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初期
1910年6月15日,商辦 浙江省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倡募股款,修築滬杭甬鐵路曹娥至 寧波段。1912年(民國元年)12月22日,寧波至 慈谿(今慈城)段通車,長18.19公里。 寧波站建在江北槐樹路(今江北公園處),首開客車一列,僅兩節車廂。1914年6月11日, 寧波至曹娥段通車,長77.9公里。1936年10月, 蕭山至曹娥段始建,1937年11月通車。但地理上受 曹娥江阻隔,而以當時的財力和技術,無法建造跨江鐵路橋,因此 蕭山至 寧波全線未能貫通。 1938年, 國民黨政府為抵禦日本侵略者進犯,下令將蕭甬鐵路拆除,僅留下路基。1942年,寧紹商車聯營處又將 寧波至曹娥段的路基改為汽車路。於是,耗時28年、花費大量財力精力建造的蕭甬鐵路化為烏有。
重建
1953年7月1日起,蕭甬鐵路分段重建,1955年1月連通 蕭山至曹娥段,6月至 餘姚,9月至 慈谿(今慈城),12月12日至莊橋。由於姚江青林渡鐵路大橋兩岸地基鬆軟,路堤屢次塌方,而以當時的技術水平,無法解決這一難題,工程無奈暫停。此後一段時間內, 寧波市民欲坐火車北上,只能從莊橋上車。直至1957年4月1日,鐵道部 寧波基點試驗組在蘇聯專家幫助下,進行姚江大橋兩岸軟土築路試驗,兩年後告成。1959年6月9日,莊橋至 寧波南門段續修,9月30日竣工通車。至此,蕭甬鐵路全線貫通, 寧波為終點站。 1955年3月18日建成曹娥江大橋,連通東西兩段。2002年完成複線改造。
改造背景
隨著 經濟的發展, 寧波的鐵路建設慢慢地暴露出它的不足。中國 公路鐵路里程比例為100:3.98,而 寧波僅為100:2.25;寧波每萬人擁有鐵路長度僅為0.25公里,人均只有2.5 厘米,不及中國平均水平的一半。經濟的崛起,社會的發展,形成了巨大的客流和物資流。2005年 寧波鐵路傳送旅客450萬人次以上,貨物運輸量也超過2000萬噸。 寧波作為一個現代化 港口城市,要保證經濟長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公、鐵、水運齊頭並進,建設複合型的現代交通體系,加強鐵路建設。從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考慮,鐵路也有它不可替代的優勢。專家認為,城際高速鐵路和電氣化幹線鐵路,首先是污染輕,沒有粉塵、煤煙和其他廢氣污染;二是與公路相比,噪音要小15分貝;三是建造鐵路的用地是造高速公路的一半。另外還具有輸送能力大、快速、全天候、節約能源等特點。經濟高速發展的 寧波,已經把加快鐵路建設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鐵路改造
2006年11月,醞釀已久的蕭甬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正式開工。本次蕭甬鐵路電
化按照全封閉、全立交改造設計,改造工程包括:按照國鐵Ⅰ級雙線電氣化鐵路建設標準,對杭州南站(不含)至寧波站總長約一百四十七公里鐵路雙線實施電化改造;新建三個牽引變電所和三個分區所;對配套機務、車輛、通信、信號等鐵路其它設施設備進行必要的改造,同時還包括杭州樞紐、寧波地區的電化配套工程改造,使其達到電氣化鐵路的要求,並滿足雙層貨櫃列車開行條件等。該工程總投資近十億元,計畫工期1.5年,承擔蕭甬鐵路電氣化改造建設任務的蕭甬鐵路有限責任公司以創“一流工程,精品工程”為目標,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科學組織,精心施工,確保電化改造工程的順利推進,2008年完成電化改造並投產使用。
改造完成後,蕭甬鐵路達到正向滿足五分鐘追蹤間隔的要求,年貨物運輸能力將達到6000萬噸以上。此外,該公司將根據地方城市規劃、沿線工業布局需要,配合地方政府實施紹興東站及貨場、寧波北站及貨場的搬遷工程。改造施工期間,蕭甬鐵路全線客貨列車照常運行,鐵路部門將一如既往做好旅客、貨主的服務工作,盡力把電化改造施工所帶來的影響減小到最低限度。蕭甬鐵路電化改造的實施有助於實現東部沿海鐵路電化成網,對提高運輸質量、完善路網結構具有重要意義,對加速寧波與杭州、上海等長三角城市的經濟互動、推動地區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將起到積極作用。
2009年9月28日,蕭甬線開通了第一列和諧號動車組,開啟了蕭甬線歷史上嶄新的一頁,從此寧波進入了高鐵時代。同時甬台溫鐵路溫福鐵路開通動車組運營,寧波的鐵路開始南下輻射台州溫州以及福建省。2010年福廈鐵路開通運營,寧波的南下路線大大拓展到海濱城市廈門。加強了寧波與海峽西岸經濟區甚至珠三角(需等廈深鐵路通車)的聯繫,對寧波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009年4月,杭甬客運專線正式開工,預計2012年二季度通車運營,將開行雙向電氣化動車組,設計時速為每小時350公里,全程四十分鐘之內。屆時,寧波將稱為杭深線上的一個重要的鐵路樞紐城市。
事故
2005年05月9日上午7時10分,在蕭甬鐵路餘姚西至驛亭區間,因地方單位在路基邊取土
,路堤發生整體下沉,導致鐵路行車中斷。 事發後,鐵道部、浙江省和上海鐵路局領導十分重視,中鐵12局、13局和鐵路工務部門1000多人,以及80餘台大型工程機械,正實施24小時連續會戰。由於該段線路地質條件極為複雜,地基下為大範圍軟土層,使搶險工作面臨很大困難。鐵道部組織的專家組趕至現場,提出了進一步搶險方案。採用“反壓”方法搶險,線上路兩側拋填大量片石穩定路基。
這次路堤下沉事故共造成10對旅客列車停運,8對旅客列車中途折返
。由於組織及時,措施得當,滬寧杭等鐵路沿線各站旅客秩序良好,均未出現旅客滯留或貨物積壓現象。鐵路中斷後,南京、上海、杭州、寧波等站迅速在售票大廳、應急售票處等處開設了退票專窗,為旅客辦理全額退票及改簽其他車次的手續。為滿足長途旅客到寧波的需要,應急運輸方案已經啟動。從吉林、包頭、成都、廣州等地開往寧波的長途客車,已改為到達紹興或上虞站,再由蕭甬鐵路公司組織大巴送往寧波、餘姚等地。同時,由寧波始發的長途客車改由紹興或上虞站始發,寧波、餘姚間增開了L661/662和L663/664次兩對城際列車。
由於蕭甬鐵路發生路基下沉事故,上海與寧波間多個車次停運,大部分乘客改乘長途客車,來自市陸管處統計數據顯示,上海發往寧波的班車實載率已由原來的60%上升到86%。承擔寧波客運任務的恆豐路客運站、巴士長運滬太路客運站前往寧波的旅客日均比平時增加了500~600人,基本都是從鐵路轉移來的客流。交通大宇徐家匯站發往寧波的班車甚至一度出現滿客。儘管如此,各客運站仍備足加班車,準備根據客流情況變化而及時應對。5月18日起,蕭甬鐵路恢復貨車通行後,經鐵路部門密切監測,該路段已具備客車運行條件。
沿線景點
蕭山
浙江省十大旅遊休閒城市、華東地區十大旅遊休閒風情城市、2006杭州世界休閒博覽會主會場。蕭山歷史悠久,文化燦爛。1999年,湘湖跨湖橋遺址出土了大量新石石器時期的文物,2001年,跨湖橋遺址中又出土了距今8000年歷史的獨木舟。這一考古發現是當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它不僅改變了蕭山的歷史,更將浙江文明史向前推前了一千多年。
英台故里
祝家莊是經典愛情故事“梁祝”傳說中祝英台的故鄉,位於上虞市東南,距市區7.3公里。祝家莊地處半山區,南、西、北三面環山,莊前有“玉水河”,河呈南北長條形,與開鑿於西晉的四十里河貫通。現尚存有祝氏祖堂、玉水河、井空泉、藥師寺等與英台文化相關古蹟。
鳳鳴山
坐落於上虞市豐惠鎮東南4公里,距上虞市區17公里,為國家2A級景區,景區面積2.4平方公里,以山陡谷深、急流疊瀑、蒼山翠綠、小橋流水的自然美而聞名,其中“懸石飛瀑”、“千年古藤”二景區點堪稱奇觀。鳳鳴山文化歷史積澱豐厚是道教“第九小洞天”的所在地,有東漢煉丹術家道教祖師魏伯陽煉丹遺址。魏伯陽一生在鳳鳴山煉丹修性並留下《周易參同契》一書,後被尊為“萬古丹經王”。該書在養生學古化學所歷學方面有其獨特的貢獻,在國外稱此書為全球第一本科技方面的書籍。景區內鳳鳴真人祠始於漢代之最,已有二千餘年歷史,東晉謝安、宋朝朱熹、明朝潘府、葉經等文人墨客均到此一游。
中國“八縱八橫”鐵路網
中國著名鐵路
中國大陸擁有全世界第三大的鐵路運輸系統,規模僅次於美國及俄羅斯。以鐵路連線的鄰國計有:哈薩克、蒙古、俄國、朝鮮、越南與寮國(興建中)等國家。中國《鐵路線路設計規範》中規定,新建鐵路和改建鐵路(或區段)的等級,應根據它們在鐵路網中的作用、性質和遠期的客貨運量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