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簡述
《殺狗記》,元代南戲作品,全名《楊德賢婦殺狗勸夫》。作者徐仲由。清朱彝尊《靜志居詩話》提到元末明初時徐撰南戲《殺狗記》。徐仲由,浙江淳安人,洪武初年曾被徵召,但他不肯出仕,著有《巢松集》。清朱彝尊《靜志居詩話》提到元末明初時徐畛(袁行霈《中國文學史》上是田+姬的右半部分,左右結構,字典上沒有這個字,是搜尋出來的“畛”)撰南戲《殺狗記》。徐畛字仲由,浙江淳安人,洪武初年曾被徵召,但他不肯出仕,著有《巢松集》。《殺狗記》在徐畛之前就已有流傳,明徐渭《南詞敘錄》“宋元舊篇”中有《殺狗勸夫》。徐?也可能是這部作品的改編者。《殺狗記》現存明代汲古閣刊本。
全劇36出,描寫富豪子弟孫華與市井無賴柳龍卿、鬍子傳交往,把同胞兄弟孫榮趕出家門。孫華的妻子楊月貞屢勸不聽,便殺了一條狗,偽裝成死屍放置門外。孫華深夜歸來,大驚,急忙去找柳龍卿、鬍子傳,柳、胡推脫不管。孫榮卻不記前恨,幫他把“屍首”埋掉,使孫華深受感動,於是兄弟重新和好。
詳細劇情
東京人孫華、孫榮兄弟倆,父母雙亡。孫華是個紈袴子弟,與無賴柳龍卿、鬍子傳結為酒肉朋友,終日在外面花天酒地,吃喝玩樂。弟孫榮知書識禮,見兄長不思上進,便屢加勸諫。因柳、胡二人從中挑撥,孫華不僅不聽勸諫,反而將孫榮逐出家門。孫榮無奈,只得在破窯內安身。
一日大雪,孫華與柳、胡喝醉酒後半夜回家,途中跌倒在雪地上,柳、胡不但不救,反而竊取了孫華身上的羊脂玉環和寶鈔,揚長而去。幸遇孫榮經過,將孫華背回家中。而孫華不但不感兄弟救命之恩,醒來後不見了身上的玉環和寶鈔,反誣孫榮偷去,便把孫榮打了一頓,又趕了出去。孫華妻子楊月真賢淑聰慧,見丈夫聽信柳、胡,執迷不悟,便想出一條計策,向鄰居買來一隻狗,殺死後穿上人的衣服,假作人屍,放在後門口。待孫華半夜酒醉回家時,發現了死狗,以為是死人,恐惹人命官司,求楊氏處置。楊氏要他去找柳、胡來幫忙,將“人屍”移到別處掩埋。而柳、胡都不肯幫忙。楊氏又讓孫華去找兄弟孫榮幫助。孫榮念兄弟手足之情,不計前嫌,欣然幫助哥哥將“人屍”搬到別處。柳、胡二人不但不肯幫忙,反而去官府告發孫華殺人移屍。這時楊月真說明殺狗勸夫的真相,經官府勘驗,果是一條死狗,案情大白,使孫華看清了柳、胡二人的真面目,悔悟自己的錯誤,終與孫榮和好。
創作背景
這齣戲對封建宗法制家庭內部的矛盾和封建家長的專橫暴虐有所揭露。作品提倡“親睦為本”、“孝友為先”、“妻賢夫禍少”,維護封建倫常秩序的說教氣息比較濃厚。劇本語言通俗、質樸,具有民間文藝的特色,但也有運用典故過多的缺點。劇中比較成功地刻畫了柳龍卿、鬍子傳的無賴相,對酒肉朋友之間的種種欺詐行徑,描繪得頗為生動。元雜劇後期作家蕭德祥作有《楊氏女殺狗勸夫》雜劇,故事情節與《殺狗記》大致相同。對這兩部作品的先後關係,學術界有不同看法。
劇情
《殺狗記》在徐之前就已有流傳,明徐渭《南詞敘錄》“宋元舊篇”中有《殺狗勸夫》。徐也可能是這部作品的改編者。《殺狗記》現存明代汲古閣刊本。全劇36出,描寫富豪子弟孫華與市井無賴柳龍卿、鬍子傳交往,把同胞兄弟孫榮趕出家門。孫華的妻子楊月貞屢勸不聽,便殺了一條狗,偽裝成死屍放置門外。孫華深夜歸來,大驚,急忙去找柳龍卿、鬍子傳,柳、胡推脫不管。孫榮卻不記前恨,幫他把“屍首”埋掉,使孫華深受感動,於是兄弟重新和好。這齣戲對封建宗法制家庭內部的矛盾和封建家長的專橫暴虐有所揭露。作品提倡“親睦為本”、“孝友為先”、“妻賢夫禍少”,維護封建倫常秩序的說教氣息比較濃厚。劇本語言通俗、質樸,具有民間文藝的特色,但也有運用典故過多的缺點。劇中比較成功地刻畫了柳龍卿、鬍子傳的無賴相,對酒肉朋友之間的種種欺詐行徑,描繪得頗為生動。元雜劇後期作家蕭德祥作有《楊氏女殺狗勸夫》雜劇,故事情節與《殺狗記》大致相同。對這兩部作品的先後關係,學術界有不同看法。配圖
殺狗角色
劇中比較成功地刻畫了柳龍卿、鬍子傳的無賴相,對酒肉朋友之間的種種欺詐行徑,描繪得頗為生動。元雜劇後期作家蕭德祥作有《楊氏女殺狗勸夫》雜劇,故事情節與《殺狗記》大致相同。對這兩部作品的先後關係,學術界有不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