重 1800 千克,創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大的花饃(面花)世界紀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錢棍舞
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錢棍舞表演活動——重慶城口錢棍舞表演活動
證書編號:09119-1110-01
頒證日期:2011年10月31日
中國重慶市城口縣於2011年10月31日在重慶市城口縣舉辦的大型錢棍舞表演活動,共有2398人參加錢棍舞表演,創 世界紀錄協會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錢棍舞表演活動世界紀錄
中國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聯合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表演藝術、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以及傳統手工藝等,不但世代相傳,還在人和歷史、自然的影響互動下,被不斷地再創造。目前總共有76項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占了22項,加上此前入選的崑曲、古琴、新疆維吾爾木卡姆和蒙古族長調民歌,中國已擁有26項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位居世界第一,充分說明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燦爛輝煌。 >>>進入文化百科 | |||||
中國蠶桑絲織技藝 | 福建南音 | 南京雲錦 | 安徽宣紙 | 貴州侗族大歌 | 廣東粵劇 |
《格薩爾》史詩 | 浙江龍泉青瓷 | 青海熱貢藝術 | 藏戲 | 新疆《瑪納斯》 | 蒙古族呼麥 |
甘肅花兒 | 西安鼓樂 | 朝鮮族農樂舞 | 書法 | 篆刻 | 剪紙 |
雕版印刷 | 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 | 端午節 | 媽祖信俗 | 崑曲 | 古琴 |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和蒙古族長調民歌 |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第六批)
名稱 | 國家地區 |
---|---|
前往阿卜杜·卡迪爾·本·穆罕穆德(西迪·謝赫)陵墓的年度朝聖 | 阿爾及利亞 |
關於圖阿雷格人部落伊姆扎得Imzad(單弦提琴)的理論與實踐 | 撒哈拉地區 |
傳統的堅達尼Jamdani編織藝術 | 孟加拉國 |
東代恩凱爾克的馬背捕蝦傳統 | 比利時 |
帕拉州貝倫市的拿撒勒聖像節(Círio de Nazaré) | 巴西 |
中國的珠算,用算盤進行數學計算的理論與實踐 | 中國 |
地中海飲食文化 | 希臘、義大利、摩洛哥等國 |
紀念發現基督聖十字的慶典 | 衣索比亞 |
利穆贊(Limousin)七年一度的宗教Ostensions節日 | 法國 |
古代喬治亞人的傳統科維夫里酒缸Qvevri酒製作方法 | 喬治亞 |
曼尼普爾地區的齊頌聖名、儀式歌曲、擊鼓和舞蹈 | 印度 |
肩扛巨型聖人遊行慶祝 | 義大利 |
和食,日本人的傳統飲食文化 | 日本 |
吉爾吉斯史詩三部曲:《馬納斯》、《塞米提》和《塞特克》 | 吉爾吉斯斯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