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賓頭盧尊者,十八羅漢之一,全名賓頭盧·頗羅墮,又名坐鹿羅漢,其名譯為「不動利根」,如如不動,利根堅固。賓頭盧尊者又譯作:賓頭盧·頗羅墮誓、賓度羅·拔囉墮舍、賓頭盧·突羅闍等。尊者現童顏白髮長眉笑面之相。尊者曾為優婆填王之大臣,機緣成熟,看破放下,出家修道,證六神通。尊者曾以顯神通於世人之前,受佛陀呵責,不許住於閻浮提,令至西瞿耶尼洲施化,後雖聽還,而不許其入於涅盤,為末法之人作福田。
賓頭盧尊者是至今還沒涅槃的幾位尊者之一。另外三位還在世上的跟隨佛陀出家的阿羅漢是君屠缽嘆尊者、羅睺羅尊者、大迦葉尊者。有詩讚尊者曰:“端坐神鹿,若有所思;泰然自若,高雅平易”“不動尊者,久住世間,應末世供,福田第一”
尊者簡介
賓頭盧尊者(英語翻作:TheVenerablePindola-Bharadvaja),十八羅漢之一,全名賓頭盧.頗羅墮,又譯作賓頭盧頗羅墮誓、賓度羅拔囉墮舍、賓頭盧突羅闍。現白頭長眉之相,《付法藏因緣經》記載“尊者眉發秀白,身體相好,如辟支佛”。《翻譯名義集》載尊者姓頗羅墮,名賓頭盧;頗羅墮為婆羅門十八種姓之一;如果要供養尊者,在家人隨方便供養尊者即可,如果出家人供養尊者則最好要有所講究:“賓頭盧,翻不動,字也。頗羅墮,姓也,真諦雲揵疾,亦云利相,或廣語。本行集翻重憧。婆羅門凡十八姓,此居其一。或雲賓度羅跋羅墮闍。感通傳雲,今時有作賓頭盧聖僧像,立房供養,亦是一途。然須別施空座前置碗缽,至僧食時令大僧為受,不得以僧家盤盂設之。以凡聖雖殊俱不觸僧食器。若是俗家則隨俗所設。恐僧不知附此編出。”
因相傳曾乘鹿入皇宮勸喻國王學佛修行,又被譽為坐鹿羅漢。但是現流傳的《賓頭盧突羅闍為優陀延王說法經》,還有《雜阿含經》中的異譯本中,並無言及尊者坐鹿。
賓頭盧尊者說法之音如師子吼,佛陀記賓頭盧尊者為獅子吼第一。又因為尊者不涅槃為末法時期眾生作大福田,又被稱為福田第一。
尊者雖然白髮長眉,但是卻有像年輕人一樣的童顏和好色身。觀諸佛經,尊者性格開朗隨性,活潑機靈,但又不乏智慧和沉穩,是比較有個性的尊者之一。宣化上人評價賓頭盧尊者:“童顏鶴髮,眉毛拖地;不甘寂寞,常作遊戲。”“他常常的到各處去那么顯示神通了。他顯神通,不是單單拿缽這一回,相信是很多次了;若一次,佛也不會惱的。你們各位,這可想而知的,他總是人家做不到的事情他就要乾一乾。”認為賓頭盧尊者雖然高壽,但是卻一直保持年輕人的心態和性格。
《觀彌勒菩薩下生經》記載了關於世尊囑咐賓頭盧尊者等四大尊者住世不涅槃的事情:“爾時世尊告迦葉曰。吾今年已衰耗向八十餘。然今如來有四大聲聞。堪任游化。智慧無盡眾德具足。云何為四。所謂大迦葉比丘。屠缽嘆比丘。賓頭盧比丘。羅雲比丘。汝等四大聲聞。要不般涅槃。須吾法沒盡。然後乃當般涅槃。大迦葉。亦不應般涅槃。要須彌勒出現世間。"
《增一阿含經》中某一部分,亦有佛陀囑咐四大尊者不要涅槃的記載,該部分經內容和《觀彌勒菩薩下生經》非常類似,當為觀經的異譯本。
另據《舍利弗問經》記載,尊者在世也是為了維護佛法:“舍利弗復白佛言:云何如來告天帝釋及四天大王云:我不久滅度,汝等各於方土護持我法。我去世後,摩訶迦葉、賓頭盧、君徒般嘆、羅睺羅四大比丘住不泥洹,流通我法。佛言:但像教之時信根微薄。雖發信心不能堅固。不能感致諸佛弟子。雖專到累年。不如佛在世時一念之善。其極慊至無復二向。汝為證信。隨事厚薄為現佛像僧像。若空中言。若作光明。乃至夢想。令其堅固。彌勒下生聽汝泥洹。”
據《法苑珠林·卷四十二》,《四分律·卷五十一》中載,賓頭盧尊者曾示現神通,用神足飛去高處取木桿上的檀香木缽,又坐在石頭上懸空飛起在城裡面繞了很多圈,導致人們都很害怕石頭會掉下來而東西避走,因非法示現神通,遭到佛陀的呵責:“時王舍城有長者,是六師弟子,得大段旃檀木,即用作缽,以寶作絡囊盛之,於中庭豎高標(高木桿)安著其上。唱言:若此王舍城,有沙門婆羅門,是阿羅漢有神力者,可取此缽去。時富蘭迦葉(外道之一)至長者所語言,我是阿羅漢,有大神力,可持此缽並囊與我。長者語言:汝若是阿羅漢有大神力與汝,汝可往取。彼欲取而無由得。時末佉羅瞿奢羅阿夷頭翅舍欽婆羅波瞿迦旃延訕毗羅吒子尼揵陀若提子(外道眾)等。至長者所作如是言:我是阿羅漢有神力,可以此缽並囊與我。長者言:若汝是阿羅漢有大神力者與汝,汝可往取。彼欲取而無由得。爾時賓頭盧大目連,共在一大石上坐。賓頭盧語目連:汝是阿羅漢,世尊記汝神足第一,汝可往取。目連言:我未曾白衣前現神足,汝亦是阿羅漢有大神力,世尊記汝師子吼最為第一,汝可往取。時賓頭盧聞目連語已,即合石踴身虛空(人於石上坐,石與人同上虛空),繞王舍城七匝,國人皆東西避走,言石欲墮。時彼長者在閣堂上,遙見賓頭盧在虛空中,即合掌作禮作如是言:取此缽,賓頭盧。賓頭盧即取缽。長者復言:小下住(下來停留一會兒),賓頭盧。賓頭盧即小下住。時彼長者。從手中取缽盛滿美食與。時賓頭盧取缽已,還以神足力乘虛而去。諸比丘聞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賓頭盧言:云何在白衣前現神足。時諸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知而故問賓頭盧:汝於白衣前現神足耶?答言實爾。時世尊無數方便呵責賓頭盧: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於白衣前現神足?......不應於白衣前現神足。。”
又據《雜阿含經·卷二十三》中賓頭盧長老自述往事云:昔世尊住舍衛國,五百阿羅漢俱,孤獨長者女適在,於富樓那跋陀那國,彼女請佛及比丘僧。時諸比丘各乘空而往彼(運用神足通凌空而去)。我(賓頭盧長老自稱)以神力合大山(雙肩挑著兩座山)往彼受請。世尊責我曰:“彼時汝現神足,我今罰汝,常在於世,不得取涅槃,護持我正法,勿令滅也”。
所以《要解》云:“不動尊者,久住世間,應末世供,福田第一”。
但是據《五分律》記載:賓頭盧尊者取缽等,也是護法的事情,據《增壹阿含經》後來佛陀也讚嘆賓頭盧尊者:“降伏外道,履行正法,所謂賓頭盧比丘是。”
據《阿育王傳》、《付法藏因緣經》,阿育王曾經供奉賓頭盧尊者,賓頭盧尊者吃牛乳製品澆飯,阿育王問牛乳製品難消化會不會導致疾病啊,尊者回答佛在世的時候水和現在的牛奶製品一樣有營養。尊者想在阿育王前證明自己的說法,就用神通從土地下面取出地肥,說眾生福薄,好營養的東西都埋入地下了:
“王問眾僧。何故留此空坐處耶。耶舍答曰。有大羅漢名賓頭盧。如來所記能師子吼威德高勝。今當來此。王聞是已身毛皆豎。如優缽羅華初始開敷。即便合掌瞻仰而待。時賓頭盧與諸羅漢。如鵝王飛從空而下。一切眾會皆起恭敬。王見尊者眉發秀白身體相好如辟支佛。即為作禮五體投地。問言大聖。見如來不。答曰曾見。色若金聚面如滿月。三十二相莊嚴其身。梵音深妙大悲窟宅。王又問言。於何處見。尊者答曰。在王舍城。夏安居時。我在其中見勝福田。乃至汝昔以土施佛。佛記汝時我亦得見。......時賓頭盧用酥澆飯。王言大聖。酥性難消能不為疾。尊者答曰。不為患也。何以故。佛在時水與今酥等。是故食之終不成病。爾時尊者欲驗斯事。申手入地下至四萬二千餘里。即取地肥而示於王。王今當知。眾生薄福肥膩之味皆流入地。是故世間福轉衰減。王供養已歡喜而退。”
據《增壹阿含經.聲聞品第二十八》,賓頭盧尊者顯神通善巧地度化了母難陀,白話文翻譯如下:
賓頭盧尊者來到母難陀家門前,見門緊閉。就以遁地法從他家的廳堂的地上湧出,然後手持缽盂向母難陀乞食。母難陀見他有神通,就以嗔恚心難為賓頭盧尊者。他說:“比丘,你就是能夠把你的雙眼脫出來,我也不供給你食物。”這時,賓頭盧尊者立刻入三昧,使雙眼球掉了出來。母難陀又說:“你就是舉雙手懸吊在空中,我也不供給你食物。”賓頭盧尊者又沒有任何支撐,倒掛在空中。母難陀又說:“就算你能夠使身體出煙出水,我也不供給你食物。”賓頭盧尊者一施法術,只見煙從頭上冒出,水從腳下流出來。可是,母難陀鐵了心地說:“你就是死在我面前,我也不供給你食物。”賓頭盧尊者入三昧,馬上沒有了出入的氣息。母難陀見賓頭盧尊者真的死了,心中害怕。他是一位連國王都敬重的人,要是死在我家中,只怕要吃官司。於是他又說:“尊者,你如果能活過來,我就給你飯吃。”話音一落,賓頭盧尊者馬上出了三昧。母難陀只好進廚房拿餅。他看到那塊餅很大,就另外做一個小餅。誰知做好以後比原來那個還要大。她反覆想越做越小,可是做好後是越來越大。而且所有的餅都相連在一起。賓頭盧尊者在旁邊說:“大姐,我不需要吃餅,請你將做好的餅都拿去送個佛。如果佛說要你怎么做,你就按佛的旨意做。”母難陀背上所有的餅,跟隨賓頭盧尊者來到佛的住所。賓頭盧禮敬佛以後說:“這位母難陀是跋提長者的姐姐,她以這些餅來供養世尊。”佛告訴母難陀:“你能夠有心拿這些餅來供養佛與僧的時候,你就是在做供養了。”然後,佛叫來所有的僧人來吃餅。他們吃完以後,餅還有許多;佛又叫來四部眾來吃,餅還是不減少。佛對母難陀說:“你將這些餅放在淨地上或放在淨水中吧。”母難陀把餅投入淨水中,立刻變成了火焰。然後佛就為母難陀說法。母難陀聽聞佛法,立刻得了法眼淨。
依《四分律·卷五十三》所載優陀延王因為尊者不起來迎接他,想殺了尊者,尊者有他心通,因此迎了優陀延王七步,導致優陀延王折福,因此失去了國王之位,受了七年囚禁,後來趁機逃跑才得以脫身,因果之事不能不慎:“爾時世尊在拘睒彌國。王憂陀延,是賓頭盧親厚知識,王朝晡常往問訊。時有不信樂婆羅門大臣從王,白王言:云何大王,朝晡問訊此下賤業人,而見王不起?王即報言:明日清旦當往,若故不起當奪其命。王明日清旦便往賓頭盧所。遙見王來便作是念:此王今懷噁心來,若我不起當奪我命,我今若起彼失王位。若我不起,當奪我命而墮地獄。令此王墮地獄耶?失王位耶?尋復念言:寧令失位,不可令墮地獄。即便起遠迎。先意問訊言:善來大王。王問言:汝今何故起迎我耶?答言:為汝故起。王言:昨日何故不起?答言:亦為汝故。王問言:云何為我耶?答言:汝昨日善心來,今日懷噁心來。若我不起當奪我命,若奪我命必墮地獄。我念言,此王持噁心來,若我不起當奪我命,若我起者必失王位,若奪我命必墮地獄。寧當令失王位,不令墮地獄,是故起耳。王問言。我當失位耶?答言:失。王復問言:幾日當失。答言:卻後七日。時王即還拘睒彌,修治城塹......如是乃至七日。作如是言:沙門語虛。便與諸婇女在恆水中乘船遊戲......波羅殊提王......(命人)即便捉王.....彼將至慰禪國七年中鎖腳......後王憂陀延欲逃走,即自嚴疾行牸象......從慰禪至拘睒彌國。”
由此,在家居士應該尊重恭敬供養福田,不要叫福田隨便做事,無論是出家人、父親、母親等,否則就會嚴重折損福報。賓頭盧尊者還沒有涅槃,為世人作大福田,若欲種福田,亦可敦請賓頭盧尊者,按《請賓頭盧經》所說的去做即可!《賢愚經.迦旃延教老母賣貧緣品第二十二》記載,一位一無所有的奴婢,因為去河裡面為迦旃延尊者裝了一缽水供養尊者,死後升到忉利天。供養阿羅漢的功德甚大。
後世記載
據《高僧傳》,哀帝興寧二年(公元364年),道安法師窮畢生精力註解完佛經後,在佛菩薩前誓願說:“如果我的批註的經文還算合理的話,請佛菩薩顯示瑞相做個證明。”誓畢,當天晚上道安法師就夢見一個滿頭白髮、眉毛垂肩的老和尚來到他面前說:“你批註的佛家經典,都是合乎佛理的。”道安法師問:“您是哪位菩薩呢?”老和尚說:“我不過是一個不入涅槃的和尚,棲身在西域,只是你肯為我準備些食品,我就會來幫你。”道安法師聽後喜形於色,急忙問道:“大師,您還沒有吃飯吧?我立刻叫人送飯給您。”道安法師連著叫了幾聲:“廚司!廚司!”卻把自己給叫醒了。後十誦律至,乃知所夢賓頭盧尊者也,於是立座供養尊者。道安法師經常和弟子等,在彌勒菩薩像前立誓願生兜率天。到了秦建元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七日的時候,忽然有異僧,相態和樣子看上去庸俗醜陋(此應該亦為賓頭盧尊者),來到道安法師所在的寺廟寄宿。但寺內的房已滿,就安排到講堂上休息。這時,有個僧人夜晚見到這個怪異的僧人從窗隙出入,就報告給了道安法師。道安法師吃驚地起來問他其來意。這個怪異的僧人回答道“為了你而來”。道安問:“我罪業深重,可以得到度脫嗎。”他回答說:“完全可以度脫,但是需要去浴聖僧,所願的必然可以實現。”並且告訴了道安浴僧的方法。道安法師請問這位異僧自己死後會去哪裡。異僧就用手指撥了一下天的西北,忽然見雲開了,可以看到兜率天的殊勝情景。不但道安法師,當時在場的人都看到了。道安法師之後就準備洗浴的東西,看到有數十個小孩來到寺廟裡面遊戲洗浴,果然都是聖人。到了二月八日。道安法師忽然告訴大眾要圓寂。然後平靜地走了,往生了兜率天。由於道安法師開了先河,後來很多寺廟都效仿,設座供養賓頭盧尊者。在道安法師之時,雖‘立座飯之’,但仍未繪形像,直至劉宋·泰始(465~471)末年,法願、法鏡等人始繪其形像以祭祀之。並將其視為聖僧而安置其繪像於齋堂之中,一直到唐代皆以此為常則。
據《請賓頭盧經》記載:近世有一個德高望重的年長者,聽說賓頭盧阿羅漢,受佛旨意,為末法人作福田,就如法施設大會,至心請賓頭盧。波斯地毯下遍布香花,想用來作驗證。大眾食完後,掀開地毯看,花全部都枯萎了。這位辦法會的長者懊惱、自責,不知道過錯從哪個方面來的。這位長者更加精進竭力,詳細的詢問經師,又重新舉辦了大法會。跟前一次一樣,鮮花也全部都枯萎了。他更是傾盡全力,花光了全部的家財,再次舉辦大法會。結果仍然是跟前兩次一樣。這位長者懊惱、自責。又更請來一百多位法師,求他們給開示,說說自己到底錯在什麼地方,懺悔自己的罪過。就這樣,長者面對著上座位子上坐著的一位老人,對四方眾人傳達陳述經過,懺悔自己的罪過。坐在上座的老人告訴他說:“你三次辦法會請我,我都接受了你的邀請,你自己叫守門的下人,在大門口阻擋,因為嫌我年老,衣服破爛,說我是被趕出來的、象波斯匿王女兒賴提一樣形貌極為醜陋的僧人,不肯讓我前來見你。我說我是你請的人,想強行進入,你的奴才以杖打我,頭被打破,在額頭右角上留下了瘡傷。如此,到第二會,我也來了,又不能前來見你。我又想強行進入,又打破了我的頭,額頭當中留下了瘡傷。如是第三會,我也來了,跟前面一樣被打了。我頭上的額上左角,留有瘡傷。這些,都是你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什麼好懊惱、惋惜的!”說完,已經不見了。長者這才知道,這就是賓頭盧尊者。自從這件事情以後,各人設福供養,都再也不敢擋住大門了。如果請得賓頭盧尊者來,他坐過的地方,鮮花就不會枯萎。
末世應供
賓頭盧尊者不入涅槃,為末世眾生作大福田,若欲種福田,亦可敦請賓頭盧尊者,按《請賓頭盧經》所說的去做即可!亦可誠心供僧,作千僧齋等,賓頭盧尊者等大德也會來應供。按《請賓頭盧經》,要敦請尊者,應該用誠心準備好供養之物,請他的時候,需在靜處燒香禮拜,面向天竺摩梨山。以至誠之心稱名說:“大德賓頭盧頗羅墮誓,受佛旨意,為末法人作福田。願您接受我的請求,到這裡來接受供養的食物”。如果新建了屋舍,也應請他,說:“願您接受我的請求,到這房子的床鋪上來住宿”。如果請大眾僧人洗澡沐浴時,也應請他,說:“願您接受我的請求,於此洗澡沐浴”。要在天沒有亮之前,準備好香湯、淨水、澡豆、楊枝(洗澡的用品)、香油,調和好冷暖,象一般人洗澡一樣的辦法(做好準備工作)。打開大門,請他進入,然後關閉房門。如一般人洗好澡,用那么長的時間之後,眾僧人再進去。但凡法會,在供養食物、洗澡沐浴時,必須要一切請他的僧人,有至心求解脫的誠心,不懷疑、不冒昧,信心清淨,然後才可以請得尊者來。如果新建了房舍,鋪好了床榻,想請賓頭盧尊者時,都應當用調有香料的香水灑地,點亮香油燈。新床新褥用非常柔軟的綿鋪好,再用白綢鋪在綿上。初夜時分(印度晝三時、夜三時為一天),如法請他,然後關上房門,千萬小心,不能輕視、怠慢、偷看。各人都至心相信,他必然會來的。精誠所至,感應徹達,他沒有不到的。如果尊者來過,褥子上,就會發現有臥過的地方;浴室里也會發現,有用過熱水的地方。在尊者接受大法會邀請時,他或者坐在上座、或坐在中座、或坐在下座。現的樣子,是他所坐的地方那些僧人的形象。人們如果想看出他與別人不同的地方,終不可得。他走了後,見有的坐處花不枯萎,才知道是尊者來過了。
以上是《請賓頭盧經》中所述的請尊者應供的方法的大概翻譯,另外供養尊者的時候心態、回向等也很重要。一般而言,布施的時候是什麼心態,得到果報的時候,也是什麼心態。現在有一些富人很富有,卻怎么都快樂不起來,大概就是因為當初布施的時候很勉強,不願意布施而布施,現在也享受不到快樂。《彌勒菩薩所問經論》裡面說,如果不至心施隨隨便便輕心布施,會得到“有果而無用”的果報,就是雖然布施後得到果報,卻無法受用,等於有福沒法享,所以布施的時候應該歡喜踴躍恭恭敬敬地布施。另外布施後要重視回向和發願,魔王波旬因為過去供養過辟支佛一缽飯的功德而成為六欲天主,卻破壞佛法,將來要下地獄。我們做完布施後,最好回向到極樂世界,也可以回向“願弟子未來可以成佛救渡眾生”、“願弟子及一切眾生生生世世不行惡業只行善業,福報永遠用在好的地方”,這樣才能合理地運用福報。
著名的佛教法師宣化上人開示說:“現在你們誰有誠心,請他(賓頭盧尊者)來應供,他都會來的。所以有的道場裡頭就預備一個好房間,收拾得很乾淨的──不是很漂亮的,就很乾淨的,很整潔的;那么床也給他預備上,被(子)什麼的都預備上,請他來應供、請他來住;他都會來的,這是因為受佛的遺囑。你們各位不知道這位尊者的這種妙用,無論是誰請他──甚至一天有幾萬個人請,他就到幾萬個地方去應供。所以現在誰要請他,他就到那兒去應供。可是我告訴你,他不叫你認識;你要是注意,他又…總而言之,叫你不認識。”
印光法師在《文鈔》之《募設千僧齋序》中開示說,參加法會誠心供僧,非但賓頭盧尊者等會來應供,即菩薩大士等也會混雜其中而應供,佛陀提倡不擇福田而施,也提倡施眾僧比施個人更好,若只挑福田施後世將會得到慳貪守財但是富有的果報,所以若能做齋僧做千僧齋更好,原文白話文翻譯如下:
泥龍雖然不能降雨,祈雨的人必定要祭祀泥龍。凡僧雖然不能降福,求福的人必須要供養凡僧。況且觀音大士現身塵剎世界,尋著眾生苦難的聲音為之救度,菩薩所應化的蹤跡在普陀山。因此歷朝欽敬,舉世尊崇。普陀山的僧眾,以及十方來的出家人,都是如來的弟子、大士的兒孫。在香會期間,幾乎滿二千人之多。出家人凡夫和聖人摻雜其中,行持和位次難以分辨。怎么能不感念大士恩德,培養出世間正因,以至誠心,作平等供養呢?心如果真切,不但住世間的大阿羅漢如賓頭盧尊者等聖者,肯定會來接受供養。就是觀音大士也可能化作凡夫僧的身份,降臨法會,接受供養,給眾生修福修慧。這樣的功德利益,怎能說得盡。某某居士打算於來年二月,在法雨禪寺虔誠設定千僧大齋,廣結法緣。不僅是因為自己的力量微弱,實在是想要有緣人深種善根、得大法益。因此募勸善男信女,隨著自己的心意歡喜捐助。進入寶山的人切勿空手而歸,沐浴佛法恩澤的人都要報答佛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