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溯
梨園戲發源於宋元時期的泉州,與浙江的南戲並稱為“搬演南宋戲文唱念聲腔”的“閩浙之音”,距今已有八百餘年的歷史,被譽為“古南戲活化石”。梨園戲廣泛流播於福建泉州、漳州、廈門,廣東潮汕及港澳台地區,還有東南亞各國閩南語系華僑居住地。梨園戲在發展進程中,有大梨園(過去成年演員的班社)和小梨園(兒童演員的班社)之分,大梨園本地人俗稱“老戲”,又有“上路”與“下南”之別。元代各省設“路”, 泉州人把福建以北叫做“上路”,把自己叫做“下南人”。上路老戲就是指來自浙江、江西等地的劇種,而下南老戲就是本地戲。小梨園,泉州人叫做“戲仔”,又叫“七子班”, 早在宋光宗紹熙年間(1190-1194),閩南泉州、漳州一帶的民間,就盛行一種“優戲”。這種土生土長的劇種,唱的是閩南土腔土調,後人稱之為“下南腔”。演唱內容多是南曲曲牌體的戲文。 南宋時期,由於泉州海上交通發達,與漸江溫州的關係極為密切,所以溫州的雜劇也流傳到了泉州, 因戲班來自福建的北部,所以俗稱之為“上路戲”。(當時各省設“路”,泉州人習俗泛指北方包括江西、浙江等為“上路”,對自己則自稱“下南人”)。它們帶來了一批大型的南戲劇目,作為一種藝術形態與當地的“下南戲”同時存在。不久,元兵南下,杭州陷落,宋氏宗室紛紛入閩。由於他們在杭州時過著歌舞昇平的奢侈生活,所以入閩時往往都隨帶戲子家班,以供娛樂。這種家班多由童齡男女組成,泉州人叫做“戲仔”,又叫“七子班”,被後人稱之為“小梨園”。這樣,在南宋末年的泉州,便出現了上路戲、下南戲和小梨園的三種戲劇藝術形態。南宋恭宗德佑二年(1276年),元兵入閩,泉州市舶司提舉蒲壽庚降元,大殺宋室官員,於是作為官宦人家蓄養的“小梨園”家班便流散民間,開始與下南戲、上路戲既同時存在,又互相影響。由於三者來路不同,所以各自都有自己的傳統劇目。
下南戲包含有13個劇目:《蘇秦》、《梁灝》、《呂蒙正》、《范雎》、《文武生》、《岳霖》、《劉 秀》、《劉永》、《劉大本》、《周德武》、《周懷魯》、《百里奚》與《鄭元和》。
上路戲包含有18個劇目:《蘇秦》、《蘇英》、《程鵬舉》、《朱文》、《朱壽昌》、《朱買臣》、《尹弘義》、《劉文龍》、《林招得》、《姜明道》、《曹彬》、《楊六使》、《王魁》、《王祥》、《王十朋》、《趙盾》、《孫榮》與《蔡伯喈》。 小梨園有16個劇目:《陳三五娘》、《呂蒙正》、《高文舉》、《朱弁》、《韓國華》、《劉知遠》、《蔣世隆》、《郭華》、《葛希亮》、《楊文廣》、《西祁山》、《宋祁》、《江中立》、《王昭君》、《田淑培》和《崔抒》。
以上三家劇目,上路老戲的劇目比較古老,保留了部分當年傳自浙江的南戲劇目;下南老戲的劇目生活氣息較濃,插科打諢較多。小梨園劇目則以生、旦戲見長,往往取材於民間傳說和古代愛情故事。三派在劇目上各自有其看家戲,稱“棚頭”,彼此不能互演,就是同一故事題材的劇目,在情節、戲路等方面也不一樣;在表演上,有統一的程式,音樂上都唱南曲,與曲藝南音彼此有著密切的淵源與交流關係。三派各有其專用曲牌,風格各有不同,伴奏均以琵琶、洞簫為主,用南鼓指揮。 以後,下南戲,上路戲、小梨園逐漸合流,形成了以“下南腔” (又稱“泉腔”)為主體. 明萬曆年間,梨園戲班曾東渡到琉球演出。這次演出是目前已知的福建戲劇團體最早的一次出國演出。 二十世紀20年代是福建地方戲劇出國演出的第一個高峰期。1925年“雙鳳珠班”赴印度尼西亞的泗水演出《陳三五娘》和《雪梅教子》。同年,“新女班”又赴新加坡演出《陳三五娘》、《雪梅教子》、《昭君和番》等,在海外擴大了影響。
80年代,梨園戲迎來了歷史上第二個出國演出的高峰期。1986年,福建省梨園戲劇團應菲律賓皇都影劇中心邀請,首次赴菲演出《李亞仙》、《朱文太平錢》、《高文舉》、《蘇秦》、《陳三五娘》等傳統看家戲。1990年9月,應義大利“蒙德羅國際文學基金會”主席任蒂尼先生的邀請,由福建省梨園戲劇團與中央歌劇院共同組成的中國藝術家代表團飛往地中海參加這次國際性的藝術活動。1991年10月,福建梨園戲劇團應新加坡邀請,在新加坡國家劇場演出《陳三五娘》、《呂蒙正》、《蘇秦》、《李亞仙》、《郭華買胭脂》、《高文舉》、《節婦吟》等劇目。
初看梨園戲
福建梨園戲實驗劇團來京演出,恰好償了我的宿願。這次演出的劇目,除了《楓林晚》是現代戲外,其餘劇目如《李亞仙》 、《冷溫亭》、《玉真行》、《摘花》、《朱文太平錢》等,都是傳統老劇目。而且還不是一般的老劇目,它可以說是宋元南戲的遺響。它離開我們,已經歷宋、元、明、清而直到現在了,所以無怪有人要稱它為戲劇的“活文物”了 治戲劇史的同志都知道,上述劇目,都是屬於宋元南戲的舊劇目。以往我們只知道宋元南戲只保存有《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即《張協狀元》、《小孫屠》、《宦門子弟錯立身》。此外,也就僅僅知道有一些零星殘曲,俱是案頭讀物,再也想不到這千年的古劇,還能保存在舞台上。僅僅是這一點,也就十分值得我們認真一看了。我初看梨園戲後,也確實感到大開眼界。《李亞仙》這個戲,是南戲的老劇目,它是據唐白行簡的傳奇《李娃傳》改編的。這個傳奇在唐代就已改編為話本。在元劇中有石君寶的《李亞仙花酒麴江池》等,又在明代有薛近袞的《繡襦記》。那么,從唐人傳奇轉而唐人話本,更轉而為戲曲,這中間就失去了元以前的這個環節。現存梨園戲中的《李亞仙》,恰好把這個斷失了的環節接續起來了。(現在演出的《李亞仙》雖然已經改編,但還保留了二折傳統戲,這就是《踢球》和《蓮花落》中的“拍胸”舞。)這次演出的《李亞仙》,無論是舞台美術設計和場面的安排,都是十分精緻、富有 特色的。加上獨具格調,幽雅動人的音樂,使你感到細膩而又文靜,而整個劇情更是起伏跌宕,動人心弦。飾李亞仙、鄭元和及李媽的演員,都能絲絲入扣,情景交融。特別引人注目的是這個劇里,還保留了“踢球”和“拍胸”兩種古代舞蹈。按“踢球”,古稱“蹴鞠”,漢唐時即已有這種遊戲。到宋時更為盛行,《水滸傳》在一開頭就寫到了高俅的踢球。 這種踢球的舞蹈,在《永樂大典》戲文三種的《張協狀元》里,還有生動的描寫。所以現在的梨園戲《李亞仙》里保留的這一踢球的情節,是十分值得重視的。再有一點是這個戲裡保留了“拍胸”的舞蹈。這種民間舞蹈也是來源很占的。尤其是在舞蹈時,還連續唱“哩璉羅羅璉”這種和聲。查這種和聲也保存在《張協狀元》這個劇本里,在劇本的第十二出里:(醜唱)我適來擔至廟前,見一個苦胎與它廝纏。口裡唱個哩璉羅羅璉,把小二便來薄賤。《張協狀元》,據我的研究,應是現存南戲劇本中最早的一個,其時間約在南宋初。現在《李亞仙》中還保存著許多與《張協狀元》劇本中一樣的東西,那末,它的歷史淵源之早,也就可想而知了。我十分喜歡《冷溫亭》這齣戲。雖然我還說不出它的淵源,但它給我以一種特別古樸的感覺。情節的淳樸動人是無用多說了,飾劉氏的演員,從扮相到全部身段動作,都散發著一種淳厚古樸的味道。麻包片(裙子)高扎到齊胸,肩上橫壓一根扁擔,這一身段是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的。一般挑擔,扁擔不是放在右肩就是放在左肩,沒有橫壓在背脊上,與兩肩一字平放的,但這正是深入生活的演員才能設計出如此的身段來。因為當擔子挑得重,雙肩都被壓得腫痛難當不能再壓的時候,就不得不傴僂著身子,把肩上的扁擔橫移到背脊樑上,以使雙肩得以哲息。只要是長期挑過擔子的人,都能親切地理解這一點。現在舞台上的這一身段設計,就非常有效地突出了劉氏的含辛茹苦和她身上的重壓。飾朱壽昌的演員身段雖不多,但情緒交流得很好,戲的悲涼氣氛很濃郁,具有感人的力量。
同樣,欣賞《玉真行》。演員的活動天地只有桌面大的一小塊地方,但卻讓你感到她已歷盡千辛萬苦,行了千里萬里的路程了。演員的扮相很古樸,身段也不繁複,卻給你一種十分真切的感受。也會使你聯想到南戲《趙貞女蔡中郎》里的趙貞女,或《王魁負桂英》里的桂英形象。令人特別感興趣的是伴奏的壓腳鼓,我還是第一次見到,看來也是古樂無疑,這不禁使我聯想起四川成都天回鎮出土的那個有名的漢代說書陶俑來,他的右腳也是上翹作動作的,但他的腳下似乎沒有鼓。我特別想看一個究竟的是《朱文太子錢》。因為這是一個南戲的老劇目,《永樂大典》作《朱文鬼贈太平錢》,《南詞敘錄•宋元舊篇》作《朱文太平錢》。因此,劇中的女主角一粒金究竟是鬼的形象,還是人的形象,很有分歧。據沈璟《南九宮十三調曲譜》卷四(正宮•黃鐘賺)調云:“昔有朱文,太平錢鬼為締姻。”這裡詞曲非常清楚,沒有含糊的地方,而且這支曲子,都是講的鬼故事,如“鬼法師”、“鬼媒人”等等。 所以這個戲裡的一粒金是一個鬼魂形象是無可爭議的。現在梨園戲的《太平錢》還保存著這個戲的三折占劇,即《贈繡篋》、《認真容》、《走鬼》。這個戲的演員我認為是很出色的,尤其是飾一粒金的旦角,戲演得活,扮相好。出場時披白紗,表示是“鬼”,這之後,就不用白紗了,完全是人的形象,到“走鬼”時只是很快就趕上了朱文,令朱文感到是“鬼”,但經解釋後,也就釋然了。所以這裡的“鬼”,並無任何“鬼氣”,形象仍然很美。這個戲一上來就唱和聲“哩羅璉羅哩羅吔”,另外劇中人王行首、一粒金等名字,也是宋元時代的習慣稱呼,所以這個戲確是南戲遺響是沒有問題的。而他們恢復這個戲的演出,也是十分成功的。
梨園戲的演出最大的啟示或者說證實,是治戲曲史,除了文獻資料外,還必須重視活資料、活文物,要到活資料、活文物里去發現新的東西,準確點說,是舊東西新發現。前些年,曾多次提出過,元人雜劇的遺響,是否還保存在舞台上,我們應該作研究。當然從劇目來說,是很容易弄明白的,例如《竇娥冤》 、《單刀會》 、《趙氏孤兒》 、《破窯記》等等都是。我說的是元劇演出方面的情況,是否在舞台上還保存著它的某些東西。我認為現在梆子系統的戲裡,可能還保存著元劇的某些演出傳統。山西出土的五個元代戲俑,其中有一個作提甲亮帽狀,這種靠把武生亮相的程式,不是現在也還是如此嗎?我現在看了梨園戲,更相信元劇並沒有絕響。這就是梨園戲給我的啟示和證實。
傳承發展
梨園戲在發展進程中,有大梨園(過去成年演員的班社)和小梨園(兒童演員的班社)之分,大梨園本地人俗稱“老戲”,又有“上路”與“下南”之別。元代各省設“路”, 泉州人把福建以北叫做“上路”,把自己叫做“下南人”。上路老戲就是指來自浙江、江西等地的劇種,而下南老戲就是本地戲。小梨園,泉州人叫做“戲仔”,又叫“七子班”,早在宋光宗紹熙年間(1190-1194),閩南泉州、漳州一帶的民間,就盛行一種"優戲" 。這種土生土長的劇種,唱的是閩南土腔土調,後人稱之為"下南腔"。演唱內容多是南曲曲牌體的戲文。 南宋時期,由於泉州海上交通發達,與漸江溫州的關係極為密切,所以溫州的雜劇也流傳到了泉州 因戲班來自福建的北部,所以俗稱之為"上路戲"。(當時各省設"路",泉州人習俗泛指北方包括江西、浙江等為"上路",對自己則自稱"下南人")。它們帶來了一批大型的南戲劇目,作為一種藝術形態與當地的"下南戲"同時存在。不久,元兵南下,杭州陷落,宋氏宗室紛紛入閩。由於他們在杭州時過著歌舞昇平的奢侈生活,所以入閩時往往都隨帶戲子家班,以供娛樂。這種家班多由童齡男女組成,泉州人叫做"戲仔",又叫"七子班",被後人稱之為"小梨園"。這樣,在南宋末年的泉州,便出現了上路戲 、下南戲和小梨園的三種戲劇藝術形態。南宋恭宗德佑二年(1276年),元兵入閩,泉州市舶司提舉蒲壽庚降元,大殺宋室官員,於是作為
官宦人家蓄養的"小梨園"家班便流散民間,開始與下南戲、上路戲既同時存在,又互相影響。由於三者來路不同,所以各自都有自己的傳統劇目。
上路老戲的劇目比較古老,保留了部分當年傳自浙江的南戲劇目;下南老戲的劇目生活氣息較濃,插科打諢較多。小梨園劇目則以生、旦戲見長,往往取材於民間傳說和古代愛情故事。三派在劇目上各自有其看家戲,稱"棚頭",彼此不能互演,就是同一故事題材的劇目,在情節、戲路等方面也不一樣;在表演上,有統一的程式,音樂上都唱南曲,與曲藝南音彼此有著密切的淵源與交流關係。三派各有其專用曲牌,風格各有不同,伴奏均以琵琶、洞簫為主,用南鼓指揮。 以後,下南戲,上路戲、小梨園逐漸合流,形成了以"下南腔"(又稱"泉腔")為主體。
興與衰。
梨園戲不但以歷史悠久聞名遐邇,更以保存著大量的南戲劇目而贏得"活化石"之美譽。據統計,僅以上47個劇目中,屬於宋元南戲的就有26種。其中除了被古人稱之為"戲文之首"的《王魁》、《趙貞女》、(即《蔡伯嘴》)以及《朱文》、《劉文龍》、《郭華》、《劉知遠》等外,另有《韓國華》、《朱壽昌》、《江中立》、《田淑培》、《宋祁》、《姜明道》、《劉永》、《尹弘義》、《劉阮》、《杜牧》、《梁意娘》、《蘇盼奴》、《顏臣富》等二十多個為梨園戲所獨有的傳本或存目。 明代時,梨園戲得到了迅速發展,《荔枝記》的誕生,標誌著梨園戲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荔枝記》創作於明代嘉靖之前,由於輾轉演出,互相傳抄,結果造成"字多差訛,曲文減少"。於是到了嘉靖四十五年(1566),便把當時"潮泉二部"的《荔枝記》增加"顏臣勾欄詩詞北曲",並改名為《荔鏡記》。《荔鏡記》以輕喜劇的手法,描寫抒情的愛情故事,富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因而數百年來盛演不衰,傳唱不絕。由於故事出自閩粵兩地,所以《荔鏡記》分別以泉、潮方言、聲腔演出。《荔鏡記》還被莆仙戲、高甲戲、薌劇等其它劇種所移植。
清末,高甲戲在泉州地區迅速崛起,歌仔戲也隨即在漳州、廈門地區廣為流傳,打城戲又以新的面貌出現,梨園戲因之受到了嚴峻的挑戰,班社日益減少,範圍日漸縮小,連廈門的梨園戲也改唱歌仔戲。十九世紀40年代末,梨園戲已瀕臨消亡。
1949年後,梨園戲獲得了新生。1952年,流散於民間的藝人在政府組織下成立了晉江縣大梨園實驗劇團。翌年,經文化部批准,該團與原晉江專區文工隊合併,建立起省級直屬劇團"福建省閩南戲實驗劇團",1957年改名為"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成為全國古稀劇中的唯一劇團,被譽為"天下第一團"。從此,梨園戲以它的古雅面貌在舞台上煥發出新的風采。經過老藝人蔡尤本口述整理的傳統名劇《荔鏡記》,改名為《陳三五娘》。隨後,將《郭華》整理成《胭脂記》。另有《蘇秦》、《朱文太平線》、《李亞仙》、《劉文龍》、《玉真行》、《冷溫亭》、《王魁》、《董永》、《十朋猜》、《士久弄》、《公主別》等本戲、折子戲相繼被整理上演,使失傳已久的宋元南戲劇目重新與廣大觀眾見面。
藝術特點
梨園戲保存了宋元南戲的諸多劇作、唱腔和演出規制。它分小梨園(七子班)和大梨園的"上路"、"下南"三個流派,每個流派各有號稱"十八棚頭"的保留劇目,保存了《朱文》、《劉文龍》、《蔡伯喈》、《王魁》等25種南戲劇目。"棚"是梨園戲傳統的演出場地,演出前需要舉行"獻棚"儀式,供奉戲祖師田都元帥,之後才開始扮角、跳加官。與一般戲曲舞台的一桌二椅不同,棚的正後方只擺設長條椅;南宋雜劇《眼藥酸》的砌末至今仍可在梨園戲淨、醜兩個行當的表演中見到。 整個梨園戲的音樂唱腔屬於南曲系統,伴奏以簫弦為主,一字多腔,語言用泉州方言。曲牌體式有:套曲、集曲、過曲、慢、引、近、小令和唐宋大曲的袞等。梨園戲的曲牌來源於唐宋大曲和法曲、民間音樂、弋陽腔、青陽腔、崑腔等,其中保留了相當一部分的古曲,如〔摩訶兜勒〕、〔太子游四門〕、〔霓裳羽衣曲〕等。它的三個流派各有其專用的曲牌和獨特的風格,同時,還專曲專劇,每個劇目都有一些專用曲調,其它劇目不能再用。在唱念方面,要求"明句讀",講究"喜怒衰樂,吞吐浮沉"。各派的唱腔風格也各有特點,上路老戲比較古樸勁健,下南老戲比較明快粗獷,小梨園則比較委婉纖細,有獨唱、對唱、輪唱、合唱等演唱形式。梨園戲由於使用泉州方言歌唱,融合部分民間音樂,形成了獨特的梨園戲南曲唱腔,曲牌聯套,一齣戲中,既可以用一種宮調中的曲牌連綴,也可以用不同宮調中的曲牌組套。每個傳統劇目都有一套專用曲牌,曲牌形式有集曲、慢、引、小令等。梨園戲還使用犯調集曲,有二犯、三犯、四犯、九聯串、巫山十二峰、十八學士、十三腔等,如《昭君出塞》中的[山險峻],又叫[十三腔],有四個管門、十三個曲牌聯成。
梨園戲的樂律和樂器方面還沿用唐代舊制,伴奏樂器有琵琶、洞簫、二弦、三弦、嗩吶等;打擊樂器以鼓、小鑼、拍板為主。與其它劇種的鑼鼓經不同,鼓用音色渾厚的"南鼓",伴奏時將左腳壓在鼓面上,作不同位置的移動,配合鼓槌打出輕重不同的鼓點,用這種"壓腳鼓"的特殊技法製造氣氛,烘托情緒。
梨園戲在音韻上保留了許多古語言。方言土腔一律以泉州音為準,但也注意到不同人物身份與地方色彩,在有的劇目中還保留了地方土音和古音。在"上路"戲的劇目《朱買臣》中,保存了很多樸素生動的科諢和古代泉州的民間風習。小梨園的劇目文詞優美。顯然是經過了文人的加工。情節的處理也有獨到之處。 梨園戲的表演整體上比較優雅和細膩,中規中矩,頗有法度。
梨園戲的表演優雅細膩,有一套極其獨特、嚴謹的基本程式,稱為"十八步科母" , 對表演的手、眼、身、步等的每個動作都有嚴格的規定,如"舉手到目眉,分手到肚臍,拱手到下頦"等,大、小梨園的表演只有粗獷與細膩之差異。除十八科母外,各行當都各有自己特殊的科步身段,如官生與末行的"十八羅漢科",淨與官生的"馬鞭科",老生的須功,生、旦的扇法及眼法,也各有成套的程式。其中,遺存了一些傀儡動作,載歌載舞,古樸、幽雅、細膩,別具風格。
梨園戲還根據人物和戲劇情節的需要,創造了"十八雨傘科"。如《孟姜女送寒衣》中的單人傘舞,表現人物頂風冒雨艱難地行進。其中有表現遇雨的張傘,怕水泥濘的躡足撐傘,逆風斜風的頂傘,狂風四起的鏇傘,暴風起伏的升降傘、飄傘、放傘等表演動作,組成了一套傘舞表演。
因為所有傳統戲目都是文戲,沒有武打場面。所以如有戰鬥或動武情節,都用台詞交代,作暗場處理(個別武打場面也獨具一格),必須要做的武行表演,也用特有的身段示意,舞而不武。
化裝比較簡明,旦角抹胭脂、水粉,小旦有時在額中寫一個"小"字,大旦寫"大"字,或者點一個紅點,老旦系黑頭巾,丑角只塗白粉,女丑角的化裝比較誇張,整個臉塗白粉,兩頰搽大紅胭脂,假髻上還插樹枝,花臉基本只有黑白兩色,線條少,簡單明快,有些角色如天官、魁星、小鬼等必須戴面具。服裝簡樸,旦角除外,一般穿衫和裙,沒有水袖。小旦穿襯褲加圍巾。其他生、外、老旦、淨、醜的水袖都非常短,所以沒有水袖表演。 演出排場比較簡單,戲台稱為"棚",台下幫腔叫"棚下唱",對台戲叫"對棚",在閩南,除少數大寺廟有固定戲棚外,一般都是臨時搭棚,道具也只有一條條凳。
角色行當
梨園戲在角色行當和演出形式方面有這樣幾個主要特點:梨園戲的行當設定沿用宋元南戲的舊制,早期只有生、旦、淨、醜、貼、外、末七個角色,俗稱"七子班"。大梨園增加了老旦(也叫老貼)和二旦,一般不超過七人(但近幾十年來又增加了一些角色),由於梨園戲的角色比較少,所以往往要演員兼扮,比如說這一出生演這個人物,到了下一出這個人物不用上場,生就可能扮演其他的人物,所以只能演文戲。由於有了兼扮,梨園戲就有相應的規定,一個戲的某個人物只能由固定的某一行當來扮,不能隨便地兼扮。大梨園還有"棚主",就是每一齣戲都要有扮演某個人物的某個行當來充當固定的棚主,由這個角色來掌握這齣戲的演出,這算是古代的一種舞台調度手法。傳統劇目保留了宋元南戲的體例,往往以男主角命名。
開場一般先打“頭落鼓” ,全班人員“落棚腳”,做演出準備;打“二堂鼓” ,上演《八仙賀壽》;接下是“跳加官”、“相公爺踏棚”。梨園戲劇目大多數是用男主人公來命名的,每一個戲的開場,都要有生腳坐場當引子,叫做“頭出生”,即使演折子戲也有這樣的排場。
生有四個方面的戲:相當於南戲的“副末開場”。
紗帽戲(官生),如《王十朋》中的王十朋;《朱弁》中的朱弁等。
破衫戲(窮生),如《朱買臣》中"逼寫"的朱買臣;《蘇秦》中"真不第"的蘇秦;《呂蒙正》中"
驗腳跡"的呂蒙正。
生巾戲(文小生),如《高文舉》中"打冷房"的高文舉;《周德武》中"相命"的周德武。
小角戲,即扮演安僮之類的人物。
小梨園、上路、下南三個不同路子的行當還各有所側重。小梨園以生、旦、貼、醜為四大柱(即四個主要行當),以生、旦、貼為主的戲叫"幼腳戲",以醜為主的戲為"粗腳戲"。上路老戲則以生、旦、淨、醜為四大柱,下南老戲則以淨、醜、外、末為四大柱。大梨園還增加了老貼和二旦,但是一般也不超過七人。另外,大梨園(上路、下南)和小梨園在旦角分行上也各有不同。
大梨園有大旦、二旦、小旦之分,這三個行當在一個戲的不同場口可以扮演同一個人物。
大旦,主要擔負戲中唱念較難、情緒跌宕較大的場口,如《王魁走路》的謝桂英; 《孟姜女送寒衣》中的孟姜女,這些戲都是唱做並重,許多場面全靠單人表演。
二旦,演的是同一個戲的喜劇場口,老藝人稱為佻戲(輕佻之意),如《周德武行香相命》中的
張瑞英;《朱買臣逼寫》中的竇氏。這些戲生活氣息、人情味較濃,重念白,全本戲的第二折,就是女主人公上場的戲,所以叫"二出旦"。這齣戲由小旦扮演,同時,還要擔負扮演結場時大團圓戲中女主人公,另外還要扮演丫頭、書僮之類的角色。
小梨園的旦角分行不像大梨園老戲那樣。小梨園的大旦,要扮演整本戲中的女主人公。如《陳三》中的黃五娘, 《呂蒙正》中的劉月娥,都是由大旦自始至終演完。
獲得榮譽
近年來,梨園戲實驗劇團多次獲得文化部嘉獎。其中新編梨園戲《董生與李氏》獲首屆曹禺戲劇文學獎,並榮膺2003至2004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目”;另一新編梨園戲《節婦吟》獲首屆中國戲劇節優秀演出獎、第四屆全國優秀劇本創作獎及入選2005至2006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初選劇目。劇團先後出訪義大利、英國、荷蘭、瑞士、日本、新加坡、菲律賓、印尼等國家及中國台灣、香港、澳門。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梨園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參考文獻
1. 陳仁鑒戲劇精品集/陳仁鑒著;李國庭,陳紀建編校.--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9.--514頁2. 陳仁鑒戲曲選/陳仁鑒著.--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5.--253頁
3. 家住安源:莆仙戲移植革命樣板戲唱腔選段/福建省革命委員會文化局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75.--43頁
4. 莆仙戲史略/陳駿駒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123頁
5. 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編.--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3.--659頁
6. 中國戲曲劇種大辭典/《中國戲曲劇種大辭典》編輯委員會編.--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5.--1668頁
7. 中國戲曲志.福建卷/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編.--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3.--724頁
8. 狀元與乞丐:莆仙戲/莆田縣編劇小組整理改編;姚清水,祁宗燈執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72頁
9..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619020/
中國戲劇1
中國戲劇的產生已有800年了,它現在已經發展到300多個劇種,劇目更是難以數計。世界上把它和印度梵劇、希臘悲喜劇並稱為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 |
中國戲劇
時代 | 類別 |
原始戲劇 | 儺戲 巫戲 |
漢代 | 百戲 |
魏晉南北朝 | 代面 踏搖娘 缽頭 參軍戲 樊噲排君難 |
唐代 | 目蓮戲 |
宋朝 | 雜劇 川雜劇 永嘉雜劇 參軍戲 北方散樂 |
金朝 | 院本 北曲雜劇 雜劇 |
遼元 | 南戲 雜劇 |
明清 | 傳奇 |
現代 | 京劇(平劇);北京曲劇;;河北梆子;評劇;絲弦;唐劇;豫劇(河南梆子);越調;四平調;大平調;二夾弦;道情;柳琴調;羅卷戲(鄧州);宛邦腔(南陽);淮邦腔;墜劇;呂劇;鈍腔;晉劇(山西梆子);蒲劇(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黨梆子;秦腔(陝西梆子);銅川梆子;眉戶劇;隴劇;龍江戲;吉劇;遼劇;漢劇;徽劇;黃梅戲;鳳陽花鼓;廬劇;滬劇;崑劇(崑曲);揚劇(揚州);淮劇;錫劇(無錫);越劇;婺劇;紹劇; 蓮花落;湘劇;花鼓戲;贛劇;採茶戲;川劇;諧劇;儺戲;粵劇;潮劇;正字戲;白字戲;西秦戲;桂劇;彩調劇;高甲戲;薌劇(歌仔戲);皮影戲;傀儡戲;花燈戲;閩劇;庶民戲;歌仔戲;梨園戲;亂彈戲;採茶戲;布袋戲;北管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