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長吉城際鐵路是吉林省“十一五”規劃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線路全長96公里,總投資86億元,建設工期為2007年至2010年。長吉鐵路自長春站中心引出後沿長春市規劃輕軌3號線向東,上跨長雙煙鐵路和長春市繞城高速公路,經龍嘉機場,在九站特大橋外接吉林樞紐。
本工程按客運專線技術標準建設,設計時速每小時200公里。年度輸送旅客能力超過2300萬人次。全程共設長春站、龍嘉國際機場、新樺皮廠、新吉林站、吉林站5個車站。吉林站改建及相關工程主要包括站台由3台5線擴建為6台10線,由低站台改為高站台,風雨棚改造無站台柱雨棚,對既有站房實施整修改造等。工程由中鐵九局集團公司施工。
長吉城際鐵路位於吉林省中心地區,項目建成後,長春至吉林的車程將縮短至39分鐘左右。快捷的交通為長、吉兩市的社會、經濟交流與產業協作提供了便利條件,對於增強長春、吉林兩大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和產業擴散、引導,加速吉林省中部城市群的發育,提升吉林省在全國的經濟競爭能力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長吉城際鐵路與即將建設的哈大客運專線接軌,形成快速鐵路客運網,減少旅客中轉換乘,更好地整合東北經濟圈的資源、產業和市場,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奠定堅實的基礎。
工程範圍
(一)長吉城際鐵路:長春火車站至二道區五一水庫,鐵路規劃中心線兩側共19至88米範圍內;
(二)哈大客運鐵路專線:長春汽車產業開發區方正村至寬城區隆北村,鐵路規劃中心線兩側共19至250米範圍內;
(三)哈大客運鐵路長春聯絡一線:長春火車站至長春規劃西客站,鐵路規劃中心線兩側共18至52米範圍內;
(四)哈大客運鐵路長春聯絡二線:基隆街至長春規劃崔家營子站,鐵路規劃中心線兩側共18至52米範圍內。
技術指標
1.鐵路等級:客運專線。
2.正線數目:雙線。
3.限制坡度:12‰,局部困難地段不大於20‰。
4.最小曲線半徑:一般地段5500米,樞紐範圍可適當降低。
5.最小線間距:4.6m。
6.牽引種類:電力。
7. 機車類型:動車組。
8.到發線有效長度:650m,部分450m。
9.列車運行方式:自動控制。
10.行車指揮方式:綜合調度集中。
施工進展
東北第一條城際鐵路--長吉城際鐵路目前施工順利,2009年03月12日開始首片箱梁澆注。在位於吉林省九台市的中國建築土木建設有限公司九台制梁場記者了解到,從12日起這裡將連續製作10片箱梁,然後請鐵道部專門機構驗收,在取得許可證後,將於7月中旬完成176片箱梁的製作,這意味著長吉城際鐵路施工進入了重要的一個階段。
長吉城際鐵路是吉林省"十一五"規劃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線路全長96公里,總投資86億元,建設工期為2007年至2010年。長吉城際鐵路按客運專線技術標準建設,設計時速每小時200公里。年度輸送旅客能力超過2300萬人次。全程共設長春站、龍嘉國際機場、新樺皮廠、新吉林站、吉林站5個車站。
長春市和吉林市是吉林省兩大中心城市,相距110公里左右,兩市共用一個龍嘉國際機場。長、吉兩市GDP之和約占吉林省省的65%左右。這條鐵路建成後,將極大地縮短兩市之間的"時空距離",使長春至吉林之間乘火車的時間由兩小時左右壓縮至30分鐘左右。
長春、吉林兩市的汽車、農產品加工以及旅遊資源都是具有互補性的,長吉城際鐵路建成後,可以發揮兩個城市的集團優勢,將其打造成吉林省的一個經濟成長極。
承擔吉林省"十一五"期間合資鐵路建設任務的吉林省交通投資開發公司董事長邱壯指出,長吉城際鐵路是東北地區"三縱四橫"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哈大客運專線共同組成通達全國的快速鐵路客運網,拉近了吉林省中部城市群與全國各大城市間的距離。它把長春、吉林兩個中心城市連為一體,使得兩市間商務、公務、旅遊人員的交往更加便捷。這對加速吉林省中部城市群的發展,提升全省競爭力乃至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具有重要作用。
看點解密
解密1:將採用動車組運行
首先,原有鐵路設計彎路較多,而這條線路幾乎直線運行,轉彎半徑一般路段需要5500米,困難地段可適當降低,這是節約時間的主要原因。其次,城際鐵路將採用動車組,從動力方面比以前老式列車有了大幅提高。而且,長吉城際鐵路是雙線客運專線,不存在錯車、等車的時間差。
解密2:曾經命名為長吉高速鐵路
現在好多人也不太了解,還在叫長吉高速鐵路。這條鐵路建在長春市與吉林市之間,是省城際間的鐵路快速通道,速度目標值設定為200公里/小時,因此,已正式定名為長春至吉林城際鐵路。
解密3:老鐵路將部分承擔貨運
長吉城際鐵路作為客運專線不包括既有鐵路所包含的一些站點,為了方便沿途百姓,原有鐵路還將承擔部分客運任務,其他運力承擔貨運任務。
解密4:王珉書記最先倡建長吉城際鐵路
該項目最初是由時任吉林省省長王珉提出並與鐵道部部長劉志軍,於2005年9月18日分別代表吉林省人民政府和鐵道部簽署了‘十一五’期間的部省合資合作鐵路建設項目協定,該協定共包含十八個項目,總投資約530億元,長吉城際鐵路項目就是其中之一。
解密5:最初沒有考慮中途設站點
長吉城際鐵路全長約96公里,項目總投資估算86億元,設計時速200公里/小時,建設年限3.5年。剛開始設計時,並沒有考慮在中間設立站點。後來省里領導認為這條線路中間不設站,將不利於沿途居民的出行。並經過專家測算沿線地區經濟總量及客運流量,設立了4個站點。
解密6:龍嘉機場到長春市僅12.5分鐘
長吉城際鐵路是東北地區‘三縱四橫’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哈大客運專線共同組成通達全國的快速鐵路客運網,拉近了吉林省中部城市群與全國各大城市間的距離。特別是長吉城際鐵路從龍嘉機場二期航站樓的地下穿過,在國內首先實現了鐵路與民航間的立體換乘,充分發揮出鐵路、航空二大交通基礎設施的整體功能。長吉城際鐵路建設項目的整體效益不僅體現在項目本身的經濟效益上,更重要的是把吉林省兩個中心城市連為一體,使得兩個城市間商務、公務、旅遊人員的交往更加便捷。它對地區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會在不久的將來充分展現出來;對加速吉林省中部城市群的發展,提升全省競爭力乃至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具有重要作用。
意義重大
長吉城際高速鐵路在經過龍嘉機場時設有一個車站,這個站點的設立,對我省的空地轉接起到巨大作用。省沒有水路交通,除了陸路交通外,只有空港這個交通通道,這樣一來,為長春和吉林市民的出行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現在吉林市民想乘飛機,要到長春換車到龍嘉機場,如果長吉城際高速鐵路建好後,吉林市民可以直接在龍嘉機場下車,出行時間大大縮短。
長春至吉林的車程原來近2小時,現在縮短至39分鐘左右。根據長吉城際鐵路客流量的情況,動車組的時速可能會超過200公里。長吉城際鐵路是雙線客運專線,不存在錯車、等車的時間差。原來的長吉鐵路設計彎路較多,而長吉城際鐵路幾乎直線運行,轉彎半徑一般路段需要5500米,困難地段可適當降低,這是節約時間的主要原因。
長吉城際鐵路將沒有固定的發車時間,“視情況而定,需求量多時可能10分鐘一趟,人少時可能1個小時一趟,車廂也會根據需求量增減。另外,根據實際客流量,也不排除到時會安排從長春到吉林的直達車次,中間一站不停可以節省不少時間。城際客運鐵路的客流在一天內不同時段的分布有所不同。對於公務、商務流占比重大的長吉城際鐵路來說,其早晚流量大,形成早晚時段的集中式到發。高峰時與非高峰時的列車數量有較大差異。
不久的將來,長吉城際高速鐵路的開通將更加緊密地聯繫起兩個城市,這一系列重大舉措的實施,標誌著省中部經濟群雙核心已經形成,吉林省也在建立自己的經濟中心方面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長吉城際鐵路的建設能夠將東北地區的主要大中城市連結起來,形成快速鐵路客運網,通過京津、秦沈、津秦客運專線,帶動我省的經濟發展。
因此,長吉城際鐵路的建設,構建了長春、吉林間分工明確、功能合理的綜合交通體系,可使長、吉兩市城際間交通趨於公交化,提升通道運輸服務水平,滿足城市間及城市與交通據點間不同層次的交通需求;有助於加快長吉一體化進程。
長吉城際鐵路位於省的中心地區,長、吉兩市國內生產總值約占全省的65%左右,項目建成後,將從空間上拉近長、吉兩市的距離,進而讓長春和吉林兩個城市實現“同城化”、“一體化”。也為社會、經濟交流與產業協作提供了便利條件,對於增強長春、吉林兩大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和產業擴散,引導、加速省中部城市群的發育,提升省在全國的經濟競爭能力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中國著名鐵路
中國大陸擁有全世界第三大的鐵路運輸系統,規模僅次於美國及俄羅斯。以鐵路連線的鄰國計有:哈薩克、蒙古、俄國、朝鮮、越南與寮國(興建中)等國家。中國《鐵路線路設計規範》中規定,新建鐵路和改建鐵路(或區段)的等級,應根據它們在鐵路網中的作用、性質和遠期的客貨運量確定。 |