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崑劇的興盛和它稱霸劇壇的時間約長達二百三十年久,即從明代隆慶、萬曆之交開始,到清代嘉慶初年(1570-1800)。這是崑劇藝術最有光輝和成就最為顯著的階段,出現"家家收拾起、戶戶不提防"的繁榮景象。劇作家的新作品不斷出現,表演藝術日趨成熟,行當分工越來越細緻。從演出形式看,由演出全本傳奇,變為演出折子戲。折子戲的演出既刪除了軟散的場子,又選出劇中的一些精彩的段落加以充實、豐富,使之成為可以獨立演出的短劇。折子戲以其生動的內容,細緻的表演,多樣的藝術風格彌補了當時劇本的冗長、拖沓、雷同的缺陷,給崑曲演出帶來生動活潑的局面。出現了一批生、旦、淨、醜本行為主的應工戲,是觀眾百看不厭的精品。
崑曲劇目豐富,劇本文詞典雅華美,文學性很高。單單看劇本,就是一種美的享受。許多唱詞唱詞其實就是婉約悽美的詩詞。崑曲成為明清兩代擁有最多作家和作品的第一聲腔劇種。 崑曲擁有獨特的聲腔系統。它的發音吐字比較講究四聲,嚴守格律、板眼,唱腔圓潤柔美、悠揚徐緩;它的曲調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曲牌體,我們崑曲都講究曲牌體,每出戲曲都由成套曲牌構成。 一套完整的表演體系。崑曲的表演更是舞蹈性很強,並與歌唱緊密結合,是一門集歌唱、舞蹈、道白、動作為一體的綜合性很高的藝術形式。 中國戲曲的文學、音樂、舞蹈、美術以及演出的身段、程式、伴奏樂隊的編制等等,都是在崑曲的發展中得到完善和成熟的。
發展
元末明初,蘇州“流麗悠遠,出乎三腔之上”的崑山腔興起。到了明隆慶年間上演梁辰魚的《浣紗記》,此後的二百多年中,崑劇的發展進入極盛時期。一直到了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以“三慶、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進京為標誌,崑劇走向衰退。伴隨著崑劇的發展演變,崑劇服裝藝術與崑劇表演藝術一樣,也經歷了興起、繁盛、衰落和復興四個重要階段,並經歷了一種“從生活化引向藝術化”的嬗變過程。與此同時也逐步顯現
出了它的藝術特色,並表現出它特有的文化內涵。一、崑劇及崑劇服裝的興起(明萬曆之前)
元末明初,崑山(含今太倉部分)一帶,已流行以當地方音為基礎的南曲,稱“崑山腔”。明周玄煒《涇林續記》記載:朱元璋曾召見崑山老人周壽誼,並問:“聞崑山腔甚嘉,爾亦能謳否?”魏良輔《南詞引正》也說:“國初有崑山腔之稱。”說明崑山腔在明初已為朝廷所知。據明代蘇州書法家、詞曲家祝允明(卒於嘉靖五年)《猥談》記載,崑山腔是南戲的四大聲腔之一。至約嘉靖初葉,太倉唱曲名家魏良輔認為當時的一些南曲唱腔“率平直無意致”(行腔簡單,或節奏拖沓),於是與蘇州洞簫名手張梅谷、崑山著名笛師謝林泉以及張小泉、季敬坡、戴梅川等人一道,以原崑山腔為基礎,參考海鹽、餘姚等腔的優點,兼收南北曲之長,創立“水磨調”。在曲調和行腔方面,由“平直無意致”變為“流麗悠遠”(明徐渭《南詞敘錄》),“啟口輕圓,收音純細”,“聲則平上去入之婉協,字則頭腹尾音之畢勻”,“其排腔、配拍、榷字、厘音,皆屬上乘”①。到了嘉靖末年,崑山腔名聲大振。在眾多的崑山腔名家中,將崑劇由清唱搬上舞台,成為戲劇,從而發展成為戲曲的一個劇種,則是梁辰魚。他創作的《浣紗記》成功地將演唱和表演藝術結合在一起,並借鑼鼓之勢增加舞台的氣氛。
此時的崑劇服裝正同崑劇一樣,正在沿襲和改進北雜劇和南戲的服飾規制的摸索過程中。宋至元初,從存世史料來看,主要還是宋雜劇的服裝,即基本上是“生活化服裝”。到了元代,由於元代北雜劇不僅在文學上具有很高成就,而且在音樂、表演和舞台美術方面亦發展很快。此時出現了一種區別於現實或歷史生活的、專門“演雜劇”的服裝,當時稱“行頭”。這種服裝,並不是元之前的“生活化服裝”,而是一種“繪畫之服”,即模仿生活服裝的服裝。②此時崑劇服裝的衣箱正在草創及發展階段,比較簡略,並未形成規範。
二、崑劇及崑劇服裝的興盛(明萬曆至清嘉慶)
崑劇興盛的時間約長達二百三十年之久,即從明代隆慶、萬曆之交,到清代嘉慶初年。這是崑劇藝術最為輝煌和成就最為顯著的階段,這一時期也是崑劇服裝發展的興盛時期。蘇州由宋至明均系南方經濟重鎮,文化的發達,使蘇、松兩府文人向以蘇州為活動中心。而崑山腔發源地太倉、崑山又均為蘇州府管轄地。因此崑劇一經產生,文人騷客靡然從好,其創作如雨後春筍,名家名作數不勝數。蘇州等地亦便成為崑劇的中心。
在崑劇興盛時期,出現了一大批技藝高超的崑劇演員。他們主要來自於三個方面:一是民間職業昆班的職業藝人。到萬曆初年,蘇州從事戲劇職業的,“一郡之內,衣食於此者不知幾千人矣”①這些職業戲班除在蘇州地區演出外,還向外地區流動,湧現出一大批各個行當的精英。二是士大夫以示風雅蓄養家班、家樂,凡名妓、家姬都能串戲,士大夫本身也是串戲迷,其水平不亞於專業戲班,其中不乏出類拔萃的人才。如萬曆年間如以演唱水平高超而負一時盛名者被稱“蘇州上三班”中的兩班相國蘇州申時行家班、吳縣進士范允臨家班,分別以擅演《鮫綃記》、《祝髮記》著名。再如蘇州名姬陳圓圓,能唱弋陽腔,更善崑腔,“演《西廂》扮貼旦紅娘腳色,體態傾靡,說白能巧,曲盡蕭寺當年情緒。常在余(鄒樞)家演劇”。②三是業餘“串客”,士農工商皆會唱曲。如每年在蘇州虎丘舉行的“虎丘中秋曲會”民眾性的唱曲比賽,是明清時民間大型戲曲活動。每屆曲會,自有大批的曲家、藝人、名士等與會。萬曆時期,著名演員有蔣六、宇四等與會;著名的崑曲戲班有南京的沈周班,士大夫蓄養的有阮大鋮家班、屠氏家班等與會;還有作家張大復、曲家許寅季和明末清初的蘇崑生、李漁等都參加過虎丘曲會。
明清時期是崑劇發展的興盛時期,表現在服裝方面,即吸收了不少明代生活服裝的樣式,經過藝術化加工,使其
具有了“藝術化服裝”特點。其顯著標誌是,明代已形成了崑劇“衣箱制”。入清以後,雖然生活服飾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清朝政府並不禁止舞台上沿用明代戲裝,所以總體而言,此時崑劇服裝的特點是在明代服裝的基礎上,融入了少許的清代生活服裝,加以藝術化。如清《穿戴提綱》中《昭君》二達子時扮黃馬褂,均為著清裝。崑劇由於舞台美術的不斷發展,促進了其“衣箱制”的形成與完善,其穿戴規制也俞加細緻、嚴謹。三、崑劇及崑劇服裝的衰落(清嘉慶至建國)
乾隆年間開始出現了“花雅之爭”的局面,以“四大徽班”進京為標誌,發展至嘉慶年間,崑劇從此衰弱,花部諸腔日盛。《揚州畫舫錄》卷五記載:“迨長生還四川,高朗亭入京師,以安慶花部,合京、秦兩腔,名其班曰‘三慶’”。①儘管嘉慶三年(1798年)蘇州梨園公所兩次以示“欽奉諭旨”,嚴令禁止亂彈、梆子、弦索、秦腔等唱演,竭力維護崑劇地位,但到了清末民初以蘇州大章、大雅、鴻福、全福四大昆班解散為標誌,崑劇從此沒落。雖然“花雅之爭”最後以雅部崑劇失敗而告終,但在這互爭雄長的過程中雙方都必須有互相交流和吸收。
此時崑劇服裝的穿戴規制經歷了很長時間的發展歷程,已基本穩定,沒有實質性發展,所變化的僅是崑劇服裝的具體表現形式及手法。由於崑劇的衰弱,在此期間也出現了“衣冠惡習”,即亂穿亂戴的現象。如李漁在《閒情偶寄圖說》(上)之《演習部》之“衣冠惡習”部分談到:“記予幼時觀場,凡遇秀才趕考及謁見當塗貴人,所衣之服,皆表素圓領,未有著藍衫者,三十年來始見此服。近則藍衫與青衫並用,即以之別君子小人。凡以正生、小生及外、末腳色而為君子者,照舊衣青圓領,惟以淨醜腳色而為小人者,則著藍衫。此例始於何人,殊不可解。夫青衿,朝廷之名器也。以賢愚而論,則為聖人之徒者始得衣之;以貴賤而論,則備縉紳之選者始得衣之。名宦大賢盡於此出,何所見而為小人之服,必使淨醜衣之?”②還有的演員為了追求個人突出,演《捉放曹》的曹操時,竟穿起了花褶子。這種亂穿現象在當時商業競爭激烈的大城市是相當普遍的。
四、崑劇及崑劇服裝的復興(建國至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流落在蘇州、上海、杭州等地的昔日崑劇傳習所的崑劇藝人,受到中央政府的重視,陸續被各地文化部門邀請歸隊。值得一提的是,1956年,浙江崑劇團周傳瑛、王傳淞等同志,上演了經過整理的崑劇《十五貫》,轟動京華,享譽全國,成為“一齣戲救活一個劇種”的盛事。
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崑劇得到了蓬勃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近年來,由台灣著名作家白先勇創作、台灣著名服裝設計師王童擔任設計服裝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兩岸三地的演出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從此又翻開了崑劇及其服裝發展的新篇章。
如今的崑劇服裝在遵循崑劇穿戴規制的基礎上,在具體形式及手法上又有了新的發展,體現出簡約的風格,其色彩也呈現出“淡雅之美”色彩風格,給人一種清新亮麗的感覺,既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情趣,又不失崑劇高雅。
崑劇被稱為我國的“百戲之祖”,2001年5月18日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是個承前啟後的劇種。蘇州崑劇及其服裝在經歷了四個重要時期後,創立了完整、細緻、嚴謹的穿戴規制。特別是明代隆慶至清代嘉慶年間,這是崑劇藝術最輝煌成就最為顯著的階段,也是崑劇服裝發展的興盛時期,且最終基本形成了以明代生活服裝為主體,並逐步加以藝術化,且不分朝代、不分季節、不分地區,各劇種通用的“戲劇服裝”。
根據明代(公元1368—公元1644)人士魏良輔《南詞引正》所載,崑曲是元朝(公元1279—公元1368)末年顧
堅所創始的。一般認為崑曲在明代嘉靖年間,由魏良輔吸收海鹽腔,弋陽腔的音樂給以加工提高,影響日益擴大,魏良輔配合傳奇作家梁辰創作了《浣紗記》,講述春秋時期吳越爭雄之事,主人公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它成為符合崑腔韻律的腳本,對崑腔的傳播起了推動的作用。萬曆未年崑曲流入北京。這樣崑山腔便成為明代中葉至清代中葉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但是在清朝中葉,崑曲逐漸走向衰落,在解放前幾乎絕跡於舞台,解放以後,在對這一珍貴劇種進行搶救、整理的一系列工作後,崑曲又煥發了新的生命力。崑曲的音樂屬於聯曲體結構,簡稱“曲牌體”。它所使用的曲牌,據不完全統計,大約有一千種以上,南北曲牌的來源,其中不僅有古代的歌舞音樂,唐宋時代的大曲、詞調,宋代的唱賺、諸宮調,還有民歌和少數民族歌曲等。它以南曲為基礎,兼用北曲套數,並以“犯調”、“借宮”、“集曲”等手法進行創作。崑曲的伴奏樂器,以曲笛為主,輔以笙、簫、嗩吶、三弦、琵琶等(打擊樂俱備)。崑曲的表演,也有它獨特的體系、風格,它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諧和。
崑曲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積累了大量的上演劇目。其中有影響而又經常演出的劇目如:王世貞的《鳴鳳記》,湯顯祖的《牡丹亭》、《紫釵記》、《邯鄣記》、《南柯記》,沈 的《義俠記》等。高濂的《玉簪記》,李漁的《風箏誤》,朱素臣的《十五貫》,孔尚任的《桃花扇》,洪N的《長生殿》,另外還有一些著名的折子戲,如《遊園驚夢》、《陽關》、《三醉》、《秋江》、《思凡》、《斷橋》等。
崑曲大師:俞振飛
俞振飛是崑劇、京劇演員,工小生,號箴非,原籍松江(現屬上海市),蘇州生人。
俞振飛的的父親俞粟廬是江南的崑曲清唱家,自成一派——“俞派”。俞振飛從國小習詩詞書畫,6歲開始跟隨父親學習崑曲,14歲以小生的腳色登台亮相,雖然是業餘演出,但是演得有眉有目。後來跟隨沈月泉深造,先後學習了200多折崑曲戲。
1931年俞振飛在暨南大學擔任講師,後在程硯秋的邀請下,辭了工作隨其到北京演出,並拜程硯秋為師學習京劇小生。1934年正式轉為秋聲社擔任專業小生演員,同時受到程繼先的悉心指導。
在程硯秋的新編劇目中俞振飛塑造了很多的藝術形象:在《紅拂傳》里扮演李靖、在《春閨夢》里扮演王恢、在《梅妃》里扮演唐玄宗等等。
俞振飛從30年代以來先後與程硯秋、梅蘭芳、馬連良、張君秋等藝術家合作。40年代末俞振飛到香港演出,1955年又回到北京。1957年再度返回上海擔任上海戲曲學校校長,並且親自任教,培養了大批的京劇人才。
俞振飛精通書畫、擅長演奏笛子,多才多藝。他的嗓音先天的條件奇佳,大小嗓運用自如,並對京劇小生有獨到的追求,在唱法、念白、運嗓、用氣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形成了自己一套的表演風格:儒雅、端莊、充滿了書卷氣。
俞振飛的代表作有崑曲《遊園驚夢》、《太白醉寫》、《雷峰塔•斷橋》、《玉簪記•琴挑》等;京劇《玉堂春》、《監酒令》、《春秋配》、《奇雙會》等等。
崑曲的成長代表了中國戲曲的成長,它對京劇和川劇、湘劇、越劇、黃梅戲等許多劇種的形成和發展都有過直接的影響,這也就是人們常常把崑劇稱為"百戲之祖"的原因。淵源與發展元代後期,南戲流經江蘇崑山一帶,與當地語音和音樂相結合,經崑山音樂家顧堅的歌唱和改進,推動了他的發展,至明初遂有崑山腔之稱。明嘉靖十年至二十年間,居住在太倉的魏良輔總結北曲演唱的藝術成就,吸取海鹽、弋陽等腔的長處,對崑腔加以改革,總結出一系列唱曲理論,從而建立了委婉細膩、流利悠遠,號稱“水磨調”的崑腔歌唱體系。這時的崑腔也只是清唱,閒雅整肅、清俊溫潤。
之後,崑山人梁辰魚,繼承魏良輔的成就,對崑腔作進一步的研究和改革。隆慶末年,他編寫了第一部崑腔傳奇《浣紗記》。這部傳奇的上演,擴大了崑腔的影響,文人學士,爭用崑腔創作傳奇,習崑腔者日益增多。於是,崑腔遂與餘姚腔、海鹽腔、弋陽腔並稱為明代四大聲腔。萬曆末,崑腔傳入北京,成為全國性劇種,稱為“官腔”。
從明末清初到清康熙末,是崑曲蓬勃興盛的時期。劇作家的新作品不斷出現,表演藝術日趨成熟,行當分工越來越細緻。從演出形式看,由演出全本傳奇,變為演出折子戲。折子戲的演出既刪除了軟散的場子,又選出劇中的一些精彩的段落加以充實、豐富,使之成為可以獨立演出的短劇。
折子戲以其生動的內容,細緻的表演,多樣的藝術風格彌補了當時劇本的冗長、拖沓、雷同的缺陷,給崑曲演出帶來生動活潑的局面。出現了一批生、旦、淨、醜本行為主的應工戲,是觀眾百看不厭的精品。
由於崑曲格律嚴格,文辭古奧典雅,使她逐漸脫離了世俗社會。到乾隆末年,在北方崑曲的優勢地位已經讓位給後來興起的花部亂彈了。
清唱活動
明代的士大夫除了觀看崑曲演出外,自己也舉行崑曲的清唱活動。在民間崑曲的清唱也很盛行,明末清國中秋之
夜在虎丘例有清唱聚會。晚清,崑曲日趨衰微,但是清曲家結社習曲之風仍在蘇、滬、京等地流行,曲社往往聘請崑曲演員或著名笛師作“拍先”。曲社聚會時除坐唱不化妝外,其他唱白諧諢、鼓點鑼段均與登台演出無甚區別。演員與戲班
崑曲的演員主要來自:民間戲班職業藝人、士大夫蓄養的家班和業餘的“串客”三個方面。萬曆時期,就有了著名演員蔣六、宇四等,著名的崑曲戲班有南京的沈周班,士大夫蓄養的家班有申時行、張岱等。明末清初,士大夫蓄養家班成風,著名的有阮大鋮家班、長洲尤桐家班等。著名戲班有北京的聚和、三也、可娛,南京的興化。蘇州的寒香、凝碧等。道鹹以來,著名的昆班有大章、大雅、全福、鴻福等。著名演員有周鳳林、姜善珍等。本世紀初,堅持演出崑曲的有梅蘭芳、韓世昌、俞振飛等人。1921年創辦的崑劇傳習所培養了施傳鎮、顧傳介、周傳瑛、朱傳茗、沈傳芷、王傳淞、華傳浩等一批名演員。
崑劇人物臉譜欣賞
崑劇臉譜是崑劇演員臉部化妝性格化的圖案譜式,屬崑劇舞台美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原分淨、醜兩大類,明末清初以來,隨著上演劇目的不斷豐富,表演藝術日臻完善,又逐漸演化成淨(大面)、副(二面)、醜(小面)三個行當的臉譜,但以淨行為主,構成了崑劇臉譜的主體。淨行中又分紅淨(紅面)、黑淨(黑面)、白淨(白面)三類以及某些和尚戲的臉譜。一般說來,臉譜色彩代表著人物的性格(如:紅忠,黑猛,白奸等),其中以紅、黑兩色臉譜為主要,故有“七紅、八黑、四白、三和尚”之說。
崑曲劇目
崑曲劇目總計保留了來源於南戲、傳奇作品和少量元雜劇的400多出折子戲。現存輯錄折子戲的曲譜有《納書楹曲
譜》 、《遏雲閣曲譜》、《六也曲譜》、《崑曲大全》、 《集成曲譜》、《粟廬曲譜》等。《審音鑑古錄》是較早的身段譜。演出較多的有100多出,如《浣紗記—寄子》、《寶劍記—夜奔》、《鳴鳳記—吃茶、寫本》、《牡丹亭—鬧學、遊園、驚夢、尋夢、拾畫、叫畫》《玉簪記—琴挑、秋江》、《漁家樂—藏舟、刺梁》、《長生殿—定情、酒樓、絮閣、驚變、哭像、聞鈴、彈詞》。崑曲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積累了大量的上演劇目。其中有影響而又經常演出的劇目如:王世貞的《鳴鳳記》,湯顯祖的《牡丹亭》、《紫釵記》、《邯鄣記》、《南柯記》,沈璟的《義俠記》等。高濂的《玉簪記》,李漁的《風箏誤》,朱素臣的《十五貫》,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長生殿》,另外還有一些著名的折子戲,如《遊園 驚夢》、《陽關》、《三醉》、《秋江》、《思凡》、《斷橋》等。
特徵與風格
崑山腔融合北曲與弋陽腔、海鹽腔等南曲諸腔於一爐,並加以提煉,其音樂上的藝術成就是史無前例的。在節奏上,除了通常的一板三眼、一板一眼外,又出現了贈板,使音樂布局的空間增大,變化增多,其纏綿婉轉、柔曼悠遠的特點也愈加突出。在演唱技巧上,注重聲音的控制,節奏速度的徐疾以及咬字發音,並有“豁”“疊”、“擻”、“嚯”等腔法的區分以及各類角色的性格唱法。音樂伴奏也頗為齊全,管樂有:笛、簫、嗩吶等,弦樂有:琵琶、三弦、月琴等,打擊樂有:鼓板、大鑼、小鑼、鐋鑼、雲鑼、小鈸、堂鼓等。由於以聲若遊絲的笛為主要伴奏樂器,加上贈板的廣泛使用,字分頭、腹、尾的吐字方式,以及它本身受吳中民歌的影響而具有的“流麗悠遠”的特色,使崑腔音樂以“婉麗嫵媚、一唱三嘆”著稱。
崑曲的表演,是一種歌、舞、介、白各種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綜合藝術。通過長期的藝術實踐,形成了載歌載舞
的表現形式。其舞蹈身段大體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說話時的輔助姿態和由手勢發展起來的著重寫意的舞蹈;一種是配合唱詞的抒情舞蹈。在念白上,主要以中州韻白為主,丑角還有一種基於吳方言的地方白,如蘇白、揚州白等。崑曲的角色行當也劃分得十分細緻:老生分外、末、副末;小生分官生、巾生、雉尾生、鞋皮生等;旦角分正旦、刺殺旦、五旦、六旦、老旦等;淨醜分大面、白面、二面、小面等。各個行當都在表演上形成自己的一套程式和技巧,這些程式化的動作語言在刻畫人物性格、表達人物心理狀態、渲染戲劇性和增強感染力方面,形成了崑曲完整而獨特的表演體系。
崑曲的音樂、表演技巧對現代全國大部分聲腔劇種都有深刻的影響。如:京劇、越劇的表演就受到崑曲的很大影響。京劇的各類角色的性格唱法,也是在崑曲奠定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此外,京劇、川劇、婺劇、桂劇、湘劇、祁劇、贛劇等劇種中仍然保留著崑曲的部分劇目、聲腔和曲牌。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7年6月8日,蘇州崑劇院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崑劇的產生和繁盛
崑劇,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曾經有"崑山腔"(簡稱"崑腔")、"崑調"、"崑曲"、"南曲"、"南音"、"雅部"等各種不同的名稱。一般而言,著重表達戲曲聲腔時用崑山腔,表達樂曲、尤其是脫離舞台的清唱時用崑曲,而將指表演藝術的戲曲劇種,則稱做崑劇。
"流麗悠遠,出乎三腔之上"的崑山腔,簡稱崑腔,它始於元代末年的崑山,是南曲的一個支派。據明玉峰(崑山)張廣德的《真跡日錄》卷二載文記有"元朝有顧堅者,雖離崑山三十里,居千墩,精於南詞,善作古賦。擴廓帖木兒聞其善歌,屢招不屈。與楊鐵笛、顧阿瑛、倪元鎮為友,自號風月散人。其著有《陶真雅集》十卷,《風月散人樂府》八卷行於世,善發南曲之奧,故國初有崑山腔之稱。"崑山腔在明代萬曆之前,還只是流行於吳中的"小集南唱"的清曲。這種"清柔婉折"的崑山腔之變革發展,是在明代中葉以後。在嘉靖(1522一1566)、隆慶(1567一1572)年間,江西豫 章(南昌)人魏良輔(字尚泉、一字上泉)流寓太倉南關(元代時崑山所轄)。魏良輔原是個北曲清唱家,到吳中後,又致力於南曲。他認為當時的一些南曲唱腔"率平直無意致"(行腔簡單,或節奏拖沓),於是以原崑山腔為基礎,參考海鹽、餘姚等腔的優點,並吸收了北曲中的一些唱法(應即是"抑揚頓挫,索纖牽結,停聲、偷吹、依腔、貼調"等有裝飾色彩的潤腔手法,以及用不同音色塑造人物性格、情感的演唱技巧),並與善吹洞蕭的張梅谷,工(扌厭)管的謝林泉,以及張泉、周夢山、季敬坡、戴梅川、包郎郎諸人結成在藝術上有共同見解和理想的創作集體,把崑山腔作了很大的改 革與發展。魏良輔非常講求唱法上的吐字、過腔、收音,每有所得必往南關老唱家大倉戶侯過雲適處請教,求得首肯,多次反覆修改不厭。同時,河北的北曲弦索名家張野塘,以罪發配太倉衛,被魏良輔以善歌之女招為婿,他協助魏"更定弦索音節,使與南音相近。並改三弦(形)式,身稍細而其鼓圓,以文木製之,名曰弦子(即崑曲及彈詞中所用的"南弦")。它與曲笛、懷鼓、提琴(民族拉弦樂器),並為崑曲的特色伴奏樂器。這種新腔的特點是清柔婉轉,"調用水磨,拍捱冷板。聲則平上去入之婉協,字則頭腹尾音之畢勻,……啟口輕圓,收音純細。"成為集南北曲之大成的新聲,"腔曰'崑腔'",曲名'時曲'"。但這時的崑曲仍是清唱,尚未能體現劇本,形諸舞台。
崑曲由清唱搬上舞台,成為戲劇,則是由梁辰魚的《浣紗記》開始。崑山梁辰魚(1519-1591)號少白、又號仇池外史,著名戲曲作家,精詩詞,通音律。魏良輔改腔的成就使他頗受鼓舞,他經常設特大坐榻和桌案,自己西向坐,教人歌曲,學者列序兩旁。著名的歌兒舞女沒有得到梁的親授,皆自以為不祥。但他還覺得這樣的新腔不應只局限於曲壇清歌,必須擴展到舞台之上占有更廣闊的天地、於是與精通音理的鄭思笠、陳梅泉、唐小虞諸人,"考訂元劇,自翻新作",並發揮文學優勢寫作了以西施為主要人物的《浣紗記》傳奇,從音樂方面彌補了水磨調"冷唱"的不足,同時把傳奇文學與新的聲腔。和表演藝術綜合在一起,借鑼鼓之勢與舞台之場面形態,第一次將崑曲搬上劇壇。這種從原始的崑山腔發展成為崑曲,再進一步登上舞台,即是這個聲腔定型和成熟的過程。自萬曆初年,崑曲很快地擴展到江、浙各地,成為壓倒其它南戲聲腔的劇種。隨之由士大夫帶進北京,與弋陽腔並為玉熙宮中大戲,當時稱為"官腔"。從此,崑曲儼然成了劇壇的盟主,數百年來,對許多劇種的舞台藝術,產生過深
厚的影響。崑劇的興盛和它稱霸劇壇的時間約長達二百三十年久,即從明代隆慶、萬曆之交開始,到清代嘉慶初年(1570-1800)。這是崑劇藝術最有光輝和成就最為 顯著的階段,出現"家家收拾起、戶戶不提防"的繁榮景象。劇作家的新作品不斷出現,表演藝術日趨成熟,行當分工越來越細緻。從演出形式看,由演出全本傳奇,變為演出折子戲。折子戲的演出既刪除了軟散的場子,又選出劇中的一些精彩的段落加以充實、豐富,使之成為可以獨立演出的短劇。折子戲以其生動的內容,細緻的表演,多樣的藝術風格彌補了當時劇本的冗長、拖沓、雷同的缺陷,給崑曲演出帶來生動活潑的局面。出現了一批生、旦、淨、醜本行為主的應工戲,是觀眾百看不厭的精品。
角色行當
因為早期崑劇屬於南戲系統,所以它繼承了南戲的角色行當體制,同時兼收北雜劇之長,以生、旦、淨、末、醜、外、貼七行為基礎角色,早期作品《浣紗記》反映了崑劇初創時期的角色分行法,即除遵循南戲的七行之外,還借鑑了元雜劇的小末、小旦等設定法,更增設小生、小旦 、小末、小外、小淨五行,共十二行。明末崑劇興盛期,明刊本《墨憨齋定本傳奇》中,將原以“貼”扮老年婦女改為“老旦”,亦系吸收了元雜劇之分行法。其他角色行當基本同於崑劇初創時期。清康熙時,崑劇角色行當還基本保持了“江湖十二角色”的體制。
乾隆年間,崑劇折子戲最盛,表演藝術有了進一步提高,為刻畫人物而設的角色行當體制,也有了新的突破《揚州畫舫錄》中有“江湖十二角色”之說,它們是:副末、老生、正生、老外、大面、二面、三面,謂之“男角色”;老旦、正旦、小旦、貼旦,謂之“女角色”;又有打諢一人,叫做“雜”。後來在南方崑劇中演變為以小生和旦角為主要角色,因之這兩門分得更為細緻。小生行下分:大官生、小官生、巾生、鞋皮生(窮生)和雉尾生五類。旦行則下分:老旦、正旦、作旦(能扮演男孩子)、四旦(刺殺旦)五旦(閨門旦)和六旦(貼旦)六類。但各個崑劇支派有各自的門類。
崑劇的角色分工隨著表演藝術的發展,也越來越細緻。嘉、道間,崑劇角色行當,將原有的“江湖十二角色”,與後來出現更細的分工相結合,在“生、旦、淨、末、醜”五大行當之下,又細分二十小行,稱作“二十個家門” 。
在「生」這個家門中,又分為官生、巾生、鞋皮生、雉尾生,用以表演不同的角色人物。官生一行,扮演做了官的成年男子,其中由於年齡大小、身分高低不同又分大、小官生。例如《長生殿》的唐明王、《太白醉寫》中的李白都由大官生扮演;《荊釵記》中的王十朋、《金雀記》中的潘岳都由小官生扮演。官生與巾生的表演有所不同:巾生飾演風流儒雅的年輕書生,清灑飄逸,歌唱要求真假嗓結合,假嗓成份較大,清脆悅耳;官生在表演上要灑脫大方,大官生更要富於氣派,在唱法上也是真假嗓結合,但真嗓落在比巾生用真嗓時更高的音域,以洪亮為美。
旦行也細分為老旦、正旦、作旦、四旦、五旦、六旦。但實踐中還有一個貼旦,共為七個家門。
正旦一般扮演身份比較貧寒的已婚女子,如《琵琶記》中的趙五娘,《金鎖記》中的竇娥,《貨郎旦》中的張三姑等。正旦在表演上側重樸實大方,在唱法上,咬字噴口都要有較大的力度,音色明亮、寬厚,音量也要求較大。正旦劇目頗豐富,所扮演各類人物性格均具鮮明特點,為演員提供了寬廣的表演空間。
此外,淨行分大面與白面,大面臉譜以紅、黑二色為主,故有“七紅、八黑、三和尚”之說;白面大多扮演反面人物,除眼紋外,全臉皆塗以白粉,通常又分成相貂白面、褶子白面、短衫白面等,白面有時也扮正面人物,或無所謂好壞的角色,有時也扮女角等。還有由白面行中析出的邋遢白面,除面塗白粉以外,在眼角、鼻窩等處,加上一些黑紋,故名。所扮者大多是下三流角色,又近於插科打諢式的人物。
末行又細分為老生、末、老外。崑劇老生不分文武,如《寶劍記》的林沖, 《麒麟閣》的秦瓊等。末腳所戴鬍鬚也是從黑三到白滿,與老生同。
醜行又分為副(又稱“二面”)和醜兩個家門。其區別是副的面部白塊畫過兩邊眼梢,而醜只畫到眼的中部,副常穿褶子、宮衣、袍,而醜多穿短衣。
崑劇以前的南戲和元雜劇都沒有這樣的行當,由於“副”行的出現,崑劇把醜行的表演範圍,擴大到上層社會的衣冠縉紳之中。所扮演者大多是不正派的文人、奸臣、刁吏、惡訟師、邦閒蔑片之類人物,這些角色的共同特點是奸刁刻毒,表里不一,表演上多強調其冷的一面,稱之為“冷水二面”。
醜行因其面部白塊較副為小,也稱“小花臉”,因其排列於二面之後,也稱“三花臉”,所扮大多是社會地位較低或滑稽可愛的角色,如《尋親記》的茶博士,《漁家樂》的萬家春。崑劇醜腳不分文武,有時扮演武功繁重的身段戲。
醜行和二面一樣,也可扮演婦女,如《風箏誤》年輕的千金詹愛娟,《荊釵記》中的張姑母。醜腳也扮演反面人物,如《十五貫》的婁阿鼠。
另有一個應各種民眾角色的“雜”行,是指各種劇中沒有名姓的民眾角色,如車夫、船夫、傘夫、衙役、太監、宮女、龍套等,通常不計為家門。傳統崑劇職業班社,一般只需十八個演員,俗稱“十八頂網巾”,只有極少數大班社有二十七名演員。一般班社只要十個家門齊全,就可演出,其他角色可以由家門接近的演員來替代,這十個基本家門被稱為“十大庭柱”,他們是:淨、官生、巾生、老生、末、正旦、五旦、六旦、副、醜。其中最能決定演出質量的是:淨、老生、官生、正旦四個家門。
崑劇的各個行當都在表演上形成自己的一套程式和技巧,這些程式化的動作語言在刻畫人物性格、表達人物心理狀態、渲染戲劇性和增強感染力方面,形成了崑曲完整而獨特的表演體系。
中國古典四大崑劇
《桃花扇》、《牡丹亭》、《西廂記》、《長生殿》並稱為中國四大古典名劇。這四大名劇曾被北方崑曲劇院、江蘇省崑劇院以及上海崑劇院分別排演過,成為各大崑劇院團的經典保留劇目。
《桃花扇》由清代著名戲劇作家孔尚任創作,講述了明末復社文人侯方域和秦淮歌妓李香君,在歷史大變革背景
下的悲歡離合。《桃花扇》“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是中國古典戲曲的巔峰之作。《牡丹亭》——“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它由我國的“莎士比亞”——優秀劇作家湯顯祖創作,講述女子杜麗娘為了追求自己的愛情,死而復生,終於與柳夢梅結合,顯示了愛情的最高境界。其中最有名的一段唱詞是:“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西廂記》根據同名文學名著改編。崔鶯鶯和張生的愛情,在封建傳統社會裡難免遭到父母們的反對,但是在機智聰敏的貼心丫鬟紅娘的牽線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據說“紅娘”專指媒人這一詞也是由於此劇而來。《長生殿》清代著名戲曲家洪升的名劇。還記得白居易的《長恨歌》嗎?唐玄宗和楊玉環,一尺白綾,香消玉殞。
參考資料:
[1]http://www.huaxia.com/js-tw/jsytw_jxjs73.htm
[2]中國百科-中國戲曲:http://gb.cri.cn/chinaabc/chapter19/chapter1902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