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高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原被稱為“弋陽腔”或“弋腔”,因為它起源於江西弋陽。高腔由明代弋陽腔演變派生的諸聲腔劇種,都屬於高腔聲腔系統。其特點是表演質樸、曲詞通俗、唱腔高亢激越、只用鑼鼓等打擊樂器敲擊,不用管弦樂伴奏,台上一人唱,台後眾人幫腔;音調高亢,富有朗誦性。自明代中葉後,它開始由江西向全國各地流布,並在各地形成不同風格的高腔,川劇、湘劇、贛劇、滇劇、辰河戲、調腔等劇種中都有高腔的唱法。它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一種是由元明以來弋陽腔或青陽腔同各地戲曲結合而成的,另一種說法是除弋陽腔外,也有由當地民間曲調直接產生的。
以弋陽腔為代表的高腔,淵源是比較清楚的:宋元時期的南北曲,孕育了高腔音樂。從史料和所演劇目等方面,都能看出宋元南曲與高腔之間的淵源關係,此外,在演唱方式和伴奏形式上,高腔的“幫腔”及打擊樂伴奏和南曲“一唱眾和”及“不被管弦”也有一定的淵源關係。高腔在對宋元南曲有一定承襲的同時,對元代北曲也有多方面的吸收。
高腔腔系
中國戲曲聲腔系統。由明代弋陽腔包括以後的青陽腔衍變派生的諸聲腔,如贛劇的高腔,湖北的清戲,川劇的高腔,北京的京腔,湖南長沙、常德、祁陽、辰河諸高腔等。絕大多數高腔劇種仍沿弋陽腔的不被管弦、鑼鼓助節、一人啟齒、眾人幫腔的特點。但有些劇種經過數百年的變遷,有了較大的變化,如湖南辰河高腔以嗩吶代替人聲幫腔,別有情致 ;浙江的西吳、松陽高腔加入了小型管弦樂隊,但仍保留鑼鼓和幫腔,使清唱與伴奏、幫腔交替出現,豐富了音樂表現力。近數十年來,川劇、湘劇、贛劇都普遍加入管弦伴奏,形式也趨向多樣化。
高腔腔系的曲牌有數百支之多,牌名沿用南北曲,但與崑曲曲牌對照,其音調、節奏、調式、鏇法、句法等區別甚大。除保留南曲五聲音階外,有的高腔劇種又與七聲音階並用。滾唱形式至今仍在沿用,並有所發展。高腔諸劇種均有幫腔,這是其他腔系所沒有的,而且形式多樣,或一字一幫,或幫全句唱腔,或低唱高幫、高唱低幫,或緊唱寬幫、寬唱緊幫,或先唱後幫、先幫後唱等,對抒發人物內心活動、烘托氣氛、點染環境都起了重要作用。
唱腔結構
1、高腔音樂的外部形式特徵
高腔音樂的外部形式特徵,可概括為三個字:幫、打、唱。幫,指後台幫腔。打,指打擊樂伴奏。唱,指除幫腔之外的腳色之唱。與崑腔、梆子腔、皮簧腔相比,高腔較為獨特的演唱形式“幫腔”自然比較突出,傳統高腔的幫腔由擔任打擊樂伴奏的樂隊演唱,通常是由鼓師領幫,眾樂手齊唱。從戲劇的角度看,幫腔有著渲染戲劇氣氛、表現人物內心情感等作用。
2、高腔的音樂的結構:
高腔的音樂屬曲牌結構,諸劇種的高腔曲牌各有數百支之多。它們仍沿用南北曲的牌名,並按同宮相依的原則,把眾多曲牌按表情功能分成若干種類。在音階的使用方面,多保留了南曲五聲音階的特點,也有的是五聲音階與七聲音階並用。高腔中的幫腔是漢族其他傳統戲曲聲腔所沒有的。幫腔源自號子、秧田山歌一領眾合的歌唱方式。在戲曲表演中,幫腔有相當的表現力,有預示、強調、斷句、揭示內心活動及烘托氣氛等表現功能。
3、高腔的唱腔結構
高腔唱腔同崑腔一樣,同屬於曲牌聯套體。高腔唱腔還有一個特點,即“滾唱”。滾唱又稱滾,其形式及其在唱腔中的位置都比較自由,常常是對偶句的形式,也不乏長短句。在高腔中,與南北曲曲牌格律(字句格式)完全符合的曲牌已經很少,許多曲牌的體式相當靈活,甚至有些曲牌因“加滾”而與原曲牌格律完全對不上。滾唱在高腔中的意義不僅局限於對曲牌限制的突破,它對高腔的“自由化”也有著很大的影響。
高腔唱腔在腔調組織上運用了“樂匯拼組”的方法,所謂樂匯拼組,即以樂匯之類音調片斷為基本材料,再根據具體所唱文詞的字句格式把這些材料拼組起來——不同“樂匯”拼組成一個個腔句,不同的腔句再拼組成一個個的曲段、曲牌。
高腔諸劇種所用的板式也各有特點。川劇高腔的“一字”,清唱時用節拍自由的散板,幫腔則為一板三眼,唱與幫之間形成節奏對比。湘劇高腔則常以出現切分節奏為特色,形成正規節奏與切分節奏的交替。而浙江諸高腔則往往一種板式運用到底,但在速度上卻有或緊或慢的變化。
代表性劇種
川劇高腔
川劇是多聲腔劇種,唱腔包括崑腔、高腔、胡琴腔(皮簧腔)、彈戲(梆子腔)、燈戲五種聲腔,各種聲腔早期分班演出,辛亥革命(1911年)後,逐漸匯合在一起。其中高腔曲牌豐富、唱腔動人,地方風格濃郁,是川劇唱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川劇劇目繁多,高腔部分最為豐富,藝術特色亦最顯著,傳統劇目有“五袍”(《青袍記》、《黃袍記》、《白袍記》、《紅袍記》、《綠袍記》)、“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以及“江湖十八本”等,還有川劇界公認的“四大本頭”(《琵琶記》、《金印記》、《紅梅記》、《投筆記》),不少為其他劇種失傳的劇目。1949年後,經過整理,出現了一批優秀的川劇劇目,如《柳蔭記》、《玉簪記》、《彩樓記》等。
代表性劇目:《秋江》
湘劇高腔:湘劇唱腔中有高腔、低牌子、崑腔、彈腔四種聲腔,用中州韻、長沙方言演唱。湘劇高腔的“四大連台”和“六大記”是演出時間最早,保留時間最長的代表性劇目。“四大連台”為《封神傳》、《目連傳》、《西遊記》、《精忠傳》,“六大記”為《金印記》、《投筆記》、《琵琶記》、《白兔記》、《拜月記》、《荊釵記》等。
西安高腔
申報地區或單位:浙江省衢州市
西安高腔形成於浙江衢州,因衢州古稱西安而得名。它是在弋陽腔影響下形成的地方戲,最遲形成於明代嘉靖年間,以衢州為中心,流傳於浙江的溫州、金華及江西東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
西安高腔起源於民間,流行於民間,有《槐蔭樹》、《合珠記》、《蘆花絮》等一批傳統劇目。它原來僅以鑼鼓伴奏,清道光後與崑腔、亂彈合班演出,受崑山腔和亂彈腔的影響,在保留原音樂特徵的前提下加入管弦、昆笛、板胡、提胡等樂器,也有了簡單過門。現存的西安高腔唱腔上“大吼大叫”,表演上“大蹦大跳”,舞美上“大紅大綠”,樂器上“大鼓大號”,鄉土氣息濃厚,在劇目、行頭、唱法、行當體制、演出程式等方面基本上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古南戲的風貌,對南戲研究具有重大意義和價值。
近代以來,因戰亂不斷,西安高腔流散於民間。解放後,地方政府對西安高腔進行了搶救,保存了大量相關資料,上演了部分劇目。但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速,西安高腔觀眾流失嚴重,人才稀缺,出現青黃不接的局面,再次面臨新的生存危機,這一狀況迫切需要有關方面加以重視,認真對待。
松陽高腔
1、簡要描述
松陽高腔是浙江省現存最古老的劇種之一,是浙江八大高腔系統中的獨立分支,屬單聲腔劇種。由於松陽縣玉岩鎮的白沙崗高腔班演出松陽高腔從未間斷,在這一聲腔的傳承中占有突出地位,故松陽高腔又被稱作“白沙崗之土調”,當地人則稱為"高腔"。它起始於明代,以松陽地方雜劇為主,吸收崑腔等外來聲腔的藝術因素而最終成型,在清代乾隆至光緒年間達到鼎盛時期。松陽高腔現在主要流行於以松陽為中心的浙西南農村地區,遠及閩、贛、皖等地。
2、藝術特點
松陽高腔的演出保留了戲曲的原始狀態,具有曲調優美、樣式質樸的特點。它的唱腔屬曲牌連綴體,但演唱時句式、詞格可根據需要而隨意變化,行腔中常用“衣”、“呀”、“啊”、“哈”等襯詞,並以高八度假嗓幫腔,形成獨特的演唱風格。松陽高腔採用管弦伴奏,是高腔系統中較為特別的一種,樂器包括板、鼓、笛、嗩吶、二胡、小鑼、大鑼、大鈸等。原有曲牌一百多支,保存下來的有七十多支。自創建班社起,松陽高腔藝人代代相傳,至今已傳承23代,其表演帶有鮮明的民間藝術的特色,散發出濃郁的鄉土氣息。
3、角色
松陽高腔的腳色早期分生、旦、淨、醜、小、貼、外、夫8個行當,清末以來又增加了二旦、作旦、老外、二花、四花等行當。
4、劇目
松陽高腔現存劇目四十多個,《夫人戲》、《三狀元》、《八仙橋》、《買水記》、《鯉魚記》、《火珠記》、《酒樓殺家》等是其代表作。
5、現狀
松陽高腔具有很高的歷史和文化研究價值。20世紀50年代和80年代,浙江省市縣各級有關部門先後多次對松陽高腔進行恢復繼承和挖掘整理,取得了初步成果。目前,由於松陽高腔藝人年齡老化,年輕藝人青黃不接,口傳心授的傳承方式面臨挑戰,同時民間劇團難以走向市場,面臨滅絕的危險,加上地方財政緊張,沒有足夠的力量扶持,所以松陽高腔的搶救和保護工作迫在眉睫,任重道遠,應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
岳西高腔
申報地區或單位:安徽省岳西縣
1、簡要描述:
岳西高腔是安徽省岳西縣獨存的古老稀有劇種,由明代青陽腔沿襲變化而來,有三百多年的傳承歷史。明末清初,文人商賈溯潛水、長河將青陽腔傳入岳西,當地文人圍鼓習唱,組班結社,岳西高腔初步成型;光緒初期,外來職業高腔藝人系統傳授舞台表演藝術,促成了岳西高腔的進一步發展。
2、劇目
岳西高腔藝術遺產豐厚,其戲曲文學、戲曲音樂、表演藝術及基本活動形式都自成體系,風格獨特。通過對岳西境內民間抄本的發掘、蒐集、整理,已累積劇目一百二十餘種,二百五十多出,可分為"正戲"和"喜曲"兩類,其中“正戲”占絕大多數,包括《荊釵記》等南戲五大傳奇劇目的精彩摺子,具有較高的文化品位和文學價值,其最大特徵是繼承了“滾調”藝術並發展成“暢滾”;“喜曲”所唱均為吉慶之詞,主要用於民俗活動,是岳西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岳西高腔的音樂體制基本屬曲牌聯套體,一唱眾和,鑼鼓伴奏,“唱、幫、打”三位一體,風格古樸。藝人以獨有的"箍點"標記指導唱腔,傳承藝業。
3、表演特色
岳西高腔劇目的最大特點,便是大量運用“滾調”。它將傳統曲牌結構破開,在曲詞的曲前、曲中、曲尾、曲外,自由地增加不拘韻律、句式、字數的唱詞和說白。滾調的大量運用,帶有明顯的曲牌體向板腔體過渡變化的印痕。從音樂方面看,岳西高腔具有聲調高銳、人聲幫和、以鑼鼓伴奏的特點,表演起來一唱眾和,既古樸喧鬧,又委婉抒情。
岳西高腔的另一大特色是演唱與民風民俗融為一體,特定的場合必須唱特定的"專題劇目"。如壽戲要唱《慶壽》、《討壽》、《上朝》等。賀新屋要唱《觀門樓》、《修造》、《賀屋》等。部分演出還有一定的儀式和程式,形成固定的“戲俗”。比如“鬧繡”用於“鬧新房”,先在大門外唱《觀門樓》,進大門後過中廳時唱《過府》,至堂軒落座時唱《坐場》,用過茶煙稍事休息後再進新房。少則十幾齣,多則幾十齣,常通宵達旦,盡興方休。
表演時分兩種形式,其一是“圍鼓”,屬清唱,由五七藝人圍鼓而坐,各執一件打擊樂器,以鼓板師領頭,一唱眾和;另一類是岳西高腔表演中居主導地位的表演形式,化裝登台演出。岳西高腔的藝人分為正生、正旦、小生、小旦、淨、醜、末、夫、外、雜10行角色,扮演劇中人物,基本沿用青陽腔的行當角色體制。
4、現狀
清末以來,岳西高腔幾度興衰,新中國成立前夕已處於瀕危境地。新中國成立後,縣政府組建專業高腔劇團,專門對岳西高腔進行傳承和研究。20世紀60年代後,珍貴史料損毀嚴重,專業劇團體制變異,民間班社活動萎縮,岳西高腔後繼乏人,再次面臨絕滅的危險。
辰河高腔
申報地區或單位:湖南省辰谿縣、瀘溪縣1、簡要描述
辰河高腔,是包括高腔、彈腔和很少部分崑腔在內的而以高腔為主的一個地方戲曲劇種,且流行於沅江中上游的支流辰河一帶,故名"辰河高腔"。
2、歷史
辰河高腔源於戲曲四大聲弋陽腔。史載山東高腔店盧公,四川為官,明末清初去官還籍,時值戰亂,逐客居辰溪,游於士紳中。盧公精音律,懂戲文,乃與諸鄉紳士結合地方調子,創曲牌,定唱腔,是為辰河高腔之始。到清道光年間,酵親王府“小恩榮”弋陽戲班,部分戲子流落到辰州府,把弋陽腔和地方曲高進一步融合,使辰河高腔在民間得到流傳。
辰河高腔真正走向民間始自清鹹豐年間的“大紅班”。由於堂會組織只是給士紳等有錢人家演唱,遠不能滿足平民百姓看戲的需求,因此在鹹豐年間,老藝人杜風林組建大湘西最早的辰河高腔戲班“大紅班”,到各地巡迴演出,開始走向民間,此後辰河高腔得到廣泛流傳。
辰河高腔藝術在建國後得到迅速發展。湘西的辰河、沅陵、瀘溪等地相繼成立高腔劇團,1956年辰河高腔劇目《破窯記》、《李慧娘》等參加湖南省第二屆戲劇風摩匯演引起轟動,次年進京獻藝得到周恩來、劉少奇、賀龍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評價。
3、藝術特點
在長期的發展演變過程中,辰河高腔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它有48本“目連戲”及《黃金印》、《紅袍記》、《一品忠》、《琵琶記》、《裝瘋油鍋》等劇目,在湘西久演不衰,深受民眾喜愛。辰河高腔曲調豐富,有曲牌五百餘支,適合表達各種不同的思想感情,主要曲牌有歸朝歡、降皇龍、浪淘沙、淘金令、撲燈蛾等。
辰河高腔的聲腔高亢激昂,音域寬廣,可在高、中、低音區迴旋,粗放時裂金碎玉,響徹雲霄;柔和時則細若遊絲,婉轉動人。男聲用大本嗓演唱,給人以粗獷奔放之感;女聲唱腔的高八度花腔委婉清亮,悅耳動聽。
演員的表演樸實、自然,帶有濃郁的泥土氣息,具有講究唱功、多唱傳奇本高腔、擅演目連戲的特點。演出時的伴奏樂器包括嗩吶、笛子、京胡、二胡、三弦、大鼓、小鑼、雲鑼、鈸、小鼓等,特製的高腔嗩吶聲音高亢優美,能與唱腔融為一體,在幫腔和伴奏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辰河高腔完整地保留了民族和地域特色,具有廣泛的民眾基礎。較早地在戲劇演出中實現了觀眾和演員的互動,被稱為“世界上最早的意識流藝術”。辰河高腔在國外演出時曾引起轟動,被譽為“中國戲劇的瑰寶”。
4、角色
早期的辰河高腔分生、旦、淨、醜、外、副、末、貼八個腳色行當,清末民初之後變為生、旦、淨、醜四行,其中生角又分為正生、老生、紅生、小生,旦角又分為正旦、小旦、搖旦、老旦等。
現狀:由於經費緊張、人才缺乏及客群局域化、老齡化等問題,現在辰河高腔已到了幾乎失傳的地步,只有少數劇團在艱難的生存條件下堅持演出。需採取措施儘快改變這種局面。
常德高腔
申報地區或單位:湖南省常德市
1、簡要描述
常德高腔為常德漢劇高、昆、彈三大聲腔之一。它是在本地原始祭祀歌舞等鄉土音樂的基礎上不斷吸收明代弋陽腔、青陽腔等早期戲曲聲腔而逐漸發展成熟的,主要流行於西洞庭區、武陵山系、辰水、沅水流域,遠及鄂西南和黔東一帶,1986年更名為武陵戲。明代萬曆至清代乾嘉年間是常德高腔最為興盛的時期,此後隨著彈腔南北路的興起而逐漸走向衰落。《祭頭巾》、《思凡》、《兩狼山》、《雙猴斗》、《程咬金娶親》等是常德高腔中的代表性劇目,解放後又出現了《芙蓉女》、《紫蘇傳》等新編高腔戲,演出轟動一時。
2、藝術特點
常德高腔有三十餘種基本腔和七十餘種曲牌,演唱形式有滾唱、幫腔等。其中幫腔受沅水船歌、扎排號子音調的影響較大,分人聲幫腔和樂器隨奏兩類,人聲幫腔一唱眾和,樂器隨奏以大鑼、大鈸和嗩吶伴奏。其唱腔與本地方言緊密結合,並融入了大量本地巫腔、儺願腔、漁鼓調的音樂素材,表現力很強。演唱時有本嗓、邊嗓、夾嗓、小嗓等多種表現方法。
3、角色
常德高腔的腳色分為生、旦、淨、醜四行,其中包括青須、白須、小生等“三生”,正旦、小旦、老旦等“三旦”,大花臉、二花臉、小花臉等“三淨”。
4、表演特色
表演中唱念以中州韻拼讀標準與常德方言聲調相結合,為了強調人物的地域特點,也兼用一些外地語言。常德高腔特別重視表演基本功的訓練,有一套富於表現力的動作程式,此外還從生活中提煉出一些特殊的表演範式,形成模擬飛禽走獸或其他動靜物態的身法動作。常德高腔的表演中常會穿插一些精彩的特技,往往能收到引人入勝的演出效果。
5、現狀:
早在清代嘉慶、道光時,眾多常德高腔班社已相繼解體或改唱彈腔,導致大批劇目失傳,傳承關係幾近中斷。1954年,常德市文化主管部門舉辦高腔學習班,挖掘傳統劇本二十餘個並恢復上演了其中的少數劇目,使幾近消亡的常德高腔重新萌發了生機。常德高腔為常德地域文化的有機載體,為研究地方戲曲聲腔的流播衍變提供了鮮活的材料。近年來,隨著社會的巨大變遷,常德高腔又一次陷入瀕臨滅絕的艱困境地,迫切需要得到搶救和保護。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高腔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瑞安高腔
瑞安高腔也稱溫州高腔,一般都認為起源於明末清初,即江南一帶花部諸腔開始形成之時。有認為是弋陽腔或其支流。其音樂體系屬曲牌制,它的某些曲牌腔格鏇律與崑曲有相似之處。仙降鎮前林村民間老藝人瞿積柳先生曾於1950年改編瑞安高腔,分不託管弦(乾唱)的八平高腔與有絲伴奏的四平高腔兩種。在84本傳統的“正統”劇本中,有《報恩亭》、《循環板》、《雷公報》、《紫陽觀》等四平瑞安高腔大戲和若干摺子小戲等等,實際上遠不止此數,然素以此數為高腔曲牌聯套體制,曲牌名稱大都佚名。
瑞安高腔的樂隊吹奏歡快的嗩吶、鑼鼓、音樂,在歡快的氣氛中,演員按出場為序分:老生、大花、小花、正生、老旦、正旦、青衣旦、文武小生等分別亮相。戲有文戲、武漢、花戲之分。故此稱:“生旦淨醜,活現歷史忠奸善惡;琴笛鼓鈸,演奏人間離合悲歡。”
高腔一唱眾和,演員在台上演唱時,如果是一句七字,句尾一字或三字由後台或台上的樂隊幫唱,溫州民間謂之“夾燥塔”。演唱發聲以自然音為主,音調高昂激越、顯示出古樸、粗獷的藝術風格。演唱時句句幫腔,幫實字,所幫曲詞多寡不定,然規律可循,即幫每句之尾腔,只一個幫腔層次(幫腔者一齊同幫),幫腔時有翻高八度,尾音往往呈下滑音,句幫腔句同時鑼鼓幫扶,兼為同奏過門。這時以集高腔唱段125段,其中有些曲牌殘斷或拼雜者尚不少,叫尾聲,前尾,快板、慢板、或表演等
彝族民歌之高腔
基本信息高腔又叫“冬格”或“冬伙”,是彝族民歌中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形式,其曲調高亢悠長、唱腔優美、節拍極為自由,韻味濃厚,頗具感染力。廣泛流傳於大涼山南部地區,尤其以素有“火把之鄉”美譽的布拖一帶最為流行。
背景知識
彝族是一個感情豐富的民族,能歌善舞,有著悠久歌唱傳統,男女老幼均喜唱歌,無拘無束,開口即歌,出口成詩,一唱百和,大凡生產勞作、逢年過節、婚喪嫁娶、各種儀式均離不了唱歌。以歌唱作為自娛自樂、自我教育和社會交際的重要手段,善於用詩歌和音樂表情達意。因此,彝族民間蘊藏著極其豐富的民間歌謠。高腔即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一種。
唱腔特點
其特點是高音尖腔假聲悠唱,一段一樂句,同一曲調稍加變化反覆演唱,起腔多作五至八度式大罵,突然跳升至高音,然後以假聲歌唱,臨未以本嗓音拖腔,然後以四至五度甚或七至八度兀作下跌,嘎然而止,結束全句。其音韻和諧、節奏自由,或熱烈奔放、響遏行雲,或低沉纏綿、幽怨哀傷,如泣如訴,不絕如縷。正如詩人何其芳所稱讚:“彝族民歌很有特別的色彩,就象在遙遠的寂寞的山谷中忽然出現的奇異的迷人的音樂”。內容上,這些歌謠有感而發,信手拈來,最直接地反映了彝族人民的心聲,表現了他們的喜怒哀樂,大凡田間勞作的歡欣,居家日子的恬美,喜慶祥和的祝願,傷感悲痛的回憶,美滿愛情的憧憬和幸福生活的嚮往等等。涉及彝族人民生產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內容廣泛,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安徽,地處江淮之間,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安徽是中國文化發達最早的地區之一,也是戲曲之鄉,保存著有“戲曲活化石”之稱的“儺戲”和古老的“目連戲”,發源於安徽的徽劇是京劇的前身之一。更多安徽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安徽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